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三國》:「桃園三結義」詳解,歷史上真的有桃園三結義嗎?

2020-12-15 騰訊網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羅貫中把它放在《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寫到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劉備,然後巧然的機會劉備認識了張飛和關羽,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在文中結尾描述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國演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關羽和張飛是個什麼關係呢?

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桃園三傑

《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

《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這三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係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

再有,從三國演義裡面的描寫來看。關羽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是全始全終了」。在這裡,從魏國人看來,劉備和關羽的關係又是「恩猶父子」了。古人有「君臣如父子」的觀念,所以這個說法並不值得奇怪;同時也可以反證:劉備和關羽的關係並不是把兄弟,他們的同時代人對此是很清楚的。清人趙翼認為:三國的君主都善於用人,其用人各不相同,曹操「以權術相馭」,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劉備「以性情相契」。所謂「以性情相契」,就是用感情相處,情深誼長,但這不等於就是把兄弟關係。

元代《三國志平話》中的「桃園三結義」構思的就好一些,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動一些。

除了這裡提及的關於三國演義的描述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的諸多材料描寫到三國演義的故事。

張飛

歷史上,劉、關、張三人關係確是非同一般。《三國志·關羽傳》說,關羽亡命奔涿郡,劉備正在鄉裡聚合徒眾,關羽、張飛便投其門下。後來劉備為平原相,又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和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經常於稠人廣坐,侍立終日,後來徐州失守,關羽被擒,曹操派人勸降,關羽也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張飛傳》也記載:「張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關羽和張飛都以勇略著稱當世。魏國謀臣程昱讚譽關張「萬人之敵」,周瑜稱讚關張為「熊虎之將」。所以,劉備特別寵信關張,視他倆為心腹之臣。以致於後世論史者,如明末清初王夫之就認為:「劉備待關張之信,勝於對諸葛亮之誠。」

諸葛亮

以上幾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係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所以說,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桃園三結義」這個典故。

聯繫侵刪!

