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遊你選擇手機拍照還是相機拍照?攝影發燒友的答案出乎意料

2020-12-14 野馬攝影

作為一個攝影師,我會帶上我的手機,和我的微單一起前去旅遊。不同的人,可能對於照片的畫質追求不同。野馬哥崇尚畫質優先。去旅遊的時候,也是發現美的過程,能用相機儘可能記錄下來美的人和景,是旅遊的一大目的。所以,野馬哥會犧牲掉便攜和舒適性,帶上又沉又重的相機和鏡頭。

不過不同的人,會對旅遊、攝影有不同的理解,使用的器材也會有所不同!而且野馬哥要指出的是,即便使用手機拍攝,也可以有很大的樂趣,並不一定要強求大家都用同一個標準來應對旅遊中的拍攝活動。

還有,野馬哥也慎重提醒大家,旅遊可不單純是為了拍照哦!

一、影像記錄設備的多樣性

目前來說,手機、卡片機、微單、單反都可以進行拍攝,中畫幅咱就不說了,因為其高昂的價格,暫時還是富人的玩具,或者是專業所用。我們就比較一下手機、卡片機、微單和單反吧。

首先,手機與卡片機,都屬於不可更換鏡頭的拍照器材,微單和單反則可以更換鏡頭,具備了更強的可玩性與更大的拍攝範圍!但這並不能說是壓倒性優勢。因為可更換鏡頭,意味著預算支出更高,要知道往往一隻鏡頭比機身的價格都更高,更因為一隻機身常常要配多隻鏡頭,那麼便攜性能就大打折扣了。

在便攜方面,顯然手機>卡片>微單>單反。手機隨身攜帶,人手一部,就算你不拍照也得隨身帶著,因此幾乎不增加負擔,除非你專注於手機攝影,弄了一些手機穩定器、附加鏡頭等等的東西,那也會增加一些負擔。卡片機也較輕便,但由於受到同樣小巧的微單與畫質日益提升的手機的夾攻,市場份額快速萎縮。

從畫質方面來說,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還是對的。微單和單反都最高具備全畫幅的CMOS秒殺手機和卡片機。由於物理的局限,手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CMOS的面積和鏡頭的體積,只能靠算法進行提升,但物理上的差距,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靠算法來彌補的。所以從畫質的層面來說,目前微單和單反都優於手機和卡片機。

從分享的便利性來說,無疑是手機最方便,隨拍,隨分享,而無論是卡片機、微單或單反,都需要和手機先同步,然後才可以分享。而更為重要的是,微單或單反拍的照片,如果不做後期,其優勢很難顯示出來,因此整個的分享節奏就會慢很多。如果你想在朋友圈裡「炫耀」,那一定得用手機直播旅遊過程了!

二、旅行的多樣性

旅遊是一種身心的修養。也是朋友交流或家人相聚的一種很好形式。記錄下美景固然重要,記錄下旅遊的一些經歷也更有樂趣。我們旅遊的目的不同,會決定我們出行方式和節奏不同。

旅遊的內容不同

比如,一些近郊旅遊,我們可能更多是一种放松向心的活動,更注重活動內容與交流,並不太注重景物。

比如,有一些難得一去的國外景點,也許一生也只會去一次,那麼留念、記錄就很有意義了。

還有一些旅遊,就是純粹是影友們一起組織的以攝影為目的的專項旅遊。

旅遊的節奏不同

如果是跟旅行團,那肯定在路上的節奏非常快,很多景點都是按分計算時間的,過時不候,很難找到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好好拍攝。

如果是自己包車,還好一些,但如果拖家帶口,你得分心照顧家人,你也無法很暢快地拍攝,而且很重要的是你可能拍攝對象必須以家人為重!

只有類似的純攝影團,以攝影為目的,那麼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拍攝。

所以,不同的旅遊節奏也會決定你帶什麼樣的器材。象純攝影團,你一定會把你的多數鏡頭和機身都帶上,對吧?

三、旅遊中的樂趣不止有攝影

隨著視頻內容的興起,不要忘記,我們在拍照片的時候,還可以拍攝視頻。視頻的分享已經成為新的媒體和社交形式。

而視頻的創作及後期的難度,顯然比拍照要更上一層樓。而手機的拍照與後期方面的便利性還是相當突出的。現在手機完全都具備1080p甚至是4K的拍攝能力,後期也只要下載app就可以輕鬆完成。

而如果用相機拍攝,雖然拍攝的效果會很好,但對於後期來說,工作量也會相對較大。而且4K視頻的處理難度,也對電腦提出了新要求!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手機不管是旅遊留念,或是短視頻拍攝,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野馬哥也提醒大家,其實也是提醒自己,雖然攝影是我們這些愛好者們的頭等大事,但你在和家人一起外出旅遊的時候,別光顧著自己玩,一定要多些時間陪伴家人,畢竟旅遊是一家人很好的交流機會,你說是嗎?

