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名20年隨訪研究顯示:每天泡熱水澡,使心臟病和中風風險降低

2021-01-15 騰訊網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來自日本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熱水浴可以降低一個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一位專家說,熱水澡帶來的健康益處似乎與有氧運動帶來的益處類似。其他人指出,洗澡是一件幾乎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事情。

發表在《Heart》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在日本,洗澡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經常泡熱水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風險明顯降低。研究人員對3萬多名日本成年人的洗澡習慣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研究人員說:"我們發現經常在浴盆裡洗澡與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顯著相關,這表明在浴盆裡洗澡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有益影響可能部分是由於降低了患高血壓的風險。"

根據這項研究,每天泡熱水澡可以使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28%,患中風的風險降低26%。當使用更高溫度的熱水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35%。即使水溫再高,患中風的風險不會降低。

為什麼熱水澡有用?

研究人員認為,水的熱量可以降低血壓,提高心率,改善血液動力學功能--即心臟如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位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猶太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S. Russell Vester博士說,這些都是許多人通過有氧運動得到的結果。

真正的問題是:它帶來的結果和一些有氧運動一樣嗎?假設你每周做5天30分鐘的低強度運動(比如散步),這是你應該做的。如果一周洗5次澡可以提高心率,降低血壓,其實,結果差不多。

應該規定洗澡熱水嗎?

Vester說,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心臟病專家把泡澡作為預防措施,至少現在還沒有。他還指出,這一信息並不完全是新的:芬蘭人民和桑拿浴也被研究過。

此外,他說,在日本,泡熱水澡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許多日本浴池允許泡澡者站在齊肩深的熱水中),所以"他們希望這樣。"但Vester的確看到了潛在的好處和風險。

風險上看,Vester強烈建議任何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泡熱水澡之前先諮詢一下醫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不應該這樣做,一定要先和你的醫生談談。"

「洗澡對我們的精神健康有益。」Vester說。"它能讓人平靜、讓人感到孤獨、讓人放鬆。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免費的減壓

威斯康辛州的Elizabeth Nelson這幾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給家人"開"熱水浴處方。"我一直建議他們用熱水浴來減壓。顯然,減輕壓力有助於心臟健康。我可以想像,現在我們都需要一點額外的減壓。"

"這基本上是免費的。如你家裡有浴缸和熱水,一切就都準備好了,"她說。也不需要預約或付錢。這對心臟也有好處--也對我現在的錢包有好處。"

Marna Brickman是馬裡蘭州的一名註冊社會工作者,她說她給客戶建議的一種平靜技巧是洗個熱水澡。她表示,溫泉浴可以讓你的身體放鬆,讓你的大腦放鬆。

她指出,洗澡很容易,任何人都可以洗澡,特別是在這個時候,許多人都被安排在避難處。"如果保持健康的秘訣就是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天哪,這個建議很好。"

儘管如此,一篇相關評論對此發出了警告,與泡熱水澡相關的猝死在日本也比較常見。日本人承認,洗熱水澡並非沒有風險,尤其是在溫度過高的情況,泡澡易會引發過熱、意識模糊和溺水

參考資料:

