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

2020-12-21 孫老師數學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高考數學專題訓練。

第(1)問,把證明{bn}是等比數列,轉化為證明①式成立,這是關鍵的第一步,能想到這一步,就有了證明的目標,接下來根據已知條件朝這個目標推理就可以了。

會使用a符號代換S符號是解決數列問題很重要的一個技能,如下,代換之後,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結論②。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學習數學,我在功眾號「愛做數學題」中把所有發布的課程和專題按照課本順序進行了分類整理。

第(2)問,數列{Cn}是由一個等差數列和一個等比數列相乘得到的,故需要使用錯項相減法求其前n項和。

錯項相減法的通用過程為:第一步,令n分別等於1、2、3、…、n,求出c1、c2、c3、…、cn,Tn等於這n項的和,以此列出一個等式,見③式;第二步,③式的兩邊分別乘以等比數列的公比,得到④式。

其中,④式中各項的位置相對於③式都向右錯一位,即第一項放在第二項的位置,第二項放在第三項的位置,以此類推。

第三步,令③式減去④式(右邊相減時,一定要使處在相同位置上的數相減),得到⑤式,⑤式的右邊一定會出現一個等比數列的前某些項的和,本題前n項是等比數列,然後使用前n項和公式求出這n項的和,最後進行化簡即可求出Tn。

