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是否存在其他生命體?我們該如何尋找它們的蹤跡?

2020-12-10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天文學「大辯論」100周年紀念日引發了人們對在宇宙中尋找生命的思考。

1920年4月26日,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自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進行了一次巧妙的公關活動,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Harlow Shapley)和希伯·柯蒂斯(Heber Curtis)舉行了一場辯論。

主題是「螺旋星雲」是遙遠的星系(意味著宇宙比以前想像的要廣闊得多),還是僅僅是我們銀河系的一部分(意味著這個銀河系領域實際上就是宇宙)。

不管這個有點做作的討論有何直接價值,它確實推動了沙普利和柯蒂斯作品的出版,並在某種程度上把這樣一個科學問題帶進了公眾視野。事實上,這種形式在1995年時重新興起,史密森學會主持了一場新生代的公開辯論,並在當時解決了未知的伽馬射線爆發的性質問題。當年我有幸能作為一名觀眾參與其中,因為我那時剛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博士後來到美國,被這裡的壯觀和樂趣所震撼。

現在,距離第一次辯論已經過去100年了,羅伯特·內米洛夫教授和《今日天文圖》(APOD)組織了另一場類似的辯論。這次的問題是如何獲得第一個外星生命的證據,且不僅有兩名辯手參加。APOD的相關人員詢問了一大堆天文學家和天體生物學家的意見,你可以在這裡看到許多不同視角的觀點。至於我的態度,我做了一個5分鐘的視頻,將會嵌入到下面。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的要點是,當我們看到外星生命時,我們是否能認出它們這個問題。為了稍微解釋一下,我想到了下面的圖表:

這張圖示想要闡明基本觀點是,有關在其他地方的生命相關的數據可信度與信息豐富程度之間,總是存在著一種不對等的關係。

舉個例子,如果我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蠕動的生物,那它能夠作為其他地方也存在生命的可信證據,但在可信度相對較高的同時,我們能從它身上獲得的信息會相對較少。也許這種蠕動的生物實際上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樣的(因為行星之間的物質交換),或者它的出現只是強調了我們的太陽系是多麼的「特別」。相比之下,如果我探測到一個由另一種文明傳遞的結構奇怪的信號,這可能會讓我們難以置信或無法解釋(信度較低),但如果它被證實,那將會是令人驚嘆的。(他們活著,他們認為,他們建造!)

至於我對辯論問題的看法——我的猜測是我們首先會得到生物特徵的相關信息,即使我們不能得到非常精確的數據。但是,我們會在不同的環境中不斷積累「這兒發生了什麼」的證據,它們將能表明生命是「普遍存在的」,儘管相關細節仍然難以捉摸。

相關知識

外星人(英語: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ET),舊稱宇宙人,是人類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統稱。從古至今,人類對其他行星是否存在外星人,以及外星人及其文明是什麼樣的,一直存在猜測、想像、研究與探索。一些人將地球上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文明產物或不明飛行物,都歸責於外星人及其影響。但現今地表文明因為集體意識與頻率的關係還無法實際探查是否有外星人,甚至是外星生命的存在。

有些學術單位(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哈佛大學派屈克萊加州大學和非營利組織SETI協會等)參與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這些組織致力於用無線電望遠鏡等先進設備接收從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從中分析有規律的信號,希望藉此發現外星文明

