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刷屏豆瓣高分,《經典詠流傳》唱活中國詩歌

2021-01-17 浙江日報

2018-02-25 08: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孫雯

袁枚這首題為《苔》的詩,穿越300年的時光,在2018年新春作了一次「牡丹開」,如果你還不知道它,真還有點不好意思說出口。

從大年初一開始,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聯播3天,用流行音樂傳唱經典詩詞,為觀眾帶來16首動人的經典之聲。節目在豆瓣斬獲9.4的高分——創造了文化節目的最高評分。

3月3日起,《經典詠流傳》將於每周六晚8點黃金時段繼續播出,除了前3期重新復播,後面還有8期,總共11期。

《苔》便是由《經典詠流傳》走紅的。與它一起入耳的,還有《明日歌》《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墨梅》《登鸛雀樓》《天淨沙·秋思》《將進酒》《枉凝眉》《木蘭詩》等詩詞,它們被重新演繹,以全新的方式詠唱。

不得不說,這檔節目,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藉助現代傳媒方式,和詩以歌,找到與年輕人情緒共振的渠道。

將詩詞唱出來,恰恰是回歸了詩詞本性——「文以載道,歌以詠志」。

「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這個大眾已爛熟於心的故事不必再說了。《經典詠流傳》中,有《登鸛雀樓》,不如先說一則它的作者王之渙的軼聞。

「旗亭畫壁」的典故,載於唐人薛用弱的《集異記》中。

開元中期,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某天,天降小雪,三人共來旗亭共飲,詩人同遊,總免不了要比試一番。

正好有10多個梨園伶官和4位著名歌伎也在此會宴歌詠。王昌齡便提議,歌伎唱誰的詩,誰便在牆壁上做一記號,記號最多的,詩名更勝一籌。

第一個歌伎唱的是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開篋淚沾臆」。王昌齡與高適各為自己畫了一道,隨後王昌齡又添得一道。

王之渙卻認為,普通歌伎不足炫耀,應該看那位最好的歌伎唱了誰的詩。王之渙的自信瞭然於胸,他說,如果最好的歌伎唱的不是自己的詩,他就終身不與王昌齡與高適二人爭衡了。等那歌伎唱開喉,果然是王之渙之詩。

這段典故,是為了說王之渙詩名之盛,但它同時也驗證著詩詞以歌詠的方式流傳。

詩與音樂,自古不可分割。古人的詩題中往往有「口佔」二字,正是反覆吟詠所得,而後記錄。

古人吟誦,不同於今天,雖然仍有研究與普及者不遺餘力來推廣從傳統中繼承來的「唱詩」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認,對於大眾而言,以這樣的方式去接近古詩詞並不可行。

那麼,選用更符合時代潮流的音符與節奏,同時又能體現古詩詞氣質的演繹方式,才是這個時代的「新聲」。

《三字經》,王力宏以國際流行音樂方式演繹中國經典;《墨梅》,譚維維以流行唱法,又融入琵琶、古箏、戲曲等中國元素;《登鸛雀樓》,果敢Duplessy瘋馬樂隊中西合璧,還在歌詞中加了許淵衝翻譯的英文版本;《苔》,正是在袁枚原詩基礎上,加入歌者置身當下的感悟……

《經典詠流傳》化詩為歌的作品,被加入了諸多新元素,它會破壞或提升經典本來的韻味,這就要看創作者的功力了。

就詩詞而言,其實在歷史的進程中,它不乏大眾化的群體參與。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在新書《唐詩簡史》的序言中提到,李白的《靜夜思》,他所見過的就有八九個版本之多,還有人說找到了五十多種。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詩歌的流傳過程中,全民都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根據版本學研究的成果,李白原詩應為『床前看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現在流行的版本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應該說,這樣的改變,更好地體現了漢語的特色,將母語表現力強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

經典之用,是可以融入血脈,伴隨個體與民族的成長。它可以為一個人群提供滋養,讓有共同文化基因的靈魂,在瞬間被激活,與周遭的歷史、自然、社會、文化實現共振。

萬事俱變,但經典文化中的「共同情感」從未改變。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它會中斷。如果有機會又有恰當的方式去喚醒它,那麼,文化所照亮的不僅僅是人生,還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助力。

這兩年,文化類綜藝節目一直很火,就詩詞類而言,從「背下來」到「唱出來」,有創造性的演繹,節目在更新,受眾的審美水準也在提高,也說明古詩詞的價值從未遠去,它煥發著立足當下的精神意味。

