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冬季騎行的騎士們

2021-01-18 紅城一族汽摩運動俱樂部

1.頭盔

  保暖性全盔最好,揭面盔密封性好的也不錯,半盔不推薦。需要注意的是,儘量購買雙D扣的頭盔,而不要圖省事購買易脫滑扣的頭盔。很多車友喜歡把頭盔往腦袋上一扣就走,連頭盔系帶都不系,這是更加危險的。在冬季騎行對於鏡片除霧一定要具備,其次最好擁有防眩暈的遮擋鏡片。

2.脖套

  脖套對於保暖來說很重要,能夠有效地防止頭盔與衣領之間的暴露部分散失熱量。再戴上騎行頭巾也是不錯的。

3.摩託車服

  冬季氣溫比較低,人體熱量消耗大,選擇冬季摩託車服,一般為雙層,外層防風,內層保溫。好一些的有三層的,中間多了一層排水層。如果外層透氣指標在20000mm/24h或之上當然更好。買騎行裝備不一定買特別貴的,看好品牌、材質、功能就好。如果裡面能再穿上一件羽絨服,那就更好了。

4.騎行手套

  必須是冬季防風保暖型的騎行手套。建議戴稍微大一些的,手套與手指之間形成空氣層,保溫更好。感覺一雙不夠用,裡面可以再戴一付羊絨手套。兩層手套,外層防風,內層保暖。

5.摩託車褲

  冬季摩託車褲,一般為雙層,外層防風,內層保溫。

6.護膝

  須佩帶,不僅是為了保暖。皮毛一體的長護膝是冬季必備。

7.靴子

  推薦高幫皮靴,加厚帶毛(棉)裡的那種,不可過緊,另外一定要加氈子鞋墊,隔冷吸汗。

8.襪子

  襪子不僅關係到腳部的保暖問題,排汗的性能優劣也極影響腳部的冷暖感受。


相關焦點

  • 冬季騎行,教你如何在瑟瑟發抖的人群中做最有溫度的騎士!
    一直以來,惡劣天氣和低溫對於追逐速度和激情的騎士來說都是天敵!尤其是對於身處北方的騎士來說,冬季是那麼的漫長,該如何在這場和冬天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呢?今天就來給大家支支招!保暖措施全盔:很多騎士在夏季騎行時為了涼爽選擇了半盔,天氣轉涼後,一定要換一頂全覆蓋的頭盔,不僅保暖性能好,安全性也更高。不誇張地說,一頂不透風不起霧的盔,絕對會讓你騎行的幸福值拉到最高!
  • 騎士們的團購:Icon Squad 3騎行背包,「騎車,我想被所有人看見!」
    作為一個街道騎士,就算只是出門小跑,也總是免不了需要攜帶一些隨身物品。整體採用扁長設計,並將內部空間以隔層分成了更加扁平的三個獨立空間,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物品在騎行時晃動。最靠近背部的空間可以放最大14寸的筆記本電腦,背板;中層放衣物,外層放些小東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
  • 北方騎友冬季騎行穿搭指南 冬季怎麼穿騎行服
    騎行愛好者們都喜歡在各種天氣下騎行,從炎熱的季節到結冰的冬天,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寒冷潮溼天氣。並且真正熱愛騎行的騎友們有時還會以極高的強度和速度騎行,每一分鐘,都竭盡全力。就拿冬季騎行而言,以每小時十碼的速度爬坡時會累得滿頭大汗,到達山地後又以4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下山, 分分鐘就會變得很冷。因此所穿的衣物會對騎乘體驗產生重大影響,穿上正確合適的套裝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將詳細介紹在寒冷的季節中騎行,如何穿搭才是最合適的。
