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 核心產品4季度上市 榮昌生物為何迫不及待赴港「補血」?

2020-12-23 深圳智通財經
新股

新股前瞻| 核心產品4季度上市 榮昌生物為何迫不及待赴港「補血」?

2020年6月30日 20:04:45

智通財經網

6月已行至月末,港交所迎來了又一波「新股上市潮」。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6月29日,8家公司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創下港交所上半年單日遞表公司數之最。榮昌生物便是其中一家,且是其中唯一一家生物創新藥公司。

榮昌生物成立於2008年,總部坐落於山東煙臺,是一家創新生物藥公司,致力於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首創(first-in-class)和同類最佳(best-in-class)的生物藥,用於治療中國乃至全球多種醫療需求未被滿足的自身免疫、腫瘤科和眼科疾病。

目前,公司已建立一個全面一體化、端到端的醫療平臺,涵蓋了所有關鍵的生物藥開發功能,包括發現、臨床前藥理學、工藝及質量開發、臨床開發及GMP生產。

依託於其創新研發平臺,榮昌生物開發了超過十種候選藥物的完善產品線。其中五種為針對17種適應症的臨床開發階段候選藥物,及五種以上為IND準備階段的候選藥物。

泰它西普(RC18)和disitamabvedotin(RC48)是榮昌生物當前研發進度最快的兩種在研藥物,正於中國及美國進行針對六種適應症的註冊性臨床試驗。

其中,泰它西普在中國用於治療SLE的新藥申請(NDA)已於2019年11月被中國藥監局受理,並於次月被納入優先評審。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度獲得中國藥監局批准後,在國內進行商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榮昌生物的核心候選產品,泰它西普主要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於15歲至40歲女性,全球大約有500萬名患者。該病臨床表現複雜,可造成皮膚、關節、腎 髒等多個臟器損傷,但臨床上卻鮮有專門針對該適應症進行治療的藥物。

目前我國臨床治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常規治療多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為主,其中常用激素類藥物有己曲安奈德、丙酸氯倍他索、倍他米松丁酸丙酸酯和潑尼松等,免疫抑制劑有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羥氯喹、環孢素、雷公藤總苷和環磷醯胺等。但以上藥物往往有較大的毒副反應,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國生物藥市場預期由2019年的0.03億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23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82.4%。

在全球範圍內,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生物藥市場同樣需求廣泛。從市場規模來看,其銷售收益由2015年的約4億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2.1%。預期將進一步按複合年增長率29.3%增加至2030年的132億美元。

面對這一龐大的全球市場,泰它西普的市場開發前景較為可觀。原因在於其是國內在重大疾病領域,為數不多的完全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且有效的藥物。

在作用機理上,泰它西普可以通過抑制BLyS和APRIL兩個生物活性分子來阻斷B淋巴細胞的增生和T淋巴細胞的成熟,從而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目的。

泰它西普同時作用於兩個靶點,雖然有利於幫助機體自身免疫功能更趨向於正常化,但其研發難度較大。不過目前來看,榮昌生物已克服技術壁壘,並且其相關技術已獲多項發明專利,在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取得發明專利授權。

根據新藥上市時間表,泰它西普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度獲批上市。這意味著,截至目前榮昌生物仍處在未盈利狀態。

除了2018年提供臨床前開發獲得服務收益外,榮昌生物目前並未從其主營業務中獲取任何收益。並且由於RC-18和RC-48均進入了註冊性臨床試驗階段,因此在2019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增至3.52億元,同比去年的2.16億元增長62.7%。

與許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類似,在「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榮昌生物同樣面臨著短期的現金流短缺及負債問題。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454.5萬元。與此同時,截至去年年末,公司貿易應付款項和其他應付款合計7.87億元,其中公司應付榮昌製藥的借款及應付利息達到5.88億元。並且,在2018年和2019年,榮昌生物整體都處在淨資產虧損狀態。

直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獲得投資者按總代價1.05億美元認購股份,才將現金及銀行結餘增至3.11億元,從而緩解了公司財務壓力。

此外,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中,公司曾提及其過往的貸款轉帳安排存在違規現象。榮昌生物曾將用於向關聯供應商付款的貸款所得款項用於包括與邁百瑞進行結算、 償付欠付榮昌製藥的關聯方貸款和應付款項等其他用途造成違規。

