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G使用毫米波背後:全球63家5G運營商,只有4家使用毫米波

2020-12-26 只說數碼科技

眾所周知,隨著5G的開建,5G出現了兩個頻率,一個叫做Sub-6,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這兩個都是寫入3GPP的標準的,都是5G標準中的頻率範圍。

但這兩個頻率範圍卻一直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釐米波是最佳的,傳輸距離、成本等綜合起來最佳,而毫米波傳輸距離太短,速度雖然快,但成本太高。

再加上國內很多媒體表示,毫米波是美國主導使用的,因為美國的釐米波的頻段主要被軍方佔用了,所以美國5G不得不使用毫米波。

當然也有人「科普」了毫米波的好處,比如速度快,容量大,定向傳輸性比較好,所以這兩種頻率各有優勢,當然如果從理論來看,確實如此,似乎雙方結合會更好。

但毫米波這麼好,目前究竟有多少家運營商在使用?近日有機構統計了全球63家開通了5G的運營商,我們發現,這63家運營商中,只有4家運營商在使用,這4家運營商中,三家是美國的,一家是烏拉圭的。

以上不上全部,只是部分資料

而除這三家運營商之外,其它的59家運營商,目前全部使用的是Sub-6的頻率,並且主要集中在3.5GHz這個黃金頻段。

當然,中國移動的頻段也稍有點奇葩,3.5GHz前一段,3.5GHz後一段,這也是中國移動用戶多,需要的頻段寬,國內頻率不夠分的原因造成的。

從這個數據來看,大家覺得究竟是釐米波綜合更好,還是毫米波更好,估計大家心中有定論了吧。

相關焦點

  • 「5G專題報導3」為什麼5G使用毫米波 6G使用太赫茲?
    第二代行動電話(2G)原本使用900MHz,就是所謂的GSM900,後來要再增加頻率只能提高到1800MHz,就是所謂的GSM1800,那麼3G和4G要再增加頻率只能提高到1~3GHz,現在5G第一階段要再增加頻率只能提高到3~6GHz,就是所謂的sub-6GHz,5G第二階段要再增加頻率只能提高到20~60GHz,就是所謂的毫米波(mmWave),那麼6G要再增加頻率怎麼辦
  • 5G頻段擴容 毫米波成「兵家必爭之地」
    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把5G頻段分為FR1頻段和FR2頻段,FR1頻段就是範圍為450MHz—6GHz的sub-6GHz頻段,而FR2頻段則是24.25GHz—52.6GHz的毫米波頻段。因此,全球5G部署的頻段只有兩種,sub-6GHz和毫米波。
  • 美版蘋果手機的5G毫米波為啥國行沒有?專家:各國5G方案不同
    細心的人會留意到,只有美版的iPhone 12系列新機支持5G毫米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不具備對毫米波的支持,而只支持Sub-6GHz頻段。為什麼同樣是5G手機,蘋果公司卻推出了美國「特供」呢?其實,這是由於各國選擇的5G方案不同導致的。「選擇不同的5G方案,是各國分別基於各自實際的選擇。」
  • 美版iPhone 12 獨佔的毫米波才是真 5G 嗎?
    事實上這與美國的 5G 網絡支持息息相關,需要了解的是,全球的 5G 網絡頻段主要分為 Sub-6 GHz 和毫米波兩大類型。Sub-6 GHz 是波長為釐米級的電磁波,可以理解為「釐米波」,顧名思義佔據了 6GHz 以下的網絡頻段,而毫米波是波長為毫米級的電磁波,通常所指頻段為 30 - 300 GHz,往往也包含 24 GHz 以上頻段。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Google曾經做過實驗:在相同5G基站數量的情況下,毫米波最多覆蓋11%的人口,而Sub-6GHz覆蓋面可達57%,所以Sub-6G更符合我國國情。由於美國軍方佔用了大量的Sub-6G頻段,美國無法分配給運營商足夠的5G頻段,因此使用毫米波技術方案。
  • SpaceX星鏈獲澳大利亞毫米波(mmWave)5G頻譜
    早早排除了華為,澳大利亞5G毫米波(mmWave)頻譜發放許可給SpaceX Starlink(星鏈)等15家公司。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周五宣布,已向提供5G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通信供應商發放第一輪設備許可。
  • Cellular、Qualcomm和愛立信實現增程毫米波5G數據呼叫
    Cellular、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和愛立信(NASDAQ: ERIC)今日宣布,三方成功實現美國首次基於商用網絡的增程毫米波5G NR 數據呼叫。此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增程數據呼叫在威斯康星州簡斯維爾市完成,通信距離超過5千米,速率超過100Mbps。
  • 5G手機毫米波致盲?這篇網帖的立論就錯了
    近日,網上流傳著「5G手機毫米波致盲」的說法。網傳消息截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搜索發現,這個說法或來自一篇落款為某大學微波教研室退休教授姚德淼的帖子。作者在帖子中表示,現在的5G手機載頻是毫米波段,而這種毫米波段對我們人體尤其是眼睛傷害非常大。
  • iPhone12將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到底是什麼
    具體來講,支持Sub-6GHz的晶片最高下行速率為4.7Gbps,而支持毫米波的晶片下行速率可以達到7.35Gbps,理論上甚至能實現10Gbps的高速傳輸。而美國主要採用的是毫米波頻段,其特點是傳輸速度快,但穿透力很差。那究竟有多差呢?毫米波是波長約在1毫米~10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我們從物理課中可以得知,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其穿透力越差。
