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尤其是農村裡的老一輩對這點尤其是深信。再加上對於農村人來說,房子是他們一輩子甚至是幾代人得以棲身的所在,房子的位置、布局、構造等對居住在內的人影響很大,所以有關於住宅和命運、風水關聯的俗語有很多。比如這句「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講的就是建房選址的問題。
現在村子裡少有廟宇,即使有,很多也已經破敗沒有香火,或者大多遠離居民聚集區。
不過在古代,村子或集鎮上有寺廟的就多了,什麼土地廟、觀音廟、文廟、祖廟等等,而且很多都人來人往、香火旺盛。
通常,人們建房居住都會離寺廟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如果萬不得已,那就會選擇居住於寺廟前面或左邊,而不願住在其後或其右。
原因固然有風水之說,但也有出於實際利弊的考慮。
寺廟是求神拜佛,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人認為,這種地方是陰氣聚集的地方。如果把家安在附近,家中難免會受陰氣影響,鬼怪上門,是不利於家宅平安的。
因為古代建築遵循坐北向南的布局,寺廟大門都是朝著正南方的,從風水學上講,廟後是陰宅,而活人居住的是陽宅,當然不適宜建在廟後。
再加上寺廟大多比普通民房高大,若居於廟後,會被擋了陽光,擋了運勢,整日處在陰影中,陰氣就更盛了。若一定要選的話,廟前當然是優於廟後。
再者,同樣是因為寺廟坐北向南的朝向,所以其大門左側為東面,右側為西面。從風水上說,東為陽面,西為陰面。若居於東面,則能充分受到東升之陽的照射,也能驅散很多陰氣。
而居於西側,因為高大廟宇的遮擋,當太陽照到時,已是西落之日了,陽光不強烈且照射時間短,不足以驅散陰氣。所以左右之中,又以左為好。
雖說,上述有陰、陽之說,難免有點迷信色彩,但若從太陽照射角度來說,還是有其道理的。家中若光照不足,難免陰暗潮溼,既影響人心情,也有害身體健康。
從現實角度來考慮,廟裡是燒香、念佛的場所,整天都是香霧繚繞,佛音嫋嫋,若居住的離廟宇太近,難免會受到這些氣味和聲音的幹擾,打亂人的作息,分散人的注意力,擾亂人的正常生活,久而久之,在身體和精神上受到雙重折磨。
從這一點來看,不管是廟前廟後還是廟左廟右都不適合住人。即使在現在,這一點也是適合大家建房或買房做參考的。所以,別以為老古話都已經過時了,我們細細的去分析,還是有它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