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春節習俗完整版》

2021-02-19 上海親子部落

 上海 

上海在「小年夜」的就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大清早就把家裡裡裡外外全都清掃一遍,去菜場買好年夜飯需要的菜。

上海的年夜飯基本上有十幾道菜:特色的醃製燻魚、四喜烤麩、涼拌海蜇皮、走油肉、大雜燴湯,八寶飯等美食,這些是席上不可缺少的。吃完年夜飯,一起圍爐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

一般要「守歲」到凌晨才能睡覺,如果這時候熱水煮好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和湯圓是上好的宵夜。

浙江人民過年,從臘月二十開始就要搡年糕。年糕多代表家裡今年的收成好,在搡年糕的過程還可預卜來年家道的平安興旺與否。


溫州年夜飯叫「分歲酒」,早早進行年貨曬制搗年糕、祭灶;紹興的過年習俗時代久遠,有些地方也頗有特色:醃製臘肉、撣塵、裹粽子、廿三夜送灶、社戲等一系列活動,獨特而具有魅力;金華的活動主要以戲曲最為著名,婺劇折子戲、浦江亂彈、木偶戲.精彩紛呈。

 江蘇 

江蘇在過年的時候,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譬如蘇州人除夕之日會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福州在除夕的晚上吃團圓飯前,要先祭祖,而且很重視年糕這道菜,年夜飯的桌上必不可少;廈門的在初三時不宜出門登造拜訪,訪即為不敬;泉州、三明、龍巖、南平習俗不盡相同,過年期間說些吉利話兒,基本都一樣兒。

合肥過年的時候可以看到玩旱船的習俗;亳州的「高蹺秧歌」也是一種民間舞蹈,算一種技術表演;阜陽的舞獅比較有名;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也流傳於古徽州的祁門縣、歙縣、黟縣等地。

山東作為「禮儀之邦」,傳統風俗習慣是繼承和保留較完善的。過年吃水餃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意。除夕的傍晚要「請家堂」,這是年三十最為隆重和嚴肅的年事活動。

「 華北地區 」

 北京 

老北京的年過得比較長,這邊遵循著「臘月開始就是年」。眾所周知,北京的除夕晚上是一定要吃餃子的,沒餃子沒年味兒,各種小菜也會準備起來了。

貼門神、貼年畫、祭灶都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 喜氣洋洋的氣氛,五顏六色的年畫,都給予人們心頭暖融融的歡樂。

 天津 

天津過節貼「吊錢兒」,又稱「貼倒酉」。和窗花的性質差不多。不同的是,吊錢兒必須貼在門窗外面的玻璃或者橫欄上,風一吹隨處舞動,寓意新的一年好運連連進門~


除夕夜裡家家燈火通明,熬一宿,叫「守歲」。(不過落落覺得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熬一夜的吧)

 河北 

井陘拉花在春節這樣的重大節日之際,是活動中的主打節目。其舞姿舒展大方,音樂古樸典雅剛健深沉,帶來精彩的視覺盛宴。

「打樹花」是河北蔚縣暖泉鎮別具特色的一種古老節日社火,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落落初識打樹花還是看了BBC的紀錄片《中國新年》,相當震撼!

其壯觀程度不亞於放煙花,視覺效果更令人咂舌,落落覺得能現場觀摩一次肯定超震撼吧!


邯鄲也有個很有意思的風俗——扔愁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各家各戶在睡覺前把戴過的舊帽子扔到大街上。

在第二天清理街道時,將這些帽子都掃到牆旮旯裡,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落落聽了覺得hin有意思,一群人聚眾烤火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


 山西 

山西省的民歌、戲曲、舞蹈很多,山西人民在慶祝新年時,載歌載舞好不熱鬧!春節期間蒸年棗花饃,留著自家吃或者正月拜年走親戚時的主要饋贈禮物。

這裡部分地區還會烹製一種獨特風味的「合碗子」。這是專門用來放置肉食的土陶碗,裡面裝滿了醬梅肉(糟肉)、燒肉、酥肉、蹄子、丸子、清蒸雞肉等等,落落光聽著饞蟲就被勾引上來了。

在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還會用煤炭擺一個「旺火」,裡面放上柴火。等到午夜12點燃,大人小孩圍在一起做遊戲,或者烤烤火。寓意新的一年「旺氣沖天」!