相關焦點

  • 假的桃園三結義?關羽才是大哥,桃園三結義真的存在嗎?
    前言:想起劉關張,我們就能想到三人那種同生共死的兄弟情義,就能想起桃園三結義,在那座桃花紛飛的莊園,三人許下「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邁宣言,這讓我們看的熱血沸騰,看到他們那種同生共死,勢要創下一番基業的時候,我們總是熱血沸騰,而那種生死之交的情義,也是我們所深深敬佩的。
  • 桃園三結義,生死手足情
    三義宮,原為「三義廟」,又稱「漢昭烈帝廟」,坐落於河北省涿州市,是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故地,為紀念劉備三兄弟在此結義而建。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150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親賜璽書「敕建三義宮」。整座廟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文化底蘊豐厚。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緩緩拉開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開的桃花林中,端放著一黑漆案桌,桌上擺滿了烏牛白馬等祭禮,案前有三人正莊重地焚香跪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
  •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要說檢測人世間的情感是否真的情比金堅,在亂世中的情感就尤為珍貴了。在耳濡墨染的患難之情無疑是在三國時期的桃園三兄弟,相結於落魄時期,但三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忍耐,最終在三人相輔相成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三人在桃花盛開的園林之中,義結金蘭,舉杯對天,共飲酌酒,立下有苦同受,富貴同為的生死狀語,一起實現心中的豪情壯志,共創美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這三人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 南靖的桃園三結義文化園
    這裡,山青水秀,竹海綿綿,雲霧繚繞,有許多美麗的故事。十八家村有一座始建於明朝年間的佳山堂關聖帝君廟,歷經修葺。該廟宇供奉著劉備、關羽、張飛等雕像,被譽為閩南海拔最高的關聖帝君廟,也是閩南罕見的同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的廟宇。其大門豎聯:自古桃園三結義,而今世間萬戶尊。埕地前一對石柱豎聯:佳境勝地懸日月,山巒秀水播春秋。
  • 從「恩若兄弟」到「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結拜,原來是這樣的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主要描述了東漢末年爭霸兼併的戰爭,以及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對峙。他們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持續了數年,最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奪魏國,改國號為晉的故事。僅僅看故事簡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在三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時代日新月異,社會矛盾激化。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動蕩的三國時期,自然湧現出一大批英雄。
  • 桃園三結義中,賣草鞋的劉備為何能成為老大?
    桃園三結義的美譽流傳千古,許多英雄豪傑為之傾慕,被後世許多人所模仿,然而一些人畫虎不成反類犬,為人所恥笑,因此就有一個諺語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那麼在這結義的三人中,為何賣草鞋的劉備是老大,不是關羽也不是張飛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細細分析。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桃園三結義只存於三國演義中,因此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來分析。關於桃園三結義,如果以三國演義中的原文記載來看,劉備是老大,因為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記載三人的位次: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桃園三結義先說張飛,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介紹是涿郡的富戶,以賣酒和殺豬為生,家中有些田產,以家庭背景來看的話,張飛的背景比劉備還要好,要知道劉備當時只不過是以編織草蓆和販賣草鞋為生,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論生死弟兄和軍師的區別
    桃園三結義,劉備道:「我觀二位皆非常人,目下黃巾猖獗,天下大亂,朝廷無力,群雄並起,不知二位壯士有何打算?」張飛:「俺是個殺豬的,不知什麼天下大事,你說吧,讓俺怎麼幹?」劉備痛哭流涕:「我想招募鄉勇,討賊安民,只恨財力不足。」
  • 蘑菇屋「桃園三結義」,何炅、黃渤、王迅,分別是誰對應劉關張
    這下子真的是難倒了蘑菇屋的四位主人,真的是完全沒有頭緒。而有些網友則表示,自己都差點被騙,還以為男人幫真的要全體在蘑菇無集合呢!說真,那就真的精彩了,小編最期待的就是男人幫集體來到蘑菇屋。但是,黃渤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忘了其實黃磊也是在男人幫的群裡面的。最後,黃磊也終於解開了蘑菇屋最大謎團。總的來說,黃渤的到來。
  • CF全新武器火麒麟桃園結義免費的 領取方式看過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火麒麟桃園結義的獲取方式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軍火庫道具說明可以看出,這是一把頂尖的AK47槍械,並且武器與三國的桃園三結義典故進行融合,賦予了武器以「義」為重的新靈魂。另外武器具有進行槍刺近戰攻擊,並可快速裝彈的功能,簡單來說,雖然它不含英雄級加成,但卻擁有英雄級戰鬥屬性!
  • 人生在世義字當先,寧學桃園,不學瓦崗
    俗話說得好,「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其深層的含義又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先看大家最熟悉的桃園三結義。「桃園三結義」是白話文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重要橋段之一。開篇便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劉關張三人是當時社會中,出身不同、秉性各異的三種人,但是他們卻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在了一起。
  • 現代人結拜都拜關羽,那桃園結義時關羽又拜的是誰?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曾出現過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比如說一代梟雄曹操,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以及司馬懿、趙雲等。但是唯一被奉為「神靈」的卻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關羽了。 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關羽可謂是出鏡率最高的主角之一了。
  • 茶飲新秀「桃園三章」創始人團隊,是現代版「桃園三兄弟」?
    桃園三章,茶飲行業新晉黑馬,創立第一年便於廣東省開店超200家。許多人都會對這個品牌名字感到好奇,為什麼取名為「桃園三章」?其實,桃園三章這個品牌有三位創始人:張紀、張奮、張懿。三位創始人都姓張,與「章」同音,而且名字都是單字,同時,三位創始人都是同年出生、同年畢業。
  • 山東這種著名美食,跟桃園三結義有關,一塊肉能吃一碗大米飯
    你是北方人嗎?或者你身邊有北方人嗎?你身邊又有山東人嗎?在你的印象中,山東人是不是都是像梁山八十一好漢,武松三大碗酒不過崗的豪邁與奔放,小編作為一名地道的山東大閨女,可以負責的告訴你,是的,這就是俺山東人。
  • 三國演義:桃園結義
    但是想要成為他的朋友首先就得有能力,而武力就是他對別人的考驗。可能我們都覺得關羽的武力值是略強於張飛的,其實他們兩個人半斤八兩。最厲害的人應該是劉備,關羽和張飛打架的時候,只有劉備能夠將他們二人分開。在原著裡面有一龍分二虎之說,而這條龍就是劉備了,我們很難想像劉備作為一個編草蓆出身的人如何練就如此武藝。在此之前最為出名的草根逆襲者莫過於劉邦了,劉備身為他的後人,雖然落魄了,但也會被人高看一眼。當然最主要的還不是他的身份,而是他的那種報國之心,以及義氣相投。
  • 別被電視劇誤導了,歷史上「刮骨療傷」的是關羽,但醫生不是華佗
    歷史書上關於《三國演義》情節是非常的精彩,而且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經歷。在《三國演義》當中,最讓人覺得震撼的應該就是桃園三結義吧,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就是在這個桃園三結義裡面流行的,一直到後面被眾人當成兄弟之間的諾言。
  • 茶飲行業黑馬「桃園三章」的品牌名字,原來藏有這樣的故事
    桃園三章,茶飲行業新晉黑馬,創立第一年便於廣東省開店超200家。許多人都會對這個品牌名字感到好奇,為什麼取名為「桃園三章」?其實,桃園三章這個品牌有三位創始人:張紀、張奮、張懿。三位創始人都姓張,與「章」同音,而且名字都是單字,同時,三位創始人都是同年出生、同年畢業。所以,採用「桃園三章」這個品牌名字,暗有「桃園三結義」之意。
  • 「桃園結義」的史實依據是什麼?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文中描寫到: 次日,(劉關張)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 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 品味三國文化 烹飪三國美食 盡在中牟官渡三國美食城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崔合林 徐少傑看三國紛爭,觀群雄逐鹿;讀三國文化,五彩斑斕;品三國美食,盪氣迴腸。6月20日上午,中牟縣三國美食城之西北菜開業,三國美食城位於中牟縣官渡鎮境內的鄭汴物流大道官渡工業園區申厚路西三國美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