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2020-12-14 菜鳥三農斯基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農曆新年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節前十天左右,大家就開始為這個節日做準備了。

春節前需要的準備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這一天人們要進行年終大掃除,稱之為「除塵」,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貼窗花是中國新年的,又一大特色。在春節期間貼窗花達到裝點的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納福迎祥的願望。貼春聯和貼年畫也有相同的作用!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有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在節前的頭一天還要蒸年糕。這是中國新年裡不可缺少的食物。還要掛起紅紅火火的燈籠。備齊年貨,這樣年前的準備工作就算結束了。

打掃除塵

春節由來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喧天的鞭炮聲正式拉開了春節的序幕,燃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據說鞭炮能嚇跑一種叫「年」的怪獸,保佑人們平安的生活。

年獸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在中國,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餃」和「交」諧音。交有相聚之意,又有更歲交子的意思。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年夜飯

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國人的文化盛宴,每年的除夕晚上八點全家人都聚在電視機旁,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即使遠在異地他鄉,很多中國人也會通過網絡來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明天的到來。從大年初一開始,人們就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提著禮物,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春節拜年時,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

逛廟會

逛廟會也是中國人春節最重要的娛樂活動,小商小販們擺起了各式小攤,在這裡能吃到各種傳統小吃,買到各種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物品。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之為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舞龍舞獅,都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幾項民俗活動。元宵節過後就標誌著中國農曆新年的歡慶活動就要告一段落了,展新的一年就此拉開序幕。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文/@成長新視點元旦,是中國公曆新年的稱呼,也叫陽曆年、公曆年和新曆年。元旦,也是世界人民的新年。元旦的來歷,在中國頗為曲折,節日的形成背後有著很多故事。元旦習俗,也與春節的習俗有所不同。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發生改變,我們今天要聊的中秋節的來歷也是一樣,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其背後的神話故事同樣迷人。
  • 2018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中秋節習俗來歷50字簡短
    中秋節習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 春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春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舊時,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歡度春節。那你知道春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嗎?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
  • 每年都過春節,關於春節的習俗,你們都知道嗎?
    貼春聯、包餃子、大掃除、準備年夜飯……春節的氛圍越來越濃。提起春節,相信很多人都能講出一段難忘的經歷,但關於春節的由來和春節的習俗,你們了解多少呢?關於春節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不過除夕和大年初一甚為隆重,當然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 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有著怎樣的習俗和禁忌呢?
    新年好,簡簡單單一句話代表中國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到來,這一天就是春節,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節日,你可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有什麼習俗和忌諱嗎?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節日,即為中國農曆新年,是農曆一年的歲首,即為中國的正月初一。
  • 這些春節旺運旺財,納福開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錯過了還要等一年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
  • 春節到|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
    春節到了|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無論你走到哪裡,期盼著春節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這是人們的傳統習慣,也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留下的規矩,對此任何人恐怕都不會有異議。在民間,這大年初一確實是中國老百姓年節之中的重中之重,而這大年三十也是春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稱之為「下元節」,亦稱「下元日」,是我國民間極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既然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便是中國元宵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韓國人過春節:要吃米糕片湯 韓國春節最受歡迎商品:白色信封(裝壓歲錢)、禮品包裝盒 韓國春節習俗: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 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旦的來歷及習俗 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建議家長講給孩子聽 元旦節是什麼節日,只有中國人過元旦節嗎?關於元旦還有哪些知識、風俗習慣,人民是怎樣慶祝這個節日呢?
  • 三八婦女節的來歷和習俗
    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那麼,你知道三八婦女節的來歷是什麼嗎和習俗嗎?三八婦女節的來歷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舉行了一次抗議,反對非人道的工作環境,12小時工作制和低薪。
  • 你不知道的事 春節發紅包的習俗典故
    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鬥等。 唐代,宮廷裡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資治通鑑》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
  • 2019年春節放假幾天?附最全放假時間安排表!
    隨著秋冬的到來,最令人期待的春節也不遠了。2019年春節即將來臨,大家越是臨近春節越急切興奮。不論是上班族還是上學的小孩兒或是家裡的老人,春節意味著團圓相聚,熱鬧在一塊兒來細說這一年的變化。那麼2019年春節放假安排是怎樣的?春節來歷您知道嗎?有哪些習俗呢?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東北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對於東北人來說,春節是非常隆重的。為了迎接新的一年,通常從該年度的最後一個月初開始東北人就著手做準備了。那麼,東北人如何過年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蒸饅頭。過去因為炊具有限,擔心客人來時沒地方準備主食,因此經常提前準備了幾鍋饅頭,饅頭蒸好後放起來,吃之前再加熱幾分鐘就可以了。
  • 漢族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
    在山西,春節的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的時候,還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求吉利。在東北,過年時,會將酸菜與肥肉、血腸一起放在大鍋裡燉,俗稱「殺豬菜」。在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會掛起紅燈籠,且保持徹夜通明,意味著益壽延年。秧歌和高蹺也是這裡的傳統項目。
  • 爆竹聲中迎新春,家家喜氣洋洋過春節,除夕和春節你知道多少呢?
    #疫情春節你怎麼過#大年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正月初一(春節)這一天是農曆正月的頭一天; 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稱,辛亥革命以後改稱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