【1】Hot Baths May Reduce Your Risk for Heart Disease, Stroke

【2】Tomohiko Ukai et al. Habitual tub bathing and risks of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Heart 2020;- Published Online First:24 Mar 2020. doi:10.1136/heartjnl-2019-316187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生物谷APP,圍觀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十九年研究:定期泡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月25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Heart》上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經常泡澡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該研究由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和大阪大學領導。該研究結果顯示,泡澡泡得越頻繁,似乎對心血管健康越好,每天一次熱水澡似乎比每周一次或兩次更有益。
  • 20年研究發現:每周泡澡3次心血管風險降20%
    辛苦一天回到家,舒舒服服泡個熱水澡,卸去一身的疲憊,放鬆又自在。各式SPA、溫泉、養生會所,也為泡湯愛好者提供了休閒好去處。近期,日本學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泡澡對心血管也很友好,每周泡澡3次,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20%。
  • BMJ:多泡熱水澡對心臟好,每周3次心血管風險就能降20%!
    該研究共隨訪20年(1990-2009),主要隨訪終點為患者罹患CVD,包括冠心病和腦卒中。 研究結果顯示,日本果然是一個十分喜愛泡澡的民族,超過七成受試者(21618名,佔比71.9%)幾乎每日均泡澡。 隨訪結果顯示,3組受試者分別有193名(10.1%)、479名(7.3%)和1425名(6.6%)發生CVD事件。
  • 20年隨訪研究蛋白質對健康的影響:富含動物蛋白飲食增加死亡風險
    2016年《國際醫學雜誌》發文指出,每天食用100克以上紅肉,中風和乳腺癌風險各增加11%;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15%;腸癌風險增加 17%;晚期前列腺癌風險增加 19%。在20年的隨訪研究中,那些在飲食中喜歡大量動物蛋白而不食用植物蛋白的男性比那些在蛋白質來源更均衡飲食的男性有更高的死亡風險。在隨訪期間,以動物蛋白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男性比飲食中動植物蛋白比例最均衡的男性死亡風險高23%。
  • 泡熱水澡可降低血糖 經常泡澡還有這些好處
    近日英國一項研究表明,泡澡可改善炎症和降低血糖水平。泡澡可釋放一種對抗炎症的化學物質IL-6,與體育鍛鍊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參與者在接受測試後的兩周內在家中同樣泡熱水澡在10次以上。  結果顯示,泡澡可使血液中的抗炎症化學物質IL-6升高。這一化學物質在運動時同樣也會達到峰值。泡澡可引發一氧化氮的釋放,從而放鬆血管並降低血壓。男性每天在家洗澡後,禁食和休息時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較低。  斯文·霍克斯特拉博士認為,洗澡可改善久坐不動、體重超標的男性體內的炎症狀況,促進葡萄糖代謝和新陳代謝。
  • 據可靠研究報導,抑鬱的症狀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關
    在加入了上述兩項研究後,研究人員會給參與者提供一個問卷表,用來評估他們的情緒和他們在過去1-2周內所經歷的抑鬱症狀。每個問題最高為5分,0分表示沒有任何抑鬱症狀,5分則表示經歷過嚴重抑鬱症狀。這兩項研究分別於2010年和2008年結束,對參與者的各種評分調查也止步於此。
  • 研究人員發現腰圍過大會增加心臟病復發風險
    該研究第一作者、瑞典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研究所的Hanieh Mohammadi博士說:「患者在初次心臟病發作後通常會接受嚴格的治療以防止再次發作(稱為二級預防)。二級預防是通過降低與心臟病和中風相關風險因素如高血糖、血脂和血壓來起作用的。我們過去不知道腹部肥胖是否是接受二級預防患者心臟病復發的風險因素。」  這項研究是該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確定性最高的研究。
  • 科學家研究顯示咖啡和綠茶可能降低糖尿病死亡風險
    最近的一項研究調查了綠茶和咖啡對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兩杯或更多杯咖啡和四杯或更多杯綠茶會降低63%的全因死亡率。 咖啡、綠茶和糖尿病 多年來,許多科學家對綠茶的潛在健康益處進行了研究。一些研究已經顯示了綠茶的消費和患糖尿病的風險之間的聯繫。 其他科學家示出喝綠茶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島素敏感性。然而,到目前為止,很少有研究人員專門研究綠茶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益處。
  • Neurology:吃富含堅果,蔬菜,大豆的素食有助於降低中風風險
    2020年3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2020年2月26日在線發表的《Neur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食用富含堅果,蔬菜和大豆的素食的人患中風的風險可能比食用包含肉和魚的飲食的人低。臺灣花蓮慈濟大學的醫學博士Chin-Lon Lin說:「中風是全世界第二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中風還會導致痴呆的發生。