  • 5G有「釐米波」和「毫米波」之分,你用的是哪種?
    5G主要使用兩個頻段:FR1 頻段、FR2 頻段。 FR2 頻段的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因為這個頻段的波長,大部分都在10mm以下,所以這個波段又被人們叫做毫米波。注意,是大部分波長,不是所有的波長都小於10mm。 FR1 頻段的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頻段。
  • 驍龍888 5G毫米波實測,快上車
    高通驍龍™888 5G移動平臺集成了全球最先進的5G解決方案——驍龍™X60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 通過5G網絡下超乎想像的全新數字娛樂方式,這次演示驗證了驍龍888作為全球最先進5G解決方案的強大實力。
  • 【5G專題 報導 2】什麼是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
    ★ 頻率GHz的電磁波:其中頻率介於30~300GHz的電磁波波長大約1~10毫米(mm),因此又稱為毫米波(mmWave),應用在衛星通訊、衛星定位、雷達與微波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波導(Waveguide)為介質,波導是空心金屬管,可以讓電磁波沿著金屬表面傳播。
  • 高通5G基帶實現毫米波與Sub-6GHz聚合 二者能同時在網
    毫米波是一種高頻段的電磁波,通常頻段為30 - 300 GHz,往往也包含24 GHz以上頻段。這種波長為毫米級的電磁波,為5G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時延,進而為各種新型應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自第一代高通5G基帶驍龍X50開始,就加入了對於毫米波的支持,彼時毫米波在全球的部署還遠未開始。
  • 毫米波(mmWave):頻段之戰
    毫米波:三個頻率的故事為服務客戶,全球的服務運營商在頻譜上花費了幾十億美元。頻譜高昂的拍賣價格也突顯了其市場價值以及這種珍貴資源的稀缺性。開發新的頻譜能夠讓服務運營商容納更多用戶,並提供更高性能的移動寬帶數據體驗。與小於 6Ghz 的頻譜相比,毫米波更加豐富,需要的許可也更少,也就是說全球的服務運營商都能用上。
  • 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 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具體來講,支持Sub-6GHz的晶片最高下行速率為4.7Gbps,而支持毫米波的晶片下行速率可以達到7.35Gbps,理論上甚至能實現10Gbps的高速傳輸。而美國主要採用的是毫米波頻段,其特點是傳輸速度快,但穿透力很差。那究竟有多差呢?毫米波是波長約在1毫米~10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我們從物理課中可以得知,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其穿透力越差。
  • 國產5G毫米波晶片技術全球領先
    據科技日報6月15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該實驗室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BYG1] 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在2022年商用於我國的5G系統。
  • 三星Galaxy S10 5G可以連接到T-Mobile尚未啟動的毫米波5G網絡
    打開APP 三星Galaxy S10 5G可以連接到T-Mobile尚未啟動的毫米波5G網絡 綠色消費網 發表於 2020-12-18 11:11:07
  • 搞定「毫米波」大難題,美國5G有望彎道超車
    對於5G網絡技術,目前主要分為Sub-6頻段以及毫米波兩方面的建設,目前絕大多數國家在普及的都是前者,也就是Sub-6頻段的5G網絡技術,但作為曾經網際網路通信霸主的美國,卻選在了毫米波上。當然了,美國並不是放棄了Sub-6頻,而是被單獨應用來了他們的軍事領域,而在民用領域上面,他們就採取了毫米波的形式。而且美國是最早一批成功實現5G網絡布局的國家,但效果卻實在令人難以言表。
  • iPhone12將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國內還用不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具體來講,支持Sub-6GHz的晶片最高下行速率為4.7Gbps,而支持毫米波的晶片下行速率可以達到7.35Gbps,理論上甚至能實現10Gbps的高速傳輸。 對此,有國外數碼博主針對美國T-Mobile和其它運營商的5G信號進行過測試,其中T-Mobile覆蓋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其他運營商則主要採用毫米波頻段。
  • 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遲永生:完整的5G應是高頻段+低頻段+毫米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10月12日下午,在北京舉辦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遲永生在演講中指出,從業務需求和技術發展來看,移動通信一定是向著毫米波乃至太赫茲高頻段發展,從5G網絡整體來看,未來完整的5G一定是高頻段加低頻段加毫米波共同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