作者: Caleb A. Scharf

FY: Dotcal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金星是否存在生命,需要漫長研究來證明
    這個磷化氫氣體瞬間引爆整個科學圈,因為這就代表金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體。而這段時間裡,科學家們積極研究這個發現是否正確。首先是驗證這個磷化氫是否真的存在,還是科學研究隊在虛構?另外也在審核這個磷化氫是否只有地球生物才能產生?從而驗證是否代表生命體存在的可能性。按照科學家的發現,金星的表面溫度達到了煉獄般的溫度,想要在這裡存活十分艱難。
  • 外星人存在嗎?英第一位太空人相信它存在,而且可能就在我們中間
    外星生物在地球上一直都有神秘的蹤跡,甚至一度傳說美國有相關資料,甚至美國 51區、魔鬼塔就是外星人的基地,只是沒有外洩而已,地球上也有很多超現代文明的發現,那麼世界上有沒有外星人呢?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英國人——海倫·沙爾曼(Helen Sharman)這樣說,她相信外星人是真實的,而且他們很可能就在我們中間。
  • 宇宙之外或存在生命,也就是我們說的外星人,難道是三體文明?
    說起宇宙的起源,不同學派有著不同的觀點。其中被較多人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論,該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黑洞內一顆特殊奇點的爆炸。以宇宙大爆炸論的理論為主要依據,也有科學家提出,宇宙其實存在於一個超大型黑洞的內部,黑洞便是宇宙的出口。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是否真的存在於我們現實之中
    這些宇宙共同組成了所有存在的一切:整個空間、時間、物質、能量、物理定律和描述它們的物理常數。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其他宇宙」或「另類宇宙」。在這些語境中,平行宇宙也被稱為「更替宇宙」、「量子宇宙」、「互穿維度」、「平行維度」、「平行世界」、「平行現實」、「量子現實」、「替代現實」、「交替時間線」、「交替維度」和「維度」。物理學界繼續討論多元宇宙的假說。著名物理學家對是否存在其他宇宙一支存在著分歧。一些物理學家說,多重宇宙不是科學探究的合法話題。
  • 尋找宇宙間的最小粒子
    所謂「清者」可以理解為高頻震動的能量,就是我們科學家說的「暗物質」「反物質」「其他維度物質」,科學家發現暗物質佔整個宇宙的94%以上,「濁者」就是低頻震動的能量,是我們可見的物質,並且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只對我們起作用,所以我們能感覺到它的實在性,有些人因為感受不到「暗物質」就否認它的存在是不科學的,暗物質也是一種能量!
  • 假想的「引力子」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想通過量子噪聲尋找
    然而,儘管壓縮的光已經可以在實驗室(包括LIGO實驗室)裡常規製造出來,但壓縮引力波是否存在仍然是未知的。維爾切克猜測,在黑洞合併的最後階段,引力場會非常強大且變化迅速,可能會產生這種擠壓效應。宇宙暴脹——早期宇宙中時空迅速膨脹的時期——也可能導致這種擠壓。現在,研究作者正著手建立這些宇宙學事件及其發射的引力波的精確模型。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解釋似乎更加合理!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解釋似乎更加合理!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展開了對宇宙不同程度的探測,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開宇宙的終極秘密,目前宇宙還存在著太多的未知,比如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人類又是如何誕生的?
  • 外星文明是否知道宇宙的真相?
    本文內容包含有未經證實的情節,和本人的主觀推測,如果感到太過於衝擊自己的認知,請作為科幻故事理性觀看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了解了「羅斯威爾UFO墜毀事件」,以及美國軍方與「小灰人」有過合作,那麼美國是否還掌握了更深層次的秘密?外星文明是否知道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今天我們繼續來探索這個話題。
  • 宇宙模型幫我們尋找答案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猜測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和縫隙都存在著複雜生命,它們是由無生命物質的「隨意洗牌」形成,而這些無生命物質則是構成生命的基石。即便如此,當前科學家仍缺少支持這一觀點的科學依據。
  • 新聞神:道教和佛教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您好,關於道教和佛教在地球的地位與意義,我也是略有耳聞,雖然它們的創立與教義都是宣揚善與愛,但我還是要進行說明的是,在宇宙的空間之中是鮮少有這樣單一立教,而作為個體平臺,以不同位面解說並宣揚善、忠、義、禮,等符合宇宙規則與意識,而進行具有針對性與特徵性獨立存在發展的宗教體系的。
  • 尋找宇宙 「缺失」的另一半重子
    北京時間 7 月 1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面對現實吧: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對宇宙幾乎一無所知。當然,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些事情,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我們也知道宇宙大爆炸,以及星系如何在數十億年的過程中形成、演變。
