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拍Vlog:B站95後UP主養成記

2022-01-25 運營研究社

作者:Hayami

來源:Hayami 公眾號

十年前,Bilibili 還叫 Mikufans。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二次元小站,被創始人徐逸在百度貼吧稱為「只是a站 (AcFun) 的後花園」。

十年後,這個從垂直、封閉的 ACG 文化社區起家,以「視頻內容+彈幕文化」形式傳播的產品,已經慢慢泛化走向主流社會。越來越多的z世代年輕人伴隨著這個網站成長,也因此被寄予「中國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YouTube」的希望。

註:z 時代,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1995至2000年後出生的人。是第一個自小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由科技發展形塑的社群關係與價值觀深深影響了此世代的自我認同。——Wikipedia

作為強文化社區,b 站的 up 主是內容生產環節中最重要的元素。截至2018年末,up主創作的原創高質量視頻(PUGV)撐起了 B 站全網 85.5% 的流量,該比例仍在上升。

鬼畜剪輯白鼠/獅子/局長/路人(四大欠王),遊戲領域老番茄/敖廠長/散人/老菊,美妝博主黨妹/慄子/毛蛋/nya……當我們提起這些名字,會發現儘管其中很多已成主流網際網路界的 kol,但還是和「b站up主」這個標籤緊緊捆綁。如此強烈的社區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呢?

本篇文章從vlog切入,以bilibili為載體,站在z世代創作者的角度,來聊聊風口、平臺,和在這個浪潮之巔奔跑、歡笑、尖叫的年輕人。

目錄

1. 前言

2.我在b站拍vlog

   2.1  第一支vlog:新人都是怪物!

   2.2 第六支vlog:太長不看?!播放量最慘澹的vlog

   2.3 第八支vlog:上了b站首頁banner;最喜歡的果然還是blackpink!

3.平臺生態和粉絲關係

   3.1 只有b站才是up主想投稿的網站嗎?

   3.2 知乎和b站的對比

4.商業化變現

   4.1 不想賺錢的up主不是一個好up主!

5.後記

文章共有6000+字,大家可以拉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看(不要太長不看啊喂!ヾ(°д°)ノ゛)

前言

康康現在在香港中文大學讀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人們對工科生「木訥寡言、不解風情」的刻板印象不同,95後的康康更像是二次元語境中「可愛的男孩子」——他追星、染髮,喜歡動漫、日音,會用美顏相機裡的小松鼠貼紙,並且有著可以和《銀魂》設定媲美的吐槽力。

我和康康在去年網際網路校招的時候認識,他志本不在此,畢業後便申去了香港繼續讀書。也是因為一開始接觸 vlog 就在 b 站,18 年 11 月末,他選擇 b 站作為開始投稿的平臺。截止現在投稿 10 個,主要以校園生活為主,除了自習、期末考、看書等校園元素之外,還有追星、旅行、染髮等日常生活。

第一支校園 vlog 收穫 2.4 萬+播放量和上千粉絲,總計觀看數 13w+。對一個沒有團隊運營、沒有買錢推廣的素人來說,可謂是「新人都是怪物」式的成績了。

我在b站拍vlog

1)第一支vlog:新人都是怪物!

在拍第一支港中大的vlog時,康康選了一個沒有課的周二。

在網上的 vlogger 中,他很喜歡賓大的博主李萬一,還有南加大的臺灣YouTuber女孩craziejulia。他覺得前者是漂亮小姐姐;而後者更接地氣,和身邊隨時能看到的普通人一樣。

julia的vlog像杯不溫不開的白水,而她在 YouTube 第一支 vlog 下熱評第一的留言說: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這種影片?因為可以從你的身上找到大家共同的影子,這種影片雖然簡單,但是最能代表廣大海外留學生每天的真實日常。

因為自己正好也在香港讀書,康康把自己的 vlog 定位切到了「校園」的垂類。在拍第一個視頻時,康康把julia和李萬一的視頻看了很多遍。開頭也模仿了 julia vlog1 視頻裡拍攝起床洗漱的流程,他笑稱:

「不過這個是梳洗整潔之後又爬回床上表演起床的。」

「那為什麼要把第一個視頻設定為到「港中大one day with me」?」

「當然也有蹭一波學校牌子流量的目的啦哈哈哈。」

圖為康康在第一支vlog裡去琴房練琴,展示鋼琴十級的小才藝

康康對第一個視頻的預期播放量是幾千。第一個視頻經過了三個階段:

