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定為「外交使團」,這五家中國媒體將得到什麼「待遇」?

2020-12-13 新民晚報

面對中國,川普政府再次出手了。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月18日表示,將五家中國新聞機構在美國的分支列為外國外交使團。這五家新聞機構分別是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環球電視網以及中國日報和人民日報的發行商。

這意味著川普政府進一步收緊了對駐美中國媒體的限制。南京大學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認為,此舉比川普政府之前對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的打壓,具有更明顯的歧視性。

根據美國法律法規,上述五家中國媒體的美國業務將被納入美國《外交使團法》轄制範疇。它們需要像外國外交機構那樣,向美國國務院報告工作人員的個人信息、出行計劃及其人事變動,以及機構租賃或擁有的不動產信息及其變化,不動產的變更也需徵得美國國務院的批准。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務院一名高官表示,這些信息將與包括美國情報部門在內的其他政府機構共享。至於信息具體將被如何使用,以及新規如何實施,相關公告將於近期正式發布。

這無疑是對中國駐美媒體新一輪的打壓。2018年,美國司法部要求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將其在美國業務進行註冊。根據外媒報導,中國環球電視網已經在去年做了註冊。

此前,兩家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和「衛星通訊社」曾於2017年按美國司法部的要求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完成登記後,媒體所屬記者的採訪活動將受到一定限制。「今日俄羅斯」總編輯西蒙尼揚當時表示,如果他們拒絕,「今日俄羅斯」在美國的主管可能會被拘捕,電視臺資產也可能被凍結。

「今日俄羅斯」主編瑪格麗塔·西蒙尼揚。

西蒙尼揚批評美國司法部此舉「具有歧視性,也不符合民主和言論自由等原則」。

朱鋒對《新民晚報》表示:"美國國務院把五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定性為『外交使團』的做法,比2018年美國司法部對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的打壓更具有歧視性。這一做法的信息很明確,就是把原本正常的中美媒體的互派和互相常駐關係,直接同美國政府當前對中國政治體制的『政治定位』捆綁在一起,就是將美國在國內規則實踐中將對中國政府的偏頗定性,擴大到對付中國常駐美國媒體。"

應該說,川普政府此舉並非孤立的行為,而是與其近來的對華政策一脈相承。

在日前閉幕的慕尼黑安全峰會上,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為代表的美國政客屢屢對中國發難,鼓動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在5G建設問題上棄用華為。

慕尼黑安全峰會上的佩洛西。

就在上周四,美國司法部剛剛以16項新罪名再度起訴華為及其財務長孟晚舟,稱華為及其子公司涉嫌在美「竊取商業機密」,進行「電信詐騙」。這次起訴基於美國1月底發起的指控,而華為已經全部否認。

去年10月,美國國務院還宣布對中國駐美外交官的活動實行嚴格限制,要求他們在與地方政府官員會面或訪問教育和研究機構之前,進行報備。

雖然美方官員表示上述五家中國新聞機構暫不受這一要求的約束,但朱鋒認為,這仍是美國政府對華政策已經開始全面轉變的表現。

朱鋒分析道:"這些跡象表明任何以中國『國家力量』或者『國家形態』在美國的存在,都被視為是對美國的『威脅』,美國是有計劃、有組織地要對中國『國家力量』在美的存在全面施加限制。這更是美國的國內法系統地將中國全面視為『另類』和『威脅』的挑戰性做法。"

美國國務院高官坦承,這些針對中國媒體的新限制是川普政府對抗大國戰略的一部分。在2017年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大國競爭重新成為美國的首要戰略任務,中國和俄羅斯則被認為是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

至於此舉對中美關係和美國社會的影響,朱鋒深感擔憂——這種全面管控和密切防範的姿態無疑會繼續蔓延到中美兩國正常合作和交流的許多層面,並顯示出刻意在美國社會培植對中國敵意的趨勢。

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對美方錯誤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美方一貫標榜新聞自由,卻對中國媒體在美機構正常運作進行幹擾、橫加阻撓,毫無道理,不可接受。

