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外媒稱大陸半導體企業從臺灣地區挖走3000人

2020-12-21 數科世界

據《日經亞洲評論》消息,從2019年開始,僅僅一年的時間裡,臺灣地區就有超過3000名各種工程師被大陸的半導體企業給挖走。

其中中國大陸的兩家半導體製造企業泉芯集成和武漢弘芯,更是從臺積電陸續挖走了100多名資深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小編查了下這兩家公司其中一家,武漢弘芯的官方網站介紹:

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主要致力於14納米以及7納米以下先進邏輯工藝晶圓製造服務。武漢弘芯項目總投資額約200億美元。

目前的項目計劃和進度為:

1)計劃建成14納米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主要建築結構現已完工。擬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首次測試片流片及首次SRAM 母盤功能測試工作。

2)計劃建成7納米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2020年開始進行7納米的自主技術研發。目標在2021年第三季開始首次測試片流片及首次SRAM 母盤功能測試。

3)計劃建成晶圓級先進封裝生產線。

這樣的晶片工廠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相當的迫切的,所以對外大量招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於燮康曾在2019世界半導體大會上透露一個數據,中國晶片的人才缺口大概在30萬人。

3000人還是太少啊,不要以為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是噱頭,國內半導體企業都要形成這種對技術人才的尊重氛圍,多點提升福利待遇,吸引各方才俊,為我所用,才能從本質上突破西方國家的封鎖啊!