  • 騎士們的團購:Scorpion(蠍子)羊皮短款騎行手套
    騎行裝備最重要的功能是防護,其次才是舒適和美觀。在防護性能上,SGS MK II幾乎達到了短款皮質手套的頂峰,其長款版本SG3 MK II在延長SG5手腕部分之後直接成為了一雙賽道手套。如圖所示,傳統手套在摔車時,會因為和地面的摩擦力太大,儘管騎士整體還在向前滑動,手部卻突然停止滑動,整個反折過來;使用了Scaphold技術的護甲則不會如此,高滑動效率的護甲使手部與身體保持同步滑動,兩者的防護效果天差地別。
  • 哈雷騎士風雨無阻-盤點雨天舒適騎行裝備
    在風雨下騎行也是人生一大樂事,但被淋溼後溼漉漉的感覺可能會讓騎士們不舒服,因此哈雷戴維森特地為騎士們製作了舒適的戶外裝,保護每一位騎士不受大自然惡劣天氣的影響。防水尼龍、防風抓絨、高度可見度材料以及調節溫度的系統,所以一切均在道路上久經嚴酷的考驗和測試,以確保其能夠經受任何嚴酷條件。
  • 80歲不老騎士環臺騎行1139公裡,有夢就出發~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記錄片《不老騎士》有這樣一支騎士,他們在80歲的時候環臺灣島騎行1139公裡,完成了自己18歲的夢。這是一支怎樣的騎士?17個平均年齡在81歲的老人,組建了一支名叫「不老騎士」的摩託車車隊,決定去挑戰一次13天,1139公裡的臺灣環島騎行。
  • 冬季騎行:5款保暖騎行手套推薦
    使用這款手套進行騎行訓練能夠讓手部保持溫暖,內部抓絨設計能夠很好地保持合適的溫度,同時優秀的剪裁設計讓手部動作自然,佩戴舒適。去年的螢光色是流行趨勢,今年則流行高級灰,那麼,明年流行什麼配色呢?4、Castelli 蠍子Diluvio秋冬 自行車騎行保暖全指手套 防風防水
  • Stylmartin冬季騎行鞋系列
    有人說手腳冰涼的人沒人疼然而事實上那是因為你裝備防護不夠今天虎牙妹帶來幾款冬季騎行靴
  • 【長白山體驗】騎行旅途感受騎士精神
    摩託車已不僅僅是一部冰冷的鋼鐵機器,而是一種精神象徵,即便說它是騎士們的圖騰也不為過。挑個天氣不錯的日子,帶上家人或者朋友,一邊騎行,一邊觀賞沿途美景。在這樣的騎行中,能與大自然來一個親密的接觸,對放鬆身心大有裨益。選擇一輛個性的機車作為「拍檔」一起上路,挑選騎行路線,通過克服騎行中的一路坎坷來挑戰自己,突破自我,同時藉機用冒險充實和裝扮生活。
  • 冬季騎行防風保暖你要這樣做!
    原標題:冬季騎行防風保暖你要這樣做! 金秋十月已經過去了,樹葉落了,天氣也逐漸轉涼了,首都的第一場雪已經下了,國內的自行車賽事也將暫時告一段落啦。車手們開始進入冬歇期,在拼搏流汗半年之後,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作調整,享受比賽之外的生活。
  • 騎行:城中騎士
    在隊伍最後還有一個收隊。他必須一直保持在隊尾。當體力不支對跟上隊伍的速度有些力不從心時,斜眼總能看到身後方還有一個押隊的身影,多少會有些安全感。 就在這些基本的騎行規則下,眼前這支隊伍又快又穩地前進著。
  • 冬季如何利用騎行有效減脂?
    如何利用騎行有效的減脂,是一個多年來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寒冷的氣候對於減脂來說增加了更多的挑戰。在各項減脂運動中,騎自行車減脂,是冬季減脂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對身體的衝擊力小,不會容易累,而且非常有趣。
