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參是以長白山人參為原料,運用聯合工藝製作而成。黑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參的成分組成,大量生成了原參中含量較低的Rg3、Rh2、Rk1等珍貴次生皂苷,並且使蛋白質分解為人體極易吸收的胺基酸,同時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多糖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的含量,是與傳統品項白參、紅參並列的全新品項。目前國內已有企業成功開發黑參常溫定向提取技術,所產黑參品質大大超越韓國國寶人參產品「黑參正果」,在無需任何添加的條件下使產品口感醇厚獨特,酸甜適中,可直接入口,量化標準,並且沒有食用後上火等不良反應,極大的擴寬了人參類保健品服用人群。
「黑參」具有極強的產品延伸性,可為醫藥、保健品、食品、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提供基礎性高品質原料;也可直接生產黑參固體飲料、代用茶、飲品、膠囊等多個產品,可滿足不同群體的要求。近年來,吉林省人參、西洋參鮮參總產量分別穩定在2.2萬噸和3000噸,為「黑參」系列保健品生產提供了充足原料。
韓國人參消費80%以上用於食品中,主要以人參小吃、人參茶、人參飲料等食品形式進入消費終端市場,共計600餘個品種。而我國人參產業以生產人參生藥材原料為主,佔整個產業的絕大部分份額。2012年9月,人參作為新資源食品獲批,從政策上為我國人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證。截止2018年9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在國內銷售的的人參類保健品共計221種,涉及人參飲料、人參可樂、人參口服液、人參酒、人參茶等多個品種,非常符合消費者重視飲食保健的心態,涵蓋了「健脾胃、潤腸通便、補肝腎、養血安神、抗疲勞、補氣血、養顏、增強免疫力、降脂、降血糖」等功能。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人群的日益增大,自我保健意識增強以及中國人參加工業快速發展,國內人參產品需求量仍在快速增長。黑參及其系列保健品作為與白參、紅參並列的第三大全新品類,以其高有效成分含量、高保健功效,必將引來爆發式增長,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黑參生產加工已有成熟工藝技術,通過將清洗後的人參先進行破壁蒸煮處理,再進行乾燥,之後在控制溫度和溼度以及pH值,通過蒸製,真空乾燥,復蒸,定向發酵,晾曬至一定水分,再次發酵處理,從而製備得到黑參,其中人參皂苷Rg3成分較之原料鮮參含量提高40%,多酚類物質含量較之原料鮮參含量提高55%,並且該方法不受自然條件影響,可大規模批量生產,口感甜糯,黑參產品的質量可控,適合規模化生產。
黑參有效成分提取採用常溫定向提取技術。它可以在常溫條件下,運用超高壓力,以水和醇等溶劑,提取中藥有效成分,這種方法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並且所得產品品質極高,由於運用的是常溫提取工藝,保留了中藥材所有有效成分和活性物質,尤其是提取熱敏性中藥材,是傳統工藝無法比擬的。
(1)政策條件
《吉林省人參產業「十三五」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出:在市場開發布局方面,重點扶持集安市清河等地建設人參專業市場,規範市場行為,通過設立優質人參銷售專區、組織產需對接等形式,引導形成優質優價機制;以挖掘、創新、弘揚人參文化為主線,著力打造撫松、通化、集安人參文化平臺。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振興人參產業的意見》根據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區劃定和吉林省人參資源稟賦,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確定集安等15個縣(市、區)為人參標準化種植重點發展區域,並提出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採取改組、兼併、股份等多種形式,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人參產業發展,提高龍頭企業集團化、國際化水平。以龍頭企業帶動,重點開發人參種植、加工、營銷、物流、文化等八大板塊31類重大項目。
(2)資源優勢
集安市具有悠久的人參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參資源,是吉林省最優質的人參產區,也是全國唯一的邊條參產區,素有「國參故裡」的美譽。有文字記載的人參採掘歷史達1700多年。全國最大的林下參基地,栽培人參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人參總產量約佔吉林省的四分之一,全國的五分之一。由於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集安人參品種獨特(邊條參),型美、質優、皮老、紋深。其獨特的栽培技術為「兩倒制」,即在人參生長期內,每兩年移栽一次,共移栽兩次,這樣人參的生長期就為六年,在移栽的同時下須整形,這在其他地域是無法實現的,也是世界獨創的。集安的人參皂甙含量高(集安新開河紅參皂甙含量可達到2.81%)。
(3)產業優勢
集安市人參產業依託集安人參研究所,不斷強化人參栽培、產品質量技術攻堅。目前,在平地栽參方面共取得4項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技術推廣面積達1.5萬餘畝;制定「人參非林地生產技術規程」吉林省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已有5所高校和科研機構與集安市企業進行成果對接和共同研發,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共申報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項目23項,申報發明專利4項,開發、研發新產品33個;全市新成果轉化新增產值佔當年工業總產值的10%以上。
