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投行業務發力,券商上半年淨利大增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近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大幕拉開。

截至7月17日,已有國海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第一創業、華林證券等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快報。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獲悉,得益於股市交投活躍,以及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等制度性改革利好,經紀、投行業務收入增長,多家券商上半年業績預計向好,有券商淨利潤同比增幅超90%。但也有券商表示,受計提資產減值拖累,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成為業績「拖油瓶」。有機構認為,券商全年業績有望大超預期。

上半年淨利普漲

國海證券預計,2020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同向上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5億元,同比增長56%。其銷售交易與投資、企業金融服務、資產管理等業務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

國元證券預計,上半年營收為21.15億元,同比增長33.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18億元,同比增長42.77%。國元證券解釋稱,上半年,公司自營證券投資收益和經紀業務手續費佣金淨收入同比實現較大增長,主要子公司經營業績也較好,促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1月券商業績普遍下降,2月券商整體業績表現較好,3月業績低迷,4月業績反彈,5月業績下滑,6月業績回暖,這主要是源於市場回暖及投行業務增長,券商經營業績情況向好。

財信證券認為,上市券商經營業績呈現逐月改善的態勢,1-6月累計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是20%、25%,增速較1-5月分別擴大4個、8個百分點,市場高景氣度正在推升券商全年業績預期。

太平洋證券也指出,券商業績全年有望大超預期。根據1-6月上市券商專項合併口徑數據,上市券商2020年年化ROE(淨資產收益率)達到8.46%,較2019年提升1.81個百分點;7月份以來,市場情緒持續攀升,日均股票交易額達1.42萬億元,兩融餘額較6月底增長1628億元,增幅達14%。若持續保持當前市場熱度,券商板塊全年ROE有望突破10%。而在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券商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經紀投行收入大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國家多措並舉政策驅動,比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市場資金合理充裕,我國證券市場震蕩上漲,證券交易量和活躍度持續增加,上市公司融資金額持續放大;債券市場先漲後跌,整體收益率呈現下行趨勢。

券商上半年攬入佣金620億元,已達去年全年近八成。上半年,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為7887億元,較2019年日均成交額增加約2300億元,對券商的佣金收入產生了直接影響。截至6月30日,兩市兩融餘額達1.16萬億元,較年初的1.03萬億元上漲12.6%。

一位資深券商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下,市場預期券商未來IPO承銷保薦業務收入大增。此外,股市成交放量,有助於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大漲。在股市交投火爆時,券商APP出現宕機等現象,催生系統升級熱潮。

比如,第一創業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97億元-4.39億元,同比增長90%-110%。淨利潤大增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行情大幅波動,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證券經紀及信用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等收入同比實現增長」。

華林證券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5億元-2.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27%至55.74%。「2020年上半年度,證券市場行情大幅波動,兩市交投活躍。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堅持穩健經營,各項業務穩步發展。2020年半年度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華林證券指出。

計提減值拖累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券商業績受計提資產減值拖累。

國海證券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共計1.88億元,將減少公司本期利潤總額1.88億元,減少公司本期淨利潤1.41億元。對其他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339.60萬元;受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規模下降、履約保障比例上升及項目風險處置進展等因素綜合影響,轉回部分已計提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資產減值準備934.39萬元。上半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72億元。

東北證券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淨髮生額7799.65萬元,減少合併淨利潤5849.74萬元。事實上,其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17億元,轉回信用減值損失3935.11萬元。其中,東北證券共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1.02億元,主要涉及*ST利源、*ST恆康等質押股票。轉回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1886.43萬元,主要是前期項目收回。此外,東北證券共計提融出資金減值準備597.48萬元。

