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中的民國綠泥有毒嗎?

2020-12-26 騰訊網

近期很多壺友詢問綠泥有關知識,說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所謂綠泥,都是加了化工料調出來的。尤其是很綠很綠的壺,都有毒,做壺的人自己都不用那種壺,專門賣給不懂的人。

可是,顧景舟也做過綠泥的壺,難道也是化工壺?拍賣場上動輒成百上千萬的綠泥壺,能買顧老壺的都是不懂的?

▲顧景舟 均玉壺

成交價:RMB517.5萬元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霧裡看花,朦朦朧朧,迷迷惑惑。當那層迷霧最終被撥開的時候,一切才恍然大悟。

▲顧景舟 均玉壺

一般來說市面上的綠泥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經調製的原礦綠泥,一種是加入氧化鈷調色的民國綠。傳說中有毒的,很綠很綠的即指民國綠(實際上有沒有毒呢,請看完全文)。

01

原礦綠泥

綠泥,屬粉砂質泥巖,是以礦料外觀呈色命名的一個大類。

綠泥因含鐵量較少,且以鐵離子為主,所以礦料基本上呈現深淺不一的綠色調。

▲綠泥原礦與燒制試片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常氣氛中燒成後,除少量顆粒質點的變化外,綠泥基本呈現純正黃色調。

▲原礦本山綠泥 文心壺

根據開採礦區以及所屬礦層的區別,綠泥具有多種不同的外觀及燒成效果。

▲墨綠泥原礦與燒製紙片

墨綠泥,也是綠泥的一種,燒成顏色也成純正的黃色調

之所以叫墨綠泥只是因為原礦的色澤如墨,方便與綠泥原礦區分,並不是某寶上面宣傳的壺燒制來墨綠色。

02

民國綠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民國綠是安全,不要把他簡單粗暴的歸類為化工泥,先了解清楚情況再下結論!

民國綠是將著色金屬氧化鈷適量加入本山綠泥或其他原礦泥料中配製而成的一種紫砂色泥。(注意:適量這個詞)

▲朱可心 雲龍壺套組

這種配製方法,始於民國時期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王世傑老師,故稱「民國綠」。

▲青花

古人用蘇麻離青來製作青花瓷,蘇麻離青是原產于波斯的一種進口礦料,內含氧化鈷,燒制後呈現青綠色、藍綠色。民國綠的調配靈感就是來源於它。

國家安全飲用水標準(GB 5749-2006)中對鈷元素的飲用水標準限量為1000ng/ml。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宜興市茶文化促進會曾挑選了十款不同泥料不同年代的壺,對這些紫砂壺衝泡過程中金屬元素的溶出量是否安全進行研究。

研究表明,民國綠壺浸泡24小時,水中的鈷含量為1.252ng/ml,浸泡21天,水中的鈷元素含量為12.55 ng/ml。遠遠低於國家標準。

物理學的標準是,溶解度。氧化鈷,不溶於水。大可以放心使用。

▲王寅春 周盤套組

燒制完成後的民國綠壺,根據加入氧化鈷的比例和燒制溫度成不同的藍綠色調,色澤深沉,非常自然。

在正常溫度燒成條件下,氧化鈷的上限為2.5%,氧化錳的上限為2%。

▲汪寅仙 南瓜

這裡特別注意:

