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處逆境卻安之若素,還寫出了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詞,堪稱經典

2020-12-21 劉玲子candy

前言

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陸遊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豐子愷說,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有那麼多順心遂意。

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擁有一份積極樂觀的心態,那麼,即便是風雨如磐又能奈我何?!

常把逆境作順境,風雨之後見彩虹。

南宋詞人張孝祥就把這種坦然的心境寫在了詞中,給人以眼前一亮豁然開朗之感。

宋孝宗乾道三年,張孝祥乘舟途經洞庭湖畔的黃陵山下時天氣突變,船行受阻,那個夜晚不得不滯留湖中。

面對突發狀況,詩人沒有惴惴不安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把那驚濤駭浪當作優美的樂曲來品味和欣賞,並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西江月·阻風三峰下》詞。

01

賞析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裡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宋.張孝祥《西江月·阻風三峰下》(上闋)

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詩人的行船遇風阻,泊舟黃陵山下的所見和所感。

第一、二句是描寫起風之前洞庭湖上的湖光山色。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裡湖光。

秋天的洞庭湖,周圍山色濃鬱蒼翠,坐在船上放眼望去,美麗的秋景盡收眼底。

風平浪靜的洞庭湖廣闊無垠,一望無際,湖水平穩,遠遠望去就像平鋪在那裡一樣。

「滿載」和「平鋪"兩組詞語,真可謂是神來之筆,詩人把秋日洞庭湖的壯美和恬靜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那一刻,美麗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置身如此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中,船上的詩人怎麼不會心曠神怡心生欣喜呢?!

第三、四句寫風剛剛要起時的洞庭湖景色。

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微風拂過灑滿夕陽的水面,洞庭湖立刻泛起粼粼波光。

如此美麗的景色,應該是水神留客,故意製作出來的吧。

夕陽西下,天色近晚,微風初起,天氣乍變,這是要變天的前奏,船家只好拋錨停舟以待晴好。

風起船停,前行受阻,可詩人並未抱怨,還說眼前的美景是水神為了留他欣賞夕陽而故意放出來的。

可見,此刻,詩人的心境是多麼的安閒自在,這同時也是他心胸豁達的體現。

原來,不抱怨,也是一種人生境界,而且還會看到與別人眼中不一樣的景致,多好。

02

賞析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嶽陽樓上。——宋.張孝祥《西江月·阻風三峰下》(下闋)

這首詞的下闋,主要寫停船後詩人的心理活動。

第一、二句是寫詩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所思所想。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詩人盼望著明天風向回好,自己的旅程就可以繼續了,如果是這樣,那麼今晚露宿洞庭湖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於不能及時起程,詩人雖然內心有隱隱的焦灼之感,但又不失其樂觀曠達的心境。

第三、四句寫詩人對驚濤駭浪的想像和對明日天氣晴好的憧憬。

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嶽陽樓上。

風浪湧起時,洞庭湖上那陣陣波濤聲就好似龍宮中奏演的《霓裳羽衣曲》。

既然龍宮都奏響了這麼歡慶的樂曲,明日準是個好天氣,航船就能正常行進。

那麼,明天就一定能到達嶽陽樓並可以在上面欣賞洞庭湖的美景勝狀了。

風雨的前方,是彩虹的方向。

既然不能改變眼前的境遇,那麼何不就順其自然呢,保持一個好心態,靜待峰迴路轉,這也是彼時船中詩人的心態。

縱觀整首詞,雖然是旅途遇險,可不見詩人一絲一毫的抱怨和頹廢之情。

相反,面對突發狀況,他卻抱著一份積極樂觀的心態,著筆輕鬆,沒有懊惱,更無半點沮喪之心,對明日,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美好和希望。

結束語:

張孝祥,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是南宋著名詞人和書法家。

他是唐代詩人張籍的第七世孫,才華卓越,善詩文,詞尤佳。

張孝祥的詞,世人如此評價:「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之先河」,風格宏偉豪放,他是「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居士文集》和《於湖詞》等存世。

