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總是把理想掛在嘴上,動不動就說等我長大了就怎樣怎樣,或者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幹什麼,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長大後我們變得沉默了,絕口不提小時候的理想,而是想著如何多掙錢,買房買車娶妻生子敬父母養孩子。在現實面前,理想就像一根漂亮的羽毛,美則美矣,卻握在手裡沒重量,放飛天空難飛翔。
01
唐朝大詩人李白,從小文武雙修,立志「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他在《上李邕》中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他自比大鵬,胸懷大志又自命不凡,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
但現實是他連科考的資格都沒有,走向朝堂的路只能投靠權勢,向當權者自薦。
當現實與他的理想差距太大時,他只有縱酒狂歌,尋仙學道,遍覽名山大川,佩劍走天涯。
後來他結識了賀知章,在他的引薦下,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召見,他以為他大展宏圖的機會到了,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著名詩句。
雖然他得到了唐玄宗的「降輦步迎」,「親手調羹」之非常待遇,也在翰林院入了職,但他只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每天不過是寫詩娛樂,陪侍皇帝左右,這與他報國之志相差甚遠,令其非常失望。
後因他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瞧不起宮廷之人,常常惹得皇帝以及他身邊的人不愉快,並與權貴皇室發生衝突,如此種種,使他不得不「懇求還山」,皇帝也趁此「賜金放還」。
此後他雖到處遊山玩水,但為國效力的心一直沒變。
安史之亂後,他成了永王李璘的幕僚。他原以追隨永王平息叛亂,可以立下不世之功,不想他看錯了人,永王李璘為爭奪帝位舉旗造反,李白受其牽連坐了大牢,後又被流放至夜郎。
李白的結局有多種傳聞,不論是他撈月墜江而戶亡還是乘月升仙,他的理想留在了詩裡,供後人世代傳誦。
02
理想的愛情無非我愛你一生你寵我一世,但現實是愛情也有保質期,且短暫得令人措手不及。
小雲是一個小巧玲瓏的女孩,容貌姣好,性格溫柔,是許多男孩的心儀的女子。
她和文博相識於一場聚會,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他們是門當戶對,雙方父母都有工作,房子車子也都是現成的,完全無經濟壓力。他們就像童話中的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童話裡只說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卻沒說在一起之後的事情,那是因為在一起之後的生活太過真實。
小雲喜歡安靜,總想過著只有兩個人的小日子,而文博喜歡熱鬧,常常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小雲喜歡健身,每周都去健身房揮灑汗水,文博喜歡遊戲,常常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小雲說文博冷落了她,一天之中說不上幾句話,文博說小雲太過矯情,一個大男人那能天天圍著她轉。
日積月累,兩個人由原來的無話不談漸漸變成了無話可說,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落入凡間後把日子過成了一地雞毛。
03
理想和現實相距有多遠?
理想是一顆掛在天邊的星星,我們望著它,它也望著我們,但中間隔著宇宙。我看它心之嚮往,它看我猶如塵沙。
但我們從不因理想的遙遠而放棄,它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與目標,是驅散現實中陰霾的一束強光。
也許成年後的我們不再把理想掛在嘴上,但它在我們的心裡,我們默默耕耘,不懈努力,每一步都向著理想的方向走。
也許它遙遠到我們永遠也得不到,但它的美好就像天上的月亮,總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感動到流淚。
理想與現實就好像是河的兩岸,你的努力就是橋梁,請千萬不要放棄,也許有一天你會走到彼岸,緊握理想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