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攝影師,我會帶上我的手機,和我的微單一起前去旅遊。不同的人,可能對於照片的畫質追求不同。野馬哥崇尚畫質優先。去旅遊的時候,也是發現美的過程,能用相機儘可能記錄下來美的人和景,是旅遊的一大目的。所以,野馬哥會犧牲掉便攜和舒適性,帶上又沉又重的相機和鏡頭。
不過不同的人,會對旅遊、攝影有不同的理解,使用的器材也會有所不同!而且野馬哥要指出的是,即便使用手機拍攝,也可以有很大的樂趣,並不一定要強求大家都用同一個標準來應對旅遊中的拍攝活動。
還有,野馬哥也慎重提醒大家,旅遊可不單純是為了拍照哦!
一、影像記錄設備的多樣性
目前來說,手機、卡片機、微單、單反都可以進行拍攝,中畫幅咱就不說了,因為其高昂的價格,暫時還是富人的玩具,或者是專業所用。我們就比較一下手機、卡片機、微單和單反吧。
首先,手機與卡片機,都屬於不可更換鏡頭的拍照器材,微單和單反則可以更換鏡頭,具備了更強的可玩性與更大的拍攝範圍!但這並不能說是壓倒性優勢。因為可更換鏡頭,意味著預算支出更高,要知道往往一隻鏡頭比機身的價格都更高,更因為一隻機身常常要配多隻鏡頭,那麼便攜性能就大打折扣了。
在便攜方面,顯然手機>卡片>微單>單反。手機隨身攜帶,人手一部,就算你不拍照也得隨身帶著,因此幾乎不增加負擔,除非你專注於手機攝影,弄了一些手機穩定器、附加鏡頭等等的東西,那也會增加一些負擔。卡片機也較輕便,但由於受到同樣小巧的微單與畫質日益提升的手機的夾攻,市場份額快速萎縮。
從畫質方面來說,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還是對的。微單和單反都最高具備全畫幅的CMOS秒殺手機和卡片機。由於物理的局限,手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CMOS的面積和鏡頭的體積,只能靠算法進行提升,但物理上的差距,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靠算法來彌補的。所以從畫質的層面來說,目前微單和單反都優於手機和卡片機。
從分享的便利性來說,無疑是手機最方便,隨拍,隨分享,而無論是卡片機、微單或單反,都需要和手機先同步,然後才可以分享。而更為重要的是,微單或單反拍的照片,如果不做後期,其優勢很難顯示出來,因此整個的分享節奏就會慢很多。如果你想在朋友圈裡「炫耀」,那一定得用手機直播旅遊過程了!
二、旅行的多樣性
旅遊是一種身心的修養。也是朋友交流或家人相聚的一種很好形式。記錄下美景固然重要,記錄下旅遊的一些經歷也更有樂趣。我們旅遊的目的不同,會決定我們出行方式和節奏不同。
旅遊的內容不同
比如,一些近郊旅遊,我們可能更多是一种放松向心的活動,更注重活動內容與交流,並不太注重景物。
比如,有一些難得一去的國外景點,也許一生也只會去一次,那麼留念、記錄就很有意義了。
還有一些旅遊,就是純粹是影友們一起組織的以攝影為目的的專項旅遊。
旅遊的節奏不同
如果是跟旅行團,那肯定在路上的節奏非常快,很多景點都是按分計算時間的,過時不候,很難找到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好好拍攝。
如果是自己包車,還好一些,但如果拖家帶口,你得分心照顧家人,你也無法很暢快地拍攝,而且很重要的是你可能拍攝對象必須以家人為重!
只有類似的純攝影團,以攝影為目的,那麼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拍攝。
所以,不同的旅遊節奏也會決定你帶什麼樣的器材。象純攝影團,你一定會把你的多數鏡頭和機身都帶上,對吧?
三、旅遊中的樂趣不止有攝影
隨著視頻內容的興起,不要忘記,我們在拍照片的時候,還可以拍攝視頻。視頻的分享已經成為新的媒體和社交形式。
而視頻的創作及後期的難度,顯然比拍照要更上一層樓。而手機的拍照與後期方面的便利性還是相當突出的。現在手機完全都具備1080p甚至是4K的拍攝能力,後期也只要下載app就可以輕鬆完成。
而如果用相機拍攝,雖然拍攝的效果會很好,但對於後期來說,工作量也會相對較大。而且4K視頻的處理難度,也對電腦提出了新要求!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手機不管是旅遊留念,或是短視頻拍攝,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野馬哥也提醒大家,其實也是提醒自己,雖然攝影是我們這些愛好者們的頭等大事,但你在和家人一起外出旅遊的時候,別光顧著自己玩,一定要多些時間陪伴家人,畢竟旅遊是一家人很好的交流機會,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