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已經公布了11月部分車型的銷量數據,從從30萬級以上的高端SUV這個細分市場來看,排在前10名的車型其實還是之前那些熟面孔,跟10月份相差不大。不過新的月份,還是值得說道的地方。
相對於去年同期,整體上各車輛均處於增長狀態,看來上半年被壓抑的消費需求隨著年底旺季的來臨,已經徹底被釋放。
而排在第一名的車型,依然是我們的老朋友奧迪Q5,它以細微的優勢領先奔馳GLC,同比環比均實現了增長。奧迪Q5能賣出高銷量的訣竅,離不開其在終端巨幅的降價,多地優惠超過6萬以上,32萬出頭的價格對於一款掛著四個圈的豪華SUV來說,確實還是吸引力十足的。第二名是奔馳GLC,第三名是寶馬X3, 這個順序並沒有太多意外。這個細分市場,總歸來說領頭羊還是BBA的。
另外,奔馳GLB的銷量成績其實也比較矚目,達到了5722輛,排名第七,跟10月份相比有一定增幅。雖然說並沒有大哥GLC那樣動輒上萬那樣誇張,但是GLB的這個數據其實還是相當令人佩服的,也很打人臉。
畢竟當初上市時大家都不看好它,但自推出後,GLB一直呈上升狀態,緩慢但穩定。硬朗的設計風格,豪華的內飾氛圍,緊湊型還能挖出個七座,以及奔馳品牌的耀眼光環,確實深深擊中了某些消費者的點。1.3T又如何呢?
在這份榜單中,還有一款國產品牌車型,它就是理想ONE,而且這並非它第一次進入排名中。理想ONE的成績在造車新勢力中一直以來也是排名第一,11月份的4646輛又創造了歷史新高,至此其在今年前11個月已經累計交付26498輛,遠超同級別的蔚來ES8以及同價位的ES6。
從設計到空間,從豪華感的營造到配置的堆砌,理想ONE確實都沒啥毛病。增程式的動力方案既解決了純電動車的裡程焦慮,同時比燃油車要更加經濟,總之靈活的方式打動了那些既追求用車經濟性又不太想要純電動車的消費者。按照這個上升趨勢,後續理想ONE的銷量估計還有可能再往上突破。
另外,排在第十名的探險者銷量達到3136輛,跟10月份的3223輛變動不大,全新探險者上市到11月底其實也只有不到半年時間,目前在終端都是平價銷售並無優惠,所以能穩定3千多的成績已經很不錯,與進口時候相比進步很大。主要是國產化後產品力升級的同時價格也降了10萬,競爭力大大提升。但是跟途昂相比,探險者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高端SUV這個細分市場,總體上車型並沒有平民級的緊湊級SUV那樣豐富,所以基本上都沒有太大懸念。不過能有國產車而且還是造車新勢力多次進入榜單,其實還是有些令人意外的。這也能夠側面說明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以及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在慢慢提高,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國產車擠進排行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