以集安優質邊條參為原料加工生產的新開河參及系列參藥產品遠銷海外,並在國際、國內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據統計,集安以邊條參為原料的醫藥產品共獲國際、國內大獎41項。新開河參系列產品曾獲「第十六屆日內瓦國際新技術及發明博覽會金獎」、「中國馳名商標」等29項國際、國內獎項。產品主要銷往廣東、福建等省份及香港、臺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清河鎮的野山參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自2016年以來,集安已連續三年舉辦國際性人參文化節,對弘揚人參歷史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集安人參的皂苷含量和品形、質量在國內首屈一指,人參產業在農民經濟收入中佔重要地位。集安市人參現代產業園成功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開啟了集安市人參產業新的發展篇章。
年生產黑參1040噸,年生產黑參禮盒、黑參養生茶、黑參口服液、黑參多糖軟膠囊、黑參顆粒衝劑等保健品2496萬盒。
總建築面積97360㎡,主要建設原料庫、生產車間、成品庫、氣調冷藏庫、辦公樓、食堂、研發中心、職工宿舍樓、展銷中心等。
項目總投資1286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13600萬元。
企業自籌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30000.00萬元,利潤18726.32萬元,投資回收期5.37年(稅後,含建設期2年),投資利潤率 14.56 %。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充分發揮集安及其周邊縣市道地長白山人參資源優勢,提高人參深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合資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議。
資金,其它方式可面議。
集安市清河鎮(吉林集安經濟開發區清河新區)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單位名稱:集安市商務局
單位地址:鴨江路3001號
集安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幅員面積3341平方公裡,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1個鄉鎮、4個街道,127個行政村,總人口23.6萬人,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衛生城市、全省加快開放發展試點市。
一是世遺古都。集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漢唐時期的高句麗民族曾在集安繁衍生息並建都長達425年之久,傳19代王,留下了「海東第一古碑」好太王碑、「東方金字塔」將軍墳、「東北亞藝術瑰寶」高句麗古墓壁畫等一批享譽世界的文化瑰寶。2004年7月1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集安成為全國第30處世界文化遺產地。
二是國參故裡。集安人參應用歷史已有1700餘年,人工栽培歷史約500年。全市人參種植面積17.62萬畝,鮮參年產量4000噸左右,約佔全省的1/7,全國的1/10,集安人參代表長白山人參最高檔次,價格高於其他人參產區50%左右,是世界最優質人參產區、中國人參之鄉、吉林省人參主產區之一、全國邊條參唯一產區;是全國最重要的人參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全國整株開發利用的唯一地區。
三是邊境風情。集安地處鴨綠江國際經濟合作帶核心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滿浦市、慈城郡、楚山郡、渭原郡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03.5公裡,中朝國際列車每日往返於兩國之間,是吉林省唯一一個擁有公路、鐵路、水運多種對朝通關模式的縣市。全國155種基本景觀類型中,集安有121種,已開發出了10大景區、200多個景點和10條精品線路,是集古蹟、邊境、生態於一體的全域旅遊城市。
四是養生福地。集安氣候條件在全省有「四最」,即平均降雨量最多、積溫最高、無霜期最長、風速最低,年平均氣溫7℃。森林覆蓋率達82.16%,鴨綠江集安段水質接近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過330天,城區PM2.5指數保持在2—15之間,人均壽命80.7歲。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品質優良的人參、山葡萄、五味子、蜂產品、食用菌、林蛙、水果等一系列馳名全國的特產資源。
郵政編碼:134200
聯 系 人:王淇 孟慶媛
聯繫電話:0435-6224912 15584831795
傳 真:0435-6223953
郵 箱:jajhzsk@163.com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 系 人:劉道廣
聯繫電話:0435-3650996 18904359157
E-mail: th365095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