智能植物識別軟體讓你輕鬆變成農作物達人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如今,農業機器人已經能完成播種、種植、耕作、採摘、收割、除草、分選以及包裝等工作,物料管理、播種和森林管理、土壤管理、牧業管理和動物管理等工作機器人也能實現。可以說,農用機器人已成為農民種養殖最好的幫手!

智能植物識別軟體 讓你輕鬆變成農作物達人

以前我們要通過查閱資料才能知道的花草,現在只需要各種識圖軟體拍照、掃描就知道了,這就是電腦圖像識別技術。如今智能圖像識別準確率越來越高,不僅僅幫助識別農作物,還能幫農戶識別農作物的各種病蟲害。

農戶把患有病蟲害農作物的照片上傳,APP就會識別出農作物正在受到哪種病蟲害的侵擾,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方案。除了人工智慧給出的處理方案,APP上還有用戶和專家交流的社區,可以針對相應的病蟲害進行討論交流。

農業界有位AlphaGo 已學習成為「植物醫生」

AlphaGo是一種可以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讓人們見識了人工智慧的厲害。而深度學習技術也已經應用於農業,可以實時告訴農業人員什麼疾病正在對農作物產生影響。

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生物學家戴維·休斯和作物流行病學家馬塞爾·薩拉斯將關於植物葉子的5萬多張照片導入計算機,並運行相應的深度學習算法應用於他們開發的手機應用Plant Village。在明亮的光線條件及合乎標準的背景下拍攝出植物的照片,然後手機應用Plant Village就會將照片與資料庫的照片進行對比,可以檢測出14種作物的26種疾病,而且識別作物疾病的準確率高達99.35%。

裝備智能開啟 機器人耕作新模式

如果把圖像智能識別跟智慧機器人結合,就能幫我們種地、播種和採摘了。

Blue River 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農業機器人公司,他們的一款農業智慧機器人利用電腦圖像識別技術來獲取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通過機器學習、分析和判斷出那些是雜草需要清除,哪裡需要灌溉、哪裡需要施肥、哪裡需要打藥,並且能夠立即執行。

24小時遠程遙控 躺在床上也能種田

傳統農藥田間管理看天看地看作物,而如今農民也要成為看手機的低頭族了。每天通過電腦、手機就能實時看到農作物的長勢,溼度、溫度等指標一目了然,缺水、缺陽光、溫度過高等情況發生時,農業物聯網系統會主動「報警」,發送信息到手機上,手機一點就可以及時化解「危機」。

青海大通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目前已經實現了「物聯網精準監測與自動化控制」,利用農業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棚內溫度、溼度、光照度和土壤墒情。除種植、採摘、日常養護工作外,包括補光、控溫、排風等在內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調控系統和感知系統完成。這也是慧雲信息智慧農業服務的1000多個基地中的一個。

果蔬成熟已飄香 伸出機器「手」來摘

除了播種和田間管理,農業智慧機器人還可以幫我們採摘成熟的蔬果。

在比利時的一間溫室中,有臺小型機器人,它穿過生長在支架託盤上的一排排草莓,利用機器視覺尋找成熟完好的果實,然後用3D列印出來的爪子把每一顆果實輕輕摘下,放在籃子裡以待出售。如果感覺果實還未到採摘的時候,機器人會預估其成熟的時間,然後重新過來採摘。

和人工智慧摘草莓一樣,不久前北京工業大學的一群學生們,利用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做了一臺桃子「分揀器」。

桃子「分揀器」在學習了6400張大桃照片後,已經能像經驗豐富的桃農一樣根據桃子的大小、質量等自動進行分揀,目前準確率已達到90%。由於有深度學習技術的加持,機器在後續的使用中還能不斷累計數據,邊工作邊學習,變得越來越「聰明」。

