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依法出生分中,世尊告訴須菩提:「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世尊為什麼這麼說呢?般若無形相、無佛相、無佛名,惟是佛從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內亦無諸法的名相,但從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
要知所謂諸佛法,都是因緣所生假相上所立假名,既因緣生就空無自性,所以如來說為非諸佛法。此空無自性所顯的,就是無相真實法性,所以如來說名諸佛法。這樣,聞此經的功德無量,不是平常功德所能比的,但不可執著聞此法功德無量,就不修行一切的善法才是。
釋迦世尊以四十九年的時間所說的法,稱為佛法。若以眾生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語言和文字。現在的佛經就是文字的佛法,而四十九年所說者,是為語言之佛法。
佛所宣說的法,其實只是整個佛法的一小部分而已,譬如經云:「我已說法,如爪上塵;我未說法,如大地土。」
佛法可分為廣義的佛法、狹義的佛法。廣義的佛法是指一切法界實相的法,都是佛法;狹義的佛法,則是指世尊在四十九年中所說的法。佛法可以分為三乘,即是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其中菩薩法又包括二乘聲聞和緣覺之法。佛法也可以分為解脫道的法、佛菩提道的法。解脫道之法即是二乘聲聞、緣覺之法,佛菩提道之法即是大乘菩薩之法。
佛法只是一個假名而已,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法名為佛法。釋迦世尊示現人間以四十九年所說之法是為了對治眾生的煩惱,度眾生到解脫的彼岸,以及令眾生成就佛道而宣說。若眾生沒有煩惱之病,佛也不會說法,是故無有真實的佛法存在。四十九年所說之法是語言,然語言是聲塵,聲塵是十八界之法,無常不實,所以沒有真實的佛法,故名「非佛法」。
若就所結集起來的經典文字,亦是假名為佛法,語言文字都不真實。經典上的文字只是色塵而已,色塵是十八界之法,是無常不實的,不能說是真實的佛法,故說「即非佛法」。若就諸佛的佛地真如—無垢識而言, 也沒有一個法名為佛法,沒有佛法之法相。因為佛地真如,乃至一切眾生之真如,都是空性,他是無相,離一切相,又何來有一個真實的佛法呢?是故所謂佛法,也只是把法界實相之義理說出來,令眾生能夠悟入,並無真實的佛法可得。
然而為了方便眾生修學、思維、證入,故取一個佛法之假名,故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有人常誤解《金剛經》之文字,以為佛說法「互相矛盾」、「顛顛倒倒」,甚至毀謗大乘經典非佛所說。若有如是之人,應當儘速懺悔、補救、修正。因為佛說法從不矛盾、不曾顛倒,只有眾生無明障重,不能了解佛所說義理而已。任何人都不應該任意毀謗經典,尤其大乘了義經典,特別是佛弟子,更沒有批評,乃至否定大乘了義經典之理。豈有佛弟子謗佛、謗法之理?豈有凡夫毀謗世尊、人天導師之理?佛弟子應該有此認知:「只有自己不懂,不會是佛說錯。」
有一次,慧能禪師在別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念經。慧能傾身仔細一聽, 感覺有些不對,於是起身來到那個念經的人身邊說道:「你常常誦讀經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個人搖搖頭說:「有一些實在難懂!」
慧能就把剛才那個人朗讀的部分,為他作了詳細的解釋:「當我們在虛名浮譽的菸灰裡老去,滿頭白髮的時候,我們想要什麼?當生命的火燼將熄,心跳與呼吸即將停止的時候,什麼是我們最後的期盼?當墳墓裡的身體腐爛成骸,塵歸塵,土歸土,生命成為毫無知覺的虛空之後,我們在哪裡?」
一時間,天清地明,那個人混沌頓開,似乎隱約能看見生命的曙光了。
接著,那個人問慧能佛經上幾個字的解釋,慧能大笑說道:「我不認識字,你就直接問我意思吧!」那個人聽了他的話感覺到十分吃驚,說道:「 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能夠了解意思呢?怎麼能夠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著說:「諸佛的玄妙義理,和文字沒有關係。文字只是工具,理解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騎馬的時候,不一定必須要有韁繩,那是給那些初學者準備的,一旦人門, 就可以擺脫細繩,到想去的地方自由馳騁。」
那個人終於有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