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廣東海豐漁村的海鮮大餐
在廣東潮汕吃海鮮美味大餐 食材鮮美
早就聽說,廣東人擅長養生,潮汕地區的美食更是別具一格。這不,2020年11月28日下午,女婿肖偉帶著我們在海豐縣深汕合作區海濱遊覽了幾處風景,晚上,肖偉的同事小葛在小漠漁村漁夫之家大排檔招待我們吃海鮮大餐,讓我們品嘗到鮮活的海鮮美味。
漁夫之家的海鮮都是村裡漁民下海捕撈的,養在海水裡,現殺現吃,不用說味道多鮮美。我們一行老少七八人,小葛點了七八個菜,主食是海鮮粥。中午,我吃得太飽,上桌前沒有食慾,心裡想,我只是陪餐而已,每樣菜嘗一點吧,如果不上桌,那豈不是大煞風景?哪想到後來一上桌,呵呵,根本剎不住車!
小葛的夫人在大排檔老闆的推薦下,點了一個海蠣煎,一個筍乾炒蝦幹,一個椒鹽鮑魚,一個油炸小黃魚;另外4個菜雖然不是海鮮,卻是潮汕地區的特色美食,比如黑豆腐和油炸米粿,比如爆炒鵝肝和百合芡實山藥湯,每一個菜,都講究養生保健,讓人吃了,三個月不知世界上還有其它美味。
潮汕特色養生菜姑且不論,我先說說這幾道海鮮。筍乾炒蝦幹,蝦是幹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油炸小黃魚好吃,是因為魚好,技術含量並不高;那椒鹽鮑魚和海蠣煎,非海鮮高手烹飪不可。過去在廈門旅遊,我看別人點過海蠣煎,一盤菜,看上去皺巴巴的,白滋拉卡,我沒把它當回事,後來上網一查,方知海蠣煎是福建、臺灣和廣東沿海一帶的特色美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它又名蠔仔煎,用閩粵沿海特有的海蠣做成,吃起來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海蠣有很重的腥味,所以做起來去腥保鮮至關重要。為了除腥味,一般廚師會在海蠣裡拌入雞蛋。不過,優秀的廚師是把雞蛋圍在海蠣煎四周,這樣做才能保住海蠣的原味。今天我們吃的海蠣煎,廚師把雞蛋拌在海蠣裡,雖然蓋掉了海蠣的腥味,同時,海蠣喪失了原有的滋味。吃當然好吃,只是沒了原本的鮮香。
椒鹽鮑魚首先在椒鹽,椒鹽是中國各地常見的調味品。它用中小火將花椒粒與鹽一起炒,炒約一兩分鐘,待至花椒香氣溢出,盛起待涼備用。廚師將鮑魚清理乾淨之後,把鍋裡的水燒熱,放少量料酒,把鮑魚放進去焯一會兒,撈出鮑魚,放入唐揚粉,拌勻,用熱油炸約半分鐘,撈出炸好的鮑魚,放在吸油紙上吸油,之後,撒上椒鹽即可。這裡要說說「唐揚粉」,這是一種油炸食品包裹粉,屬於一種複合調料,包括鹽、糖、味精、麵粉、澱粉、胡椒粉、色素、麵包糠和色拉油等等,我猜想,這種唐揚粉主要的作用是讓油炸食品不粘連。以前我們在內地海鮮餐館吃的鮑魚是放在湯裡的,柔軟嫩滑,今天吃到的鮑魚有綿軟耐嚼的口感。
最後我要隆重推介漁夫之家的主食海鮮粥。吃了那麼多美味佳餚,我的肚皮真的沒有空間安置海鮮粥了,可是,我耐不住他們七讚美八讚美,試著舀了一勺子嘗嘗,哎呀,真的不可多得!它裡面有螃蟹和基圍蝦,螃蟹和基圍蝦都是新鮮的,才從漁民的船上買來不久,下鍋前還在張牙舞爪,一旦下到粥裡,味道鮮得無以言說。30多年前,我在桂林吃過魚片粥,下口之前,我根本不信,魚片摻到稀粥裡會不腥。不料今天才喝一口,那種鮮味,是我以前從未嘗過的,方知現代偉人那句話的千真萬確性:「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既然沒嘗過,千萬別武斷下結論。
大約五六升容積的一個陶罐,罐裡裝著大半罐海鮮粥,我們八個人拼命吃,也只吃掉三分之二,連小葛的三歲女兒鵬鵬都添了一碗又一碗,葛夫人奪下她的碗時,小鵬鵬還望著盛粥的陶罐,嘴巴直吧唧。
別怪小鵬鵬貪嘴,我肚子脹得有些難受了,還忍不住從粥罐裡舀了兩勺,那玉色的米粒已經融成玉色的糊塗,糊塗裡摻合著淺黃色的蝦尾和蟹腿,蝦殼是剝去了的,螃蟹剝去蓋殼,被攔腰斬成兩截,露出玉色的蟹白,咬一口,蟹白和著黏稠的粥汁,糊滿了嘴唇,你根本不知道是嚼的蟹白,還是蝦肉,那糊滿嘴唇的,到底是蝦肉的汁水或者蟹白的汁水抑或稀粥,我敢說,沒有人分辨得出。
關於海鮮,我最初的記憶,是在海南島興隆農場的一個餐館,那是我妹妹胡祖芝請我喝的一碗蛤蜊湯,那時,妹妹在海南打工。海南人的蛤蜊湯,我們內地人叫它「挖鍋子湯」,蛤蜊肉不多,但鮮是沒法說。真正吃海鮮大餐,是我三弟胡祖沛在海口請我們吃的,他們從海鮮市場一大包一大包地買回海蝦海蠣和海蟹,連續吃幾天,吃得我們都有些倒胃口了。那時三弟在海口開計程車,掙錢多,大哥大嫂去了,他們捨得下本錢買。豪華海鮮大餐,我們是10年前在廈門,枝江一中畢業的一個學生請的,女學生嫁了個企業家,企業家爽氣,請夫人的老師吃飯,捨得掏銀子,那天我們吃的螃蟹是用大陶盆裝著的,海蝦也用碩大的盤子裝,喝的是正宗五糧液。那一餐,我們賓主共兩桌,學生花了大幾千,吃得我們都怪不好意思。
這次在深汕合作區小漠漁村吃海鮮大餐,它的特點是,所有食材都是現從海裡撈上來的,有大排檔前泊滿的漁船為證;所有食材都沒經過冷凍,從漁船上卸下來,海魚蝦蟹都還活蹦亂跳。除了海鮮,我們還品嘗到幾味地道的潮汕美食,吃過這樣的美味佳餚,怕是不止三個月不知其它肉食滋味!
文|昆德拉傳媒特邀編輯 老胡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