 內蒙古 

內蒙古也有「熬年」的習俗,春節習俗也與漢族大體一致,比如吃餃子,放鞭炮等等。不過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特有得傳統習俗。

蒙古族很早以來以祭火的習俗迎接春節,燃旺的火焰象徵著一年裡一切幸運吉祥。主要活動有:祭火、祝壽、拜年等。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在餃子裡放上硬幣,誰吃到了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年夜飯後吃凍秋梨和凍柿子,有解酒、解油膩的效果。

還有特色的粘豆包,這是東北地區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一般都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

在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間不能剪頭,很多人忌諱這點。要一直等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天,人們認為這天剪頭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正月初一稱之為「元日」。這天早上一般是要吃湯圓的,但是平時不同的是,湯圓下鍋後煮熟需要大家搶著吃,這叫做「搶元寶」,寓意著來年招財進寶。

四川還有個「鬧年」的習俗,初一爆竹聲從午夜到黎明不止,孩子們在街頭巷尾敲鑼打鼓,叫做「鬧年」。

元月初一至初三,大傢伙兒穿著新衣服,拿好禮品一道去拜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四川又稱作「上元」節。在這天,會有辦燈會、舞火龍的活動,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還有特別的習俗是,在崇州、大邑、邛崍,過年期間是要包粽子的。煮粽子是常見的吃法,還有一種是把粽子埋到炭灰裡,待到臘肉的香味溢出,再掏出來。咬一口香噴噴的烤粽子,過年的氛圍不能再足了!

貴州的少數民族比較多,營造出「一山不同族」的民族文化。因此各自的地域文化還是有絲毫的差別。

苗族在正月的時候會舉辦一年一次的跳花節。面容姣好的苗族女郎和年輕小夥子們紛紛盛裝打扮匯聚在此,載歌載舞迎接新年。侗族也是類似的歌舞表演,比較有特點的是他們還愛在新年裡看戲。

布依族的特色烤米酒,仡佬族的「庖湯肉」。在新的一年裡與親朋好友享用美食,互相道賀新年。
楚雄地區的人們年夜飯準備上桌時,需要在地板上鋪上一層厚厚的青松毛,年夜飯就放在「松毛桌」中間,全家人在青松上席地而坐,享受美食。
昌寧大年三十晚上有「早洗腳」的習俗。蘊意人們將一年的辛苦、塵埃洗去,來年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 洛薩」在藏語中是新年的意思。藏族的新年與農耕文化相契合,主婦在大年初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牛羊洗澡,而後才是走親訪友、看藏戲、喝青稞酒。