2月19日外交部網上例行記者會。

當前,中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行動正在進入艱難的關鍵時刻,中國政府和人民為這場事關人類健康安全和生命尊嚴的保衛戰付出了巨大犧牲和努力,而美國政府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肆無忌憚地對華釋放敵意,排斥和打擊中國。對此,朱鋒感到十分不滿。

「國家間關係說到底是人之間的關係,也要講點人情冷暖,美國何至於此?」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 楊一帆

編輯 王若弦

相關焦點

  • 美國再認定4家中國媒體為「外國使團」,總計已達9家
    據環球時報,美國國務院22日以「政府宣傳機構」為由,宣布把四家中國媒體在美分支列入「外國使團」名單,擬加大對中國媒體機構在美運營的限制,至此,已有九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定為「外國使團」。今年2月18日,美國國務院曾把新華社、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等5家中國媒體在美機構定為「外國使團」,本次被新認定為「外國使團」的四家中國媒體是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中新社、《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
  • 美將人民日報等4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外交部回應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22日宣布將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四家中國媒體的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此前已有五家中國媒體機構受到美方政治打壓。在6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向發言人趙立堅詢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方又將4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中方會否對美媒採取對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4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方又將4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進行有關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和無理限制,立即改弦更張、糾正錯誤。
  • 美政府再下手:把另外4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
    (文/觀察者網 龍玥)今年2月,美國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隨即又變相大量「驅逐」中國記者。一向標榜「新聞自由」的美國卻持續打壓限制中國媒體,幹涉中國媒體的正常運作。6月22日,美國國務院發布官方聲明,再將央視、中新社、《人民日報》及《環球時報》4家中國媒體的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塔格斯在聲明中,否認中國媒體的獨立性,並再次對中國媒體「扣帽子」。
  • 美將部分中國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 中國記協回應
    (原標題:美國務院再次將部分中國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 中國記協: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美國務院再次將部分中國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 中國記協: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當地時間6月22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將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的駐美機構作為
  • 美再將中國媒體列「外國使團」 中國記協:強烈不滿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中國記協官方微信消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就美國國務院22日宣布將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的駐美機構作為「外國使團」列管發布聲明,這是對中國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正常工作的再次粗暴打壓,對中國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合法正當權益的再次粗暴侵犯,將進一步嚴重幹擾中國媒體在美開展正常報導活動
  • 1125年,金人用清州羊湯招待宋國外交使團
    宋徽宗趙佶作為訪金外交使團團長的許亢宗有個記日記的習慣,不管遇到什麼事,他都喜歡記下來。這次奉詔出使金國,外交使團一路北上,走了多少路、過了哪些州縣,哪天到哪兒,在哪兒吃了啥、喝了啥,受到怎樣的禮遇,都被他記到了日記裡。這本日記在後來被彙編成《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
  • 不讓中國媒體說話,美國到底在怕什麼