① 冷啟動:

手段:剛放出時沒有什麼自然播放量。轉發到朋友圈,請熟人幫忙轉發投幣收藏

結果:很多朋友轉發。獲取到7-800的播放量

② 自然新增:

2-3天:漲到1w

一周後:漲到2w多

自然新增的量應該是有平臺輔助的推動。我們可以合理猜測一下:

來自用戶側的流量入口:

熱點事件,因為用戶主動發起搜索行為而獲得「搜索流量」

知名up主,在用戶關注的時間線/主頁feed流裡獲得「粉絲流量」

來自平臺側的流量來源:


運營位banner(無差別)

首頁Feed流(個性化)

在初投稿的情景下,用戶側沒有任何場景,平臺側也沒有運營位 banner,可以推測出是在首頁 feed 流中被平臺推薦了。

進而推測一下 b 站的推薦應該是:投稿在一定時間內自然新增達到一定量級,觸發某種算法進入人工覆審隊列(初審在投稿),再進行主 feed 推薦和 banner 推薦。

另外,自然新增的來源除了用戶側的粉絲關注之外,還有平臺側的頻道入口。b 站的 pc 端完全按照時間來排序,但是 App 端不是,投稿時間在一定時間範圍(大概是 7 天)內的都會被展示。

說了那麼多,敲黑板劃個重點:想要獲得後續平臺的流量推薦,初發布的時間內,一定量的自然新增很重要。

(以上純屬推測,如有偏頗,歡迎拍磚)

2)第六支 vlog:太長不看?!播放量最慘澹的 vlog

第六支 vlog 拍的是聖誕節的香港迪士尼。拍攝這支視頻時,康康在香港買了個b站美妝博主人手一支尼 Canon g7x。

「是因為手機拍攝已經沒法滿足需求了麼?」

「倒不是。人想買買買的時候,總是會給自己找到各種理由的嘛。」

在朋友圈,康康吐槽過香港的蟑螂飛進了室友乳溝;在這支視頻,康康吐槽背後的小飛象永遠只在地面打轉。在結尾,他還模仿起志玲姐姐早年去迪士尼玩的時候「這是最幸福的地方」的梗。

不過這個有趣的視頻只得到了4k+的播放量,不符合康康的預期。

B 站的 up 主有個視頻數據管理的後臺,可以看到不同稿件的增量數據、播放終端佔比、觀眾屬性、觀看留存等。

結合數據分析,康康「復盤」了一下這個視頻播放量比較低的原因:


內部原因:視頻時長在11分鐘47秒,對一個vlog來說比較長。所以播放完成度也集中在前一分鐘,觀看完成度比率較少(—>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太長不看….


外部原因:聖誕節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是一個熱門營銷節日。在這個時間段集中投稿的視頻比起往日激增,流量被稀釋很多

於是在後面的四個視頻中,康康把視頻時常三個都控制在5min左右。

3)第八支 vlog:上了 b 站首頁 banner;最喜歡的果然還是 blackpink!

康康拍過的 vlog 中,有一個上了 b 站的 banner位。

「打開b站被自己的大臉嚇到了」,他說:「運營把封面圖的淺間寺 p 前面去了,還換了個標題。」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導語是陳奕迅那句著名的歌詞,「可能是看到彈幕有在刷這句話,也有可能是運營喜歡Eason吧。」他表示並不理解為什麼這個視頻能上 banner 位。

旅行主題是 vlog 中很常見的一個題材。在 YouTube,Andreas Hem、Vincent Urban 都是專心耕耘旅遊垂類;TK tv辭職做全職YouTuber後,也在拍週遊世界的vlog;在國內,支付寶錦鯉「信小呆」也在各種平臺發布日本旅行的vlog。

陌生的城市、放鬆的狀態、有趣的異域風情,旅行本身的觀賞性很高。但和「記錄」掛上鉤時,會產生一些矛盾——在拍攝時,記錄者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鏡頭上,於是會不自覺忽略掉身邊的人和景,多多少少失去了旅行本身的樂趣。

