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現實,中間差了一個實幹

2020-12-18 旻圩投資

十多年前,迫於生計,筆者從工業廣告轉行至政府諮詢一幹多年,參與和主導多個園區開發、地方產業規劃等類型項目。期間,聽到最多的說法是「規劃規劃,隨便畫畫,牆上掛掛」。這可以說是行內行外對諮詢服務的定義,不能說錯且有無數例子佐證。

搞諮詢的人,通常都是理想化的人。

注意,理想化不等於忽悠,更不是騙子。

但是,理想和現實,中間差了一個實幹。

在做諮詢期間,筆者自認做的最成功的一個項目,是《連雲港徐圩臨港工業區戰略規劃》。

這個項目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時任徐圩新區(徐圩臨港工業區,以下統稱徐圩新區)的管委會主任、連雲港市政府秘書長石海波的實幹。

當時,臨近春節,石秘書長安排人與筆者聯繫,三天後他帶隊來上海面談,一個月後籤訂服務協議,再一個半月第一次匯報,再一個月二次匯報,再一個月三次匯報,後兩個月進行終審匯報。

時間安排的滿滿的,當時也是調派精銳團隊,圍繞連雲港在歐亞大陸橋的定位、徐圩新區在長三角的地方、徐圩三十萬噸港口的定位等,前後訪談了三十多位行業專家、近四十家產業類企業負責人,自認為這個規劃做的相當完整和出色。

事實是,在多次的匯報中,石秘書長從實際出發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具體到很多細分行業的產業落地可能性、某些企業落地的需求和要求等等,都是從執行層去思考。與其說是幫徐圩新區做規劃,倒不如說石秘書長給了我們落地操作的示範和指導。

最終結果,這個項目進展很順利,雖然在建設過程中跟規劃有部分改動,相對於其他服務項目,其落地程度和速度是相當出色。

筆者講述這個事實,是基於在過去幾年創新孵化投資領域,遇到的太多真假難辨、似人非人的項目、團隊和號稱的「創業人」。筆者不好說他們都是騙子,但至少他們描繪的美好未來,跟實際,差了實幹。如果他們真的執行,按照自己的設想、我們的孵化指導,項目發展起來的機率是相當大的。可惜往往就是缺乏實幹,或者說實幹太苦他們不願意,反而熱衷於吹噓和套路,意圖誆投資和資源,到頭來變得騙子太多韭菜不夠。

其實,實幹與否,都是個人的意願,別人強迫不了。經過這些年,筆者也建立了自己行為標準:要幹拿出精神勁,要騙滾遠點。筆者也陸續標註了一篇無腦、忽悠、騙子,也有一個白名單,沒其他意思,只作為給自己隨時提醒:不騙人,也不要被人騙。

