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苑丨高空墜物、拋物責任承擔新變化 民法典撐起頭頂的保護傘

2020-12-13 青瞳視角

自己的樓層出現高空墜物砸傷人怎麼辦?不能證明自己清白的居民和物業都要給予補償。7月17日,北京豐臺法院結合實際案例,解釋民法典規定的新變化。

被小區高空墜落半塊磚砸成十級傷殘

男子將整棟樓84戶居民告上法庭

王某路過某小區被高空墜落的半塊紅磚擊中頭部導致其受傷嚴重並當場昏迷。後有人報警並撥打120將王某送往醫院治療,診斷為急性重型開放性顱腦損傷,構成十級傷殘。

派出所出警但未查清實際侵權人。王某將拋出磚塊的所在樓層84個住戶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損失。

該案中,部分住戶通過積極舉證意在證明發生損害時,自己並不在建築物中,沒有實施拋物行為的可能,據此抗辯免責。

法院經審理查明認為,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84個住戶的房屋裝修入住情況不盡相同,拋擲物或為房屋建設施工時工地遺留或為業主裝修房屋時產生,故無論業主房屋在事發時是否裝修,都不能排除該物品可能位於其房屋內,各被告所舉證據不能證明事發時,其房屋內沒有其他人。因此,除因房屋地理位置不可能拋擲物品致王某損害的3號房屋被告及監控視頻拍攝到的1、2樓住戶不可能拋擲物品致王某損害的住戶外,其他54個住戶均作為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對王某因砸傷所致的損害後果給予補償。

法官表示,高空拋物、墜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且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危害,因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具有高度危險性,極易引發重大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因高空墜物、拋物引發的民事案件,具有難以查找直接侵權人、影響範圍廣、處理難度大等特點,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民法典出臺前,高空拋物、墜物行為致人損害如何處理?

北京豐臺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的郭婧芳法官介紹,關於高空拋物、墜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承擔,主要適用《侵權責任法》第85條、87條規定。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如果能查明直接侵權人的,適用《侵權責任法》第85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建築物如住宅樓、辦公樓往往層數較多且存在多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建築物上高空拋物行為致人損害難以查明侵權人的情況下,適用《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由此可見,高空拋物難以查明直接侵權人的情況下,責任主體是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此案中,法院綜合全案證據推定造成受害人損害的墜落物可能是由54名住戶中落下從而承擔補償責任。

從以往的實際情況來看,高空拋物事件中的受害者往往因為找不到拋物人而難以維權,即使判決住戶承擔補償責任後,也因為執行難而導致受害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行為致人損害行為的新規定

據豐臺法院介紹,《民法典》保留《侵權責任法》第85條關於「建築物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的責任承擔問題。對《侵權責任法》第87條有所調整,具體見於《民法典》1254條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

