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QQ、支付寶基本是每一個買手機的人都會在新手機上下載的應用軟體,而除了這些基本國民必備的軟體,地圖和音樂播放軟體應該會是很多人的首選。
那說到音樂,目前主流的APP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這5個,其中機哥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是最多的,其次是蝦米音樂。
但就在近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根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已經在北京開會,蝦米音樂很可能將會解散。
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機哥一樣的蝦米音樂的粉絲,但是眼看著蝦米的版權越來越少,收藏的很多歌曲因為沒有版權變成一片空白,機哥也是非常難過的。
究其原因,蝦米音樂的失敗和阿里收購還是有很大的關係。有人說,阿里收購不是應該有更多的資金,能買更多的版權嗎?為什麼反而版權越來越少流量越來越少?
其實最核心的還是出在績效考核上,越是大公司,反而對於績效的考核越殘酷,當一層一層壓下來,最終負責幹活的產品經理早就不知道正確的方向在哪裡了,阿里618可以從雲音樂和蝦米二選一開始,蝦米音樂的結束似乎就已經開始倒計時。
在音樂播放器裡,其實也是一條「鄙視鏈」的,蝦米和網易雲同處最頂端,但是在最早期,蝦米音樂還默默無聞的時代,QQ和酷我才是王道,QQ空間音樂播放器的時代大家還記得吧?
而蝦米則是抓住了音樂人賺不到錢,聽眾需求龐大的兩方訴求,率先選擇了付費下載的模式,成為了最全、最專業、品質最高的高品質音樂APP。並依靠這樣的模式,一步步做大做強,把自己賣回了阿里。
但是隨著近兩年國內對於版權的愈加重視,版權運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線音樂平臺個個頭痛不已,連騰訊、網易這種DAU過億的APP也不能免俗,更何況DAU僅2000~3000萬的蝦米了。
而今年618的88vip轉為網易雲音樂,更代表了蝦米音樂不再是阿里的「親兒子」,地位日益邊緣化。
即便是這樣,機哥依然不希望蝦米音樂就此倒下,當市場進入絕對的壟斷,僅剩QQ音樂和酷狗音樂,甚至只剩QQ音樂的時候,對於我們消費者,沒有任何好處。到時候會不會出現越來越多需要付費才能播放的版權音樂?
蝦米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請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