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釜山行》(Train To Busan)正式在全球上映,它不僅以極完美的劇本獲得觀眾的一致讚譽,背後對人性的刻畫和著墨,也徹底為「活屍」系列作品奠定了嶄新的地位和裡程碑──毫無冷場的劇情引發諸多共鳴,電影除了在《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擁有高達94%的好評外,更於全世界締造了一億美元票房的好成績。
一直以來,殭屍題材的電影總是歷久不衰,透過活屍、末日、驚懼的場面,勾勒出人心最底層的黑暗。無論那樣的生化病毒有沒有可能真的毀滅世界,在各種威脅接踵而至的窒息場面下,也勢必交織出扣人心弦的震撼。
《釜山行2:半島》是《釜山行》的續集,四年之後的故事。不見得一定要看過第一集,也可以把第二集當作單純的喪屍片來看,連接性並不強,只要知道韓國發生喪屍事件且短時間疫情大爆發,其實就可以看下去了。
《釜山行2:半島》同樣延續首集在探討的議題、也就是人性。在首集是從「從災難中看見人性、在人性中窺見災難這樣的基礎點切入,透過幾位角色的立場、想法以及做出來的反應,來看人的自私與無私。在這次《釜山行2:半島》裡導演則以「災難之後」來作為出發,以首集故事的四年後、整個韓國都成活屍據點、逃走的人竄入各國成了難民、來不及逃走的心死唉嘆成了「被神捨棄的人」。當掙扎了四年、從抱持希望到希望破滅,意識到自己或許將不再有人來拯救,只能在這地獄裡苟且活著,或許既然活在地獄,不如成為地獄一分子的絕望激起了他們心底的瘋狂。
就電影整體的感受和取向來說,我覺得《釜山行2:半島》和第一集還蠻不一樣的。第一集主要都在列車上發生,有比較特別的「地形」,所以在逃難和阻隔上可以利用到列車的特性,第二集則是整個韓國變成廢墟之後當作場景,會和過去其他的喪屍電影比較類似,少了場景的特殊性,多了些世界的設定(在這個廢墟中的人如何生活、建立他們的新「社會」等等);第一集談了很多凡人的人性,畢竟角色就是一般乘客,什麼樣的人都會有,他們在面臨生死時的反應是很大的賣點。第二集的人物上變得比較以英雄主角群為中心,人性的部分轉成比較針對幾個角色,比如男主角在過去曾經留下的遺憾或是說傷痛,到有機會做出改變的心境轉變;或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必須要相依為命的家人,要如何照顧彼此和懷抱希望。兩集的感情或人性是蠻不同取向的。
另外,比重上也有些不同。第一集喪屍像是背景故事,重點在那些小人物的反應;第二集已經沒有那些小人物了,剩下的人是生存下來的人或是願意回去冒險的人,所以更多在那些角色在一個滿是喪屍的世界去完成任務,他們有生存和反擊的能力,相對就帶進更多動作元素。
除此之外,《釜山行2》就像是一部沒有任何枷鎖的續集,撇開片中仍有些許邏輯性問題,大致上你只要放鬆觀看即可,反正再怎麼樣也不會砸第一集的招牌,因為沒消費之前的任何東西,也因此誕生出一部趣味十足的活屍片續作。
原先預期的黑暗風格似乎也還好,雖說許多場景都是在夜晚,但恐怖感還蠻低的,再加上和第一集一樣,偶爾會穿插一些緩和氣氛的橋段,所以幾乎沒有任何會被嚇到的地方;而動作場面部分確實比第一集要來得多,除了以一擋十的槍戰以外,後半段還有佔蠻大篇幅的絕命尬車橋段,看著主角群們在充滿活屍的公路上奔馳,說真的還蠻療愈的。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劇照。
至於與第一集的比較呢?我當然還是喜歡第一集多一點,不論是情感刻畫、危機感,甚至是灑狗血程度都略勝一籌,在列車上的腎上腺素爆發也不是這集能比擬的,不過就猶如我前頭所提,這集把它當獨立作品看就好,若是放下你對第一集的任何情感或期待,我認為是OK的,畢竟這片的定位算是蠻精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