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站好最後一班崗,估計很多人就要踏上放飛自我的國慶假期之旅了。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每次出遊前,你是不是都會很犯難:究竟該帶什麼樣的器材?
帶相機還是用手機?
帶什麼樣焦段的鏡頭?
拍視頻還是拍照片?
帶多了,怕沉。帶少了,怕遺憾。
其實,這也是旅行君每次都要糾結的問題。
馬上,旅行君也要開啟十一的捷克之旅了,那麼,就根據旅行君以往的經驗(其實真是沒少走彎路),來給大家一點建議吧。
1團友決定器材
想在旅遊的時候安心創作。不取決於風景,不取決於天氣,而是取決於:團友!
如果你是:1、報團出行,2、扶老攜幼出遊,3、有個事兒多的團友。
那麼旅行君並不建議你帶太多的攝影裝備,只用手機,或者24-105、24-70一鏡走天下的單反,亦或是一臺GOPRO即可。
因為在跟以上團友出行時,你的時間,絕對不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
所以,抓到機會拍張照片就已不錯。還考慮換幾種器材?多幾個角度?真是痴心妄想!
2不要有太多想法
假期出門,主要為了放鬆。旅遊第一,旅拍第二,攝影第三。
沒了牽掛,才能有好心情。
旅行君在前兩年出遊時,也曾大包小包帶很多的攝影裝備,手機鏡頭一套,相機鏡頭3個,gopro,穩定器一大堆。
等到了目的地,才發現,真是心累。
每個好看的風景,都想手機拍一遍,相機拍一遍,換個鏡頭拍一遍,然後再錄一遍。
浪費了時間不說,其實哪種方式都是蜻蜓點水,無法潛心創作。回來一看,都不出彩。
3到底帶什麼焦段鏡頭
對於單反,旅行君目前手中有的焦段為,35f1.4、55f1.8、14-24f2.8、24-70f2.8、70-200f2.8。
這隻鏡頭近幾年輪流帶。從使用頻率上來說:24-70>70-200=35定>55定>14-24。
現在手機多有超廣角。而廣角照片對於照片的光圈要求較低。加之人們拍了照片多在手機上觀賞,所以,超廣角的焦段最容易被手機代替。
而在定焦頭上,35和55(或者50)兩個焦段,後者純為人像頭,前者兼顧人文,在旅遊拍攝時有一定用武之地。但焦段固定,對攝影初學者來說,駕馭有難度。
70-200其實是最無法被手機代替的一個焦段,壓縮感的照片也非常適合旅拍,但重量實在是硬傷。其實不怕累的同學,相對於24-70f2.8,我其實更推薦這款鏡頭。
比來比去,就剩24-70f2.8,兼顧了焦段與大光圈。能拍人,能拍景,雖然單幅照片可能不如上面那些鏡來得驚豔。但好在應變能力強,省事。
4三腳架,高度很重要
旅遊,人們肯定都愛帶輕巧便攜的三腳架。
尤其是手機攝影,可能八爪魚是很多人的選擇。
但是,如果想「隨時隨地」拍攝出好的照片(比如夜景長曝光,或者白天慢門)。那麼,三腳架的高度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在絕大多數場景中(起碼80%以上),你會發現,你的八爪魚,是沒有地方攀附的。
所以,想頂天立地,還得是自己有雙腿。
5帶幾個腳架
如果你不帶相機,那自然帶一個手機腳架就夠了。
如果你帶上相機,那旅行君強烈建議你帶相機腳架的同時,再帶一個手機腳架。
這樣,當你在用相機拍攝長曝作品時,就可以用小腳架支撐手機或者Gorpo拍一個延時小短片。
6帶一套手機外接鏡頭
現在手機都有2到3個鏡頭,焦段涵蓋長焦、超廣角等。那是不是就用不到手機外接鏡頭了?
