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2021-01-18 海潮如峰

當代藝術

有位名人說過:藝術是最沒希望、最沒前途的行業。耐人尋味的是這位名人是靠藝術起家,就像做藝術的家長,都不希望子女繼承自己的行業,囑咐後人不要當空頭的美術家。

沒受過油畫的專業訓練,因此沒有條條框框,沒有束縛,創作時就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揮灑。通過創作發表的文章及油畫,發現自己對所謂敏感的事物一點也不敏感,有些漸入佳境,因為當代藝術就是觸碰最敏感的人性禁忌。

如果按照規定去創作,是創作不出好作品,反映內心深處最脆弱的地方就是藝術的最閃光點。無形的上層建築害怕這些東西人們都了解,所以極力粉飾這個世界。就像影片《楚門的世界》所表現,當楚門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攝影棚裡,不覺得痛苦,都已經習慣,覺得這就是美好的世界。

藝術創作尤是如此,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佔大多數,看得見外面世界的少數人,卻不敢去表達。衝破藩籬的是極少數者,是敢於與舊世界挑戰的勇士,是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

附圖:232《無問西東》油畫系列之二百三十二 普羅米修斯 布面油畫 60X80m,2021年,內框

相關焦點

  • 2020藝術廣東·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展覽現場大洋網訊 昨日,2020藝術廣東·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廣州流花展貿中心開幕,將持續至11月29日。「藝術廣東」到今年為創辦以來的第十一屆,被公認為是藝術市場學術化和規範化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它不僅有效改善了廣東藝術市場藝術生態單一、藝術品類不夠豐富的現狀,還有力地推動了本土文化與國際交流發展。據悉,本屆參展藝術機構達五十餘個,國內外參展藝術家近百人,超過一千件架上繪畫、裝置和其他各個種類的藝術品集中在博覽會期間與觀眾見面。
  • 西藏當代藝術肖像
    定日瓦紅牆拉薩的陽光,暴烈、公平而自由;輕易予人古銅色的膚色,這裡是年輕人嚮往之地,總會與時尚同步。定日瓦蠟燭藝術和宗教這兩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卻也有互寄共生的關係。西藏的藝術從宗教中出走,面對著陷阱和人群的懷疑。西藏當代藝術對傳統的繼承和當下的轉型已經開始醞釀。
  • 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區別,倘若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稍加查找,我們便會找出許許多多的詮釋和解讀。然而,接下來我想談的是我所認為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區別。波普藝術家創作的立體主義作品1.時間範疇不同眾所周知,現代藝術是西方20世紀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藝術形式,在不同的具體時期又由不同的流派作為主導。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0:皮爾斯符號學與藝術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曲高和寡的生物藝術:當代藝術新可能
    生物藝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如何?這種藝術形式是否被大眾所接受?它會對中國當代藝術產生怎樣的影響?本期「藝視野」欄目,記者採訪了批評家、策展人高嶺,藝術家李山以及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費俊,對生物藝術的概念進行解讀,對其發展現狀與爭議重點進行討論,帶大家一同走進生物藝術的世界。
  • 藝術的展覽和展覽的藝術——當代藝術展覽的發展和功能
    展覽的結構類似於電影院主要由藝術品、藝術家、策展人(或藝術總監)、公眾、展覽背景和藝術市場交織而成,該生態圈對於藝術家和藝術本身以及文化政策乃至經濟環境和美學環境均有影響。展覽的發展有賴於文化組織者的帶頭作用(評論家、策展人、畫廊、史學家等),基於公眾共識和參觀者來表達當代藝術體系內的知識和觀點。
  • 清華大學舉辦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現場。清華藝博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馬海燕)「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覽即日起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此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今年舉辦的第7個展覽,也是今年的收官之展。
  • 當代藝術市場裡的非洲藝術家
    經過20年的成功嘗試,非洲藝術終於贏得了國際收藏家的心。當代非洲藝術的新時代正在開始,現在已經在威尼斯和紐約等地建立了穩固的地位。,但巴黎和倫敦則專注於非洲大陸的當代藝術。
