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腋毛是幹嘛用的嗎?
雖然這是一個很基礎的生理衛生知識,但你問一圈身邊的人恐怕沒幾個人說得上來,大部分人提到腋毛只能回憶起某部影視作品中的片段,或是聯想到某種印象深刻的味道。
那麼在開啟今天的旅程之前,咱們花點時間跟亂老師再複習一下吧。
腋毛,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腋下的毛髮,是性腺開始分泌雌雄激素導致的結果。腋毛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之一,絕大部分人從12到15歲開始就會長腋毛,不分男女。
腋毛不是白長的,它有著保溫、調節免疫、促進排汗、促進代謝、緩衝摩擦等作用,但即使這麼有用,大部分愛美的女子還是會選擇刮掉。
這樣
這樣
或者這樣
雖然在極少數地區還以腋毛為美,但毫無疑問如今「乾淨的胳肢窩」才符合主流的審美範疇。
一項統計表明,90%以上的澳大利亞女性會刮乾淨自己身上的毛,在英國這個數據達到了99%,在伊斯蘭傳統中,除掉腋毛和陰毛是虔誠的象徵。
《女性心理學季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認為:「從社會學上講,女性清除腋毛是一種男權思想的產物,也是一種性別歧視。
男人不刮就沒事,誒?
從進化心理學上講,看到腋毛覺得噁心,是因為大腦中觸發了一些原始信號,這些信號會讓人本能地認為腋毛代表著不乾淨、攜帶病毒等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中,女性如果有腋毛,也會讓人聯想到不愛洗澡。」
湊張圖而已別大驚小怪的
論文的作者對數千人進行了問卷調查,雖然大部分人都表示刮不刮毛只是個人選擇他人無權幹涉。但大部分人都表示:如果女人不刮,還是會覺得有點難受……
為什麼大部分人會這麼想呢?這可是個漫長的故事。
大約在25000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有些人就開始嫌棄體毛了,倒不是因為不好看,完全是為了健康考慮。
遠古時期衛生條件惡劣,一輩子就洗幾次澡,為了避免長蝨子跳蚤寄生蟲,穴居人會用石頭和貝殼等硬物除毛。
方式也很殘暴,就是把工具沾水後在身上來回刮擦,刮到效果滿意為止。在那個蠻荒年代,把自己刮到傷口感染破傷風致死的人不在少數。
湊圖而已,看個意思
進入封建社會以後,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貧苦的老百姓們依舊終日蓬頭垢面,為了彰顯尊貴的身份,歐洲的貴族們希望自己在外形上看起來有點不一樣,能動的器官不多,只好從毛髮下手。
古埃及人的除毛工具
夏塞裡奧的的畫作《古羅馬的浴室》,美女的胳肢窩沒有毛
當時的貴族們為了脫毛可謂不擇手段,除了用剃刀和鑷子處理掉體毛之外,還會使用一種類似砂紙的玩意兒摩擦皮膚,甚至用生石灰物腐蝕皮膚表面。
中世紀除毛儀式
中世紀時玄學盛行,人們對女性的體毛(尤其是陰毛)充滿厭惡,他們會使用各種偏方來除毛,比如……塗抹貓屎和醋的混合物。
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女性地位不高,女性只得一直按照男性的期待來規範自己的身體。
喬爾喬內創作於十六世紀初期的油畫《入睡維納斯》,維納斯沒有腋毛
當然,在慢慢歷史長河中,體毛並非一直這麼不招人待見,它也有過自己的輝煌。
是藝術也得打碼
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地區都沒有刮腋毛的習慣,儒家傳統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可除之」。你若翻看明清時期的春宮圖,也能看到畫家描繪的栩栩如生的……腋毛。
在《色戒》導演李安的囑咐下,湯唯養了8個月的腋毛,對此李安表示:「我媽那時候也沒有刮,中國人沒有那麼多氣味,對我來說腋毛很性感,刮掉很可惜。」
歐洲貴族們雖然熱衷於除毛,但最容不下的是胳膊和大腿上的體毛,腋毛屬於選修項,並非死路一條,有的騎士甚至會為心上人的腋毛創作詩歌。
19世紀的波斯王朝還流行過「美人多須」,女性的體毛越濃密越美,長著濃眉和鬍鬚為美。
美女標杆
當時波斯第一美女卡扎爾公主就是這幅尊容。據說,卡扎爾公主的愛慕者數不勝數,其中有13位男子在遭到公主的拒絕後傷心自殺。
最美公主卡扎爾
當然……這也有點過了。
到了上世紀20年代,一戰結束,大量男性死亡,一大批女人因為戰爭而成了寡婦。刀片公司開始產能過剩,因為男人們的鬍子不夠用了,不甘坐以待斃的刀片公司決定向女人下手。沒需求?沒需求就創造需求。