相關焦點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等比數列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等比數列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 類型三:由a(n+1)=pan+q求通項,固定構建方法,知此方,秒解決
    一般出現數列的題目,可能是讓你求數列的前n項和,或者證明某種不等關係,但是這些都需要先求出去數列的通項。先求出數列的通項,就要根據數列的遞推公式求解,而數列的遞推公式千變萬化,很多時候讓同學們手足無措,所以就要對數列的遞推公式進行總結和整理。
  • 求數列|bn|前n項和需注意哪些?易錯題,不知這些會再錯,須知點
    ⑴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⑵設數列{bn}的前n項和為Tn,且Tn=Sn-10,求數列{|bn|}的前n項和Rn。求出數列an的通項公式一般就是需要求出數列的公差和首項。第一步,求出數列an的公差。根據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Sn=(a1+an)n/2,且S5=65,則S5=(a1+a5)×5/2=65,解得到a1+a5=26.
  • 類型四:由a(n+1)=pan+rq^n求通項?雙層構建難度大,不會別錯過
    求出數列的題一般都離不開求數列的通項,而求數列的通項卻離不開數列的遞推公式。前面已經介紹了數列遞推公式的三種類型,今天來介紹遞推公式的第四種類型。1)=pan+rq^n求通項方法和注意事項待定係數法:a(n+1)=pan+rq^n(pqr≠0)型,數列{an}的首項a1已知,一般利用待定係數法構建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求通項公式。
  • 高中數學數列求和常見公式歸納總結
    等差數列的和=中項×項數2.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 x項數÷23.數形結合求金字塔數列的和當然,大腦中有這張圖以後,還可以採用配對的方法,將n矩形右邊的矩形移動到最左邊 分別疊加,最終能得到n個面積為n的矩形,故總面積是n×n。
  • 類型六、七求數列通項?須轉變函數,方法很重要,沒見過的都不會
    今天我們一起講兩個類型的遞推公式,這兩個類型也是兩種構建的思路。類型六的構建思路和類型五相似,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類型七的構建。然後再根據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出數列{bn+lgp/(r-1)}的通項,然後再根據{bn+lgp/(r-1)}的通項求出數列{bn}的通項,最後根據數列{bn}的通項求出數列{an}的通項.
  • 考研數學|極限可用夾逼準則計算的n項和數列,就這3種類型!
    計算n項和數列極限是考研數學一個常見的考點。就其計算方法來說,主要有下面5種方法:(1)公式法:先利用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然後再求極限;(2)定積分法:n項和轉化為某一個函數特殊積分和的形式,利用定積分計算該積分和;(3)夾逼準則法:先利用和式數列或部分數列的單調性,將和式分別放縮成兩個極限相等的n項和數列,這兩個數列的極限就是所求極限
  • 斐波那契數列為什麼那麼重要,所有關於數學的書幾乎都會提到?
    - OEIS)也滿足這一特點,但初始項定義不同)二、求解方法講完了定義,再來說一說如何求對應的項。斐波那契數列是編程書中講遞歸必提的,因為它是按照遞歸定義的。所以我們就從遞歸開始講起。1.遞歸求解int Fib(int n){return n < 2 ? 1 : (Fib(n-1) + Fib(n-2));}這是編程最方便的解法,當然,也是效率最低的解法,原因是會出現大量的重複計算。
  • 數學分析2.3數列極限存在的條件練習題
    只有證明了{an}的極限存在,才能設lim( n→∞) an=a.而事實上{2^n}是遞增且無上界的數列,它的極限不存在。所以以上解法不正確。3、證明下列數列極限存在並求其值:(1)設a1=√2,an+1=√(2an),n=1,2,…;(2) a1=√c(c>0),an+1=√(c+an),n=1,2,…;(3) an=c^n/n!(c>0),n=1,2,….
  • 考研數學|這個方法很好用!證明遞推數列收斂的壓縮映像原理
    前面老梁已通過兩篇文章對單調有界數列極限存在證明和極限計算做了介紹:遞推數列的有界性和單調性的證明方法和思路(文末往期回顧有連結)。今天老梁繼續介紹遞推數理收斂性證明的第二種方法:壓縮映像原理方法。為避免繁瑣的證明,我們只介紹利用壓縮映像原理的一個簡單且容易使用的命題,用來證明遞推數列的收斂性和極限的計算,該命題的證明過程,就是求遞推數列極限的過程。
  • 類型二:由a(n+1)/an=f(n)求通項?歸類內容,常考類型,方法須知
    一般出現在大題的第一問中,也會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遞推公式的類型很多,但是一般分為七種模型,上一節中詳細地講解了類型一,這節中詳細講解類型二的轉化方法和注意事項。1)/an=f(n)的轉化方法和注意事項類型a(n+1)/an=f(n)(n∈N+)的轉化方法一:數列an的首項a1已知,且數列f(n)的前n項積易求,可採用累乘法。
  • 類型一:由a(n+1)-an=f(n)求通項,方法和注意事項看這,歸類內容
    1)-an=f(n)(n∈N+)型,數列{an}的首項a1已知,且數列{f(n)}的前n項和易求,採用累加法。方法二:a(n+1)-an=f(n)(n∈N+)型,數列{an}的首項a1已知,且數列{f(n)}的前n項和易求,也可用裂項相消的反向還原法。
  • 數學分析2.2收斂數列的性質
    證:設a=lim( n→∞) an,對任何b≠a,取ε0=(|b-a|)/2,則在(a;ε0)之外有{ an }的有限個項,從而,在(b;ε0)之內至多只有{ an }的有限個項,所以b不是{ an }的極限。所以收斂數列只有一個極限.
  • 類型五:an=ma(n-1)/「ka(n-1)+c」求通項?思路不同一般都不會構建
    即類型三a(n+1)=pan+q(p≠0,1,q≠0)型根據待定係數法將數列{an}構建出現的數列{an+c}形式的等比數列;類型四a(n+1)=pan+rq^n(pqr≠0)型也是根據待定係數法,通過兩次構建將數列{an}構建成數列{bn+c}形式的等比數列,這裡的bn=an/q^n。
  • 數學分析2數列極限總練習題
    1、求下列數列的極限:(1)lim(n→∞)(n^3+3^n)^(1/n);(2)lim(n→∞)n^5/e^n ;(3)lim(n→∞)(√(n+2)-2√(n+1)+√n).4、應用上題的結論證明下列各題:(1)lim(n→∞)(1+1/2+…+1/n)/n=0;(2)lim(n→∞)(a)^(1/n)=1(a>0);(3)lim(n→∞)n^(1/n)=1;(4)lim(n→∞)1/(n!)
  • 2020高考數學考點出爐,18個易錯知識點匯總!
    03、數列  1.易錯點用錯基本公式致誤  錯因分析:等差數列的首項為a1、公差為d,則其通項公式an=a1+(n-1)d,前n項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等比數列的首項為a1、公比為q,則其通項公式an=a1pn-1,當公比q≠1時,前n項和公式Sn=a1(1-pn)/
  • 把握對的題選項卻沒有答案,是題錯了嗎?出題者會沒水準?解謎團
    形如,an=2a(n-1)-1,an=2a(n-1)+2這樣的遞推公式,我們一般都是寫成an+t=2[a(n-1)+t]形式,然後再將an+t看成是一個整體,則數列{an+t}就是等比數列,再根據數列{an+t}通項公式求出數列an通項公式。
  • 高中數學數列放縮法技巧大全,通俗易懂步驟完整,看一遍就會了
    證明數列型不等式,一直以來是高中數學的難點,考試中這個類型的題經常作為壓軸答題出現。各位同學想要考一個好成績,這個類型的題目真的不能掉以輕心。那麼解答這個類型的題目有什麼好的技巧嗎?當然有,在做題時,同學們要注意多角度觀察所給數列通項的結構,抓住其規律進行適當的縮放。具體的技巧我整理了一份電子文檔,涉及到一些數學公式和符號,這裡只能通過圖片的方式展現。
  • 植物生長中的黃金分割與斐波那契數列
    2.植物生長與斐波那契數列之間的關係以上三例,均與斐波那契數列有關,我們知道斐波那契數列是一個由兔子問題延伸出的數學概念,它是1,1,2,3,5……這樣一組數,下面是對植物生長與斐波那契數列之間關係的詳細研究。
  • 我居然從一隻貓身上學到了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是由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定義的把它寫成數列的形式是這樣的:1,1,2,3,5,8,13,21,34,55,89,...我們再看到這個數列1,1,2,3,5,8,13,21,34,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