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2021-01-09 中國網·錦繡天府
第一書記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時間:2020-03-27 17:00:09 來源:中國網 編輯:唐磊

  什邡市洛水鎮李冰村地處龍門山脈鎣華山腳下,所轄區域包括平壩和山地,因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大部分有勞動力的村民都外出務工,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以體弱多病的老年人為主。面對這樣的被扶貧群體,被村民們稱為「正能量」的第一書記鄭仁亮,又是如何來精準施策,讓貧困戶摘帽的呢? 

  鄭仁亮是什邡市人民醫院婦委會主任、行政後勤黨支部書記,2017年初,她上任洛水鎮李冰村第一書記,對於從未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80後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當時心理壓力還是比較大  當看到貧困戶花名冊,基本上六、七十歲以上的就佔了90%。」鄭仁亮坦然道。

  老人大多體弱多病,再加上村裡各項基礎設施落後,村容村貌也亟待改善,當時的村黨支部也被評定為「軟弱渙散」支部。而且當村組幹部見到她這個白白淨淨、穿著高跟鞋的第一書記時,從心底裡並不認可她。「第一次村裡介紹她時,覺得她是一個嬌小玲瓏的小姑娘,來任第一書記可能扛不住。」 李冰村村組幹部餘成禮說。 

  扶貧工作要順利開展,取得村民的信任是關鍵。沒有農村工作經驗,鄭仁亮就向身邊有經驗的朋友、長輩請教,很快就學到了一個能儘快接地氣的土辦法:脫下高跟鞋,走進么店子。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鄭仁亮根據人民醫院的實際情況和村兩委共同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該村70歲的劉安秀常年和讀初中的孫兒留守家中,每年因生病花銷較大。當發現老人沒有持續服用藥物,導致血壓上升,前來義診的醫生不得不再三叮囑。除了充分利用扶貧政策,幫助困難群眾脫貧外,針對該村老年人體弱多病的實際情況,鄭仁亮所在單位醫務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一對一的結對幫扶。不定期為群眾進行健康知識講座,每年兩次將多功能健康體檢車開到村裡,為老人們進行更全面的體檢服務,通過對健康的關懷,讓村民生活更有質量。不知不覺地中村民們都把「鄭仁亮」稱為了「正能量」,把這個第一書記放在了心上。至於為什麼稱她為「正能量」,村民張顯會說:「鄭書記什麼事都幫我們村民做,好事、實事做了很多嘛。」

  修路、安裝路燈、開展潔美行動......每一項工作都在悄悄改變著村裡人的生活。鄭仁亮清楚,要使群眾不返貧,必須激活內生動力。今年年初,受氣溫影響,建檔立卡貧困戶任大姐家種植的羊肚菌遭受損失,鄭仁亮特意找到她,希望她不要洩氣,充分利用小額無息貸款,靠勤勞的雙手致富。原來,李冰村村民歷年來有種植大蒜的習慣,但連年種植同一種作物,會破壞土壤養份平衡,使大蒜品質降低。可是如何讓有限的土地更好地增收呢?2017年,鄭仁亮和幫扶單位在5.5畝的土地上試種了羊肚菌,起到了極好的示範帶動作用。2019年該村羊肚菌發展到了100餘畝,打通了群眾內生動力血管。通過政策扶貧、醫療幫扶、產業指引等方式,2018年,李冰村142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而鄭仁亮也獲得了村組幹部的信賴和支持。「工作很踏實,而且腿勤、嘴勤,把大家的團結也搞得好。」村組幹部餘成禮這樣評價她。 

  在駐村幫扶過程中,鄭仁亮也點燃了李冰村村組幹部的工作熱情,村黨支部甩掉了「軟弱渙散」支部的帽子,成為市、鎮兩級表彰的優秀基層黨組織。鄭仁亮說,在這裡,她收穫友情和信任,這對於她來說,不僅是一次人生歷練,更是一次讓心回家的旅程。「每次去組上時,每個人給我的微笑、給我的問候,每次握手、每次給我端一杯熱騰騰的水,這些都讓我覺得,為村民們做實事有意義的,是值得的。」(張曉玲 張世浩)

