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2020-02-05 18:40 來源:澎湃新聞
2月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開曝光近期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第二批口罩違法典型案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違法行為主要集中於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哄抬物價、未明碼標價。
案例1: 上海好藥師柳博藥店涉嫌銷售假冒口罩案2月2日,浦東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線索,消費者反映位於柳埠路的上海好藥師柳博藥店涉嫌銷售假冒的「飄安」牌一次性口罩。經初步調查,該藥店負責人為夫妻2人,經人介紹以每隻0.2元價格,購進標註為「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口罩」4萬隻。隨後將這4萬隻口罩寄給親戚部分,賣給朋友部分,剩餘口罩放在藥店用於銷售,至案發時已無餘貨。經查,該批口罩當事人不能提供生產商資質證明、進貨記錄、交易單、發票、銷售去向等材料,交易也系在路邊完成。當事人所售上述口罩涉嫌假冒,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並啟動行刑銜接機制。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案例2:上海創品超市有限公司(華聯超市平順路店)涉嫌哄抬物價案1月30日,靜安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反映位於平順路118號上海創品超市有限公司(華聯超市平順路店)哄抬口罩價格。經查當事人於1月21日從淘寶以0.26元/只的價格購買了口罩6盒(每盒50隻),以2.5元/只至3元/只的價格對外銷售,至檢查時當事人已銷售4盒,當事人涉嫌構成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案例3:燕飛便利店(林燕飛)涉嫌未明碼標價案1月31日,執法總隊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燕飛便利店(店招:清美鮮食)檢查時,發現在售的kn95口罩進價15元/個,售價25元/個,未明碼標價,涉嫌違法了《價格法》相關規定。市局執法總隊予以立案調查。
案例4:上海好藥師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涉嫌哄抬物價案2月1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對上海好藥師天天好大藥房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其銷售的上海爽帝健康口罩原售價15元/只(進貨價10.8元/只),實際銷售價格在1月28日上浮為21.6元/只(1月20日後進貨價12元/只),超過規定的進銷差價率,共對外銷售120隻。對當事人涉嫌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的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案例5:上海祁利實業有限公司涉嫌違反《產品質量法》案松江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反映上海祁利實業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平臺涉嫌銷售大量假冒偽劣口罩。1月30日,松江區市場局對該公司位於松江區洞涇鎮的經營場所依法開展檢查。經查,上海祁利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口罩系從位於松江區洞涇鎮周家浜路186號4-1的上海星昌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購進,而該公司產品系稱從湖北省仙桃市志興無紡布織品有限公司購進,涉案產品外盒上均無任何中文標籤和執行標準。上海祁利實業有限公司和上海星昌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涉嫌銷售違反《產品質量法》,松江區市場監管局現已立案調查。
案例6:上海市閘北區竹龍百貨店涉嫌未明碼標價案1月31日,靜安區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舉報,反映轄區商戶上海市閘北區竹龍百貨店在銷售口罩過程中有抬高價格行為。經查,當事人上海市閘北區竹龍百貨店現場口罩已經銷售完畢,當場無法提供進貨及銷售記錄。當事人涉嫌未對所售的口罩進行明碼標價,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以涉嫌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予以立案調查。
案件7:上海市奉賢區翔宇雜貨店涉嫌未明碼標價案1月31日,奉賢區市場管理局對轄區內上海市奉賢區翔宇雜貨店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當事人在經營場所內銷售多個品種口罩商品,但均未明碼標價進行銷售。經查,當事人於1月31日開始銷售店內庫存口罩,截至被檢查當日屬首日上架銷售,共售出口罩7隻,每隻售價3元,均未明碼標價。目前,奉賢區市場管理局已責令其停止違法經營行為,並對當事人涉嫌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的行為予以立案調查。
案例8:上海萬芸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新村路店涉嫌哄抬物價案1月31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反映上海萬芸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新村路店高價銷售口罩。經查,該藥房以35元/盒的進價從其公司總部進貨「一次性無紡布口罩」(50隻裝)200盒,並以98元/盒的價格對外銷售,執法人員檢查時,200盒口罩已全部售出。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對該藥店涉嫌在疫情期間哄抬物價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案例9:新安市場江某涉嫌未明碼標價及銷售過保質期口罩案1月30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中春路255號新安農貿市場執法檢查時發現,該農貿市場2樓商戶江某門口擺放著「高價回收口罩」字樣。經查,該市場周邊有部分生產企業在日常生產中會向員工發放口罩用於防護,商戶欲回收此類口罩再出售獲利。執法人員現場查見店內待售的口罩為3M 9042型號,共有38個,未標明價格,實際銷售價格為每個8元,且上述口罩均已過保質期。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該商戶涉嫌未明碼標價及銷售過期口罩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案例10: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藍菲服裝店涉嫌銷售三無口罩案1月31日,松江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線索後,對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的藍菲服裝店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銷售一次性口罩,無檢驗報告和中文標籤,且未明碼標價。經聯合公安部門溯源調查,當事人從上海市松江區葉榭鎮雨元日化用品經營部購進上述口罩,雨元日化用品經營部從上海贊祺貿易有限公司購進,最終確認上海贊祺貿易有限公司通過網絡購進上述產品100箱進行銷售。目前,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案主體進行立案調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口罩,違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