如果遇到賊亮的民國綠紫砂壺,又發色不正常,還是務必小心。

▲不正常的綠

第一有可能是泥料的拼配比例不對,第二則是使用了別的成分不明的添加劑,有無過量添加不明化學元素等無法保證安全性。

相關焦點

  • 綠泥紫砂有毒?
    一直有坊間的流傳說綠泥紫砂壺是化工泥料,是有毒的很多壺友不明所以但是覺得大家這樣說也就聽信了,綠泥紫砂壺真的是有毒的嘛?  要搞清楚這一點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綠泥,其實市面上的綠泥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未經調製的原礦綠泥  一種是加入氧化鈷調色的民國綠
  • 紫砂泥料中的這三種「綠泥」,你能分得清嗎?
    紫砂泥料的種類非常之多,原礦泥料大體上可以分為:紫泥、紅泥、綠泥、共生礦段泥這幾個大類,每一個大類下面又能細分出眾多的泥料。另外還有一些靠金屬氧化物調配而成的非原礦泥料,使得泥料的品種五花八門。有些泥料的名稱,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實質的差別卻非常之大。
  • 民國綠是一款什麼樣的紫砂泥料?它是不是化工泥呢?
    今天我們就以一款泥料為例,來具體談談分歧所在。這款泥料名氣很大,爭議也很大,它就是民國綠。說是這民國時期,宜興陶瓷學校有一位校長,叫王世傑。這位王校長發現在綠泥裡面添加少量的氧化鈷,這個比例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二,可以調配得到一種新的泥料。
  • 追壺人告訴泥紫砂壺墨綠泥有毒嗎?
    追壺人告訴我,紫砂壺的原礦泥料中,並沒有墨綠泥這種分類。換句話說,墨綠泥並不是真正的紫砂原礦泥料。  那麼,墨綠泥是化工泥嗎?它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墨綠泥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聽說的民國綠,因為它是在民國時期發明出來的,所以墨綠泥才被稱為民國綠。
  • 綠泥紫砂壺為什麼要少碰這類的壺?
    而綠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對於化工壺,人們認識最多就是綠泥壺了,有人說綠泥壺都是化工壺。那是不是本身就沒有綠泥這種泥料呢?其實不然,綠泥在歷史上也有有存在過的,只是當下的原礦綠泥料少之又少,所以大家才會默認市面上的所有綠泥紫砂壺都是化工壺。真正的綠泥是含鐵元素較高的的一種泥料,因為氧化鋁的含量極高,所以呈現出一種綠中帶黃的顏色。
  • 紫砂壺中「民國綠」是化工染色壺嗎?
    像人們熟識的紫砂高手顧景舟就非常偏愛底槽青泥料。今日就來說一下紫砂中的是說民國綠。究竟民國綠這個泥料有什麼特點呢?作為人們常說的五顏六色紫砂壺中的「綠壺」究竟是否原礦紫砂呢?民國綠泥的來歷:談起民國綠就迫不得已提在古代中國青瓷中常見一種染劑「蘇麻離青」,說通俗化點就是說人們如今的二氧化鈷。
  • 有些紫砂泥料並沒有原礦,你知道的有幾個?
    民國綠 民國綠其實是非常出名,也是非常典型的調配泥料。最初是選用原礦的綠泥或者段泥作為底料,再添加適量的氧化鈷、氧化鉻進行調配。 這樣的壺燒成的表現為黯藍色或者墨綠色,在所有原礦的紫砂泥料中,沒有原礦民國綠泥這一泥料。即使是原礦綠泥燒成的壺,其表現也是米黃色或者淡黃色的,並非是藍、綠色。
  • 綠泥壺為什麼說要少碰它?
    ▲四號礦井綠泥看完上面可以知道,綠泥以不同的礦層產出,所以在泥料性質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 青龍山甲泥礦墨綠泥(芝麻綠泥)而綠泥的產出量不似一些泥料高產,同時大件的作品不易燒制,所以綠泥大多是座位紫砂胚體表面的粉飾使用,或是和紫泥、紅泥調配使用,僅有少部分的作品用【純綠泥】製作。
  • 紫砂泥料中的原礦段泥,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段泥是紫砂泥料中比較常見的一類,也叫「團泥」。因為最早開採於「團山」,故而得名「團泥」。明代周高起編寫的《陽羨茗壺系》中也有段泥的相關描述,書中有一段是這樣記載的:老泥,出團山,陶則白砂星星。那麼在《陽羨茗壺系》中,為什麼稱它為老泥呢?
  • 如何辨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注意這3點,80%的壺商都怕你!