  • 以植物為基礎的高蛋白飲食可能會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高蛋白飲食可以降低任何原因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不僅發現高蛋白飲食與降低各種原因的死亡風險有關,而且植物性蛋白質還與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有關。
  • 多吃豆腐和異黃酮較高的食物或能降低患心臟病風險 對女性益處更多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權威雜誌《循環》3月23日發表的觀察性研究,吃豆腐和含有較多異黃酮的食物可以適度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特別是對年輕女性和絕經後不服用激素的女性。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0多萬人的數據,這些人參與了三項前瞻性健康與營養研究;當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癌症和心臟病。
  • 高度提純的魚油每年或可預防7萬多起心臟病、中風等不良心血管事件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統計分析,預測在美國,通過使用一種高度提純的魚油療法,每年可以預防7萬多起心臟病、中風和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由Nathan D.Wong博士領導,他是UCI醫學院心臟病分部的心臟病預防項目主任和教授,統計分析的摘要被美國心臟病學會接受,並將在3月28-30日召開的ACC.20世界心臟病學虛擬會議上發表。該分析利用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數據,以及由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牽頭的一項名為REDUCE-IT的跨國臨床試驗的納入標準。
  • 冷水澡熱水澡冷熱一起搞,到底哪種才對身體好?
    冷熱交替法洗澡要持續20分鐘左右,首先用熱水洗三、四分鐘,再突然用轉換為一分鐘冷水浴,如此循環 。洗幾分鐘的熱水澡能夠使皮膚和肌肉中的血管擴張,促進富氧血液的流動,而再用涼水洗一分鐘能夠使血管立刻收縮,減少血液流動。在這20分鐘內能夠產生一種「脈動」機制,使更多的富氧血液能夠流入皮膚附近的肌肉和組織,而更多的脫氧血液會通過靜脈回流到肺部去收集更多的氧氣。
  • 超40萬人隨訪16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植物蛋白更健康
    圖片來自pixabay.com因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對一項包含40多萬人,隨訪時間長達16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參與研究的有237036名男性和179068名女性,中位年齡為62.2歲和62歲。志願者們每天攝入的蛋白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15.3%(中位數),其中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六四開。按攝入量來說,攝入的動物蛋白主要包括紅肉、白肉、乳製品和雞蛋,植物蛋白則是穀物和麵食、堅果和豆類及豆製品。
  • 哈佛研究:每天3片全谷麵包 早逝風險降20%
    哈佛大學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三片全谷麵包,早死風險降低20%,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可降25%。歐美人10%的卡路裡攝入來自於麵包。人們接觸到的營銷信息中普遍宣稱全麥麵包含有胚芽和麥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鐵、鎂、鋅等微量元素,因此更加健康。而上述微量元素則在白麵包的麵粉研磨過程中流失。
  • 41萬多人16年隨訪研究表明:常吃植物蛋白可以長壽
    素食有助於降低中風風險 除了,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常吃富含堅果,蔬菜和大豆的素食的人患中風的風險可能比食用包含肉和魚的飲食的人低這項研究發表在2020年2月26日在線發表的《Neurology》雜誌。 研究涉及臺灣佛教社區的兩組人,他們偏好素食,並且不喜歡吸菸和飲酒。素食者會傾向吃更多的堅果,蔬菜和大豆,以及更少的乳製品。這兩組人群食用相同數量的雞蛋和水果。素食者攝入更多的纖維和植物蛋白,而穀物蛋白與乳製品則更少。
  • 沒時間運動,天天泡熱水澡也能防心血管疾病 專家教安全泡澡
    天天泡澡也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達35%。不過醫生提醒,老年人如果想保養,只要泡腳或是半身浴比較安全。天天泡熱水澡VS不泡澡:心血管疾病風險約降3成天天運動有助增加心肺功能。在排除如體重、飲酒和睡眠等潛在影響因素後,和每周只泡1到2次澡或完全不泡澡者相比,天天泡澡者可降低28%的心血管風險及26%的中風風險。
  • 這種植物油每天1茶匙,就可降低5%-7%的心血管風險!
    今年3月5日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健康科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了這方面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同時發表在《JACC》上。——
  • 看看這2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的心衰風險
    在《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最新發表的一篇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中,對22.5萬患者的數據分析提示,這些藥物心血管益處的背後,也恰恰說明了減輕體重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2013年11月15日-2019年11月20日期間發表的大規模(>1000名成人)且至少隨訪1年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最終納入30項試驗,覆蓋超過22.5萬名患有2型糖尿病或已處於2型糖尿病高風險的受試者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