這是康康的第一支旅行 vlog。在平衡「旅行」和「記錄」這個矛盾點上,他的解決方式是:事先選擇一個主題/目的地,去旅行時,挑出一天的時間專門拍vlog,其他時間就完全放在旅行上。

問及最喜歡的vlog,康康暴露出了追星男孩的真面目「果然還是Blackpink男粉有多拼那支吧!見到四位仙女真的太開心了!每個人都好瘦好美,實力開麥,又寵粉!又酷又萌!太用心了吧!感覺自己是出不了坑了!還能再愛粉墨一萬年!#¥%¥%…#@$&^&……」

這支vlog是所有視頻中指標最高的一支,一共有 4.2w 播放量和 1k+ 彈幕。甚至有不是很熟的朋友,在自己b站的信息流裡靠推薦刷到了這支視頻。

圖為康康追星vlog的彈幕

平臺生態和粉絲關係

康康第一次接觸vlog是在b站。去年秋天,大學同學給他發了個連結。

「看完之後,可能中了b站的某個推薦模型,b 站開始瘋狂給我推送 vlog 相關的內容。」

同學們比較害羞,不會主動在康康的 vlog 裡出鏡。但在康康剛開始拍 vlog 時,轉發、評論、點讚、收藏、刷彈幕一個都沒少,非常賣力。

圖為聖誕vlog中,同學幫忙刷的彩虹(屁)彈幕

「愛康寶是以前現實中叫著玩的啦,他們現在就用在彈幕裡了。」康康哭笑不得地說。但他嘴上很嫌棄,身體卻非常誠實地把自己的勳章名稱設置為「愛康寶」。

B站在17年7月上線勳章功能


① up主側:關注數大於1000或者播放數大於10萬的up主可開通粉絲勳章,並設置自己的勳章名稱;另外還可以指定「騎士」,給予一定權限來維護彈幕、評論、直播間。

② 粉絲側:可以通過為一個up主投幣20+/9900銀瓜子/充電/直播間投餵金坷垃,來獲得粉絲勳章的領取資格。獲取勳章之後,只會在此up主的評論區出現相關標籤。like this ↓

初期上線的第一版裡,粉絲勳章的標籤統一叫做「真愛」。而且UI設計為:標籤介於自己頭像和名稱之間。導致看起來非常像「真愛自己」(手動滑稽

17 年的 b 站為了做社區化還做過很多努力,比如在 11 月份上線了「動態」功能。其實在更早之前,b 站模仿貼吧做了「興趣圈」,模仿 p 站(pixiv)做過「畫友」,這些社交嘗試最後要麼以失敗下線告終,要麼被整合成最終的「動態」形態。

同年 11 月份,知乎的「想法」上線,並且在客戶端給予了僅次於「首頁」的 tab 位置。早幾個月,知乎還做過「群組」的嘗試,產品形態非常像豆瓣小組。這個叫做 groups 的產品小範圍內測過一段時間,還沒等到全量上線就胎死腹中了。

「想法」和「動態」上線時,幾乎受到了用戶清一色的差評和反對聲音。時至今日,再回頭看下這兩個產品的現況:

左圖:b站和知乎創作者——粉絲量均在17w左右,同為平臺認證的遊戲區優質創作者,在差別不大的時間段內發布相似內容(節日祝福+配圖)。數據互動表現如下

右圖:b站和知乎官方帳號發布的抽獎內容

單拎這個數據出來對比當然是不科學的,比如

① 知乎在web端並沒有「想法」入口,客戶端也是單獨一個tab的形式;而b站的客戶和網頁端都有,且把動態雜糅進了關注作者的視頻feed流

② b 站的dau本來就是知乎的兩倍多

a.絕對滲透值更高是一個方面

b.垂類頭部創作者的粉絲數量不是一個量級(b站頭部用戶「滲透」「番茄」粉絲量級300w+,知乎20w封頂)。所以相對於算了絕對粉絲量,拿b站的腰部作者去對比了知乎的頭部作者

但即便如此,知乎的想法參與度低很多(這一點在中腰部創作者裡更顯著)。

從創作者方面看,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大部分b站up主會在視頻中/個人主頁附上微博,而知乎創作者比較少。

b 站和微博是一個互補的關係:b站的創作們一開始用視頻輸出內容。因為視頻的發布門檻高、製作周期長,積累了一定創作價值之後,單純視頻一個緯度已經無法滿足創作者和普通用戶的雙端需求。