張孝祥少有才華,二十三歲即高中狀元,但因其是站在對金作戰的主戰派一方,所以屢遭秦檜一黨的打壓迫害,仕途並不順利。

儘管人生並不是順風順水,但其骨子裡的那份積極樂觀和豁達開朗卻從未泯滅,那份心態不但激勵自己也鼓舞后人。

蘇軾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雖處逆境,屢遭挫折,卻不畏懼不頹喪,這是一種多麼倔強的性格和曠達的胸懷。

在《西江月·阻風三峰下》一詞中,張孝祥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臨危不懼和淡定從容,與蘇軾的曠達是何其相似。

詩在遠方,也在腳下,風雨人生,若能擁有一份如詩人一般豁達的心態,安之若素,淡定從容,那還有什麼是不能逾越的呢……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全詞生動至極,堪稱宋詞裡的千古名篇!
    咱們中小學的課本上也經常會有她的詞,其中那句「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戚戚」更是開創了宋詞的先河。李清照寫過了很多經典的詞作,其中早期的作品多為少女情懷的輕鬆明快的風格,而後期與丈夫的相識、相戀、相別都給她的詞風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逐漸變得悲情、幽怨、憂愁,例如《武陵春·春晚》、《聲聲慢·尋尋覓覓》、《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等等。
  • 李清照早年很有趣的一首詞,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值得我們一讀
    現在我們只要一提起中國文學,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唐詩和宋詞,它已經代表了中國文學的一面鏡子,不僅提醒了後來者,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來說,那都應該要去讀一讀這些經典。李清照現在也是成為了才女的代名詞,人們只要一提起才女,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她,另外她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特別是她後期,由於見證了北宋的滅亡,再加上丈夫趙明誠也逝世了,這時她流落到了江南,一個人過著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但是卻寫出了無數感人的傳世名篇。
  • 蘇軾寫一首詞送給朋友小妾,現在成了流行語,殊不知原句更高級
    不止刻在我們的骨子裡,他還普及在我們的生活中。現在好多的詩詞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還會有好多的網紅句。比如說,倉央嘉措曾經有一句詩: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誰知寓淡淡地說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原來心安之處便是家鄉,蘇軾敬佩於寓娘的勇氣和情義,便寫下了這首《定風波》送給寓娘。《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最有才華的一位女子,她的一生堪稱傳奇,無論是她的個人生活,還是她的愛情生活,那都是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觀整個中國歷史,還真沒有幾個女子,能夠與李清照相比,僅僅是她的名字,便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她的詩詞更是成為了宋詞裡的精品之作
  • 蘇軾寫出一場無人超越的曠達之雨:因為無所計較,故而所向無敵
    蘇軾作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化巨人,才華橫溢、瀟灑不羈,卻又充滿慈愛與悲憫,在他的生命裡,似乎有無窮的可能性,讓他達到了最深的深度。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
  • 一首「豔麗」的唐詩,李清照很喜歡,隨手一改,寫出了經典名句
    除了我們熟悉的這一首詞之外,這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還將唐朝韓偓的一首「豔」詩大改了一番。想來至今我們都不知道韓偓,卻最熟悉李清照,可見李清照的才情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講的是偶遇少女打鞦韆,將羅裙解開喝酒開懷,其中雖然是意味無窮的春光乍現之感,但是用詞頗為講究,也有不少的詩情畫意。這篇詩作,將巧遇客人害羞逃跑的樣子描寫得俏皮可愛,而那絲絲的懷春之意,也被作者描繪得傳神到位,「和笑走」「搓梅子」,這一舉一動,都是少女的嬌羞與可愛。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當然說起蘇軾除了他在詩詞,以及書畫方面之外,那麼還有就是他傳奇的一生,少年成名,可是後來由於「烏臺詩案」的原因,還差一點丟掉性命,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他的一生也被徹底地改變了,從此流落江湖,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一首秀恩愛的詞,充滿愛意,讀起來太甜了
