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日語中可以用漢字表示的「奇葩」外來語!

2020-12-09 夏槿日語教室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有許多的外來語單詞,它們都是用片假名書寫的。比如「テレビ」(電視)「ドア」(門)「ベッド」(床)等等。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外來語單詞是可以用平假名書寫的,甚至它們還有漢字,比如「煙管」「菸草」「釦」「洋燈」,分別是哪些外來語單詞呢,大家能猜到嗎?

今天就一起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日語中那些有漢字的外來語單詞吧!

其實外來語單詞剛傳入日本時,首先是用平假名標記的。但因為平假名只能表示讀音,普通老百姓並不能理解它的意思,所以後來日本人便試著給外來語添加漢字以解釋其意思,所以早期引入的外來語單詞其實是有漢字的。只不過到了近代,日本人用片假名來標記外來語,這些外來語的漢字就漸漸被人們遺忘了。

此類有漢字的外來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地名、國名

比如:

アジア 亜細亜(亞洲) アメリカ 亜米利加(美國)  ロシア 露西亜(俄羅斯) ドイツ 獨逸(德國)

如今這些國名雖是用片假名表示,但它們的漢字簡稱依然在使用,比如「美國」在日語裡被稱為「米國」(べいこく),日俄戰爭被稱為「日露戦爭」(にちろせんそう)等。

2、日常生活用品

這類詞數量最多,比如下面幾個詞,大家看漢字也能猜出大致意思吧。

ガス 瓦斯  たばこ 菸草  キセル 煙管 ボタン 釦(紐扣,按鈕) ブランコ  鞦韆(鞦韆)

不過接下來的幾個詞就不是那麼一目了然了,大家可以先試著猜一下它們的意思。

護謨 洋燈 溫突 燐寸火燧

下面公布答案!「護謨」其實就是ゴム,橡膠。還有一個常用單詞「消しゴム」,就是橡皮的意思。

「洋燈」就是「ランプ」,燈,這兩個漢字充分體現了它是從西洋傳入的。這跟我們以前把蠟燭叫「洋蠟」,火柴叫「洋火」是一個道理。

「溫突」讀作「オンドル」是「火炕」的意思,它來自朝鮮語。

「燐寸火燧」,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它與「火」有關,其實就是「マッチ」,火柴。

3、計量單位

各種外來的計量單位如今都用片假名書寫,其實它們起初也有漢字,比如「メートル」就寫作「米」,而「センチメートル」(釐米),最早是寫作「糎」的,是不是很形象呢?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グラム」,它是「克」的意思,但漢字卻是寫作「瓦」,那麼千克「キログラム」自然就是寫作「瓩」了。

4、飲食

「コーヒー」(咖啡)這個詞剛傳入日本時,是寫作「珈琲」的,現在還有不少咖啡館用這個詞做招牌,大概是追求復古韻味吧。還有一個詞「曹達」也是一種飲品,它看上去像個人名,其實是「ソーダ」(蘇打水)的意思。