這時候,作為「當前中文網際網路上,唯一一個能發表碎片信息且有一定公開影響力的地方」,微博的補充就非常順其自然了。而b站也不會坐以待斃給微博做導流,就做了個「b博」作為多元化的創作工具嘗試,來形成消費閉環,留住用戶。

而在知乎,「想法「的產品經理孫妍曾用一句話解釋過——「關係形態決定了核心創作屬性」。他們相信知乎基於共同興趣,建立起社區文化,在這兩點基礎建立起了「人」的連接。那麼也可以基於人,再去做內容分發和創作。他們相信這樣的碎片化創作場景也是存在價值的。

但是知乎和微博並不互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互斥的關係——同是以文字和圖片為載體,因為我在微博看不到嚴謹的討論、認真的態度、優質的輸出,我不想聽到太大的噪聲、看到太多的垃圾信息,我才來知乎進行創作和消費。而違背了這個初衷的「想法」,是產品經理的需求,但不一定是用戶的需求。

(不過如果我是知乎的產品經理,我也會去做這個嘗試——這確實是個很有趣、很值得探究的場景)

商業化變現


不想賺錢的 up 主不是一個好 up 主

首先看下kol報價一般流程:

品牌方找代理公司報價,代理公司(俗稱乙方)內部媒介通常會採取自己直接找kol+第三方(俗稱丙方)報價。

第三方會直接支付kol費用並給乙方墊款,乙方收到甲方匯款後再給丙方打款

有些 kol 會同時也維護微博、公眾號、朋友圈等 sns,這個時候也會涉及到pkg打包價和視頻單價。舉個單價的例子,b 站頭部美妝博主「機智的黨妹」(粉絲200w+)推廣價在20w左右。

最近一個月,康康在 b 站也有收到一些廣告主的私信。

一個電動牙刷的廠家找到了康康,寄給他一支牙刷、報了一個價,要求只需在鏡頭裡露出使用此牙刷的場景即可;還有一個英語培訓和留學機構,讓康康在微博上發英語學習經驗的帖子,在這中間植入軟廣。

「不過微博這一萬多粉絲,有一萬個是有生日的時候同學買來送的殭屍粉」,康康笑著說「而且那些殭屍粉清都清不掉,還時不時會點個讚。」

康康打算接下這兩個推廣。但有個給高中生列印錯題的mini印表機,沒有推廣費,回報是送兩個印表機。「我拿兩臺錯題印表機有啥用」,康康哭笑不得:

「還有一些留學機構什麼的,這些就算了。畢竟事關重大涉及到別人前程。」

B 站上還有一些黏性較高的粉絲,每次發布視頻的時候都會搶佔前排留言,也會給康康充電支持。因為 b 站會從充電中抽取三成的稅費,所以這位 95 後up主在個人簡介裡寫著「 不用給我充電啦,去買奶茶喝吧~」。

他的語氣活潑而輕快,就像這十支 vlog 一樣。

後記

7 年前從 YouTube 起源的 vlog,是如何在國內「忽如一夜春風來」的?

第一代vlogger民間組織,是怎樣一點一滴孕育出國內vlog生態的?

歐陽娜娜vlog是怎麼爆火的?頭條工廠的app矩陣為何沒承接住此IP?

微博、b站、vue、貓餅....產品經理如何打造vlog社區?

明星和巨頭入局。是平民的狂歡,還只是資本的遊戲?

經過 17 年的萌芽,18 年的普及,2019 會成為 vlog 的井噴之年嗎?