    近來,美國國務院連續出臺系列針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的歧視性措施。2月18日,將新華社、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日報》和《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發行機構作為「外國使團」列管;3月2日,又宣布自13日起,對列管的5家媒體中國籍員工數量採取限制措施,變相驅逐中國記者。
  • ...外交部:毫無道理,不可接受】在2月19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網上...
    2020-02-19 15:33:50來源:FX168 【美將中國五家媒體列為在美外交使團, 外交部:毫無道理,不可接受】在2月19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網上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國務院將五家中國媒體列為在美外交使團,要求它們向國務院登記在美國的僱員和財產,請問中方有何評論?
  • 馬嘎爾尼使團來中國幹啥
    馬嘎爾尼是職業外交家,出身土豪,受過良好教育,根紅苗正。此前,他代表英國跟俄國談成過外貿條約,當過印度總督,管理過加勒比海島上的殖民地,滿世界都跑過,經驗十分豐富。出使中國這一年55歲,年紀大了,有點痛風。但事關重大,在物色特使人選時,英國人還是選中了他。
  • 肆意打壓中國媒體,美國還好...
    等中國6家媒體在美國的分支機構列為「外國使團」。此前,美國在今年2月和6月先後兩次共將中國9家媒體在美分支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不僅如此,美國今年3月還要求2月被列為「外國使團」的中國5家媒體縮減在美員工人數,5月則將中國在美記者的籤證期限壓縮至90天。可以說,為了打壓和限制中國媒體在美活動,美國真的是絞盡了腦汁,用盡了壞招。
  • 大國外交,中國外交部霸氣語錄
    對於美國將五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對著五家媒體採取人數限制。隨後中方採取反制措施,耿爽回應:「中方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疫情暴發初期美國官員指責中國掩蓋疫情,導致國際社會花了兩個月時間才作出反應。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引用了一句古話來反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美國共和黨的創始人之一,為何卻又是清朝的首任外交大使?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蒲安臣」這個名字,但是在中美外交史上,這是個不能繞過的存在。蒲安臣既擔任過美國駐華公使,又擔任過中國的外交大使,還是美國共和黨的創始人,下面西蒙君就帶著大家,走進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生。
  • 關閉領事館、驅逐外交官...美俄外交戰又「槓上了」?
    美國政府日前通知國會,將關閉駐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總領館,暫停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的工作。一旦計劃實施,美駐俄使領館將僅剩駐俄大使館仍然工作。俄方人士19日表示,此舉為政治決定,顯示出兩國關係後退的跡象。
  • 大清「洋欽差」外交奇事:他幫中國籤訂了首個對等條約
    1868年,就在蒲安臣駐華公使任期已滿即將回美國復命之際,歷史戲劇性地使他的外交生涯發生了轉折性變化——蒲安臣被清廷任命為「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賜大清國二品頂戴花翎,並受遣率清政府首個外交使團出使歐美各國,儼然成為中國朝廷的「欽差大臣」。
  • 外交部回應反制5家美媒:如果哪家媒體有什麼意見,可以向美國政府提出
    【環球時報記者 張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如果哪家美國媒體對此有什麼意見,可以向美國政府提出。」中國外交部18日凌晨宣布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措施。美國方面隨即對中方舉動提出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23次被問及有關問題。
  • 華遊志略:外交、遊歷與觀察
    據說,中國拒絕了一個外交使團想籤訂一個條約的意圖。這個外交使團,是現在的德意志帝國派遣來的。幸好英國官員從中斡旋,清朝政府才收回了拒絕的成命。然後,清朝政府一廂情願地認為,德國是一個值得尊重的民族,他們的國王與英國的女王是親戚。當然,他們之所以得出這一結論,自然是聽信於英國官員所提供的消息。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決定與德意志帝國進行談判,並籤訂條約。
  • 打壓媒體、血口噴人……蓬佩奧們,這算哪門子「言論自由」?
    英國《衛報》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美國報導弗洛伊德之死抗議活動的媒體記者中,有148人被捕或受到攻擊。這些只是記錄了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發生的襲擊或逮捕記者事件中的一部分,真實數字可能更高。大多數案例顯示,記者在明確表明自己媒體工作者身份的情況下,仍然遭到警察的襲擊或者逮捕。記者麥可·亞當斯在接到警察命令時躺下,將記者證舉過頭頂,還是被警察的泡沫彈擊中。
  • 中國女婿任英外交大臣,身家過億,也抵不過老丈人的一壇米酒!
    英國政壇地震,外交大臣鮑裡斯突然憤怒辭職,中國女婿、衛生大臣亨特接任。
  • 清朝官員很有智慧,反覆折騰一張名片,就為證明自己高英國人一等
    受近代屈辱歷史的影響,人們對於清朝官員的印象往往都是「愚昧」、「腐朽」、「僵化」,但實際上清朝官員是非常有智慧的,至少在乾隆時期是如此,在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的訪華過程中,清朝官員的這種智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