大年初一的早上還要給孩子頭上抹油,家裡的牲口也要用菸灰和油的混合物抹上一遍,送去祝福,希望來年能夠興旺。

相關焦點

  • 春節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習俗,不知道的人趕快收藏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盛大的節日,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因此節日習俗也很多,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的習俗,不知道的人趕快收藏吧!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正月初二:大年初二最大的是就是回娘家,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所以俗稱「迎婿日」。
  • 春節習俗 | 「穿新衣」
    春節習俗 | 年前習俗之「穿新衣」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常見的春節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在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今天是正月初五,我們就聊聊「穿新衣」。「年」的傳說你還記得多少?過年點鞭炮、穿新衣的由來你知道嗎穿新衣,傳統民俗文化。初一日,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送舊迎新之意。
  • 每年都過春節,關於春節的習俗,你們都知道嗎?
    貼春聯、包餃子、大掃除、準備年夜飯……春節的氛圍越來越濃。提起春節,相信很多人都能講出一段難忘的經歷,但關於春節的由來和春節的習俗,你們了解多少呢?關於春節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不過除夕和大年初一甚為隆重,當然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 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那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又不可以做什麼?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春節習俗1、倒貼福倒貼福,中國傳統年俗。2、祭祀一般農村會在春節去祭祀,城市的應該很少會有祭祀的了,不過呢還是有人會在春節的晚上去燒紙,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每年都有因為燒紙而發生火災的事情發生,儘量不要選擇荒山有草的地方。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另外在加拿大,春節雖然被定為官方節日,但不放假。 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 韓國人過春節:要吃米糕片湯 韓國春節最受歡迎商品:白色信封(裝壓歲錢)、禮品包裝盒 韓國春節習俗: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我是四川本地人,因此先介紹咱們四川的風土人情。四川人過年喜歡殺年豬、灌香腸、燻臘肉,這是必備的。在過年前幾天就會給家裡掛彩燈、貼門神,貼對聯,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
  • 春節習俗,擺上2種花、水果、發粿寓意家家興旺,步步高升
    閩南春節習俗,有2種花,2種水果,2種發粿是必備物品,缺一不可,寓意家家興旺,步步高升。在閩南春節除了備好各種海鮮、肉類和瓜果之外,還有就是貼對聯,貼門神和貼福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著傳統意義的物品,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寓意,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
  • 春節飲酒習俗:喝什麼酒?怎么喝?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每逢重要的節日,人們總會用喝酒來慶祝節日的喜慶,這種是習俗是中國幾千前就流傳下來的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種節日裡最少不了的就是酒了。下面就來說說為什麼中國過春節為什麼都要喝酒。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對於春節的年俗就一直沒有間斷,每年春節,兩岸中國人從沒有忘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這一初春祭神祈年的傳統。 臺灣春節的中國老傳統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過年寫春聯、貼春聯,是兩岸中國人共有的習俗。春節前後,島內人士上至書法名家下至小學生紛紛揮毫,用一副副紅色春聯迎春納福。  春節前夕,80位書法名家會聚臺北圓山大飯店大廳,現場潑墨,書寫春聯。每套春聯包括對聯、橫批、吉祥句等,紅紙翰墨充滿年節味道。書法家們的精湛技藝,讓參觀者們駐足讚嘆。
  • 從春聯習俗的發展,談春節的文化意義
    前言春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一年中最喜慶的日子,而貼春聯的習俗,又是春節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春節的發展滋生了春聯習俗的產生,而春聯習俗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春節文化。【春聯】前文我們談過,春節一開始是祭祀天地、安排計劃當年工作歷程的日子,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獲得上天的庇佑,能夠有一個好的生活,而「春聯」最初是帶著驅邪、納吉的目的。在春聯從屬於春節習俗前,二者都牽涉到儒家文化中,天人感應的觀念。
  • 你不知道的事 春節發紅包的習俗典故
    為什麼過春節的時候要給孩子壓歲錢呢? 這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後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
  • 漢族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
    掛年畫、剪窗花、貼春聯、壓歲錢……中國人過年,不同地域的人會有很多習俗,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北方地區在天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泡臘八蒜。在山西,春節的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的時候,還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求吉利。在東北,過年時,會將酸菜與肥肉、血腸一起放在大鍋裡燉,俗稱「殺豬菜」。在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會掛起紅燈籠,且保持徹夜通明,意味著益壽延年。秧歌和高蹺也是這裡的傳統項目。
  • 春節都有哪些習俗?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的春節傳統
    春節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了,那麼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過春節的習俗和傳統,看看大家有哪些相似的。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大年三十也叫「除夕」,有時候臘月只有二十九天的時候,我們是上午二十九,下午就是
  • 春節新習俗之二十三,運動結合減肥餐
    點擊關注文大美麗,設置星標回復「表情」,下載文大美麗表情包每年春節前大美麗都會做一系列春節習俗圖
  • 春節的這些習俗,你get了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符號,是延續數千年的傳統節日,傳統的節日習俗活動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一起探尋春節習俗,尋覓那讓人眷戀的年味吧~春節是個團圓節,對中國人來說,承載著太多的東西。綿延至今,年俗早就成了一種無須解釋的文化,融入人們的血脈。即便背井離鄉多年,亦是魂牽夢縈。
  • 大年初三習俗完整版!
    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安睡遲起,自除夕到初二都勞累,這日可以好好調息…  更多習俗,你都知道嗎?  正月初三
  • 春節的10個習俗,你知道的有多少?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由一系列的活動組成的。在春節,傳統的活動有很多,比如貼春聯、放鞭炮、舞獅子、扭秧歌。下面這些習俗,你知道的有多少?1.
  • 最全的重陽節習俗,很珍貴!值得收藏
    因「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到了漢朝,《西京雜記》記載,古人在重陽節這天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舉辦各種大型的宴會,這些習俗都是於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重陽節的雛形。
  • 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打掃除塵春節由來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
  • 正逢春節,你的家鄉都有哪些豐富多彩的習俗呢?
    春節,即我們的農曆新年,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年,是一年當中屬於我們國人最大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通常都是一家人相聚一堂,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們會在春節到來之際趕緊回家與家人團聚,大家也都很珍惜這為數不多的團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