筆者從 16 年末關注到國內 vlog,希望結合產品經理的視角和 vlogger 訪談,來做一個「vlog系列」,和大家分享這個產業的所見所聞和所想。

感謝能看到這裡的大家。

相關焦點

  • Vlogger | b站95後up主養成記,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
    前言2.我在b站拍vlog   2.1  第一支vlog:新人都是怪物!   2.2 第六支vlog:太長不看?!播放量最慘澹的vlog   2.3 第八支vlog:上了b站首頁banner;最喜歡的果然還是blackpink!
  • 從「炒cp」到真cp,b站兩位知名百萬粉up主的自述,緣分好奇妙
    前段時間,關於b站兩大知名up主,吉原悠一和深海色帶魚一直在網上「炒cp」,因為兩個人本身,自帶百萬粉絲的流量,所以兩個人的cp事件出來後,立刻在b站其各自的粉絲團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也算是一段兩個up主在網上的小小「緋聞」事件吧,其實,兩個自帶流量的超級
  • 千萬別去看黃齡張晉的b站號,會上癮!
    黃齡,又名浴室歌姬,b站百萬粉絲up主,最早因為浪姐火了,編輯同事們去翻黃齡的履歷,扒到了她在b站開的帳號,看完每個人都是哈哈哈哈哈著出來的,現在身邊的姐妹都在追更。b站舞蹈區的明星,大家應該都知道徐嬌,跳起宅舞的妹妹就是元氣小可愛!
  • B站舞蹈區全靠露腿擦邊,好的作品卻沒人看,宅舞區真的沒救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b站用戶的增多,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b站,成為了b站的常駐群體。但用戶數量的增加,也讓b站的風氣變差,尤其是舞蹈區。對於舞蹈區來說,似乎更關注顏值和訥河身材,好的作品卻難讓人看到。有很多up主跳的可能一般,但是因為跳舞時穿著性感,吸引了一大部分粉絲。我們不難看到這種up主的視頻彈幕裡很多讓人不適的彈幕,有時候真不知道吸引了這種粉絲,up主也會開心嗎?
  • 我在 B 站做 UP 主,半年掙了 100 萬
    盜月社食遇記這麼解釋:「我們發視頻的時候一刷新就有三四百個評論,其中就有說你們難道都住在 B 站嗎?所謂住在 B 站就是在 B 站有房,也就是說他們是 B 站的重度用戶。」更好的消息是,哪怕粉絲只有幾萬,腰部 UP 主也能年入百萬。
  • bilibili|這些UP主不一般
    對於吃貨來說,b站到底有什麼魔力呢?吃播!必然是很大的一環。今天,吃乎乎想為你推薦個人關注和喜愛的幾個吃播up主。平時很少化妝的浪浪,偶爾也會出一期vlog,還有化妝搞怪視頻,但由於底子好,又像做飯一樣總能get神奇的效果,是可鹽可甜
  • b站最高齡up主太圈粉
    「聽說年輕人都在玩b站,我也想做up主。」89歲的廣州老人江敏慈是bilibili(下稱「b站」)最高齡的up主之一,每條視頻滿屏的「奶奶好」彈幕飄過,網友們對這位年近九旬的up主表示出極大的歡迎與好奇。
  • B站你的初心還在嗎?為什麼老二次元退圈,好多up都投奔A站了
    一直以來我都是看著bilibili的視頻來寫文的,以前也是一個無腦吹,只要一提到bilibili那就是好,別人說一句不好我都想去懟他們,平時總說小破站,但是心裡最喜歡它了,可是好像近年來有哪裡變了,總覺得b站沒以前那味兒了。
  • b站你真棒是什麼意思? 這梗帶有調侃之意
    b站你真棒是什麼意思? 這梗帶有調侃之意時間:2020-12-23 19:4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b站你真棒是什麼意思? 這梗帶有調侃之意 b站你真棒什麼梗?最近是不是很多b站的小夥伴都看到你真棒這句話,彈幕上會出現滿屏的你真棒彈幕。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
  • B站跨時代的一天,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B站一哥」
    然而2020年4月3日這一天,對於b站而言,是跨時代的一天,就在這一天遊戲區知名up主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了「B站一哥」的位置。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小可愛準備在評論區留言「B站沒有一哥,人人都是一哥!」,但除了「B站一哥」這個稱號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老番茄的牛。
  • 他們花了多長時間,才成了 B 站百萬 UP 主?