相關焦點

  • 再論理想和現實
    日前,筆者發布的文章《理想和現實,中間差了一個實幹》,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並點讚,就差」喜歡「了,你懂的。這兩天,筆者回想,認為還沒有說到肉裡,即如何實幹。結合前文《論平衡》和《別人的成功跟你有關係嗎?》兩篇文章,各位應該會有所收穫:路,是要自己走出來的;走別人的路,或者走別人指給你的別人的路,那99%是坑。在網際網路泛濫的時代,要實幹,首先要沉下心,要反網際網路其道而行之。舉一個筆者身邊的例子。
  • 留守女孩的理想與現實
    理想一定要向現實低頭嗎?並不如此,當這件事引起關注後,一向的低調「考古界」向鍾芳蓉發起了力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也寫信鼓勵女孩「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事實上,堅守理想的路上必然會有很多質疑,在每一個岔路口都能心無旁騖、砥礪前行,這才是最難得的品質。堅守理想,要樹立清晰的奮鬥目標。
  • 2020.6.8西城區高三模擬作文解讀:實幹和虛心,二者有怎樣的關係
    北京市西城區2020年6月份這次高三考試的議論文是:實幹和虛心。這是標準的關係型作文,看上去實幹和虛心都是相當普通的概念,很好懂,但是這個文章要想寫好,有困難。難就難在實幹和虛心二者到底是怎樣的邏輯關係,這才是本文的重點和關鍵!實幹是技能,實幹才能夢想成真。反對空談,空想。
  • 理想和現實有多遠?
    小時候我們總是把理想掛在嘴上,動不動就說等我長大了就怎樣怎樣,或者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幹什麼,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長大後我們變得沉默了,絕口不提小時候的理想,而是想著如何多掙錢,買房買車娶妻生子敬父母養孩子。在現實面前,理想就像一根漂亮的羽毛,美則美矣,卻握在手裡沒重量,放飛天空難飛翔。
  • 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上期和大家分享了生涯的四個維度,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找到自己的完美人生模型?我們常說,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面對現實的衝突,理想該怎麼辦?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你將聽到:作為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面對現實和理想的衝突,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小時候都有過各種各樣的夢想,比如寫一部偉大的小說;讓自己的公司上市;和自己心愛的人環遊世界等等。
  • 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一直存在
    理想是我們前進道路中的一個動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將它分割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去實現。可是,現實中我們跟自己的理想之間的距離總是若即若離。當我們完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時,我們認為距離自己最終理想的實現越來越近。
  • 宋浩元:《以實幹助推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有人也許會說為什麼,習總書記這樣說:「實幹興邦」,對,意思就是實幹方可振興中華。弄懂了為什麼要實幹,就要知道怎樣做。欲成大事,思想需先行。西方在19世紀迅速發展還是要有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作鋪墊;20世紀中國人民勇於參加革命還是要有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思想解放,人們要有了「這個國家我也有份」意識才會去革命。由此觀之,我們要先樹立實幹興邦的意識。有了意識還不夠,我們還要向榜樣學習。
  • 理想和現實中的差距有多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者有距離是非常正常的。確定理想目標之時,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而要立足自己客觀實際來確定,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個腳印,去付諸行動的事情了美夢之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者有距離是非常正常的。確定理想目標之時,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而要立足自己客觀實際來確定,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個腳印,去付諸行動的事情了美夢之中。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與孫少平的現實和理想的追逐
    ,只是他的理想,是在現實的推動下,現實的刺激下實現的,所以他是一個在現實中一步一步實現理想的青年的代表。而他需要的生活,是關懷和溫暖,是在下井時,實實在在的一句真切的問候和叮嚀,上井後,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個賢惠的女人等著他,給他做可口的飯菜,給他準備驅寒的酒,給他理家,給他溫暖。孫少平在經歷了繁重的攬工生涯,和田曉霞的精神戀愛之後,漸漸的明白了,什麼是理想,什麼是生活。
  • 如何看待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有大理想,有的人有小理想,但不論是大理想還是小理想,都和現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為你無法短期或者快速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樣自然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社會階層將人分為三六九等,雖然社會主流價值觀呼籲人人平等,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也很明白每個人從剛出生就註定是不平等的,有些人奮鬥一輩子也比不上人家一個好的出生。所以當你要跟別人談理想的時候,你們一定是站在同級或者他比你低一級的基礎上,因為你和等級比你高的人沒法談理想,人家剛出生等級就比你高,你說這怎麼談呢?
  • 做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遠望臺)
    各級領導幹部作為部隊改革發展的「關鍵少數」,要充分發揮模範表率作用,努力發揚積極因素、消除消極因素,最大限度匯聚和激發推進改革的正能量。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政治大考。這次改革系統性、深刻性、徹底性超過了以往歷次改革,是一次規模宏大的利益重組,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
  • 習近平旁徵博引話「實幹」
    實幹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一貫推崇實幹,多次在不同場合發表重要講話,要求黨員幹部堅持「實」字當頭、「幹」字為先,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總書記的講話引經據典、鮮活生動,黨建網微平臺與您共同學習。
  • 理想與現實的誘惑
    現在這個年紀還在討論理想,是不是有些貽笑大方? 你已經在現實面前瑟瑟發抖,已經將理想化在了那燈紅酒綠之中。哪裡還有資格討論理想。 神話可以說是人類的理想之一。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十萬八千裡。這樣的理想今人不也依舊討論的津津有味,不亦樂乎麼。
  •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每個人都會有美好的理想,關於想要怎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可是現實面前,理想往往只是幻想。我們都喜歡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真的就是這樣,擁有理想本沒有錯,可是僅僅擁有還不夠。
  • 生活很平庸,理想和現實生活你是怎麼處理的?
    文/風逝去的十年有句話叫理想和豐滿現實很骨感。有理想,有付出,收穫總會有的。至於收穫的多少隨緣就好,刻意的執著只會更加苦惱。所以才有那句老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盡力就好,無需刻意強求。應該是理想和現實。 理想是浪費很多東西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現實是,執著著,一定能成功。說有時間再去做,但什麼時候有時間,任何時候都有時間,但任何時候都沒去做。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才可以去實現夢想。但是,沒有現實,也可以追求。因為那是最無理,最廉價,追求著就感到幸福的事。
  • 理想與現實
    我的理想中就是成為一名廚師,對於廚師這個職業有著很迫切的追求。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發現一部劇,劇中男主就是廚師,那時候對廚師的概念停留在會做菜,但男主開始做著讓人賞心悅目的料理,在遇到女主發生了改變。其實男主不是不會做,只是所工作的地方沒能發揮出來。
  • 理想被現實打敗?
    今天朋友約我出來喝酒,一臉的愁容,原因是因為經營了一家快餐店,卻因為一些磕磕碰碰,朋友堅持不下去了,這是朋友最初的理想,但是他沒有想到回碰見這麼多的事,惡意投訴啊、員工矛盾啊、影響別人利益啊等等,朋友一直在理想的規劃自己店裡的事情,確是沒有想到現實回事這樣的殘酷,臨走時,朋友一直再給我說
  • 理想和現實的差別,其實顯而易見
    很多時候,理想與現實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就比如說我,經常覺得自己很不平凡。小時候,我常常感覺自己是一顆即將升起的明星,將來必將成就一番偉業!我知道,我其實應該面對現實!這位姑娘是在面對現實嗎?照片中的自己,是那麼的身材迷人、舉止優雅!可現實中呢?她屬於微胖界選手!姐,你肚子該減減啦!
  • 戰脊灰·親歷者說以實幹與執著 譜寫生命理想之歌
    原標題:戰脊灰·親歷者說以實幹與執著 譜寫生命理想之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史荔 楊淨思開欄的話2020年是世界衛生大會宣布全球消滅天花40周年,也是我國實現無脊灰狀態2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總結和回顧消滅天花和脊灰歷史,激勵和提振免疫規劃工作者信心,本報特開闢「戰脊灰·親歷者說」專欄,展示疾控工作者的篳路藍縷,提高全社會對疫苗接種的認可度和支持度。
  • 《旺扎的雨靴》|理想與現實
    母親儘可能的呵護旺扎幼小的心靈,儘管母親沒有錢,但是總是站隊旺扎一邊,試圖說服丈夫給兒子買雨靴,在稍微擁有一點決策權之後,猶豫再三還是選擇滿足兒子的小願望,可以說,母親對旺扎細緻的關心和愛護在一定程度上和旺扎父親困於現實生活對旺扎缺乏關注的嚴肅舉動達到了某種平衡,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即使旺扎的家庭貧困,但是在影片中卻還是溫馨多於窘迫,和諧多於破裂。換言之,理想和現實找到了一個恰當的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