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5G的開建,5G出現了兩個頻率,一個叫做Sub-6,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這兩個都是寫入3GPP的標準的,都是5G標準中的頻率範圍。
但這兩個頻率範圍卻一直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釐米波是最佳的,傳輸距離、成本等綜合起來最佳,而毫米波傳輸距離太短,速度雖然快,但成本太高。
再加上國內很多媒體表示,毫米波是美國主導使用的,因為美國的釐米波的頻段主要被軍方佔用了,所以美國5G不得不使用毫米波。
當然也有人「科普」了毫米波的好處,比如速度快,容量大,定向傳輸性比較好,所以這兩種頻率各有優勢,當然如果從理論來看,確實如此,似乎雙方結合會更好。
但毫米波這麼好,目前究竟有多少家運營商在使用?近日有機構統計了全球63家開通了5G的運營商,我們發現,這63家運營商中,只有4家運營商在使用,這4家運營商中,三家是美國的,一家是烏拉圭的。
以上不上全部,只是部分資料
而除這三家運營商之外,其它的59家運營商,目前全部使用的是Sub-6的頻率,並且主要集中在3.5GHz這個黃金頻段。
當然,中國移動的頻段也稍有點奇葩,3.5GHz前一段,3.5GHz後一段,這也是中國移動用戶多,需要的頻段寬,國內頻率不夠分的原因造成的。
從這個數據來看,大家覺得究竟是釐米波綜合更好,還是毫米波更好,估計大家心中有定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