  • 美術研究|希望中國當代藝術留給後人的是真正的藝術而非垃圾!
    高名潞在2006年出版的《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明確提出在時間上他所論及的是過去20多年的藝術,而在觀念上他將中國當代藝術界定為中國的「前衛」藝術,並嘗試從現代性的角度分析中國當代藝術[2]。
  • 藝術人物·當代著名藝術家——楊紅
    首創中國當代民俗油畫「嶺南麗」系列及國粹「京劇人物」系列油畫藝術作品。「嶺南麗」獲得了中國商標權。中國當代民俗油畫「嶺南麗」系列及國粹「京劇人物」系列油畫藝術作品,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著作權。11月參加第二屆中國收藏文化博覽會上「楊紅油畫藝術作品」榮獲金獎。12月受中國中央黨校名人美術館邀請,成功舉辦「中國女畫家楊紅油畫藝術作品展。
  • 「超級商人」查爾斯·薩奇是怎樣影響當代藝術的?
    而將薩奇與其他將收藏作為噱頭的富豪巨鱷區別開來的,是他本人對當代藝術,尤其是美國的當代藝術的真實興趣——在學生時期,薩奇就對「大膽,叛逆和標誌性的事物」產生了迷戀。他沉迷於「貓王」普雷斯利和搖滾吉他手查克·貝裡的音樂,更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到傑克遜·波洛克畫作時候的心理感受,稱其為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及親手打造的ART FUTURE PRIZE 亞洲新星獎,以培力藝術新秀為目的,擴張新銳藝術家的國際市場版圖,深化當代藝術的全新思維,成為當代藝術推手之領袖,於神旺大飯店與富邦國際會議中心,在2020年1月17日(五)至19日(日)臺北熱鬧的藝術周末隆重登場。
  • 當藝術「愛」上遊戲:中國當代藝術如何「應用」電子遊戲?
    而在當代中國,我們卻常在兩個,甚至三個分別的領域去討論電子遊戲與藝術。玩家群體、藝術圈、遊戲業內、學界各執一詞,而其中常常被忽視的,便是中國當代藝術場域內的電子遊戲。當中國遊戲行業面向西方遊戲工業追趕的同時,中國當代藝術也在接受西方當代藝術使用的話語,對新式媒介的嘗試,網際網路技術的使用,到如今新媒體藝術網紅展遍地開花。電子遊戲作為如今重要的文化現象與話語,當代藝術界也曾有過對應敘述與作品。
  • 打破禁忌、挑釁、震驚或踐踏:當代藝術的偽術
    文|Keiko.wx好多時候發現,所謂當代藝術,談起來就讓人一頭霧水,到底是當代藝術有真的那麼高冷讓人難以接近呢,還是其實是有那麼一票人想利用話語權設置藝術壁壘,不想讓人靠近從而保持自己的地位和神秘感呢?當代這個詞,我認為首先是個時間副詞,它是對時間軸的一個大概區分,就如同我們現在把以前的時代劃分為唐宋元明清那樣。
  • 「突破·界限」中國當代藝術陶瓷展在廣州舉行
    (央廣網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何偉奇)由廣州市美術家協會陶瓷藝委會、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組委會、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主辦的「突破·界限——中國當代藝術陶瓷展」11月21日至12月20日在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舉行。
  • 戴雨享《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杭州,中國2019「藝術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海展覽中心,上海,中國2019 巴黎2019法國當代創新藝術雙年展,巴黎大皇宮 ,巴黎,法國2019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陶藝展區,中國陶瓷博物館,景德鎮,中國2018「跨界東方」國際陶藝協會IAC會員展,鶯歌陶瓷博物館,臺北,中國臺灣2018 學院陶藝十年
  • 【當代藝術】Jenny holzer
    Jenny Holzer在1950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加利波利斯,她是一位當代藝術家,她作品的「不容易定位」特性深植世人心中。
  • 韓國當代藝術聯展——文化符號_ 藝術中國
    開幕酒會:2014年5月3日 3:00pm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797路(五號停車場對面)策 展 人:韓之演藝 術 家:崔永旭 金基羅 李慶美 樸勝模泉空間將於5月3日舉辦「文化符碼」韓國當代藝術聯展
  • 2020·當代藝術領軍人物-鍾適斌
    2020·當代藝術領軍人物-鍾適斌鍾適斌,1945年出生於福建惠安。自小酷愛書法,追摹二王,張旭,懷素,孫過庭諸家墨跡。師古亦師今,對毛體,舒同體等也喜愛有加,多加臨摹。在企業期間,常寫些宣傳標語,使練筆不綴。
  • 區氏家具《汲古涵今——當代書房藝術》再版
    正如2019年區氏與多方朋友協力出版的《汲古涵今——當代書房藝術》,這本圍繞生活、藝術、設計與當代書房的人文讀物,得到社會各界人士歡迎與讚譽。好評如潮,卻因僅印300冊「供不應求」。恰因為此書並非公開發售,卻仍有眾多期待它的人,區氏今年將此書再版。  再一次,為一份熱愛和使命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