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十三個皇帝,其中有一個皇帝他的平生是被傳的沸沸揚揚,他就是清世祖,順治。他是清朝入關以後以後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最特殊的一位皇帝。因為中國人都知道他「為愛出家」了,但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正史記載1661年的大年初六,百姓們還在快樂的過年,但是從紫禁城裡傳出了一個震驚的消息,當朝天子順治出事了。倒不是出家,而是死了,終年24歲。來自清朝史籍《清世祖實錄》的官方權威資料表示關於順治皇帝的死只有短短的十一個字,而這之中有關於死的時間有關於地點,可唯獨是沒有原因。這樣的清史檔案是被人所詬病的,認為他忽悠人壓根就不可信。
而與此同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種檔案令後人深信不疑,是一首吳梅村的詩,很有權威性比當時的官方記載還要權威。吳梅村是個宮廷詩人嗎,而他有個愛好就是把清宮發生的八卦秘聞寫進詩裡。而畢竟洩露皇室機密是要被殺頭的,所以就用隱晦的手法將內情寫入詩裡。幾百年下來不光是普通人就連文人學者都是反覆研究,試圖從中挖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清涼山贊佛詩》這首詩是在順治離奇「死亡」後寫的,就是解開順治之謎的密碼。「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詩中的「清涼山」就是佛教聖地五臺山,「日」就是如日中天的大人物皇上。難道是想告訴世人順治沒有死而是去了五臺山?一傳十十傳百,放著好好的皇帝不做跑去當和尚,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不得其解的時候,吳梅村本著狗仔隊的精神充分滿足世人的好奇心,把順治出家的原因也寫了出來。「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陛下」當然說的就是順治,而關於「妾」詩中也有暗示「王母攜雙成,綠蓋雲中來」。這首詩有個典故,據傳說王母娘娘有個侍女叫雙成,而雙城姓董,接下來「可憐千裡草,萎落無顏色」這個「千裡草」就是草字頭下面,千裡二字重疊,分明就是個「董」字。而前面的「妾命如塵埃」「萎落無顏色」一語就道破了董姓女子最終的命運,紅顏薄命。
結合全詩上下就是為了告訴人們順治出家與一位董小姐有著莫大的關聯,那麼這位令順治看破紅塵的董小姐究竟是誰呢?有人說是江南名妓董小宛,這個傳奇可所謂家喻戶曉,董小宛跟陳圓圓和李香君被譽為「秦淮八豔」。
話說董小宛在秦淮河大紅大紫的時候最先認識的就是江南名士冒闢疆,還嫁給了他。但是清軍佔領了南京把董小宛搶去了北京還獻給了順治,而順治對董小宛也是喜歡得不得了,於是兩人就談起了戀愛。順治十分寵愛董小宛,後來還立他為皇貴妃,一代名妓成了貴妃這可是要了朝廷的命了。在當時這是一件天理難容的事,有很多人紛紛指責順治胡搞瞎搞,而有個人是最為羞惱,順直的親媽,孝莊皇太后。
於是為了大清江山的鞏固,就耍陰招害死了董小宛。順治痛失紅顏知己就感到人生沒意思了,於是出家。這段愛情故事也是被後人傳的繪聲繪色,那麼究竟這個愛情故事是真的麼?那首密碼詩裡面的董小姐真的就是董小宛麼?董小宛的丈夫冒闢疆寫過一本回憶錄,裡面寫了自己和董小宛相知相愛的全過程,在明朝的崇禎十二年,是兩人第一次見面,當時董小宛16歲,而順治這時才2歲。他還寫道就在順治十四歲的時候董小宛就死了,也就是說兩人壓根連面都沒見過。所以根據時間的差異順治是不可能跟一代名妓董小宛談戀愛的。那麼究竟這詩中的董小姐究竟是誰呢?
順治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董鄂妃。雖然兩人的故事很八卦很稱奇,但經過考證卻是歷史上的真實。董鄂妃在最先選進宮裡當秀女的時候最先指給了順治同父異母的弟弟,後來兩人在一次皇室聚會上認識彼此都有好感,於是順治朝自己的弟媳就展開了猛烈的追求。而兩人的關係被順治的弟弟發現之後董鄂妃就被嚴重警告,於是就跑到順治那裡去哭訴,於是順治就擺出了皇帝的架子賞了他弟弟一個耳光。在順治的弟弟忍無可忍的時候,就自殺了,於是順治就順理成章的贏取了董鄂妃,如膠似漆。
而就在兩人日子越來越甜蜜的時候,皇后看不下去了,而皇后也是大有來頭在當時選皇后的時候,她是孝莊太后內定的人選,正是她的親姑姑。於是仗著自己身為皇后,隔三差五的就以整頓紀律為由去找董鄂妃的麻煩,然而董鄂妃也不是吃素的,就跟順治身邊吹枕邊風。所謂男人徵服世界,女人徵服男人,順治很生氣,就像要廢后改立董鄂妃為皇后。而面對孝莊太后的壓力,順治堅持擺出要立董鄂妃為皇后的態度。
那麼究竟順治皇帝能不能成功的立董鄂妃為皇后呢?這之後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下一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