牛臉識別有大用 輕鬆診斷牛健康

人工智慧還可以用在禽畜的養殖業。在養牛行業,人工智慧通過農場的攝像裝置獲得牛臉以及身體狀況的照片,進而通過深度學習對牛的情緒和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然後幫助農場主判斷出那些牛生病了,生了什麼病,那些牛沒有吃飽,甚至那些牛到了發情期。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別是對有機農場更有幫助。

給動物帶塊「表」 就能降低患病率

可穿戴設備不是人類的專利,在美國的許多農場裡,動物們都佩戴上了各種形式的可穿戴設備。通過可穿戴設備,可以讓動物的疾病檢測變得更簡單,通過降低動物的患病率,進而使得養殖業能夠節省大量的成本,並減少人為風險。

這些數據也可以上傳到雲伺服器上,用自己開發的算法通過機器學習讓這些海量的原始數據變成直觀的圖表和信息發送到客戶那裡。這些信息包括牲畜的健康分析、發情期探測和預測、餵養狀況、位置服務等。

不過,人工智慧在農業領域所面臨的挑戰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大。現階段看到的一些人工智慧成功應用的例子大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或者特定的種植養殖模式。當外界環境變換後,如何挑戰算法和模型是這些人工智慧公司面臨的挑戰,這需要來自行業間以及農學家之間更多的協作。

農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新的秩序,新的世界。人們可以繼續採用傳統方法從事農業生產,但是未來的農業一定是朝著更明智的方向發展,例如使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繼我國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後又一個針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該報告明確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建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如今,現代化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話題便是智能化,發展智慧農業。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物聯網技術、大數據、無線通信技術及3S技術(遙感系統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精準感知、災變預警等智能化管理。

從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歷程來看:20世紀80年代,在政策的影響下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農業發展走上了新的臺階,開始了智慧農業之路,在設計作物栽培、病蟲害防治、生產管理方面有了顯著地進步。90年代,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期,農業機器人成為了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多數科研人員也為此不斷地努力奮鬥著。到目前,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智慧農業處於規模應用期,精準農業、無人機植保等的大規模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改善了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智慧農業處於規模應用期,該時期內精準農業、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農業機器人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採摘機器人以及利用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實現水果的自動分揀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農業無人機植保也不斷在發展 。

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歷程

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根本出路,國家也在智慧農業或智慧農業產業化上給予更多的政策及扶持。2017年的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到了加快科技研發,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和農業裝備智能化;2018年文件的主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到了發展數字農業,推進物聯網實驗和遙感技術的應用。以下是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與智慧農業相關的政策匯總一覽:

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與智慧農業相關的政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近年來,我國的耕地面積呈持續性減少趨勢,而且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於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據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6畝/人,比世界人均耕地面積2.89畝/人少了1.43畝,可見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讓我國糧食供需關係趨於緊張,使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發展智慧農業,提高糧食生產質量,推進耕地高效合理的利用對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智慧農業三大發展方向:

1、由人工走向智能

(1)在種植、養殖生產作業環節,擺脫人力依賴,構建集環境生理監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準調節為一體的農業生產自動化系統和平臺,根據自然生態條件改進農業生產工藝,進行農產品差異化生產。

(2)在食品安全環節,構建農產品溯源系統,將農產品生產、加工等過程的各種相關信息進行記錄並存儲,並能通過食品識別號在網絡上對農產品進行查詢認證,追溯全程信息。

(3)在生產管理環節,特別是一些農墾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型農場等單位,智能設施與網際網路廣泛應用於農業測土配方、茬口作業計劃以及農場生產資料管理等生產計劃系統,提高效能。

2、突出個性化與差異性營銷方式

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打破農業市場的時空地理限制,農資採購和農產品流通等數據將會得到實時監測和傳遞,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近年來各地興起農業休閒旅遊、農家樂熱潮,旨在通過網站、線上宣傳等渠道推廣、銷售休閒旅遊產品,並為旅客提供個性化旅遊服務,成為農民增收新途徑和農村經濟新業態。