相關焦點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0】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0】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2020-07-27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德陽什邡洛水鎮李冰村第一書記:「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8日電 (楊勇  張曉玲  張世浩)記者28日從德陽什邡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洛水鎮李冰村第一書記鄭仁亮通過政策扶貧、醫療幫扶、產業指引等方式,使得李冰村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64」錢澍雨:真心真情暖群眾
    2018年4月,安徽省滁州市清流監獄第三監區副監區長錢澍雨被選派到明光市明西街道馬崗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一開始,眼前這個年輕、帥氣又溫文爾雅的第一書記能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老百姓心裡還是有很大的疑惑。如今,2年時間過去了,錢澍雨用自己的苦幹實幹精神向馬崗村老百姓交上了滿意的答卷,順利幫助馬崗村5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如今馬崗村群眾拉家常時,談起錢澍雨無不豎起大拇指。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4」「田書記」的進村趕考路
    在村民眼裡,他是整日奔波在為民路上的「費鞋書記」;在村幹部眼裡,他是敢幹會幹的「實幹書記」;在鎮幹部眼裡,他是有想法有思路的「點子書記」......他就是陝西省華陰市鳳城村第一書記田戰省。田戰省給村民傳授修剪花椒苗的方法。2017年4月,田戰省被華陰市水務局選派到鳳城村擔任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楊樂:責任扛在肩 群眾放在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欣賞精彩視頻自2017年11月份擔任澠池縣天池鎮陳溝村第一書記以來,楊樂堅持把第一書記的職責扛在肩上,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澠池縣天池鎮陳溝村黨支部書記陳三禮說:自從楊書記來以後,我們村這個黨員活動日都有程序的開展了,特別是到黨員各個家庭,到黨員家庭去,做黨員工作,過去我們黨員都是比較有點自由散漫,現在都能按時到這村室來,開展黨員活動日,提高黨員素質以後,這黨員積極性明顯提高,黨員們都起到了這種先鋒模範作用。
  • 腳下沾著泥土 心中裝著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木史惹
    腳下沾著泥土 心中裝著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木史惹 2020-06-06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新聞網:中廣核派駐凌雲貧困村第一書記張維帶領群眾脫貧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派駐到該村第一書記張維如是說。據了解,隴槐村共發展桑園1900餘畝,2019年共養蠶1265.5張,鮮蠶繭產值超200萬元,戶增收3萬元左右。△張維(中)到村民家了解養蠶情況,照片拍攝於疫情前2019年2月,一紙調令,張維帶著組織對他的信任,雄心壯志來到凌雲縣加尤鎮隴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群眾貼心人 脫貧領路人——駐南召縣板山坪鎮松河村第一書記趙峰
    群眾貼心人 脫貧領路人——駐南召縣板山坪鎮松河村第一書記趙峰群眾貼心人 脫貧領路人——記南召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駐南召縣板山坪鎮松河村第一書記趙峰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石為壁2019年新年伊始,南召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趙峰經選拔
  • 昌圖縣第一書記日記
    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攜手共進、沉著應對,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村組幹部勇當先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模式正式啟動,五星村幹部們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在防控阻擊戰中衝上前、勇擔當、做表率,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工作,始終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 劉文良:「駐」進村民心裡的第一書記