2018年1月,《經典詠流傳》的嘉賓之一康震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說,中國古典詩詞一個最大的功能是,把你想要說的千言萬語,都凝練在讓你可以聽懂卻寫不出來但又確實很有意境的句式當中。

「等你的孩子長大了,要表達他對愛侶纏綿的情意時,如果只能說——我愛你,我恨你,我討厭你!太單一了。所以,當他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時,我想每一個聽到這句話的人,都會感覺到他不僅是一個有情意的人,也是有著豐厚內蘊的人。」

生活需要美化,人的情感需要美化,人性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豐富起來。如果一檔節目可以讓人摒棄一些粗鄙,走向美與豐厚,美好無匹也極具挑戰。

因此,我們由衷致敬那些推動經典傳承的老先生,那些掌握現代媒介又富有創意的年輕人,那些歌者,以及每一個如苔、卻熱愛生活的人。他們不僅在節目中,也在節目外。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為何火了起來
    這首小詩《苔》是大型詩詞音樂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前三期16首經典詩詞之一。2月16日—18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連播三期,迅速刷屏成為現象級節目。這是繼春晚之後,央視奉獻給全國人民的又一春節文化盛宴。2月22日—24日,農曆正月初七至初九,該節目又在央視綜合頻道傍晚時段重播這三期。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戰「疫」詠志激活「經典」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戰「疫」詠志激活「經典」讓這檔節目成為開年首部超9分綜藝文以載道,歌以詠志。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開播兩期收視率破2 豆瓣評分9.3!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成就了一座座詩詞歌賦的經典寶藏。春節期間,誕生於赤水河畔的青花郎,與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攜手,通過經典詠流傳,感受中國文化之美,享受中國之美;通過青花郎,品味東方文明之韻,享受東方之韻。
  • 經典詠流傳丨詩詞唱經典,中國正流行!CCTV―1正在進行中
    經典詠流傳今年大年初一至初三,普天同慶賀新春!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20:00在CCTV-1央視綜合頻道震撼首播!北師大教授康震、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寶儀、著名唱作人庾澄慶組成的經典鑑賞團和主持人撒貝寧一同帶領觀眾領略中華三千年的詩詞風採。八旬中國首代鋼琴大師演繹經典《梁祝》楊洪基王晰共同獻唱《三國》名曲中國第一代鋼琴演奏家巫漪麗老師,是《梁祝》首位鋼琴伴奏縮譜編寫者與首演者。
  • 再造流行與經典 《夢之藍•經典詠流傳》重磅回歸
    賞完國寶,再品經典。由一線名酒夢之藍傾情支持的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綜藝節目《夢之藍•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即將重磅回歸。繼《國家寶藏》帶大家欣賞完大國重器後,夢之藍將為全球華人獻上一場春節「詩詞盛宴」。
  • 經典詠流傳劉宇寧唱「醉」網友《涼州詞》奪當期酷我音樂歌曲榜第一
    分享詩詞,傳唱經典。2月22日晚,《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四期節目正版音源酷我音樂獨家首發上線,王珮瑜、廖昌永共唱《南鄉子》,鳳凰傳奇豪邁合唱《過山》,周筆暢大氣演繹《思愁》,陳柯宇首唱新作《百家姓》,美國女博士克裡斯叮用李白詩詞唱響《夢不休》,劉宇寧演唱的《涼州詞》更是在上線後短短一小時評論過999+,當期酷我音樂節目歌曲榜拿下第一。
  • 《經典詠流傳3》開播即獲9.2分,莫文蔚、「阿龍川鶴」四重唱登臺
    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不朽的傳奇《經典詠流傳》,五千年歷史,三千年詩韻
    不過在綜藝這方面,「國家隊」卻一直很穩,既有自己的創意,也有不錯的口碑,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這些央視出品的綜藝。《經典詠流傳》也是這樣,節目用「和詩以歌」的方式,將我國的經典古詩詞,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方式再度詮釋。古代詩歌本就具有一部分音樂作用,而《經典詠流傳》讓詩詞再度回歸音樂,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復古創意」。
  • 《經典詠流傳》王珮瑜廖昌永強強聯手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期。廖昌永首次成為經典傳唱人,攜手王珮瑜跨界演繹盪氣迴腸的三國氣概;摩登兄弟劉宇寧霸氣詮釋英雄情懷,一曲說唱搖滾顛覆眾人想像;美國女博士克麗絲叮再出唯美新作,在行走間帶人領略詩與遠方。輪番上陣的超燃獻唱,讓網友直呼「熱血沸騰」。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即將復播,曾因疫情中斷,央視周六檔惹期待