相關焦點

  • 出去旅遊,你會選擇手機拍照還是單反拍照?
    有一個現象挺有意思的,現在很多人出門,在公園邊上的大爺拿著大單反拍照,而年輕人倒是拿著手機記錄拍照就走了。甚至攝影師都是這樣,更喜歡手機拍照,輕便隨帶,輕鬆記錄自己遇到的美好事物。既然是出去旅遊,輕裝出行很重要。
  • 拍照用手機,相機還是微單!你會怎麼選擇呢?
    一臺立體相機,周圍有人在觀看幻燈片!我們自己攝影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困擾,目前手機大部分固定焦距等效26釐米或有一些手機是等效28釐米,不過都差不多!如果去一場高水平的展覽,我覺得還是帶上一臺相機是非常必要的!
  • 出門旅遊,用手機拍照還是買單眼相機呢,這篇文章告訴你
    近些年大家對旅遊的熱情越來越濃烈,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周末休閒時光,都會選擇走出家門出門旅遊,一方面陶冶情操、改善情緒,另一方面增加人生經歷。這時出門,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大家,就是去景點拍照,用手機拍,還是買專業的單眼相機呢?
  • 旅遊攝影,用手機、微單還是單眼相機,究竟該怎麼選擇?
    這個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只能是因人而異。下面我從3個方面做個簡單分析。1、技術水平我有這麼個鄰居,買了全畫幅單反,還配置了紅圈鏡頭,但是拍出的照片總是不滿意,可他又沒有興趣深入學習。剛買來的時候還找過我幾次請教怎麼使用,後來見面也很少聊攝影的話題了。
  • 論拍照,手機與相機的差距,你覺得是相機好還是手機好呢?
    如今智慧型手機拍照效果越來越好,很多朋友開始放棄相機改用手機拍照。手機拍照的確是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大家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還是需要一臺靠譜的相機。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手機和相機,拍照究竟差在哪裡。這兩年手機攝像頭什麼最火?當然是雙攝攝像頭了。
  • 2018回顧 今年你在用相機還是手機拍照?
    這是很多用戶初入攝影的重要選擇。是手機攝影,還是相機攝影,對於入門用戶而言,現在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以至於很多用戶現在都會問,這臺相機的拍照效果,會比手機更好嗎?    消費者最開始接觸相機,首先關注的是3000-5000元價位的機型。這個價位以前是家用卡片機的天下。
  • 有了1億像素拍照手機,外出旅遊還需要帶入門單眼相機嗎?
    曾幾何時,入門單反和微單相機還是最受歡迎的旅遊攝影器材。近年來,各大手機廠商在提升拍攝性能上持續發力,大有趕超單眼相機之勢。許多購買了拍照旗艦手機用戶,在外出旅行時非常糾結,要不要帶上入門單反或微單相機呢?
  • 現在最牛的拍照手機,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單眼相機
    沒有大光圈,手機廠商就用算法來實現背景虛化。白天慢門、延時攝影、超級夜景,這些玩法在相機上需要各種配件以及後期能力做支撐,而手機廠商用算法就幫你一鍵實現。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一位,一開始接觸手機攝影時,我堅持認為手機拍照無法取代相機。但是,慢慢的,當我享受到了手機拍照帶來的一些便利之後,「湊合」就成了一種態度。畢竟,只是發個朋友圈、留個紀念,用手機拍照,方便修,方便存,方便發,那麼,與其隨身帶著個相機。
  • 假期出門旅遊,拍照用手機還是帶相機?這12個心得都是經驗之談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每次出遊前,你是不是都會很犯難:究竟該帶什麼樣的器材? 帶相機還是用手機? 帶什麼樣焦段的鏡頭? 拍視頻還是拍照片? 帶多了,怕沉。帶少了,怕遺憾。
  • 拍照的2個選擇!單反和手機哪個更好一些?
    不過現在的攝影器材那麼多,一般人覺得攝影師和高級的攝影器材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不過你可能不知道,近三年來的主要作品很大部分是手機拍的,那麼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選擇用手機進行拍照呢?今天,就讓筆者來給大家說一說怎麼選擇旅行攝影器材吧。
  • 拍照手機和專業相機的攝影有什麼區別