3、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

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為農業經營者傳播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管理信息以及農業科技諮詢服務,引導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經營好自己的農業生產系統與營銷活動,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決策水平,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做好節本增效、提高收益。

同時,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也推進農業管理數位化和現代化,促進農業管理高效和透明,提高農業部門的行政效能。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盛。智慧農業能夠有效地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通過智能化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解決勞動力日益短缺的問題,而且能實現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經濟後來居上的主要途徑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識別植物很給力,幫您秒變機智「探花郎」
    有人工智慧來「幫忙」後,植物識別變得輕鬆、準確了許多。早在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百度等單位合作開發的「智能花卉識別系統」,讓「拍花識植物」成為現實。該「看圖識花」系統已經實現了針對生活中1000多種常見的植物約80%的識別。而要想進一步提高植物識別的準確率,提高樣本量和樣本準確度是關鍵。人工智慧的普及,植物科普也迎來了新局面。
  • 花卉識別利器or植物識別神器:中科院發布「花伴侶」
    起因是今天看到這篇新聞,假如當時這位少年有這款軟體的話,就不會去作死了。 男子戶外遊玩急性中毒!只因舔了舔這東西 這款軟體我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了,在論壇上搜了一下發現竟然沒有人推薦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出品,基本囊括所有花卉植物。
  • 中科院植物所專家測評國內8款常用植物識別軟體 | 技術
    ▲用你的App識別下這是什麼花吧首先,將中國植被區劃的八個區域中植物區系相對相似的區域歸併,選擇溫帶區(包括寒溫帶針葉林區、溫帶針闊混交林區和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亞熱帶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熱帶區(熱帶雨林、季雨林區)和乾旱半乾旱區(溫帶草原區和溫帶荒漠區)四個區。
  • 有了這幾款拍照識植物的APP,再也不怕不認識植物了…
    最近流行的植物辨識軟體幾秒鐘就能鑑定出花名,甚至一併介紹它的特徵、花語、生長習性……這些智能識花的APP將幫你分分鐘變成別人眼裡的植物學家!重點是,有些軟體都可免費在應用市場下載!主要功能:● 快速識別植物名稱 ● 查看附近更多植物 ● 變身鑑定達人,幫助他人識別花朵 ● 每周推送精選植物主題的文章【識別植物
  • 圖片識別軟體下載_圖片識別軟體手機版下載_圖片識別軟體安卓版...
    圖片識別軟體簡介 文字識別掃描儀是一款自動掃描圖片並轉換其中文字的App 它能夠讀取相機或圖庫中的圖片
  • 圖片識別軟體
    圖片識別軟體簡介 文字識別掃描儀是一款自動掃描圖片並轉換其中文字的App 它能夠讀取相機或圖庫中的圖片,由您指定識別區域
  • 一個植物識別APP的測試報告
    最近,一款植物識別軟體進入我們視野和生活當中,對於植物識別的軟體,學園林的專業學生在心裡是不屑於尊重它的,原因是之前很多軟體根本就是誤導人的GPS
  • 植物拍照識別
    植物拍照識別 生活工具 大小: 13.48M 版本: 1.1.5
  • 川農學生研發實用APP:掃一掃識別病蟲害
