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泥紫砂壺為什麼要少碰這類的壺?

2021-02-28 紫砂陶源

喝茶毀一生,玩壺窮三代。這是壺友對於玩紫砂壺的一個調侃,足以見紫砂壺之魅力所在。

玩壺的有很多說道,特別是買壺時,人們總是告誡那些新手,千萬別碰那些花花綠綠、造型奇形怪狀的紫砂壺。

這是為什麼呢?裡面有什麼說道?

其實因為市場上除了紫泥、段泥、朱泥之外,顏色豔麗的紫砂壺絕大部分都是添加了化工色素的,特別是紫砂壺這種要過嘴的東西,就怕對人體有害。而綠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然對於化工壺,人們認識最多就是綠泥壺了,有人說綠泥壺都是化工壺。那是不是本身就沒有綠泥這種泥料呢?

綠泥原礦

首先我們從綠泥的來歷先說,很多人以為綠泥就是加了化工料才有綠色這個顏色。

其實不然,綠泥在歷史上也有有存在過的,只是當下的原礦綠泥料少之又少,所以大家才會默認市面上的所有綠泥紫砂壺都是化工壺。

真正的綠泥是含鐵元素較高的的一種泥料,因為氧化鋁的含量極高,所以呈現出一種綠中帶黃的顏色。

化工壺

而我們所說的化工壺絕大部分指民國綠紫砂壺,而民國綠紫砂壺則是加了金屬化工料氧化鈷,呈現出綠色、深綠色的顏色。

往泥料中加金屬色素並不是近幾年的事了,要追溯到清朝時期,祖輩們就開始小面積使用金屬添加劑了。只是說民國時期,制壺廠大量出廠綠泥壺才有民國綠這個說法。

顧景舟 矮八方

談綠色變?

玩壺的談綠泥紫砂壺色變的最主要原因,是因其添加劑氧化鉻。因為氧化鉻是重金屬,同時也是有毒物質,他會破壞人體蛋白質,對人體造成傷害。

氧化鉻

其實也有人說了,紫砂壺上運用極少的氧化鉻,並且經過幾千度的高溫燒制,化學方程式發生了改變,沒有毒的。

在說了,自己喝了這麼久的用綠泥紫砂壺泡的茶,一點是都沒。而且就算有毒,政府也不可能不監管,放任綠泥壺的出現吧?

汪寅仙 調砂東陵瓜

大家也是各抒己見,有人也反駁說,這些重金屬都是放射性的,你一天沒事,一個月沒事,日積累月下不代表沒事。

可能是今天掉了很多頭髮,明天頭暈眼花,大後天就可能就躺進醫院了。

汪寅仙 南瓜

對於大家的評論和看法,古悅堂是持有中立態度的。

國家對於這類金屬添加劑有嚴格的標準,所以正常情況下綠泥紫砂壺是不會危及健康的,但是保不齊無良商家的濫用。

怎麼辨別化工壺?

顏色豔麗、賊亮的、過於"鮮豔"、過於失真的壺那就要小心化工壺了。

拿到豔麗的紫砂壺時,可以用開水稍微煮下壺身,如果有顏色褪去,並伴有一股刺鼻味道的,絕對是化工壺無疑了。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有條件的可以去專業機構取樣化驗。

