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權威雜誌《循環》3月23日發表的觀察性研究,吃豆腐和含有較多異黃酮的食物可以適度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特別是對年輕女性和絕經後不服用激素的女性。
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0多萬人的數據,這些人參與了三項前瞻性健康與營養研究;當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癌症和心臟病。在排除了一些已知會增加心臟風險的其他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
食用富含異黃酮的豆腐,每周食用一次以上,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8%,比起每月食用豆腐少於一次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2%;
經常吃豆腐的好處主要體現在絕經前或絕經後不服用激素的年輕女性身上。
「儘管有這些發現,但我並不認為豆腐是一顆神奇子彈。」該研究的首席作者、醫學博士Qi Sun說。她是哈佛大學波士頓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員。「整體飲食質量仍然是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豆腐可能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組成部分。」
Qi Sun教授指出,在中國和日本等國,傳統上食用豆腐等富含異黃酮食物的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要低於那些主要食用肉類和蔬菜的人群。然而,由於豆腐和異黃酮與心臟病有關,它們的潛在益處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豆腐是一種豆製品,整個大豆如日本毛豆都含有豐富的異黃酮。鷹嘴豆、蠶豆、開心果、花生和其他水果和堅果也富含異黃酮。Qi Sun指出,另一方面,豆奶往往是經過深度加工的,通常加糖。這項研究發現,食用豆奶與降低心臟病風險之間沒有顯著的聯繫。
「對異黃酮、豆腐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標記物的其他人體試驗和動物研究也顯示出了積極的影響,因此,心臟病風險升高的人應該對他們的飲食進行評估。」 Qi Sun 表示,「如果他們的飲食中充斥著不健康的食物,比如紅肉、含糖飲料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他們應該轉向更健康的替代品。豆腐和其他富含異黃酮的植物性食品是極佳的蛋白質來源和動物蛋白的替代品。」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984年至2012年護士健康研究中74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數據;在NHSII的研究中,1991年至2013年間約有94,000名女性;從1986年到2012年,超過42000名男性參與了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在每個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通過每兩到四年進行一次的病人調查,更新飲食數據。有關心臟病的數據是從醫療記錄和其他文件中收集的,而心臟病死亡則是從死亡證明中確定的。
在4,826,122 的隨訪中,總共確認了8,359例心臟病病例,這是研究參與者無心臟病的總年數,有助于衡量心臟病在人群中發生的速度。
Qi Sun強調,對這項研究的解釋應該謹慎,因為他們的觀察雖然發現了兩者之間的關係,但並沒有證明因果關係。許多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心臟病的發展,包括體育鍛鍊、家族史和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例如,身體更活躍、鍛鍊更多的年輕女性往往會選擇更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其中可能包括更多富含異黃酮的食物,比如豆腐。儘管我們已經控制了這些因素,但在解釋這些結果時還是要謹慎。」
2000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大豆食品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聲明。然而,從那時起,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一直沒有定論,該機構正在重新考慮這一已有20年的決定。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06年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建議,以及2006年一項科學建議,有關大豆蛋白、異黃酮和心血管健康的研究發現,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異黃酮對心血管有任何好處,而較高的大豆攝入量之所以能起到任何保護作用,可能是因為大豆含有較高水平的多不飽和脂肪、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
原文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isoflavones-tofu-proteins-heart-disease.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