以上問題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反映出榮昌生物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財務壓力,而這也是其選擇赴港上市,打開新的融資渠道的原因之一。

不過,作為國內少有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創新藥公司,市場對其的估值判斷並不會過多糾結於其存在的財務因素,而是更傾向於對其核心產品未來開發潛力的判斷。因此,基於榮昌生物核心產品泰它西普的上市時間表,以及國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市場潛力,港股市場或仍將給予榮昌生物較高估值。


相關焦點

  • IPO日報:京東、百度赴港上市計劃或推遲,華綠生物僅靠金針菇闖A股
    【IPO觀察】京東、百度赴港上市計劃或推遲 聯交所、港證監發聲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香港IPO市場節奏被打亂,不少公司選擇推遲上市計劃,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京東、百度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原本欲在今年首季效仿阿里回港上市,但因疫情仍在不明朗階段,可能會押後回流計劃。
  • 港股IPO|港股即將再迎來一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榮昌生物通過港交...
    10月21日,資本邦獲悉,榮昌生物製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在港股主板上市,摩根史坦利、華泰國際和摩根大通擔任聯席保薦人。值得一提的是,榮昌生物的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兼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博士也是榮昌生物核心產品(包括泰它西普、Disitamabvedotin和RC28)以及康柏西普(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溼性AMD生物藥)的發明者。  泰它西普(RC18)  泰它西普的主要適應症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 生物醫藥前沿公司傳奇生物赴美上市,老虎證券打新通道已開啟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公告稱,擬將旗下細胞治療子公司傳奇生物分拆至納斯達克獨立上市。據悉,老虎證券已開啟傳奇生物打新通道,進一步拉低認購門檻,支持華人散戶「一鍵打新」。
  • 新股前瞻丨森松國際赴港上市,亮出「浦字一號」金招牌
    來源:智通財經網近年以來,海外公司赴港上市的案例不在少數,但以新馬泰等東南亞地區的公司居多。近日就有一家脫胎於日企,來自上海的壓力設備製造商森松國際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時至今日,公司的產品出口到海外超過45個國家。2017-2019年度及2020上半年以來,公司來自海外交付的產品及服務的收益分別約為10.318億元、9.259億元、10.392億元及6.404億元,佔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總收益的約65.7%、37.5%、36.8%及44.4%。
  • 京東網易6月赴港上市,「一生一次的發財機會」又來了?
    上周,隨著京東、網易即將在6月赴港上市的消息傳出;4月30日凌晨,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此外,包括百度、攜程等巨頭企業同樣有回流港股的跡象。 一時間,微信朋友圈裡,各種理財計劃、打新計劃已經迅速開啟了資金募集。 「X總,有興趣參加京東香港IPO的新股配售和打新嗎?」
  • 沃森生物赴港上市提上日程 欲加快疫苗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步伐
    沃森生物董事會同意此次發行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加快推進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臨床試驗及產業化建設、擴大運營規模、開展收購交易(如收購新技術、新項目等)、對外投資、償還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等。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此次實施的港股上市計劃是公司全面國際化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在京東即將赴港上市之際,近日,網易(NTES)已通過保密方式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00388.HK)遞交上市申請,最快今年下半年完成二次上市,考慮通過在港上市最多籌資 20 億美元,已選定中金公司、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參與本次香港上市事宜。  這也代表著網易將成為繼阿里巴巴(09988.HK)、京東(JD.US)之後,第三家赴港二次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
  • 中概股風波不斷,萬國數據為何赴港再次上市?
    今年的中概股似乎新一輪的水逆,瑞幸咖啡、愛奇藝、萬國數據等諸多中概股接連被做空機構盯上,近期螞蟻集團也推遲上市。4月份瑞幸咖啡20億財務造假風波,剛剛上市一年就被美國強制退市,同月愛奇藝也被Wolfpack爆出數據作假,還是今年4月美國知名做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相關報告指出當紅的國內IDC服務商萬國數據利用財務手段造假虛增收入。其實這並非萬國數據第一次被國外機構做空,早在2018年,萬國數據遭Blue Orca沽空。
