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紐約,躁動而危險。
越戰結束,冷戰繼續,朋克音樂走上舞臺,街頭文化逐漸興起,地鐵裡也滿是塗鴉,社會因為街頭暴力集團和種族問題而恐慌。
日本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作品《BANANA FISH》,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BANANA FISH》是吉田秋生在1985年-1994年間,於《別冊少女comic》上連載的硬核少女漫。
故事設定為雙男主,以越戰為背景,包含了黑幫鬥爭、國家陰謀和街頭暴力等硬核元素。
2018年,在漫畫完結的24年之後,《BANANA FISH》由MAPPA公司進行動畫製作,第一次以動畫的形式和觀眾見面。
值得一提的是,該番的製作組,從製作人到監督再到片尾曲的作者,無一不是原作漫畫的狂熱粉絲。
在他們的用心製作下,這部跨時代的動畫,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01BANANA FISH
該番的標題「Banana fish」,是貫穿全劇的一個線索,它在該番裡的第一次出現,是在伊拉克戰場上。
一位名叫格裡弗的美國大兵,突然發狂擊殺自己的同伴,在被旁人制止後,一副失了神的樣子,嘴裡還在念叨著banana fish。
鏡頭一轉,來到十年後繁華的紐約。
格裡弗的弟弟,也是該作的男主,17歲的紐約街頭暴力團夥老大亞修,碰巧遇到了被自己手下追殺的男人。
男人在臨死之前,告訴了他關於banana fish的線索,還給了他一條神秘的項鍊,項鍊中有一個白色的藥品樣本。
亞修十分驚訝,這是除了格裡弗以外,他第一次在別人口中聽到關於banana fish的事情。
為了搞清楚banana fish是什麼,自己的哥哥又為什麼會變成那樣,亞修開始了私下的調查。
他發現banana fish和自己名義上的養父,紐約黑手黨的首領帝諾有著某種關聯。
另一邊,19歲的日本少年奧村英二,在撐杆調高比賽失利後,為了調整狀態,便以攝影師助理的身份,與人一同來到紐約,為街頭暴力集團的新聞取材。
他們要訪問的對象,正是亞修。
至此,兩位男主相遇,圍繞著banana fish和黑幫鬥爭、國家陰謀的故事,也就此展開。
拋去該番的主要線索以外,banana fish這個名詞,來自於J. D. Salinger的《A Perfect Day for Banana fish》:
「...遊到一個洞裡去,那兒有許多香蕉。它們遊進去時還是樣子很普通的魚,可是它們一進了洞,就饞得跟豬一樣了。它們吃得太胖了,就再也沒法從洞裡出來了。連擠都擠不出洞口了。再後來,香蕉魚們都死了。」
番劇中,那些被世俗誘惑的人,正如遊進洞裡的魚,貪婪和欲望填滿了他們的皮囊,也讓他們將自己送上絕路。
02Boy’s love
雙男主的設定,為該番帶來了很多女性觀眾,有不少人是衝著兩人之間的互動而來。
但實際上,作者並沒有過度描寫兩人之間的感情,甚至在作品裡,亞修還明確的說自己14歲時,真心喜歡過一個女孩。
在設定中,亞修是個長相十分柔美的男生,八歲的時候就被家鄉年長的男性猥褻,報警無效之後,在又一次被傷害時,年幼的亞修開槍打死了他。
然而這只是亞修悲慘經歷的開始。
他所謂的養父帝諾,在精神和肉體上都對他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虐待。
動畫和漫畫一樣,亞修還經歷了無處不在的騷擾。
比如第二集,亞修進入監獄後,監獄裡的眾人都對他虎視眈眈,有人甚至直接面對面的向他發出邀請的信號;
亞修也曾自述,走在街上都能被堵在巷子裡摸來摸去的經歷;還有他扮作女護士從精神病院逃跑時遭遇到男醫生的騷擾。
作者都這些情節毫不避諱,不吝筆墨的描寫著,這種悲慘經歷帶給亞修巨大的心理陰影。
與亞修的人生經歷相比,英二的生活平淡又幸福,這造就了他單純、陽光的性格,運動員的身份也給予他堅韌和勇敢。
這樣如同小太陽一般的英二的出現,對經歷過社會黑暗的亞修來說,就像是一束遙不可及的光,令人嚮往。
於是為了追尋光所在的地方,亞修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衝破黑暗的枷鎖。
一般情況下,Boy’s love指男性間的愛,也多指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戀愛。
亞修和英二之間,從未談及過愛,但卻在對方最痛苦無助時給予擁抱,我想,他們之間的感情,高於友情,更純粹於愛情。
03跨時代的舞臺
對比動漫的發行時間,動畫的播出完全是在一個新時代,為了吸引當代的新觀眾,製作組將整個故事的舞臺搬到了現在。
首先是故事背景由越戰改為最近發生的伊拉克戰爭,動畫裡政客們討論的話題,也從美洲中部變成了中東。
劇情上,也因為伊拉克戰爭並沒有引起社會上的反叛潮流,原作街頭暴力集團和黑手黨碰撞的氛圍烘託被削弱,變成了主角亞修為自由和復仇進行的鬥爭。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設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動畫的畫風也有很大的變化,如果畫風過於「古早」,可能很難讓現在的觀眾接受。
於是監督內海紘子希望能夠讓人物造型變得時尚,同時也要保留兩個主角身上的肌肉感,畢竟兩位主角,一個是街頭暴力集團的老大,一個是撐杆跳高運動員。
接著是場景設計,當作品的時代背景發生轉變後,動畫的場景必然需要更新。
為此,以腳本瀨古浩司為首的製作組全體跑去紐約進行實景考察。對場景和電子設備都相應地升級到2018年。
這樣的變動,也導致了該番出現了一個bug,既高科技的電子設備只存在於主角陣營中。
所以你會看到主角不斷的用現代技術來獲取相關線索,但反派卻連個GPS定位的能力都沒有。
《BANANA FISH》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作品,設定上有明顯的的bug,作畫也有過崩壞,動畫後期的節奏過快,甚至還有「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我也依然在你身邊」的狗血外套。
可它的故事卻極具感染力,它的表達不局限於表面上的同性之愛,還有更多關於社會陰暗面的描寫,關於貪婪和欲望的描寫,關於希望與愛的描寫,它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向死而行卻熱烈生長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