    上一份工作做遊戲 IP 策劃,男朋友在那個行業是全職視頻作者,幫英雄聯盟和賽事拍宣傳片,工作之餘在 B 站發自己的創作,是有 30 萬粉的小 UP 主。因為他對做視頻產生興趣,在他慫恿之下我也開始試試。18 年 vlog 很流行,覺得挺容易,拿相機拍每天出去幹嘛。所以我前二十幾個視頻沒規劃,vlog、流水帳,沒特定方向。有人看就有人看,沒人就沒人,也沒有爆款。
  • B站黨妹被勒索,寶貴素材洗劫一空,真的是「百大暗殺名單」嗎?
    對於黨妹,可能不怎麼關注小破站的人都有點不熟悉,而把小破站當成我們的一個資源的小夥伴,對於黨妹是不會太陌生了。黨妹是小破站美妝區排名第一UP主。黨妹在最新發布的視頻中表示,「事發突然,我被勒索了,你還有可能繼續被詐騙,這種詐騙的頁面是由病毒程序自動生成並留在那裡的。」機智的黨妹後續又發布消息稱,「再次謝謝各位的關心!提供的建議我們都有認真記下!我們公司實在廟小,說來慚愧上星期才找到的it小哥今後對著方面一定會高度重視起來!大家放心!
  • 治癒者說|陽光95後拍抗疫vlog:願病友都平安
    這些治癒者中,有一位95後女孩,用vlog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病房生活。譚詩韻是武漢大學的一名學生。1月18日,她從學校返回宜昌的家中,當晚開始發燒。去醫院檢查後,被留院隔離,隨後確診為新冠肺炎。在治療過程中,譚詩韻拍攝剪輯了一系列病房vlog,紀實、樂觀的視頻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
  • B站A站為爭番爆發矛盾?引百萬粉UP主直播開罵?!
    甚至b站中有知名的up主都已經為此做好了七月新番導視了(〃^∇^)o!但就是在這個時候,七月新番已經要開始播出後,卻是由a站公布了這部動畫在a站獨播的消息!而非常知名的百萬粉絲級up主lex也是在前幾日滴直播中「大發雷霆」滴談論了這件事情!
  • 我在B站看豪宅
    這幾個星期,院辦養成了一個睡覺前看豪宅視頻的習慣——當一個月前的某天晚上我發現這麼看睡著了之後,第二天醒來整個人的精神特別好之後,我就再也離不開豪宅視頻。這套上海8000萬的豪宅離黃浦江僅300米,up主聲稱是為企業家定製的。為啥這麼說呢?因為我國那位比較有錢的馬先生都來看過,只是up主不願意告訴是Jack還是Pony,真的很令人遺憾,畢竟知道哪位富豪跟自己有同樣的眼光這事兒還蠻讓人興奮的,沒準以後會成為鄰居嘛。
  • 黨妹憑顏值稱霸美妝區,papi靠才華屈居第二,卻都沒火過b站最照騙的...
    19千戶長生  粉絲130w千戶長生的另一個ID是Benny董子初,b站粉絲量最多的男性美妝up主,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大名。18花花與三貓CatLive  粉絲130w別看有些人表面上風風光光,背地裡連只貓都沒有。
  • 黨妹憑顏值稱霸美妝區,papi靠才華屈居第二,卻都沒火過b站最照騙的她!
    最開始她拍的是美食視頻,但是流量不好,於是她隨手給自己化了個妝沒想到在美妝區火了。從此走上了在各個視頻分類邊緣試探的道路。而且和大多vlog精緻的美少女不同,她的視頻都很生活化,讓人有親切感。千戶長生的另一個ID是Benny董子初,b站粉絲量最多的男性美妝up主,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大名。
  • 火燒雲數據:B站知識區UP主粉絲數排名,看看這些UP主你關注了幾個?
    去B站搞學習,聽起來像是調侃,但其實不然,現如今b站竟然悄悄晉升為大型學習網站。 我以為你在遊戲時候,你卻背著我在悄悄學習,我終於明白別人嘴中的「不學習也能有好成績」,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B站知識區UP主粉絲數排名情況,看看這些優質UP主你關注了幾個,從此遊戲是路人,讓我們愛上學習吧。
  • vlog日常怎麼拍?
    vlog視頻的受眾人群越來越廣,達人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能拉近與粉絲的距離。但是看似簡單的日常vlog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有些達人對vlog視頻有些誤解,覺得拍攝需要高端的設備還要專業的剪輯,新手無法製作出好看的vlog。
  • B站健身,真香|GymSquare
    詳細來說,中、長視頻形式彌補了抖音、快手等碎片化健身教學,是「用運動科學看《龍珠》、《一拳》誰更強」、「百日減脂100期vlog」等上線的基礎,進一步延伸出,健身up主「學術論文帝」、「二次元悶騷」等鮮明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