怎麼樣,這些單詞的漢字你都見過嗎?是不是很有趣呢?喜歡就繼續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萬萬沒想到,這些日語單詞竟然是外來語!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面有大量的外來語單詞,大多是來自於英語,也有來自於法語、德語和其他的語言,這些單詞都是由片假名書寫的。大部分和原本的單詞發音很相近,我們很容易辨認。可是日語當中還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單詞,大家都認為它們是地道的日語,但其實卻是外來語單詞!今天就跟小編來看幾個例子吧。イクラ我們在日料店經常吃到的魚子「イクラ」並不是不是日語,但是來自俄語的ikra,也是「魚卵」的意思。
  • 隔在中西之間的日本: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問題
    日語的「假名」(字母)不過是漢字的變體。而在近代,則是中國拼命地向日本學習。別的方面且不論,僅就語言文字方面說,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漢語的輸出國。日本「漢語」,衝擊著東亞各國的語言系統,當然也大量進入中國的漢語中,成為中國人日常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由日本輸入的漢語詞,被稱作日語「外來語」,這裡也借用這種稱謂。
  • 日語老師如何看待外來語:真的是日語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嗎?
    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外來語無疑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大煩惱。例如,「ラジオ」與「radio」的發音有很大差異;「チーム(team)」與「ティー(tea)」雖然都包含字母tea但無論是發音還是寫法都不相同;也聽說過有學習者聽到「マンション」聯想到英語mansion,以為是大豪宅,卻發現是小公寓。
  • 日語學習 || 日語外來語到底怎麼記才更有效?
    第一外來語中的表示法與傳統的表示法的不同點1、小寫的アイウエオ小寫的平假名あいうえお在傳統的日語中,不是完全沒有,但是用得很少。如:「早く大きくなぁれ。」「早く夏休みになるといいなぁ」。這裡「なぁれ」「なぁ」的ぁ是小寫的,表示是個"拖長語氣"(當然寫成一般大寫也可以)。可是在外來語中用小寫的片假名アイウエオ就非常多了。(1)在[f]的後面。由於f的發音表示為フ,所以[fa、fi、fe、fo]的發音分別用「ファ」「フィ」「フェ」「フォ」表示。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近代產生的日文多為外來語,如為漢字,其義亦經常與中文有所出入.
  • 日語中非英語語源外來語單詞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眾所周知,日語的詞彙大致有日語固有詞彙,漢語詞彙,外來語等區分,日語外來語大多數情況來自於英語,也有少數來源於荷蘭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情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非英語外來語單詞。
  • 日語學習|日語中的平、片假名,究竟是指什麼?
    隋唐之後,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字來書寫。但一方面因當時漢字普及起來難度大,且只有部分人可以享受到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是日本呼籲建立自己文字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外加多方面原因最終促成了日語的誕生。 只不過最早的假名被叫做萬葉假名,說白了就是日本人用跟自己發音相同的漢字來表示日語,意義上並不相關,直接用來表音。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
  • 日語中的「男女文字」是什麼?
    一些難讀的地名如 「魚群」可讀作「なぶら」(nabura)或「なぐれ」(nagure)很多都是來自萬葉假名,一些常用語, 例如よろしく(yoroshiku), 難以根據漢字讀出發音,也以萬葉假名表示。來自百科「萬葉假名」簡單理解就是,每一個音都會有相應的漢字對應,這樣就可以通篇用漢字來表示。
  • 盤點日語中那些名字超級難讀的食物
    今天老師想說的是關於日語中「難讀漢字」的話題。「難読漢字(なんどくかんじ)」就是指漢字讀音不符合一般規律,不是常見的音讀或訓讀,有很多是先有讀音,後添加的漢字,因此漢字跟讀音沒有什麼關係,這種叫做「熟字訓(じゅくじくん)」。比如「五月雨」讀作「さみだれ」。還有一些外來語最初有漢字,後來漸漸被片假名取代,所以原本的漢字被人們忘卻了。
  • 包含大量漢字的日語容易學嗎?
    著名的日本和尚圓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全文也是用漢字寫成,現在還被用作我們的漢語語法研究資料。也即是說,從語言史來看,日本的漢文基本承傳了唐代的語言和文體,中日間的所謂「同文」意味著憑藉漢文是可以互通的。
  • 中國人學日語有優勢?日製漢字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了表示誠意,日本相國長屋王贈送中國僧人上千件袈裟,每一件袈裟上都繡著這樣一小段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就是疫情期間日本支援武漢的加油語,它承載的是中日交流的歷史溫情。源於中國的日本文字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國家,他們熱衷於接受外來事物,卻又不至於迷失自我。漢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引入漢字之前,日本是沒有文字的。赴唐學習之後,他們模仿草書創造了平假名,用楷體的偏旁創造了片假名,這才有了完整的文字體系。
  • 日語外來語中英日對照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下日語中常見的外來語詞彙。日本,是個吸收能力非常強大的國家,語言方面也算是一種。日本人有很多詞彙其實都是引進的歐洲人的詞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英語。而這些外來語,一般都是用片假名表示的。那麼下面就來學一下生活中經常用的到的外來語詞彙吧。
  • 零基礎學習日語你只要掌握這4點就夠了。
    片假名主要來自漢字的偏旁部首,主要用來記錄外來語或擬聲擬態詞,儘管近年來日語中片假名由於年輕人的流行語等使用漸廣,從使用頻率上講不如平假名使用頻率高。因此,如果記憶時有些主觀上的排斥,也不必勉強,以免影響學習興趣只需把平假名記住就可以了。片假名以後學單詞的時候再記。就是學一個單詞有幾個假名就記幾個,隨著單詞量的增加,片假名也就都記住了。
  • 掌握日語五十音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作用,輕鬆學會五十音
    平假名就是一般的用途,而片假名主要有三種用處,第一,表示外來語,第二,用於表示人名,比方說你給自己的名字標註音的時候一般都用片假名,第三,當在一篇文章中重點強調一個詞的時候也適用片假名!如果想要學日語也可以來這個學習群先是是這三個數字453,然後在有這三個數字425,最後是這三個數字018,裡面也有學習資料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區別?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由於日文中的漢字都是繁體字,所以書寫更為麻煩。對!相信大家其實都看得懂繁體字,但是你寫幾個試試?所以日本年輕人都不願意寫,這也是個常態。5. 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漢字有兩個意義,一個是裝B,會寫漢字,然後寫偽中國語已經變成了他們一種時尚遊戲。
  • 盤點日語中那些一不留神就會寫錯的漢字
    今天老師想聊一聊日語中那些長得非常相似的漢字。中文裡就有許多相似的漢字,比如「日」和「曰」,「己」和「已」,一不留神就會看錯、寫錯。日語裡也是這樣,特別是有些他們獨創的漢字,乍看上去跟中文一樣,其實是另一個字。
  • 記不住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可以試試這些好方法
    很多同學都反映,記不住日語中漢字的讀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日語中漢字詞彙的記憶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吧!想要輕鬆有效的記憶漢字詞彙,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音讀和訓讀。日語漢字的讀音大致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讀法。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這些常用日語外來語,原來是這麼來的!?
    company(カンパニー)37.6%「主要用在酒會上,所以有違和感」(30歲女性/金融·證券/事務專職)「英語的カンパニー和日語的コンパ意思完全不一樣」(31歲男性/機械·精密儀器/技術職)「英語國家的人(對日本的コンパ一詞)肯定也大吃一驚」(37歲女性/信息·IT/秘書·助理職位)4位 インテ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