    近日,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葛寨鎮陡溝村全體村民得知駐村第一書記劉文良要調走,送來錦旗想要挽留,表達依依不捨之情。 劉文良是洛陽市農業農村局派駐陡溝村的第一書記。2015年,在伊川縣彭婆鎮槐莊村的駐村工作剛結束,劉文良就主動請纓,到陡溝村任第一書記,開始了第二個駐村任期,一「駐」就是5年。
  • 中國化學工程王鵬:走進群眾心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中國化學工程王鵬:走進群眾心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2020-11-17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寧大茂鎮聯光村第一書記馮明鋒:衝鋒在防控一線 當好群眾「守門...
    2019年2月,馮明鋒被選派擔任萬寧市大茂鎮聯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同年7月兼任駐村第一書記。疫情來臨時,他取消假期積極響應動員,迅速進入戰鬥角色,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衝鋒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與使命。
  • 華州區大明鎮寺王村第一書記吳昊澤忙碌的一天
    吳昊澤就是衝鋒在扶貧一線第一書記中的一員,擔任渭南市華州區大明鎮寺王村的第一書記兼任工作隊長。寺王村地處秦嶺北麓,區位條件差,交通不便,群眾思想相對落後,是該鎮典型的貧困村。和基層大多說第一書記一樣,吃完早飯,吳昊澤就早早來到隊部。「村裡沒有朝九晚五,也沒有雙休的概念。鄉親們來辦事,我們得在。」他說。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無不彰顯了基層第一書記以百姓之心為心、多解民生之憂的愛民情懷。
  • 第一書記羅濤:老百姓靠得住的「貼心人」
    2019年6月被派遣到灘坪鎮彥灘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隊長,成為了一名90後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立足本職、埋頭苦幹,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心血和汗水助力貧困群眾打開致富門、澆築小康路。成為了老百姓靠得住的「貼心人」,領導眼中的「好幹部」。
  • 書記領著書記學 書記帶著書記幹
    「通過論壇的方式,把平時工作中的經驗、難題呈現出來,讓村黨支部書記達到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目的,從而最大限度激發黨支部書記發展經濟、服務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談及開展「黨支部書記論壇」活動的初衷時,寨裡鎮黨委委員李奉愛如是說。
  • ...的「貼心人」丨荔波縣玉屏街道洞託村第一書記、攻堅隊長張西鴿
    我叫張西鴿,是黔南州荔波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普通幹警,2018年3月,我主動向單位領導請纓,申請到基層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現任荔波縣玉屏街道洞託村的第一書記和攻堅隊長。張西鴿走訪群眾(左)剛駐到村裡時,由於語言不通,為了能儘快熟悉掌握群眾人口數量,住房結構,務工情況,我主動與村支兩委班子協商,取得他們的支持。
  • 「第一書記」阿蘇伍格:頭髮是白了,皺紋也多了,但很值得
    如何帶領村民脫貧,是第一書記的首要任務。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摸排之後,阿蘇伍格有了初步想法——產業打頭,種植川貝母、百合、青刺果等中藥材。思路有了,如何落地,這成了難題。長時間的封閉之後,很多貧困群眾思想固化、觀念落後,讓他們跟著幹不容易。老鄉們不理解的是,「阿吼村祖祖輩輩都是種洋芋的,怎麼種上了中藥材?」
  • 這倆駐村第一書記,好!
    回憶起初到擁阜村時的印象,海南省公安廳警令部信訪處副處長、擁阜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天文還歷歷在目:「橡膠是這個貧困村大多數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按每年的農耕時間,割膠在12月就結束,從1月到5月成了很多村民的『空檔期』。」  如何幫助村民補上這個「空檔期」,讓大家多渠道增收,成了張天文工作的重心。
  • 脫貧攻堅最後衝刺戰,臨陣受命勇擔當——記良塘鎮奇峰村第一書記梁輝
    ,此時,他已經是2014年以來奇峰村第六任第一書記。但在駐村期間梁輝用真心實意做事,用真誠踏實的做人態度,堅持不斷學習各類扶貧政策知識,堅持不斷進家入戶走訪,與大家面對面交流,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在半路上都要停下來聊上一會了解大家的生活生產情況。同時在開展扶貧工作中只要知道誰家有困難,他都會立馬趕到家裡幫忙,很快這個開朗,積極、勤快的新來第一書記就被大家認可。
  • 擦亮第一書記工作名片
    2021年01月07日 08:28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盧思雨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盧思雨「黃書記,我申請小額信貸的錢已到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