  • 2020年冬季摩託車騎行服推薦
    冬季騎士的冬季駕駛攻略對於騎士來說,冬季是一個艱難的季節,刺骨寒風、抓地力下降、散落一地的垃圾,去到高山地區還有結冰的路面。雖然看似是個不適合騎車的季節,但在冷風中駕駛之後,自動販賣機裡暖暖的罐裝咖啡,味道卻並不比星巴克差。
  • 騎行裝備之---賽車靴
    這就是丹尼斯的使命,丹尼斯是義大利的公司,它是世界上摩託車騎士和一般動態運動的防護服領先者。騎士裝備是所有騎士們常常在討論與注意的話題之一,Dainese這個目前仍算是無可憾動其地位的領導品牌,多年來在猴王Rossi與其它冠軍車手的加持之下,全球騎士們也都給予頗為強力的支持,自然也讓它成為騎士們的防護聖品之一。
  • 鞋底小提升 Gaerne更新冬季騎行鎖鞋
    Gaerne最近發布G.Ice Storm GoreTex冬季騎行鎖鞋,並在性能得到了小提升。Gaerne仍採用與老款相同的柔性絕緣防水鞋幫,不過對公路和山地自行車版本的鞋底進行了升級。Gaerne冬季騎行鎖鞋的公路和山地自行車版本均採用相同的鞋幫構造,與老版本相同,透氣的合成超細纖維鞋面搭配Gore-Tex Duratherm防水膜,可防止雨水,腳踝周圍有彈性的Gore-Tex Rattler氯丁橡膠口。G.Ice Storm鎖鞋在鞋墊下方有一層可反射熱量的鋁層,可將熱量保存在鎖鞋內部。
  • 騎行服|皮布混制的夏季騎行服為什麼值得關注?
    隨著北方氣溫的回升,騎士們躁動的季節來了~北京山裡已經再次充滿騎行隊伍,大排君在講解夏季騎行福的時候首先提醒各位騎士
  • 濟南共享單車回倉保養 哈囉出行持續保障冬季騎行
    濟南哈囉單車正進行冬季回倉保養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通訊員 卓澤群 濟南報導本周,寒潮來襲,山東多地降雪,氣溫驟降對市民出行方式的選擇也造成一定影響。共享單車作為低碳、便捷的綠色出行方式,在冬季寒冷的氣溫條件下難以發揮最大化優勢,往往容易產生閒置和堆積,冬季運維成為共享出行企業和其主管部門關注的焦點。記者從哈囉出行了解到,濟南哈囉單車正進行冬季回倉保養行動,提升用戶的騎行體驗和安全,根據城市各片區的單車使用情況,分批次對路面單車進行回倉養護,以保障氣溫回暖後的用戶用車體驗。
  • 【單車課堂】冬季騎行保暖要點
    2.以1比10的方法添衣這是舒爾茨的經驗:「我認為每下降10華氏度就添一件1長袖。」嘗試發現適合你的添衣規則,你可以在65華氏度以下時開始添加一層薄衣。隨著氣溫變冷再添加長袖騎行服,然後是背心或者輕質夾克。當達到零度以下時,可以考慮溫暖的長袖底層和更厚重的騎行夾克。
  • 2018年Alpinestars推出 兩款冬季騎行服
    Alpinestars品牌在摩託界眼中是如雷貫耳的義大利品牌,它在世界上各大賽場馳騁多年,它是無數摩託騎行愛好者心中的首選裝備品牌,旗下豐富的產品線騎行服、手套、賽車靴等等都令消費者們津津樂道,在國內我們更願意稱呼它為「A星」(以下簡稱:A星),春節將近A星再次推出兩款騎行服供消費者選擇。
  • 冬季電動車騎行的這些「禦寒神器」要警惕?!
    冬季電動車騎行的這些「禦寒神器」要警惕?!冬季騎電動車,為了防寒保暖,大家各顯神通,陸續搬出了車把手套、長圍巾、反穿衣、擋風被等騎車版「禦寒神器」。騎車版「禦寒神器」NO.1 最開始「車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