在前期暴漲後,券商板塊近期持續回調。華泰證券認為,監管層正在推進多維度政策落地,一是證券公司分類監管修訂稿正式落地,強化專業服務能力導向,引導證券公司突出主業、做優做強;二是延長IPO財報有效期,將特殊情況下發行人可申請適當延長財務報表有效期由「不超過1個月」修改為「不超過3個月」,有利於呵護IPO市場平穩運行;三是推進創業板網下投資者制度落地,創業板相關配套制度完善為後期改革奠定基礎,券商將優先受益於制度改革與市場擴容。未來,券商板塊仍受益於「政策面+市場面+基本面」三面優化,因此看好券商板塊機遇。

記者 朱燈花

責任編輯 孫霄

—— /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市券商賺錢榜:37家券商淨利大增71%
    來源:中國證券報2019年上市券商賺錢榜:37家券商淨利大增71%,中信證券連續15年雄踞榜首原創 本報記者聯合報導 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已披露完畢,最會賺錢的券商花落誰家?Wind數據顯示,37家上市券商歸母淨利潤合計1016.56億元,同比大增70.96 %。其中中信證券歸母淨利達122.29億元,連續15年穩居榜首。在目前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中信證券賺錢能力列第52位。值得注意的是,數據背後,券商業務結構在悄然發生變化,自營業務收益愈發重要。
  •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成公司淨利...
    全年業績來看,東方證券營收、淨利潤增幅均暫居第一,主要是自營投資貢獻較大,財富管理業務表現也較為亮眼。西南證券、長江證券、中原證券等券商淨利潤也有五倍以上增幅,這其中固然有去年券業整體業績低落的因素,而在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提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背景下,券商行業經紀、自營、投行業績整體大增早已是行業公認的事實,券商2019年整體業績飄紅已毫無懸念。
  • ...業務英雄榜滾燙出爐!中信建投投行第一,國泰君安經紀第一,華泰...
    來源:中國證券網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券商下發了券商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就排名情況來看,中信證券的營收以及淨利潤繼續位居行業第一位,且絕對金額相較去年增長較多。從分項業務情況而言,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位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的資管業務位居第一,國泰君安的經紀業務位居第一,中信證券證券投資收益位居第一。單項排名榜單相較去年有所變動。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新增的指標是: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以及代銷產品淨收入。指標的變動可能與券商分類評級部分指標的調整有關。
  • 三券商率先報喜 中信投行最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長下,以往「靠天吃飯」的券商在收入結構上得到了較大改善,自營、投行等板塊的收入貢獻逐漸超過經紀業務,營收結構更加均衡。不過,對比全行業數據,已披露年報的3家券商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 首批券商三季報揭幕:期內淨利潤普遍增長超過200%
    從三季報來看,得益於火熱的市場行情,券商的淨利普遍大增,同比增長超過2倍。華林證券第三季度淨利潤3.76億元,同比增長205.78%;東方財富期內實現淨利潤15.89億元,同比增長203.47%;西部證券期內實現淨利潤2.88億元,同比增長379.96%。
  • 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出爐,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券商投行業務表現亮眼
    隨著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陸續出爐,除了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外,去年券商投行業務也表現亮眼。Wind資訊數據顯示,24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合計實現投行業務收入292.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2億元增長21%。但投行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降至10.17%,較2018年下滑2.1個百分點。
  • 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
    各項業務表現來看,40家券商經紀業務今年前三季增速均值高達45.77%,上市券商投行業務平均收入超10億元;資管業務分化明顯,超7成券商未達到平均水平;自營業務增速方面,中信建投是40家上市券商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速翻倍券商,同比增速為104.06%。
  • 831億元:證券業上半年賺翻了 上市券商中報業績大增
    證券業上半年賺翻了,上市券商中報業績大增證券業上半年成績單公布!7月2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數據,134家券商整體實現營收2134.04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實現淨利潤831.47億元,同比增長近25%。134家券商中有124家實現盈利。
  • 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前瞻:投資和投行驅動業績高增,中小券商彈性更強
    要聞 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前瞻:投資和投行驅動業績高增,中小券商彈性更強 2020年2月3日 10:18:42 國泰君安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欣琦看金融」,作者:劉欣琦/高超。摘要2019年上市券商全年業績前瞻:同比+73%,ROE升至7.0%。
