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靈感和既視感往往是來自於夢境,今天我們就聊一個靈感來自於夢境的真實的例子,他就是神級數學家拉馬努金。
提到拉馬努金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他的名字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還是2015年的時候一部以他的故事拍攝成的電影《知無涯者》上映。而這一年,拉馬努金已經去世95年了。
1887年12月22日這天,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卻從小就對數學顯示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
在他11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學數學的全部知識,到了16歲的時候,他接觸到了《純數學與應用數學基本結果概要》這本書,其中收錄的5000多個數學定理,但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證明。於是他開始一個一個地證明書中的定理,為此花費了大概5年的時間,書寫了數百頁的筆記。
儘管拉馬努金是一個數學天才,但他也因此嚴重偏科,除了數學以外的幾乎其他科目都會掛科,所以最終他未能順利從大學畢業。由於沒有正經一點的工作,他隨後的生活極為窘迫,常常食不果腹,但卻從未放棄過對於數學的研究與熱愛。
是金子永遠會發光。機緣巧合之下拉馬努金遇到了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個貴人——印度數學協會的創始人耶爾。耶爾為拉馬努金安排了稅務部門工作的機會,這讓拉馬努金第一次可以填飽肚子研究數學。這期間,拉馬努金的數學成就斐然,提出了包括無窮級數在內的多個公式和定律。
後來在耶爾的幫助下,拉馬努金結識了其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數學家並與其共事了多年。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格佛雷哈代。在兩個人共識的那段時間,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光。
哈代曾經說過,自己在數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發現了拉馬努金,而在評價與其合作的關係時也聲稱那是其人生中的一個浪漫的意外。
在這期間,拉馬努金提出了無數的數學公式。而當哈代問及這些公式是如何得出的時候,拉馬努金的回答讓人錯愕。
原來拉馬努金說自己經常在夢中見到印度女神娜瑪卡爾,他提出的這些公式也都是得到了娜瑪卡爾的啟迪。而當他醒來的時候就能夠思路清晰地寫下這些公式。
由於早年貧窮和飢餓的原因,拉馬努金的身體一向不好,在1919年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從英國返回印度,並在一年後離世,享年32歲。
拉馬努金的一生是短暫的,然而他短暫的一生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數學財富。他去世後給後人留下了4000多個數學公式,至今數學家們僅僅揭開了其中很小一部分謎底,還有絕大部分等著後人們繼續努力去解開其中隱含的真理。
雖然數學家們僅僅是解開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的謎底,但對於人類的貢獻已經是很大了。這其中就包括計算出黑洞熵的數學公式。這一公式在2012年的時候才被破譯,但當時拉馬努金提出這一公式的時候,人們還不知道黑洞為何物。
試想一下,如果拉馬努金留下的數千條公式被一一解開,那將是怎麼樣奇蹟般的發現?到那一刻,人類會不會就此洞悉出宇宙的一切呢?倘若真是如此,那麼拉馬努金和他的夢境又是怎樣的存在?
又或者夢境本身就是靈感的源泉,宇宙的奧秘和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通過夢境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拉馬努金的腦海之中。那麼,我可以說這就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客觀事實嗎?只是我們還搞不懂夢境究竟是怎麼將信息傳遞給我們的大腦的。或許這是另一個宇宙真相等待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