    首先手機的功能有很多比如通訊,上網,拍照等,而相機的主要功能是拍照。其實「手機攝影」和「專業相機攝影」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攝影,都是利用器材把景物記錄下來,二者的區別在於拍照時畫質的清晰度。相機在拍照方面相機會比較專業一點;因為相機的功能就只能拍照,而手機的功能眾多,就顯示出拍照手機的功能會比相機差一點
  • 外出旅遊,旅途中拍照用手機還是相機?為什麼?
    外出旅遊,旅途中拍照用手機還是相機?為什麼?作為一個有多年經驗,每年都要出遠門不下4次的人,如果不是必須,相機完全可以不帶!其實我很能理解帶相機「拍大片」的心裡,難得出門旅行一次,總希望能有最完美的記憶。
  • 攝影與拍照你分清了沒?
    在不同的場合,問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答案。而這正是攝影有趣的地方,他總是沒有唯一的答案。(自然也是他麻煩的地方。)對我來說,這個答案還是得看狀況而定。什麼狀況?對應於不同的攝影形式,攝影作為人類觀看的倫理,有著不同的立場與他的意義世界。
  • 手機拍照技巧有哪些 手機拍照技巧詳解
    手機不同專業相機,手機照相使用起來非常便捷,當然,手機拍照也是講究技巧的,本次為大家帶來 手機實用拍照小技巧介紹 ,一起來看看。  1. 保持穩定   手機的設計趨勢顯然是輕薄,所以你不會獲得如單眼相機般的巨大手柄。
  • 手機都千萬像素了 拍照還需要用相機嗎
    前幾天,我拎著微單配著超廣角鏡頭出去採風,正蹲地上仔細對焦,調整光圈,準備拍出一朵白蓮花。旁邊悠悠傳來一個大爺的聲音,「呦,小姑娘,用的微單吧。我現在都用手機拍了,配個鏡頭,倍兒棒,你看」。    我湊過去一看,大爺真沒吹,的確倍兒棒,清晰度高,色彩鮮豔,需要突出和虛化的地方,也都做到了。而我相機裡這張,因為大爺的嗷一嗓子,突然嚇的手抖,糊了。
  • 從相機到手機拍照
    大家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手機可用來打電話,上網聊天,還有一大功能是攝影拍照。當你對某事物感興趣時,「咔嚓"一下,圖像就保存下來了,信手拈來,甚是方便。年輕人未必知道,手機拍照之前是如何拍照的?在八十年代讀警校時,攝影拍照是必修課,因為在現場勘察中用相機來固定證據,所以必須學,學起來還真不容易呢。當時所學的有二種相機。一種是翻蓋式的,叫120型。所用膠捲是很寬的,底片可拍6X6㎝正方形圖像12張,或加框可拍4.5X6㎝橫形圖像16張。用眼睛向下看相機中毛玻璃影像,按快門成像(毛玻璃顯現的圖像是非常漂亮的彩色像,很好看的)。下圖為個人收藏的120像機。
  • 2020年 手機和相機拍照差距還有多大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像素數值越來越高,攝像頭數量越來越多;並且隨著手機算法的不斷更新迭代,手機拍攝的直出畫面也越來越好,有些高端的機型甚至可以記錄RAW格式。說到這讀者們或許會產生疑問:既然手機拍照的效果已經有了飛躍,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放棄相機,出門只拿手機拍照了?答案是否定的。
  • 出門旅遊,你是帶笨重的相機,還是直接用手機拍照?
    這個問題可以簡化為,旅行的時候,你會不會帶上單眼相機?為什麼呢,因為手機肯定帶上的,誰會沒有一個手機啊。不帶單反的是什麼人呢?我覺得只有兩種人:沒有單反的人;對攝影沒什麼特別執著的人;但凡對攝影有點執著、追求,同時手上確實買了單眼相機,難道出去旅行,會不帶上單眼相機?
  • 攝影愛好者最糾結的事:出門旅遊,到底用手機,還是帶相機?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每次出遊前,你是不是都會很犯難:究竟該帶什麼樣的器材?帶相機還是用手機?帶什麼樣焦段的鏡頭?拍視頻還是拍照片?帶多了,怕沉。帶少了,怕遺憾。其實,這也是旅行君每次都要糾結的問題。4三腳架,高度很重要旅遊,人們肯定都愛帶輕巧便攜的三腳架。尤其是手機攝影,可能八爪魚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如果想「隨時隨地」拍攝出好的照片(比如夜景長曝光,或者白天慢門)。那麼,三腳架的高度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絕大多數場景中(起碼80%以上),你會發現,你的八爪魚,是沒有地方攀附的。
  • 還在糾結拍照手機or入門微單?這裡告訴你答案
    如今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發達,人們的媒介使用能力也越來越高,隨著種草熱、直播、短視頻行業的興盛,對視頻錄製、圖片製作的需求越來越多,在購買設備時不少人會在買手機和專業相機之間糾結:現在許多手機都推出了專業拍照模式,甚至專業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