他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宣揚一個觀點:女人的腋毛就是「不雅」「骯髒」「醜陋」的代名詞。
1915年出版的《時尚芭莎》,封面其實是恰了脫毛膏的飯,形容腋毛是「令人反感的」
這個時期的歐洲婦女比較放飛自我,從身體到服飾,希望從任何方面呈現「性別解放」。
穿在身上的布少了,露的肉多了,資本趁虛而入,在鋪天蓋地的商業廣告中,美女們個個潔白無瑕,舉手投足間皆是一毛不拔。時尚女孩兒們都被洗了腦,人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一個觀點:腋毛一旦生長在女人的腋下,便是不潔。人人都對女人的腋毛報以批判性的監督與凝視,哪個姑娘有腋毛,就是邋遢大王。
吉列公司將第一款女性刮毛刀:Milady Décolleté
可以這麼說,」腋毛厭惡「跟」鑽石崇拜「一樣,是21世紀最成功的商業營銷騙局之一。
從1917年開始,為了從女性身上榨取更多利潤,美國刀片廠商威爾金森·斯沃德公司引領了「反腋毛」的潮流,通過商業廣告瘋狂洗腦。
到了1940年代,雷明頓公司推出了第一支針對女性的電動脫毛刀。
1946年,世界上第一款比基尼誕生,資本家們殺紅了眼,早已不滿足只除腋毛的他們把目光從上本身挪到了下半身……當然,那是另一個故事了,咱們有機會再聊。
194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件比基尼誕生
回到正題,慢慢的,刮腋毛已經成為了西方女性約定俗成的規矩。到1964年時,98%的美國女性已經養成了定期脫毛的習慣。隨著西方思想流入東方,亞洲女性也開始以無體毛為美。
《行屍走肉》中,殭屍野獸橫行,倖存者像原始人一樣艱難求生……但是,女性沒有腋毛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獨立思考,自我覺醒,她們不再滿足於前人給他們定下的條條框框,她們更想追尋那個自己認可的自己。她們不要歧視,不要壓迫,不要刻板印象,她們要公平。
方式很多,腋毛也是其中之一:
憑什麼男人可以不刮腋毛,女人不刮就噁心?憑什麼?
電影《獨裁者》中,女主Zoey作為一名女權倡導者,就不刮腋毛
腋毛女孩也可以性感和可愛
《全裸導演》中展現的80年代日本女優
對腋毛毫不在意的中國天后們
為了抗議除腋毛這種置健康於不顧的「女性美」,倫敦攝影師本·哈珀(Ben Hopper)從2007年開始了名為「自然美」的攝影計劃,專拍女性腋毛,旨在透過不加修飾的畫面來告訴觀眾不該歧視露腋毛的女性,女性也不該為了露出腋毛而羞恥,畢竟每個人都會長腋毛的,就像每個人都要拉屎一樣平常。
在藝術家和明星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普通女性開始不把腋毛當回事,把自然生長的腋毛當做一種自然美。隨便露,沒關係。
而對於現在標新立異的年輕人來說,單純地露出腋毛甚至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表達自我個性的訴求了,美國前兩年甚至開始流行染腋毛。
代表人物就是Lady Gaga,她會精心打理自己的腋毛,認真程度不亞於自己的髮型。
有大佬帶頭,彩色腋毛挑戰馬上安排!
一首老歌唱得好,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中國網友緊跟潮流,也自發在微博展開了展示腋毛的活動。
到了現在,腋毛終於可以站起來了!
天下沒有不散筵席,今天歷史課上完了,圖也放夠了,更多的美還需要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發掘。我尋思今天第一天開工給大家提提神……可能不太成功。
總之,腋毛就是屁大點事愛咋咋地,去與留都是個人的選擇和權利,你不喜歡也沒關係,不是你的問題,懂得尊重就好,你的觀點也並不重要。當然了,也沒必要上哪都抬著自己的咯吱窩彰顯個性,畢竟還是有點味,沒什麼好嘚瑟的。
都是自由,不要上綱上線。
把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吧,莫要為了小事對線,腋毛之外,亦是如此。
祝您開工大吉。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這張圖將變成完整版(滑稽
亂碼亂碼,不看好傻
歡迎轉發朋友圈
讀完文章,不如來點好玩的
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亂碼遊戲廳」
無需下載,就可以玩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