相關焦點

  • 綠泥壺為什麼說要少碰它?
    玩壺的有很多說道,特別是買壺時,人們總是告誡那些新手,千萬別碰那些花花綠綠、造型奇形怪狀的紫砂壺。這是為什麼呢?裡面有什麼說道?其實因為市場上除了紫泥、段泥、朱泥之外,顏色豔麗的紫砂壺絕大部分都是添加了化工色素的,特別是紫砂壺這種要過嘴的東西,就怕對人體有害。而目前市場上的綠泥壺就經常讓消費者不辨真假。
  • 紫砂壺中「民國綠」是化工染色壺嗎?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哦槽青這個料,不單玩壺的人喜愛,做壺的人也很喜歡。像人們熟識的紫砂高手顧景舟就非常偏愛底槽青泥料。今日就來說一下紫砂中的是說民國綠。究竟民國綠這個泥料有什麼特點呢?作為人們常說的五顏六色紫砂壺中的「綠壺」究竟是否原礦紫砂呢?民國綠泥的來歷:談起民國綠就迫不得已提在古代中國青瓷中常見一種染劑「蘇麻離青」,說通俗化點就是說人們如今的二氧化鈷。古時候這類染劑但是非常價格昂貴的,因此紫砂明星探尋出加二氧化鈷配製民國綠的泥料也依然未能普遍時興。
  • 追壺人告訴泥紫砂壺墨綠泥有毒嗎?
    ,這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泥料,但有人發現還有一種做成的壺是墨綠色的。  追壺人告訴我,紫砂壺的原礦泥料中,並沒有墨綠泥這種分類。換句話說,墨綠泥並不是真正的紫砂原礦泥料。追壺人指出民國墨綠泥來源與景德鎮的陶瓷工藝,在陶瓷工藝中,經常會使用氧化鈷做調色劑,可以實現藍色、綠色等顏色的裝一效果。於是,有位藝人便把氧化鈷添加到紫砂泥料中進行調配,最後創出了一種新的墨綠色的壺,這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民國綠。
  • 如何辨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注意這3點,80%的壺商都怕你!
    這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比如綠色、藍色、亮黑色等等這些顏色鮮豔的紫砂壺泥料,多有色素和氧化鈷、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添加,實際多是品質不高的外山料,甚至是普通陶土。警惕過度稀有的紫砂壺泥料。 對待稀有的紫砂壺泥料,要有基本的常識。比如:天青泥是紫泥的一種,顆粒、發色均為紫泥相,產於大水潭礦區(該礦區民國時已透水廢棄),現早已絕跡; 本山綠泥,可能是夾脂(梨皮泥)、也可能是砂性比較強(類似段泥),但燒成發色都是偏黃,絕非綠色,產於黃龍山一脈。
  • 紫砂泥料中的這三種「綠泥」,你能分得清嗎?
    紫砂泥料的種類非常之多,原礦泥料大體上可以分為:紫泥、紅泥、綠泥、共生礦段泥這幾個大類,每一個大類下面又能細分出眾多的泥料。另外還有一些靠金屬氧化物調配而成的非原礦泥料,使得泥料的品種五花八門。有些泥料的名稱,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實質的差別卻非常之大。
  • 紫砂壺到底有多少種顏色?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聽到五色,你以為是五個顏色,這也不夠全面。那麼,紫砂壺到底有多少種顏色呢?就讓自觀堂帶你接著往下看吧。紫泥這是我們最常見的紫砂泥顏色,可單單紫色的紫砂泥,也分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紅棕泥、紅皮龍等等。這些泥料都呈紫色,其中紅皮龍最為少見,屬於上品紫泥,是十分稀有的泥料。
  • 紫砂壺泥料和做工的好壞,要從這幾個要點來考量
    紫砂壺愛好者,最關心是一把壺的泥料和做工了,下面就給大家談談這些方面的問題:關於泥料紫泥的色澤應紫裡泛青、泛紅,紅泥應紅而不豔,本山綠泥應黃裡發青。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養壺不久都應有油潤的感覺,而不是枯、乏,顯得沒有活力,像老人的皮膚一樣缺乏油性。一個外行人去服裝店,很難一眼辨別出哪―種是純棉,哪一種是混紡的。
  • 綠泥紫砂有毒?
    轉發此篇文章到朋友圈或是任何好友以及微信群,添加微信:pyp883免費送精美紫砂杯和紫砂鑑賞手冊,並且每人外加一份精美禮包
  • 如何正確的用紫砂壺泡普洱茶該?這5點最重要
    紫砂壺壺的容積 泡普洱茶的紫砂壺容積一般要比泡烏龍茶的大些。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劍流最好,口蓋一般不宜過小,過小不利於壺內溫度散發,尤其是品飲新製作的生茶時,紫砂壺型中苦澀就會增加。口蓋過大也不好,象虛扁一類的壺型,飲用過程中口蓋過大,熱量散發太快,茶香就不能飲滿,常用的壺型推薦象景洲石飄,仿古,標準水平,巨輪珠等。方型壺由於是方流,出水一般都較慢,不推薦。
  • 紫砂壺到底有多暴利?
    這類壺是比較常見的,這主要緣於國人對藝術領域的大師、名人過度盲目的追捧、由於大部分上當受騙的消費者不具備基本的紫砂壺鑑賞能力,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上當受騙,一般商家都採取各種包裝和炒作手段,以此來抬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氣,襯託出自己壺的「高檔」。比如直接購買一些評獎證書,把某個商品壺虛構成自己的獲獎代表作品,一些不會做壺的壺商通過在網絡平臺推廣把自己標榜為高工或者大師。