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同時,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通訊員 郭婧芳 劉澤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典」亮我們的生活丨織密扎牢頭頂安全防護網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全國法院三年間審結的高空拋物墜物的民事案件有1200多件,其中有近三成因為高空拋物墜物導致了人身損害;受理的刑事案件為31件,其中有五成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由於作案手段隱蔽、調查取證困難等原因,這些案件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找不到具體侵權人。
  • 問典〡「高空拋物」「自甘風險」「好意同乘」責任具體化,民法典...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正式亮相後,引發熱議,立法者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以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為宗旨,力求在司法實踐中,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中對高空拋物、自甘風險、好意同乘等社會癥結對症下藥,探尋化解良方。
  • 「天降鐵球」案思考:一人拋物、全樓賠償困境如何破解
    如今,距離發生在重慶的「全國高空拋物第一案」已有20年,但這些年高空拋物致人死傷的案件不斷,因查不到、管不了,導致「一人拋物、全樓賠償」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人拋物、全樓賠償」爭議在哪?民法典施行後,是否將為高空拋物案件的解決提供新路徑?在高空拋物入刑的呼聲之下,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釋放了怎樣的信號?高空拋物難題如何解?近日,記者採訪了法學專家、檢察官對此進行解讀。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民法典如何保護人們「頭頂上的安全」?
    今日關注:高空拋物侵權責任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起草並發布了《高空拋物意見》規定「明確區分拋物和墜物的不同法律適用規則」「強化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等內容,為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行為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立法上進一步完善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提供了有益參考。
  • 「高空拋物」,發洩情緒?一旦你撒手,只會更加愁……
    高空拋物,後果很嚴重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規定,對於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可以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在經濟追償方面,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民法典》規定,高空拋物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首先應當由直接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經公安等機關調查後仍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 1.6米長晾衣叉從天而降致路人受傷 法院判決:未成年人高空拋物監護...
    高空拋物現象也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這種威脅人們「頭頂安全」的社會問題經常引發熱議。近日,江城區法院審結了一件未成年人高空拋物致路人受傷的案件,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被判向受害人賠償醫療費用等損失2萬餘元。
  • 「飛刀正中腦門」,還有多少人不知道高空拋物是犯罪?
    高空拋物的話題也再次廣受關注。一、高空拋物如何定性與處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的發布是一個分水嶺。此前,多地依據的法律條文與判罰並不統一,往往按照後果進行處罰,沒後果就不處罰。
  • 太原警方通報臥虎山路惠澤苑小區高空拋物事件:拋物者為3歲頑童
    高空拋物,一直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過去3年裡,全國法院審結了1200件高空拋物引發的民事案件。此行為所造成的危害性及破壞力,也遠超大眾的常規認識。有數據表明:一個30克的蛋從4樓拋下來就會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來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拋下來就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
  • 高空拋物有了「對症處方」 仙人洞新苑小區對空攝像頭投入使用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高空拋物、墜物對於居民來說,無疑是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近日,昱中街道前園社區仙人洞新苑小區對空攝像頭正式啟用,這也是中心城區首個對「高空拋物」開出「處方」的小區。此前已多次發生高空拋物現象,尤其是扔菸頭、潑汙水現象較多。「有時候走在路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垃圾,或者飄來幾滴髒水。」仙人洞小區業主王女士說,尤其是有些洗菜的水,有些年紀大的居民,怕有泥水堵住下水道,直接往下潑,非常不安全。此前小區就有一個業主曬的被子被樓上丟了菸頭,還好有人在家,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 飛刀從天而降直插男子後腦勺:高空砸物需承擔責任
    飛刀從天而降直插男子後腦勺:高空砸物需承擔責任圖片來源網絡導讀:7月11號,重慶一過路男子在途徑一小區附近時,被高空墜落的一把展開的摺疊刀插進後腦勺,之後被送進附近醫院進行搶救,事件還在調查中。事件回顧:7月11號,重慶一名男子路過一個小區附近的時候,剛好被高空墜落的一把展開的摺疊刀插進後腦勺,120趕到之後,對該男子的傷勢具體情況進行了初步的判斷和治療,當時男子還可以獨立步行,並且自己走進救護車,目前事件還在調查中,該男子仍在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治療。
  • 監控曝光,一小區高空墜下噴霧瓶,致被砸男子右眼失明……
    據南方+報導,11月26日,在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內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墜物為一瓶噴霧,男子被砸傷後,意識仍短暫清晰,感到面部血流如注,後被檢查出右眼嚴重無光感。最近,這位被砸傷的林先生已確診右眼失明,將接受手術進行人工玻璃體植入。由於責任人還未找到,林先生的家屬希望小區物業能一起先行承擔相關費用,同時也呼籲責任人能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
  • 有多少人曾經被高空拋物砸到過?新的《民法典》有最權威解釋
    現在只要上面撂一次垃圾下來,樓下基本上扯起嗓子直接亂罵,我總結了一下,問候了樓上丟垃圾的母親、女兒、祖宗八代差不多都要被罵的掀開棺材板了,我很好奇,是什麼人這樣禁得起罵呢?又不回罵又不停止繼續這樣亂丟垃圾,是什麼人啦。高空拋物只是道德層面的譴責嗎?《民法典》有權威解釋。
  • 扔一個相框獲刑3年……媒體:高空拋物獲刑應廣而告之
    宋鵬偉  因為感情問題,男子胡某與戀人起了爭執,隨後抓起一個相框從22樓住處的窗戶扔了出去,險些砸中在樓下玩耍的兒童。12月13日,太原市萬柏林區檢察院通報,經該院提起公訴,高空拋物的胡某因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12月14日《太原晚報》)  扔一個相框與獲刑3年,從前似乎是不搭界的事情,如今卻成為現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是高空拋物,很可能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後果,所以必須嚴懲,且不以「是否產生嚴重後果」為前提。
  • 從「性騷擾」到「高空拋物」,民法典草案作了這些修改
    此前,草案對禁止性騷擾作出如下規定:違背他人意願, 以言語、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性騷擾。
  • 21樓扔下3塊瓷磚,男子高空拋物被刑拘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文 任君 彭光瑞/圖從高空拋下來的是三塊瓷磚會有多危險?5月17日,這令人後怕的一幕就出現在了重慶江北某小區中,目前肇事男子已被逮捕。▲男子指認家中的地磚,講述發案經過由於拋物過程未被監控錄下,民警在確認大致拋物方向後想出了對策,隨即授意物管工作人員將瓷磚殘片與該棟樓指定戶型的地磚進行比對。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小時後真相便浮出了水面。
  • 十點讀書丨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寶典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化,意味著它的基礎性、集成性;是新中國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個法條,對應著細緻入微的民生關切;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7編加附則,構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權利保護體系。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編纂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 又見高空墜物!天降洗衣液,停在小區樓下的愛車慘遭「爆頭」
    求助人孔女士:是的,真是令人害怕,這人缺德的很,高空拋物萬一砸到頭了咋辦。小區業主:而且還砸到俺的車了,給後面那個車玻璃都砸爛了。求助人孔女士:你看一下我車的玻璃是原裝進口的,4s店報價六七千塊錢,我希望小莉能幫我討個說法。
  • 還敢高空拋物?小到一包紙巾,大到石塊,都能被抓拍到……
    根據《人民日報》圖解的「高空拋物殺傷力有多大」顯示,一顆30克的蛋從4樓拋下來就會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來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高甩下來就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高空拋物直接威脅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一度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