    今年3月7日,央視綜合頻道對外發布公告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的節目暫停播出,已經播出的幾期綜藝內容,則是央視綜藝節目組在春節之前錄製的。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央視方面暫停了這檔綜藝的錄製。「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檔人文氣息濃厚的綜藝節目,因此暫時和觀眾告別。
  • 肖戰與那英合體,獻唱《經典詠流傳》主題曲,新造型文人氣質濃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今晚開播,主題曲《千年一聲唱》也在網絡上進行了首發。這首歌由肖戰和那英這對「師徒」聯袂獻唱,歌詞古風、曲調優雅,就連他們二人的新造型也特別為這首歌搭配。肖戰的西裝有點民國風,獨特之處是他戴了眼鏡。
  • 《經典詠流傳》康震點評吸粉無數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的嘉賓,康震的點評已經成了很多觀眾追節目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不少學生粉絲的「追星方式」,就是立志「考上北師大研究生」,成為他的學生。  給《中國詩詞大會》作畫  登上央視舞臺讓康震火了,他滿溢的才華再也「擋不住」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現場,他作畫助力「看畫猜詩」環節。
  • 《經典詠流傳》陳柯宇唱《百家姓》,卻被康震揭秘的姓氏由來吸引
    《經典詠流傳》陳柯宇唱《百家姓》,我卻被康震老師揭秘的姓氏由來所吸引2月22日晚,央視大型原創詩詞文化類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4期,曾以一首《生僻字》被年輕人喜愛的歌手陳柯宇,將《生僻字》重新改編成《百家姓》,用耳熟能詳的旋律展現的「
  • 經典詠流傳:天籟之音打了撒貝寧一拳,讓康震成淚人,引出包珍妮
    #經典詠流傳#」這是第三季《經典詠流傳》裡,馮家妹和有天籟之聲的果果,獻唱《草》之前,大屏幕上,出現的包珍妮的話。馮家妹是誰?天籟之音果果是誰?包珍妮又是誰?包珍妮又為什麼要說這樣的一句話?所以在《經典詠流傳》裡,她要與小朋友果果合唱一首《草》,讓人感受下這個群體裡的人的堅強,和那昂揚向上的生命力。小果果的聲音,非常乾淨和擊穿人心。一上臺,撒貝寧問他平時會唱什麼歌。果果說,會經常唱《父親寫的散文詩》,小撒估計沒有聽過這首歌,就驚訝的說「哦,原來你父親還會寫詩啊?
  • 《經典詠流傳3》鳳凰傳奇再登臺,陳柯宇則演繹百家姓版的生僻字
    《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開始,收視口碑都是雙豐收,這次帶三季也播出了四期,依舊是好評如潮,在這期節目中,鳳凰傳奇將再次為經典發唱,可以說他們已經是《經典詠流傳》的常客了,加上這次已經有四首歌曲了,不過記憶深刻的還是鳳凰傳奇的《將進酒》,當這首歌曲一唱出來後,就備受歡迎。
  •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3D沉浸式唱響「2021年第一聲」
    1月2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正式首播,節目延續第三季的熱忱之心,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用音符刻印時光,用歌聲傳頌精神。節目開播之後,#小撒讀楊開慧託孤信#、#79年前一位戰士想唱給祖國的歌#等衍生話題引發網友熱議。回望歷史的天空,無數先賢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萬裡河山,而今天,同一種精神仍在華夏大地上昂揚向上。
  • 受央視青睞的肖戰登上《經典詠流傳》的舞臺,與那英共唱主題曲
    大紅大火的肖戰也挺受央視的青睞,參加了央視出品的《經典詠流傳》。我們應該都知道央視出品的綜藝都是精品,《經典詠流傳》也不例外,前兩季的《經典詠流傳》都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這檔節目是用音樂形式來包裝詩詞,通過這個節目讓那些塵封已久,美麗的文字重新得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 《經典詠流傳》王珮瑜攜手廖昌永演繹三國情懷
    今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將播出第四期。王珮瑜攜手廖昌永共唱三國經典,京劇遇上歌劇,中西合璧令人盪氣迴腸;劉宇寧超燃唱響《涼州詞》,搖滾融合說唱,大展熱血男兒的英雄氣概;美國女博士克麗絲叮第一次去中國沙漠有感而發,用中國詩詞唱出思鄉情懷;鳳凰傳奇再唱李白詩作豪氣萬千,周筆暢磅礴演繹李清照細膩"思愁",《生僻字》原唱陳柯宇首唱新作《百家姓》,難度升級。
  • 「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
    《經典詠流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三季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進行融合傳播,以現代的文藝呈現方式演繹經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