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壺友很氣憤地找我,說到手的紫砂壺居然是球孔出水,是不是欺負他不懂壺?而且他還義正言辭的說,球孔的紫砂壺就不是好壺!真的如此嗎?為什麼球孔如此不被人認可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球孔紫砂壺到底是不是品質有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紫砂壺出水孔的類型:紫砂壺的出水孔大致可分為三種:獨孔、網孔、球孔。
獨孔出現得比較早,在明清時期就有。因為在早期,紫砂工具製作技術還有難度,所以一般老壺大多為獨孔。獨孔的紫砂壺出水力道特別給力,但是容易把茶渣衝出,所以現在市面上獨孔的紫砂壺比較少。
傳統的網孔出水是如今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因著網孔孔眼的數量不同,一般分為七孔、九孔、十四孔出水等等。網孔出水解決了獨孔出水把茶葉衝出的困擾,可以過濾掉大部分茶葉,出水也比較流暢。
很多壺友都不喜歡球孔,是因為它的「出身」,其實,球孔也挺無奈的。球孔出現的契機是在20世紀七十八十年代外銷日本的紫砂壺,特地要求紫砂壺出水孔為球孔。球孔,細密的濾孔和凸起的球面,可更好地過濾茶葉,且能保證充足的水流面積。
但是,因為市場上很多價值幾十元的紫砂壺基本都以球孔出水為主。所以,到現在球孔紫砂壺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品質不好的紫砂壺。
的確,有些品質不好的紫砂壺會以球孔作為出水孔,但是不能因為這小部分的紫砂壺就全盤否定球孔壺的品質。球孔出水不僅利落而且茶葉的過濾比傳統網孔過濾得更乾淨,所以很多專門定製紫砂壺的壺友都會要求球孔出水。所以,以球孔來判斷紫砂壺的好壞是比較片面的,也容易走進誤區。
當然,每一種出水方式都有兩面性,球孔出水雖然出水利落,也容易過濾茶葉,但是清洗也比較麻煩,茶渣容易戳在小孔中,需要反覆不斷衝洗。
那麼,到底怎麼去判斷一把紫砂壺的好壞呢?下一期,我們就來講講怎樣的一把紫砂壺才算是好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