  •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在宇宙當中的星球裡面,地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地球奇蹟般的誕生出了生命,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在地球生命進化的過程當中,支持第2種觀點的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尋找可以支撐這一觀點的證據,他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當中的生命或者和地球生命相關的一些物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找到了一些結構相對簡單的有機物,比如說像胺基酸,原始糖等等,卻並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地球上生命是來自於外太空的證據。
  • 2019年諾獎得主奎羅茲:在火星尋找生命體,是太陽系外探索的起點
    圖|Niklas Elmehed但是這顆系外行星我並不會認為適合我們來尋找生命體。因為實際上這個行星表面的溫度是非常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它的表面超過了1000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比較接近木星,都有巨大的氣體。藝術家筆下的飛馬座51b。它正在繞著它的母恆星運行。
  •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看宇宙大數據如何給你證明
    這就要從一系列的外星人事件說起,這些事件似乎都有真實發生過的證據(人證、物證),但是每一次事件到最後都不了了之了,這些外星人事件總是讓人真假難辨,且每一次事件都沒有一個真正明確的結果,都有種欲蓋彌彰,意味深長表現(有些事件的調查結果既沒被承認這沒被否認),而大部分科學家的口中千篇一律的類似答案:「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的確存在 」。而這些客觀因素是導致人們為什麼高度關注外星人是否真實存在的真正原因。
  • 宇宙的外面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提出三種觀點,一個讓我們害怕
    每一個維度又有無數的宇宙組成,每一個宇宙都是相互獨立互不幹涉的。而所有的11個維度空間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宇宙。第二種觀點:宇宙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觀點其實跟跟第一個觀點有一點相似之外。它們都認為宇宙之外是有浩瀚空間存在的,只不過第一個觀點認為宇宙之外非常熱鬧精彩,有無數個宇宙存在。
  • 夜晚的星星在慢慢消失,是宇宙膨脹還是光汙染?給如何尋找黑夜?
    夜晚的星星在慢慢消失,是宇宙膨脹還是光汙染?給如何尋找黑夜?對於人類來說,照明工具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利益,可是對於其他的生物而言,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因為不同生物之間的生物鐘和自然規律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些照明工具的出現,會直接影響它們的行為變化,比如交配,遷徙,交流等等。近幾年興起的節能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它產生的亮度會更高一些,也更加的節能減排,但是它們所產生的藍光對於動植物來說影響巨大。
  •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類生活在「巨大生物體中」,這有科學依據嗎?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數萬年的時間了,地球在廣袤的宇宙中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顆星球,人類在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曾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說法,人類其實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內,很多人看到這個說法後感覺到異想天開,宇宙明明是一片死寂的狀態,怎麼能夠說人類是生活在生命體中的呢?
  • 一位時空旅行者陶樂德國人,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如何進入平行宇宙
    一個人堅稱自己的國家已經存在1000年了,但卻是一個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存在過的國家,而最後這個人還連同自己的證件一起神秘地消失了。所以在這個故事流行的同時,就有很多人提出這件事證明了平行宇宙的存在,這個神秘出現又神秘消失的陶樂德國男子就是由於某種未知原因觸發了平行宇宙的通道,從一個平等宇宙來到了我們的宇宙,而在他的宇宙裡,安道爾那塊地方確實是叫陶樂德,所以才會出現他和日本官員各執一詞的情況。
  • 它們是我們的鄰居,它們是微生物。一本書帶孩子探秘微觀世界
    自然界中的物理定律,是如何決定生物的生活的,體形不同的生物,是否也面臨不同的挑戰呢?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是否也因為體形大小而千差萬別呢?體形大小,對所有的生物的生活方式,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儘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可我們卻居住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之中。不管是參天大樹、飛禽走獸、還是藏在泥土裡的微小生物,它們都是地球居民,形體大的,容易被人類觀察到,甚至被人類作為美食去享用。
  •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隱藏了什麼信息?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為智慧生命留下了隱藏的信息?一些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尋找這些信息,很遺憾地是,截止目前,他們還沒有找到它。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所有廣告牌中,宇宙微波背景(CMB)」上搜索信息的嘗試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