  • 券商半年報拉開大幕!華林證券交出首份成績單
    其中,東方財富證券上半年營收18.72億元,同比增長53.57%;淨利潤11.40億元,同比大增70.40%。 從首批兩家券商半年報來看,證券行業景氣度上升顯著,各大業務收入均有不俗表現。其中,東方財富的基金銷售業務收入增長幅度甚至超過證券業務,上半年基金銷售額高達5683.63億元。
  • 券商6月業績迎「大爆發」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記者羅逸姝)《經濟參考報》7月14日刊發題為《券商6月業績迎「大爆發」》的報導。文章稱,A股38家上市券商已全部公布了6月經營數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338.33億元,淨利潤129.98億元,環比漲幅均超過100%,「斬獲」業績不俗。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展望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是證券行業最大利好,投行大年加上衍生品擴容,有利於頭部券商加槓桿發展,差異化監管之下行業併購整合有望提速。  券商自營盤業績喜人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2019年12月券商自營、經紀、兩融均同比明顯改善,預計券商2019年12月自營、經紀及兩融收入均同比顯著增長。
  • 券商多項業務迎利好
    券商的投行、直投、經紀等業務部門或子公司,將在不同程度上迎來利好。但同時,這把「雙刃劍」也將對券商的專業能力、執業權責邊界等方面帶來挑戰。改革箭在弦上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銀行委員會召開會議,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進行深入討論。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今年上半年,A股各大股指均明顯上漲,市場交投活躍,且多重資本市場改革利好增厚券商業績,券行業業績「全面開花」已是預期內事項,不過,哪些券商的表現更靚眼呢?六、投行收入: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分別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9.65億元、18億元,佔據行業前兩名。七、資管收入:今年上半年共有11家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超過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7家,華泰資管和東證資管兩家仍處於行業前兩把交椅。
  • ...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承做到質控需求大增
    今年以來IPO數量已超越2019年全年,募資規模為2019年的85.81%,各大券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現下各家投行的年終獎發放接近尾聲,跳槽與招聘同時暗流湧動,銀河證券招聘55名投行承做人員,數量惹眼。記者統計發現,近一個月共有38家券商發出投行招聘信息,部分屬於匿名招聘,未計入統計。
  • 券商股權承銷業務中考揭榜 東方花旗證券同比增413%躋身前三
    6月份漸進尾聲,證券公司投行業務也悉數交卷,走出「中考」考場。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8日,下同),證券行業的股權承銷規模同比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5280億元,同比下滑4.28%。
  • 30家上市券商業績曝光!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
    券商業績增長三大支柱業務:經紀、投資、投行  在資本市場改革、IPO發行常態化、市場表現回暖等因素作用下,券商2019年的整體表現都優於2018年。  至少有25家券商在業績預增原因中都表述,經紀業務或財富管理業務盈利增幅較大。
  • 2019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 中信4指標再領跑
    從單家券商情況看,2019年度中信證券在總資產、淨資產兩大指標上再度領跑整個行業,全年總資產、淨資產分別達到6215.15億元、1389.59億元。2019年總資產超過千億元的券商合計19家,但淨資產超千億元的券商僅有4家。
  • 券商財富管理業務透視:多家券商上半年新增開戶數超30萬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周尚伃今年上半年,證券市場交投活躍,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增長顯著。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上半年39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經紀業務收入774.9億元。伴隨佣金率持續下滑以及券商財富管理轉型進程加快,上半年有18家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佔比低於30%。在此過程中,券商的投顧等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提升。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增長逾四成,承銷保薦收入大增近73%!券商...
    華泰證券非銀組認為,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2021年投行、財富管理、融券、衍生品和股權投資仍將是券商業績增速核心增量。其中,中信證券今年在總資產方面實現重大跨越,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證券總資產達1.04萬億元,成為國內首個總資產過萬億元的券商。機構: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進入11月,2020年也進入到尾聲,各大券商也紛紛對證券行業全年業績進行了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