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淘寶公布2020年度十大產業帶,海寧皮革產業、廣東廣州美妝、義烏小商品、廣西柳州螺螄粉、山東濟寧小型挖掘機、湖北武漢漢正街等產業帶入選。與往年「頭部」產業帶被東部的珠三角、長三角和福建沿海「霸榜」不同,如今呈四面開花態勢,特別是西部、中部有3個產業帶爆發式的增長,擠進TOP10。
後疫情時代,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引領下,阿里巴巴重啟「春雷計劃」,與全國2000個產業帶一起實現數位化「突圍」。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帶外貿企業佔比較大,受到疫情和外貿衝擊最為明顯,政府和商家對數位化轉型都形成了共識。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廣東佛山家具產業帶、浙江海寧皮革產業帶的數千名商家集體進駐「淘寶雲市場」,義烏小商品產業帶商家也集體「入淘」。天貓雙11期間,3個產業帶成交量均突破10億元。遠銷海外的「義烏好貨」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交易商品種類同比增長37.8倍。
2020天貓雙11,海寧皮革城商戶周曉敏在淘寶直播推出「皮草按斤賣」。
浙江一帆日用公司總經理舒凱介紹,原先他們是線下給各大超市供應保鮮膜,規格和尺寸單一。入駐C2M(反向定製)模式的淘寶「淘工廠」後,發現一些客戶會買多規格的產品,就推出了保鮮膜組合套裝,3個月銷量突破百萬元。8個月時間,淘工廠直營店幫助全國產業帶的工廠推出1800多個「月銷破萬單」的爆款商品。
今年上半年海寧皮革城受到疫情影響,整體銷量下滑,但藉助淘寶直播,海寧皮革逐漸恢復了往日生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寧皮革城內有淘寶商家12000多戶,有1000多個商家能支持檔口直播,不少商家有兩個或者是以上的店鋪在運營或者在供貨的。2020年天貓雙11,海寧皮革產業帶銷量突破10個億。 在西部地區,柳州螺螄粉和重慶火鍋進入「年度十大產業帶」,得益於工業化生產生產的創新和 「新基建」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 2014年,螺螄粉從路邊攤的「不鏽鋼碗」到「包裝袋」,用了30多年。而袋裝螺螄粉,從0到「產值到破億」只用了6年。2014年,出現第一家袋裝螺螄粉生產廠家以來,如今發展到113家。到特別是疫情期間「宅經濟」的助推,螺螄粉缺貨、發貨、嗦粉等上了十多次微博熱搜。淘寶數據顯示,用戶全年搜索「螺螄粉」達到2.2億次,成交單數是去年2倍以上。一位廣西網友感嘆:「我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做夢都不會想到,竟然有一天在廣西吃不到螺螄粉。」 此外,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西部地區特色農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追趕勢頭明顯。新疆、四川、雲南、廣西全國四大生鮮食品基地中,成交量同比2019年增速都超過150%。 其實,從淘寶同時發布的全國產業帶百強榜單上,中部產業帶較為密集,基礎較好,呈整體提升趨勢。中部地區中,有全國知名的江西南康家具、許昌假髮、仙桃無紡布等產業帶,還有後來居上湖南平江辣條、鄭州Cosplay服飾等產業帶等。 此外,2020年以來,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打造產業帶地域品牌。福建、廣西、重慶、浙江、江蘇、廣東、雲南、貴州、山東等地的各級政府,紛紛聯手淘寶的「中國質造」、聚划算「匯聚」等活動,推介產業帶的特色的商品,打造區域品牌影響力。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認為,2020年惡劣的外貿環境倒逼國內外向型產業升級蛻變,在「雙循環」戰略的引領下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電商產業帶模式以新型要素積聚與整合發展模式帶動生產端提質增效,並通過營銷端的成本壓縮讓利於消費者,以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擁抱數位化浪潮的模式在電商平臺打響「回血之戰」,或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下半場」的新動能之一。
來源:嘉興在線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