    無論是新手壺友,還是紫砂壺「老頑童」,挑選紫砂壺時,最關心的肯定是泥料。雖說紫砂壺的泥料辨別,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但提前做好功課,面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坑,還是能夠避免的: 1. 摒棄過於鮮豔的紫砂壺泥料。
  • 紫砂有多少種類?每種大致有什麼特點?
    紫泥是紫砂中最純正最具代表性的泥料,紫泥所制壺適合絕大部分茶葉,甚至號稱不太適合用紫砂壺泡的綠茶也沒有問題。研究發現,在紅泥和紫泥大類中的普通泥料中添加鐵紅粉以及一些鐵礦物質後,再充分粉碎成目數高的泥料,經燒制後,成品呈現紅色,比較接近朱泥的品相。這種泥料成本低,顏色卻比較接近真朱泥,外行人是不太能看出來的。這就造成了低端朱泥充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紫砂市場怪現象。後期我會單獨介紹一下如何辨別真假朱泥。
  • 黃龍山稀缺泥料——本山綠泥,市場上十不存一,正宗的極其稀少!
    可能當時紫砂廠在對外宣傳的五色土中,把綠色紫砂壺的泥料稱之為綠泥,所以很有可能為了有所區別,才取名為本山綠泥的。至少在零零年左右,本山綠泥這個名字只停留在學術界和部分工藝師那裡。對於大多數制壺老師和市場而言,本山綠泥這個名詞大多是一無所知。
  • 清水泥是紫砂中的低檔了嗎?紫砂壺清水泥料好嗎?
    清水泥一直是紫砂泥中較為模糊的一個概念,很多人搞不明白清水泥是不是原礦紫砂泥。清水泥做的紫砂壺價格不會很高,那麼清水泥就是紫砂泥中的低檔泥料了嗎?想要知道答案,跟著砂軒一起往下看吧。 首先,在紫砂的原礦中並沒有清水泥。那,清水泥是什麼泥料呢?我們這裡說的清水泥只是一種練泥方式。
  • 夏天來了,本山綠泥紫砂壺能買嗎?
    夏天來了, 紫砂壺友們,有計劃搞把新壺嗎? 段泥的石瓢,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市場上炒的比較火的本山綠,我建議壺友們還是謹慎入手。
  • 談「綠」色變,綠泥說:這個鍋我不背
    在這裡紫先生就有話說,這些都是針對市面上的一些假泥料而言。 很多壺友會覺得紫砂泥料,紫泥才是紫砂的正統色調,其實不然,每一種泥料都有自己的皮膚色澤,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 最近接到很多問題,探討紫砂綠泥的問題,說從來不敢入手綠泥壺,甚至有很多壺友都認為綠泥壺就是化工壺,所以敬而遠之。
  • 紫砂壺泥料的目數詳解
    1、什麼是紫砂泥的目數?要了解紫砂泥,必須對目數有個基本概念,紫砂礦料磨成粉以後,需要過篩,分為手工過篩和機械過篩,篩網的網眼大,過篩後的粉就粗,篩網的網眼小,則過篩以後的粉就相對細。吾皿紫砂慕白壺2、常規紫砂壺泥料的目數一般是多少?
  • 「黑紫砂」是啥?是一種泥料嗎?不,是一種工藝!
    黑色,素來為皇家所喜愛,夏、秦時即為皇家所用,漢初亦沿用以示正統。 清乾隆後期,由於泥料配方和燒制工藝的失傳,致使黑紫砂這一寶貴品種失傳。至此,再無同款器物造出。 在故宮博物院現藏35萬件古代陶瓷器中,有近400件宜興紫砂器,這是一批鮮為人知、流傳有序、檔次更高的紫砂茶具、文房清供,但其中黑紫砂的數量卻很少。
  • 紫砂壺泥料和做工的好壞,要從這幾個要點來考量
    傳統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紫砂壺的透氣性。紫砂壺愛好者,最關心是一把壺的泥料和做工了,下面就給大家談談這些方面的問題:關於泥料紫泥的色澤應紫裡泛青、泛紅,紅泥應紅而不豔,本山綠泥應黃裡發青。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養壺不久都應有油潤的感覺,而不是枯、乏,顯得沒有活力,像老人的皮膚一樣缺乏油性。
  • 如何簡單的認識紫泥、紅泥、綠泥、段泥?
    每個人初玩紫砂壺都是對五顏六色的紫砂泥一無所知,而後慢慢了解到有紫泥、段泥、朱泥等等。繼續深入了解,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泥料種類不過是最初認識的那幾種泥料的衍生、共生泥料。只是因為礦料顏色、礦料地段、成品發色的區別,取了不同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