    這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是李清照早期寫作的一首詞,儘管不如許多詞作有名氣,但是卻可以寫出李清照新婚燕爾時與丈夫恩愛的情景,堪稱李清照最有女人韻味的詞作。《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安之若素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 義 詞:泰然處之、漠然置之、隨遇而安反 義 詞:驚惶失措、寢食不安、見異思遷成語用法: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面對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靜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安之若素與「隨遇而安」有別:安之若素的「之」是有所指的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李清照是他的鐵粉,蘇軾是他學生,寫下一首愛情詞引得無數人模仿
    李清照是北宋最具有創造力的女詞人,無數是表現手法,還是思想深刻,她的詞都達到了一流的水準,完全可以媲美當時的蘇軾。當代著名學者康震曾評價李清照的詞是獨一份,認為他在寫情感的變化,那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蘇東坡灑脫的一首詞,其中14個字很經典,難被超越!
    論及豪放派的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多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提到豪放派,就不得不提此中代表人物,蘇軾蘇東坡。對於蘇東坡,很多人的印象大都是悼念亡妻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和思念弟弟蘇轍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
  • 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詞,千百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寫出了不一樣的梅花
    那麼說起古詞裡的詠梅名篇,我個人認為詩歌的話,要數王安石的《梅花》,還有林逋的《山園小梅》最具有代表性;詞的話自然是陸遊的這首《卜算子.詠梅》,這首詞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寫得很唯美,也很有韻味,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同時也有著深刻的哲理。如此有趣的一首詞,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即使是以前讀過了無數遍,那也是值得一讀再讀。
  • 送別也可以詩情畫意,李白此詩,唯美如畫,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李白的《送友人》。這是李白的一首經典送別詩,唯美如畫驚妙絕侖,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它會讓你知道:送別也可以如此詩情畫意!全詩如下: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說到李白的「送別詩」,人們最為熟知的莫過於那首《贈汪倫》了。
  • 蘇軾半夜喝醉了酒,一個人跑到江邊靜坐,還寫下一首充滿哲理的詞
    黃州可以說是蘇軾悲痛的開始,在這裡他生活了好幾年,不過儘管生活中陷入了困境,但是他依舊從容地面對生活,還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優美名篇,其中最著名的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在這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這首詞生動有趣,同時又充滿了哲理。
  • 杜甫一首春日小詩,寥寥數語,卻寫出極致的春光
    這雖是粗筆勾畫,筆底卻是春光駘蕩。次句「春風花草香」,詩人選取了春天最平常的事物,春風、春花、春草進行描繪。這秀麗的春景中,有和熙的春風,如茵的綠草,初放的百花和滿溢的清香。此句雖只有簡簡單單的五個字,但是卻將明媚的春光展現的淋漓盡致,仿佛我們此刻就處在這樣一個百花齊放,清香襲人的畫面中。
  • 蘇軾「俗氣」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優雅的名句,現在還時常被提起
    蘇軾「俗氣」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優雅的名句,現在還時常被提起提起歷史上的詩人,多才多藝的不少,但是最怪的也就數蘇軾了吧。會寫詩,當過官,開墾水利,跟好友佛印對對聯,竟然還是個有名的吃貨發明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 蘇軾搓澡時賦詞一首,僅用33個字寫出人生大智慧,如今卻鮮有人知
    蘇軾曾在搓澡的時候賦詞一首,全篇僅僅33個字充滿人生大智慧,如今卻罕有人知。蘇軾是歷史上少有的全才,詩仙李白也難以企及,正是因此蘇軾的詞曲範圍駁雜,每每有些小事就能讓他衍生出一段感慨來,今天小編介紹的這首詞就是如此得來的:《如夢令·水垢何曾相愛》: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每個人對於孤獨的定義不同,有人獨身一人覺得孤獨,有人身處熱鬧之中也能感到孤獨,孤獨似乎無孔不入,孤獨似乎無處不在。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刻或者一瞬間讓你感受到直抵靈魂深處真正的孤獨。、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全詞就登臨所情所景所見發揮,借景抒情,將內心悲憤孤獨的感情描寫的淋漓盡致,雖然詞人內心是沉痛的、無奈的、孤獨的,但整首詞所表現的風格是豪放不羈又激情慷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