  • 物管公司再掀赴港上市潮 能否逆轉物管股破發潮?
    原標題:境外IPO周報|物管公司再掀赴港上市潮,能否逆轉物管股破發潮?   三、傳聞在港上市公司名單:奈雪的茶再傳赴港上市   上周有3家公司傳出計劃在港股上市的消息,分別為紛來、珠江管理和奈雪的茶。
  • 行業巨頭赴港IPO,艾德證券期貨本地券商重磅福利助力港股打新
    思摩爾國際(06969.HK)、歐康維視生物-B(01477.HK)、沛嘉醫療-B(09996.HK)位列近一年收益排名前三名,首日一手中簽收益分別達至18600港元、11170港元、10440港元。赴港上市公司此起彼伏的時候,中籤的港股投資者也賺得盆滿缽滿。
  • 時代點金(1022):螞蟻集團披露招股意向書;百度或年底前在港二次上市
    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百度計劃年底前在港上市】10月21日,相關媒體報導,百度計劃今年底前在港完成二次上市。這也是螞蟻集團11月初上市後,又一家散戶熟悉的明星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點評:21日美股盤前,百度漲幅逾3%。
  • 七成營收靠肯德基 百勝中國被傳赴港上市
    6月17日,據媒體報導,百勝中國(NYSE: YUMC)正接觸投行,尋求在港二次上市,價值可能高達20億美元,周五該公司將聽取銀行的提議。該消息立即引發廣泛關注。同日,百勝中國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應稱,「根據公司政策,對於此類市場傳聞和臆測不予評論。」或受益於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截至美東時間6月17日收盤,百勝中國股價上漲7.21%。
  • 瑞銀投資銀行:2021年香港新股市場有望保持活躍
    至於債券市場整體表現穩定,輕微下跌4%;併購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由於不能出差防礙磋商,併購活動跌幅達25%。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活躍,佔去亞洲區發行60%;主要受惠於中概股回歸,物管股、生物科技股、健康股份上市活躍;其中京東回港作第二上市,完成高達45億美元的新股發行。
  • 【產品周報】新東方和好未來否認赴港上市;樸新教育內部調整COO...
    【產品周報】新東方和好未來否認赴港上市;樸新教育內部調整COO主管K12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
  • 文風戶擬赴港上市:Canmake獨家分銷, 香港地區美容產品分銷 TOP5
    新股 文風戶擬赴港上市:Canmake獨家分銷, 香港地區美容產品分銷 TOP5 2020年3月31日 21:02:52
  • 艾德證券期貨:美時醫療赴港IPO, 全球尖端醫療影像技術的創新公司
    據媒體報導,美時醫療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下稱「美時醫療」),正在做上市前的準備,計劃今年內在香港遞表上市,這是繼2019年傳出要赴港IPO的消息後,美時醫療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美時醫療」)的上市進度進一步明晰。
  • 報導稱愛奇藝或赴港二次上市
    8月11日晚,據彭博社報導,愛奇藝正在與瑞信商討可能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事宜。商討仍處於初期階段,目前沒有時間表和交易規模。愛奇藝對36氪回應表示,不予置評。距離愛奇藝2018年3月29日在美國上市已過去兩年。愛奇藝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達到76億元(人民元,下同),同比增長9%;一季度營業成本為79億元,自上市後毛利率始終沒有轉正,季度虧損近2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擴大。持續虧損下,股價難以提振。
  • 德勤上市業務組:2021年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募集資金有望創下新紀錄
    2020年中國內地市場受新《證券法》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利好A股市場影響,新股發行速度大幅上升,預計會於2020年底時,錄得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則有201家公司上市融資2,491億元人民幣。新股發行數量與融資額將會分別上揚93%和87%。
  • 港股實時行情|艾德一站通:國內癌症早篩龍頭企業,諾輝健康將赴港上市
    諾輝健康將赴港上市。 艾德一站通訊,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高盛和瑞銀擔任其聯席保薦人。諾輝健康最快明年初在港上市,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百度赴香港二次IPO,下載艾德一站通APP領2021年港股打新豪禮
    說2021年或成港股打新大年並不為過,熱門公司赴港IPO情形屢見不鮮。  艾德一站通據市場消息得知,百度(BIDU.US)計劃最快在2021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給港股投資者帶來打新機會。  知情人士稱,百度已選擇中信裡昂證券和高盛幫助安排二次上市事宜;該交易或籌資至少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另外,據知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計劃最快於今年上半年在香港發售股票,可以出售大約5%-9%的股本。  這距離百度正式啟動回港上市已經過去了半年有餘。早在2020年7月下旬,包括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內的高管分批見了些投行,正式啟動回港二次上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