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的話題上了熱搜,又在網上引起了一陣熱議,這次網友的立場十分一致,大家紛紛表示:「二胎都養不起了,還要養三胎」、「沒錢就別讓孩子生出來跟著自己受苦了」、「堅決不生」......
「恐婚恐育」不是鼓勵三胎所能解決的社會性問題,那麼在提倡生三胎的同時,我們來回顧一下二胎家庭都怎麼樣了。
01、要二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曾經有一個80後老爸在網上寫了一篇名為《怕個毛!讓二寶爸來給你洗腦》的文章,看這標題就知道,這位老爸對自己的二胎信心滿滿,列舉數條反駁人們對二胎的恐懼,那麼這位滿滿豪情壯志的二胎寶爸,後來怎麼樣了呢?
沒多久,這位寶爸就對自己要二胎的決定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理想中的一家四口幸福滿滿的日子,很快被雞毛蒜皮的日常所擊垮,等待他的,是體力、精力和經濟上的三重壓力。
原來,他是一個夜班編輯,妻子上白班,盤算著這樣夫妻兩人可以輪流照顧孩子,也不用再麻煩老人幫帶,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夜裡兩點下班的他,還要幫著妻子照顧二寶,一天五個小時睡眠都保證不了。而他的妻子,也輕鬆不到哪去,白天工作繁忙常常加班,晚上照顧孩子睡眠不好身心俱疲。
與此同時,生活開支也加大了許多,他請了一位阿姨來做家務和做飯,一個月6千的開支,大寶上幼兒園和興趣班,二寶奶粉尿不溼,一進一出雙向收費,每個月的費用像流水一樣譁譁往外倒,一覺醒來恨不得滿眼都是人民幣的影子。
試想一下,生活和工作雙重壓力之下,二胎家庭沒個老人幫忙帶娃真的行嗎?
大寶上學接送要有專人,二寶更是一刻離不了大人,兩個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更是矛盾不斷時刻需要人緊盯,生怕任何一個孩子出一點意外。
即便有專門的老人帶娃,也還得保證老人身體必須健健康康,否則整個家庭節奏立馬就亂成一團。
這位寶爸這樣來形容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日子,就好像一臺機器在運轉,每一個螺絲釘都擰得很緊,不能出一點差錯。」
確實,這樣的日子,光想想都覺得如履薄冰。
02、不養娃,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養大一個娃,就要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2018年有媒體曬出過《中國十大城市養娃成本排行榜》,裡面算的是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北京和上海排在第一和第二,分別是276萬和247萬,三四名深圳和廣州的也超過了200萬,杭州、南京、武漢分列5、6、7,在180至160萬之間,第十名的長春,也超過了120萬。
這個算法,我覺得還算是保守的,因為就連我們這排不上號的13線小城市,一個娃,一年光興趣班、生活費、保險等費用算下來,平均都有6萬左右,按這個標準,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可不就真的得100萬左右嗎?
雖然也有人說,窮有窮養法,富有富養法,但畢竟現在養娃不像咱們80年代,那個時代車馬很慢,也沒有補習班,孩子的學習基本靠自立更生,學好了就好,學不好就拉倒,因為都是同一起跑線。
而且沒有對比也沒有傷害,那時候網絡信息不發達,誰也不知道自己跟別人孩子差距多大,父母也沒有那麼多焦慮,願意接受孩子的平庸。
而現在,動不動朋友圈誰家孩子3歲認識幾千個字,誰家孩子5歲鋼琴考了幾級,在誰家孩子小學考試次次年級第一,老母親這顆忐忑不安的心啊,翻一圈朋友圈就涼半截,心裡就一個想法:自己孩子跟別人比咋就那麼差呢?
繼而痛定思痛:一定是自己在孩子教育上太節約成本!最好的補習班,報!最好的教材,買!最好的老師,請!
不計代價的背後,是自覺壓縮自己的生活成本,雙十一的購物清單裡,清一色全是孩子的東西,翻開衣櫃,都是幾年前的衣服,之前看到數字就頭疼的老母親為了孩子開始變得精打細算,哪個地方奶粉打折、便宜多少能算的精確到克;哪個店的尿不溼最划算,優惠幅度能精確到片。
即便是這樣,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忙和累,就只剩一個感受:窮!
每天晚上看著娃,就像看著碎鈔機在「轟隆隆」作響,那聲音恨不得讓人精神失常,最害怕的其實不是一臺碎鈔機在轉,而是兩臺!
養娃一直窮,一直養娃一直窮!
03、養娃難,其實生娃也難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位憔悴的外國媽媽,講述了生孩子前後女人所面臨的各種生理上的不適,看的我淚流滿面,感同身受。
她說:
把孩子生下來之後,你基本上需要把整個分娩過程再重複一遍。
因為你要把一袋叫「胎盤」的人肉再「生」出來。
生產後的第一次排便,也像生孩子一樣痛。
生產後的6周內,你會在半夜醒來,汗流浹背,可能是在32度氣溫的時候出著冷汗,覺得自己快凍死了,然後在15度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熱。
你還可能會遭受產後斑禿和脫髮,照鏡子的時候你會認不出你自己。
除了視頻裡的這些,大多數女人還在生產前後飽受孕吐、孕期浮腫、便秘、產後下奶、脹奶、產後漏尿等等折磨,一套流程下來,就像從鬼門關闖了一遭,再看周圍的紛紛擾擾,人也變得淡定許多,就覺得跟懷孕生子比起來,一切都是浮雲。
在懷孕生子這件事上,似乎很少有人會考慮到女人的感受,人們大多會說「每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甚至連很多女人自己都這樣想,卻沒有人想到,在這個背後女人付出了多少代價。
然而,沒有人真正去問過女人快樂嗎,都單方面給女人冠上「有了孩子就成了幸福的母親」的標籤,也沒有人問過她們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可是,女人在有孩子的同時,何嘗不是走進了一個永遠走不出的「牢籠」,永遠被生活瑣事和孩子所羈絆,正如一部韓劇裡的臺詞:
作為別人的媽媽,別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時候,卻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麼地方,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應該能找到出口,可是依然還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時候我會想說,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04、想好幾個問題再決定生不生
所以,當你想要二胎或者三胎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你的經濟實力是否允許?
2、有沒有人幫你全職帶娃?
3、你的丈夫是否願意幫你分擔家庭和帶娃壓力?
4、你是否具備陪娃寫作業的耐心、信心和責任心?
5、你能否接受你的孩子終將平庸的現實?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再要一個孩子,你的妻子是否會因此而幸福?
想好這幾點,再去決定是否生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