未必!就拿華為P30pro來說,雖然有四顆鏡頭,但是,只有主鏡頭的像素最高,感光件最強。而且,諸如超級夜景之類的特殊拍攝模式,主鏡頭的效果要比其他鏡頭效果好很多。所以,一套外接鏡頭,會確保拍出質素更高的照片。
7想拍視頻需謹慎
OSMO、無人機、insta360,視頻設備越來越炫酷,也越來越輕便。但是,如果想在旅途中拍出數碼KOL級別的視頻小片,旅行君還是奉勸大家現實一點。拍延時需要等待,運鏡需要技巧,後期需要精力。
處理一部視頻比一張照片更有成就感,但也需要更高的技巧,更多的時間。
另外,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相對於發照片到朋友圈裡,發視頻得到的點讚,要少很多哦。
所以,帶不帶或者買不買專業視頻設備,真的需要仔細思考。
何況,如今的手機拍視頻,在清晰度和防抖性能上,也是尚可一戰的。
8無人機,只是想得很美好
要不要帶無人機,前提是要不要買一臺無人機。
如今大城市多數地點禁飛。如果不旅遊,就等於花錢吃灰。
帶到國外,能不能飛也要看當地規定。有些國家還要申請臨時執照。
無人機,也許是旅途中最搶眼,但利用率最低的拍攝設備了。
9單肩背or雙肩背?大包or小包?
相對於雙肩背來說,旅行君其實更推薦攝影愛好者攜帶單肩挎包出門。
首先是掏器材更容易,可以隨時取放器材、三腳架以及攻略資料。
其實是攜帶便捷,如果行李多,背個單肩背同樣還可以再背個雙肩背。
第三是功能多樣,一般雙肩背的攝影包都是前開式,只適合放攝影器材,而單肩包更開放,還可放其他東西。
那麼,出門旅遊,是帶大攝影包還是小攝影包?
旅行君的經驗是,一樣帶一個,大包在途中用,比如坐飛機,或者轉換目的地時。可以把所有器材隨身攜帶,安全。
而小包託運在旅行箱裡,到了目的地後,遊玩時將大包換成小包。因為遊玩時我們不會帶上所有裝備,所以,小包更便捷,樣子也更時尚。
10帶著筆記本
旅行君出門習慣多帶幾張SD卡,然後帶著筆記本。每天拍完的照片視頻都及時導到電腦中。因為旅途中意外情況很多,養成及時備份的好習慣,才會不留遺憾。
11買不如租
如果說了這麼多,還是無法打消你攜帶更多器材出遊的欲望。那旅行君只能說:買不如租。如果你不是一名攝影發燒友。僅僅是旅遊攝影愛好者。那麼,與其花幾千上萬的價格買器材平時放在家裡睡大覺。倒不如花幾百元租一臺臨時爽一下。
在旅行君看來,7天左右的行程,租器材其實是相當划算的。
比如70-200f2.8GM這種售價超過1萬6千元的鏡頭,7天的租金也不過才600元。比買一臺,要值多了。
12手機還是相機
最後一條,也是大家最關心的一條,出門旅遊,到底是帶手機,還是帶相機。
旅行君給三點建議:
1.如果拍風景、建築居多,比如去歐洲來個人文之旅。帶個手機就夠了,配一套鏡頭,可以完成90%以上的拍攝,而且,不用濾鏡,不用腳架,就能拍長曝,拍夜景,這是相機所不具備的。
2.如果拍人居多,比如去海灘度個假什麼的,還是帶個相機吧,畢竟到那種地方,就是去拍照的,大光圈的光學虛化所帶來的專業感,是手機所達不到的。
3.如果你是一名出色的攝影師,那帶手機就夠了,因為手機也能拍出優秀的照片。如果你是一名攝影小白,那還是帶著相機吧,至少在成像質量上,相機能幫你拉高點分數。
好了,今晚就要啟程了。
國慶期間,應該也不會再推送了。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喜歡,別忘轉發哦。
節日快樂,回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