  • 玩壺必知 | 名家紫砂老壺的鑑定要點
    一、從時代風格韻味及款識的可靠性判斷年代紫砂壺的時代風格特色,與其他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屬於藝術層次的絕少匠器,可謂時代價值與藝術價值並存。歷代紫砂大師們將可塑性極好的砂料捏塑出各種造型的藝術佳品,作品的高矮比例、線條的轉折都恰到好處,少一點平庸,多一分則俗氣,線條弧度有時完全是靠大師的感覺去控制。
  • 紫砂泥料中的民國綠泥有毒嗎?
    近期很多壺友詢問綠泥有關知識,說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所謂綠泥,都是加了化工料調出來的。尤其是很綠很綠的壺,都有毒,做壺的人自己都不用那種壺,專門賣給不懂的人。 可是,顧景舟也做過綠泥的壺,難道也是化工壺?
  • 詳解 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
    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壺一枝獨秀,傳統材質的茶壺古老當時興,重新流行起來,新式的茶壺往往因為新式的茶類款款而至。泡茶,你會選擇哪種茶壺與你為伴呢?銀壺不得在無水狀態下加熱,避免部分焊接處受高溫而損壞。配對茶類:如同鐵壺一般,主要是用來提高水質再泡茶。三、玻璃壺
  • 紫砂壺泥料的目數詳解
    1、什麼是紫砂泥的目數?要了解紫砂泥,必須對目數有個基本概念,紫砂礦料磨成粉以後,需要過篩,分為手工過篩和機械過篩,篩網的網眼大,過篩後的粉就粗,篩網的網眼小,則過篩以後的粉就相對細。區分篩網的規格,國際通用的是「泰勒制」,把篩網每英寸長度(25.4毫米)上所具有的網眼數量稱為目數,簡稱「目」,比如說「60目」,即表示該泥粉是用每英寸有60個篩孔的篩子篩過,目數少,則網眼大,顆粒粗,目數多,網眼小,顆粒細。
  • 怎麼挑紫砂壺?什麼樣的壺是好壺?
    我們選擇紫砂壺也是一樣的,在選的時候一定得從這七個點著手,就是泥、型、工、款、火、功、名泥就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也就是紫砂壺的材質。然後壺型是我們第二個要考慮的問題,一般都是傳統壺型比較不錯,也耐看,畢竟是經過時間的考驗流傳至今,所以在壺型方面大家沒必要趕時髦。工就是技藝,這方面直接影響紫砂壺的使用體驗。款就是指的款式,比如壺身上的篆刻、銘文、書畫、印款等。
  • 紫甌春韻|時大彬紫砂壺鑑賞
    福建省漳浦縣博物館藏 鼎足蓋大彬壺自明末以來,由於有關紫砂器的著述和文獻比較稀少,加之近年來的地下考古發現有明確紀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給鑑別紫砂器的真偽帶來一定的困難。第一類是不帶裝飾的光貨,這是非常見設計者工夫的作品。第二類是仿動物、植物的花貨。第三類是筋紋造型,其特點是在光貨的基礎上出有各式的稜角,多在嘴和把手處出筋。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風格古拙、圓渾。壺體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細琢的宮廷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
  • 壺底有乾坤:選紫砂壺要看「底」
    02壺底規律千百年來無數紫砂匠人不斷的試驗與提煉,不斷演化,什麼壺型配什麼壺底,使一些經典壺的壺底有了「定律」。顧老幼時家中即培養其讀書,有自己的書房,自號墨緣齋,這也是其款印的由來。這段時間,但凡有壺問世,印款多用「瘦萍」等,小小的印章,寄寓著他無法排遣的悲涼。
  • 不用的紫砂壺為何不能用錦盒收藏?
    紫砂壺買來的時候,往往包裝的很仔細,會有內襯棉質錦盒,同時紫砂壺外還有錦袋,那問題來了,當我們不用紫砂壺的時候,為什麼不能重新套上錦袋裝進錦盒保存呢?  把紫砂壺放錦盒裡,錦盒內不透氣,紫砂壺內的茶垢等物質易黴變,產生異味,不易藏存。
  • 買了一把紫砂壺出水孔是球孔的!我是不是買到機車壺啦?
    前幾天有位壺友很氣憤地找我,說到手的紫砂壺居然是球孔出水,是不是欺負他不懂壺?而且他還義正言辭的說,球孔的紫砂壺就不是好壺!真的如此嗎?為什麼球孔如此不被人認可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球孔紫砂壺到底是不是品質有問題!
  • 什麼是「窯變」紫砂壺?
    ,這正是紫砂窯變的天工造化。這樣的技巧,絕對算得上是不能告人的商業秘密,如果滿市儘是窯變壺,窯變壺也就不值錢了。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氣流的、沒有一氧化碳生成的燒制方法,是斷然燒不出窯變壺的。也就是說,窯變,是古龍窯的專屬,現在通用的隧道窯、推板窯、電窯,先天就沒這個可能,除非在生坯上塗抹還原介質,不過那種窯變只能算是非自然的人造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