    目標:打破傳統肉眼識別為農作物保駕護航「三農」問題是當前我國密切關注的社會問題,如何利用科技為農作物保駕護航成為新的關注點。連日來,以資源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為主組成的「人工智慧病蟲害識別及防治工作室」基於谷歌工作室的人工智慧框架TensorFlow,從而讓AI圖像識別昆蟲,有效防治並降低害蟲對「三農」建設造成的損失。
  • 微軟打造可識別物品的智能織物
    健忘的你是不是經常忘記拿走放在桌子上的東西;減肥中你的是不是又忘記記錄今日的食物攝取量了,你可曾想過會有一款能夠幫助你完成這些事的桌布呢?
  • 「人臉識別」很危險!P圖軟體就能輕鬆換臉
    #315晚會#【「人臉識別
  • 百度APP拍照識別 春季賞花植物名稱秒知曉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通過百度APP視覺搜索功能拍照識別花卉信息,便能輕鬆解決這些問題,幫你秒變植物科普達人。AI視覺搜索作為連接人與信息服務的新型交互技術,正在逐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去年百度已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園聯盟、全國12家知名植物園等機構展開合作,就百度植物識圖檢索科普,AR識圖遊覽互動,植物地圖大數據等層面達成共識。
  • 鼎健天禾植保無人機,用智能科技守護農作物
    而夏季的雨水夏季的陽光,為一些農作物的天敵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他們的名字主要有蚜蟲、粘蟲、粉蝨等,還有類似於馬蹄金白絹病、麥冬葉枯病、馬褂木葉斑病、草坪褐斑病等病害。此時農作物長勢最為明顯的玉米、水稻、花生等,它們一邊是要努力生長,一面又要和病蟲害作鬥爭,田間地頭的農作物該何去何從?
  • 手機怎麼掃一掃識別植物?植樹節,我們給地球點綠色看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首先祝願看到文章的你植樹節快樂~其次,植樹節是一個於植物相關的節日,這一天要給大地添上新的綠色~我們在認識大自然的這些綠色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看到一些不懂的花花草草,很想知道它們的名字,不用著急,今天就來告訴你怎麼用手機輕鬆識別各類花草植物!
  • 手機變聲器軟體,讓你輕鬆擁有蘿莉音
    大家好,今天小花卷為大家帶來的是手機變聲器軟體,讓你輕鬆擁有蘿莉音。
  • 那是因為沒用對軟體,雲小多智能財稅了解一下
    而代理記帳又是對細節極其嚴格的工作,稍有差池,小問題就會變成大麻煩。於是,把票據信息直接轉化成直觀數據,導入記帳軟體,就成為金秋華碩最直觀的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秋華碩負責人曾坦言,比起同行,自己很幸運,2019年就藉助雲小多PFC智能財稅協同軟體從繁瑣、雜亂的記帳工作中抽身。
  • 10款K歌軟體推薦,讓你的客廳瞬間變成KTV
    喜歡K歌的朋友有福了,還在為找不到好的K歌軟體、為歌曲內容少而發愁麼,讓你的客廳瞬間變成KTV,樓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搜遍全網,推薦10款時下最牛掰的K歌軟體,完美搭配你的小米電視,快來下載體驗吧~~   10款K歌軟體推薦如下:
  • 安卓什麼P圖軟體好?2017年安卓手機p圖軟體排行榜
    2017年安卓手機p圖軟體排行榜以下軟體按照豌豆莢安卓軟體圖像編輯欄目的下載數據為參考進行排列  第十名:POCO相機POCO相機「POCO相機」是針對攝影人、發燒友拍照習慣研發的手機拍照APP,是一款針對生活隨拍、旅遊路上、靜物小景、視覺創意的發燒級手機拍照APP,輕鬆記錄你的品質生活!
  • 如何用微信掃一掃來識別植物
    微信是大家用手機最多的一款社交軟體,據數據顯示,全國微信用戶佔了大概11億,這個群體是非常之龐大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人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微信。當我們外出時,有時發現身邊很多漂亮的花花草草,有的是我們之前見過的,但時間久了,忘記其名字了。
  • 有了這幾款拍照識植物的APP,再也不怕寶寶問了…
    以後路邊公園、戶外探險、親子效遊的時候,如果寶寶再問起是什麼植物,粑粑麻麻們就可以輕鬆識別植物、對答如流,那形象將是不言而喻的偉岸啊。 拍照識植物的app推薦 『形色』是一款智能識別植物的工具 ,有精美的植物壁紙,可以將植物拍照上傳,由系統鑑定植物的名字及更多介紹,如果覺得不準確也可以求助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