#數碼新鮮事# #科技雜談#

相關焦點

  • 大陸企業在臺設「秘密基地」,竊取半導體產業技術?
    近日,臺灣地區媒體《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更是在Facebook上指控稱,近兩年「大陸科技公司竊取全球尖端科技技術」。竹北充斥中資IC設計公司,就近挖角高手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於半導體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急劇的提升。而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中國臺灣地區的人才,自然也就成為的大陸半導體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
  • 臺灣IT企業在大陸開枝散葉:我們的未來在大陸
    然而,臺灣企業家們為了自救,只好開動腦筋,繞到第三地再轉而投資大陸,即使如此麻煩,投資大陸的熱情不減,除了對電腦及附屬設備的投資迅速增加外,筆記本電腦、手機,軟體等產業也向大陸轉移,就連臺灣政府一直勒住不放的半導體企業也在加入WTO之後,開始突破限制向祖國大陸飛奔而去。有臺灣"半導體之父"之稱的臺積電集團董事長張忠謀說,"對大陸投資應該要提早、全面開放",否則"臺灣企業的生機將被扼殺"。
  • 臺灣科技企業受惠於大陸工廠復工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臺北4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惠於大陸工廠復工,市場需求回溫,臺灣半導體產品等科技類公司3月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臺灣代工和電子製造服務業龍頭企業鴻海集團6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為3476.54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近六成。
  • 臺灣地區突發地震!半導體產能還好嗎?
    根據中國地震網的消息,12月10日21時19分在中國臺灣地區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海域,距臺灣島15公裡,距臺北市57公裡。 四個小時後的02時15分,又發生了一次4.4級的餘震,震源深度49千米。
  • 懷疑中國大陸黑客入侵臺灣半導體?理由是工作時間996?
    日前,美國科技媒體《Wired》報導稱,臺灣地區一家名為奧義智慧科技(CyCraft Technology)的網絡安全公司在上周舉行的「Black Hat USA」黑帽大會上揭露,自從該公司在今年4月發布有關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網絡攻擊事件白皮書以來,接獲了許多的響應,顯示出臺灣至少有7家半導體業者曾遭到同一個中國大陸黑客集團「Chimera」鎖定。
  • 臺灣最繁榮的城市,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出乎你的意料
    在我的心目中,臺灣是一個極其繁榮的省份。早在20世紀60年代,臺灣就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領先於中國。上世紀90年代,臺灣在半導體、IT、通信等行業領先世界。特別是對父母來說,他們都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臺灣的發展。臺灣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臺灣人發現,臺灣企業都「跑到」了大陸
    導讀: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採取有效措施為臺企在大陸發展營造更有利環境,支持臺企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 臺當局拒不承認,稱:大陸需要臺灣
    導讀:如今,大陸已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地,已是不爭的事實。雖然自從蔡英文上臺之後,為了和大陸徹底「撇清關係」,就不斷在臺灣地區掀起「脫鉤」風潮。但顯然,如今都以失敗告終。據悉,今年,臺灣地區和大陸之間的貿易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了上升的趨勢。
  • 今年前8月對大陸出口大增12%,「臺灣製造」競爭力還是很強?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據臺媒報導稱,臺灣外銷訂單持續保持暢旺,8月更是創下兩位數增長,漲幅更達到10年來同月之最。其中,外銷到大陸(含香港)的訂單比上月增長7.5%,比去年同期增長21%。對於這份成績單,臺當局官員稱,第三季度應能創下歷年新高,而全年則有望實現正增長。
  • 厲害的不止臺積電、聯發科,臺灣還有這些實力強勁的半導體企業
    臺灣是我國一個美麗富饒的省份,它的面積為3.6萬平方公裡,還沒有重慶市一半面積大,人口約為2360萬,大概和上海市人口數量相當。雖然臺灣省人也不多,地也不博,但是它卻擁有著非常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在中國眾多省份中,可以說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 【觀點】外媒:中國打響半導體反擊戰,但「偏科」不可取
    1.外媒:中國打響半導體反擊戰,但「偏科」不可取研究公司Trendforce分析師表示:「在半導體設備方面取得突破是最大的障礙。」他補充稱,在中國使用的半導體設備中,國產設備不到10%。在中國政府過去對該行業的大舉投資中,設備製造商不過是一個配角,但規模巨大。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過去20年,僅中央政府就向中國大陸晶片製造商提供了約500億美元的補貼,這是中國臺灣公司收到的金額的100倍。
  • 臺灣,有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企業,為什麼沒有一家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說到臺灣,你的腦海中第一印象是什麼?富士康,臺積電,消失多年的HTC,還是?沒錯,這個我國最大的島嶼,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曾擁有過昔日的輝煌,硬體製造、晶片製造、代工等產業享譽全球。2017年3月20日,臺積電市值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億美元。 富士康,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
  • 【60秒半導體新聞】致敬!這張照片今天在ZTE同事圈裡傳瘋了/近500人投奔大陸公司!臺灣半導體DRAM人員流失嚴重
    <轉自好友孫昌旭的微信>近500人投奔大陸公司!臺灣半導體DRAM人員流失嚴重 據臺媒報導,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昨日接任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一職,在談到目前人才流走大陸的議題時,他提到半導體和DRAM的情況比較明顯。據透露,過去一、兩年間,臺灣半導體高階技術人員遭陸企挖角的事件時有耳聞。
  • 臺灣陸委會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編輯:翰林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圓滿結束,這次峰會受疫情影響,再加上民進黨當局「提醒」臺灣地區參加峰會的人士應當要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規範,所以這場兩岸企業間的重要活動也變得格外低調。
  • 中國臺灣和大陸上演「絕代雙驕」
    目前,全球半導體製造的重心已經落在東亞,具體來說,就是中國臺灣、大陸、日本和韓國這四大地區,特別是晶圓代工和封測,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產業鏈上遊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全球大部分相關消費和交易都在這裡完成。
  • 「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根據外媒報導顯示,川普正在計劃一件大事,那就是要將大陸最大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與大型國有石油公司中海油,正式地列入出口黑名單,這個決定將會對中國大陸帶來重要的影響。據悉,美國想方設法地阻礙中國大陸企業的發展,又一再提及想要實現中美「脫鉤」,這些舉動都旨在拖慢中國大陸的發展,想要讓中國大陸的高科技領域成長放慢,但是,美國的企圖很難得逞,全球經濟正在加深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一次突破40兆元,並且有望在年底超過美國,躋身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首位。
  • 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大陸的哪一個省?
    來源:小白讀財經我國臺灣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由於產業承接,成功轉型出口導向型經濟,至上世紀90年代成功崛起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臺灣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那目前臺灣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呢?
  • 臺灣地區可能成為全球科技戰的下一個引爆點
    來源:SherissePham,CNNBusiness編輯:嗷嗷豬在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被絆倒後,世界在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方面正變得越來越依賴一家臺灣公司。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迅速升級之際,臺積電正試圖通過讓中國和美國滿意的方式來走鋼絲。
  • 大陸不鏽鋼巨頭進軍印尼 臺灣鋼廠產量驟減
    【文/觀察者網 尹哲】據臺灣《經濟日報》10日報導,當地三大上遊煉鋼廠——燁聯、華新麗華、唐榮煉鋼量驟減。僅在7月,唐榮煉鋼量不到三成,創下歷史新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總部位於浙江溫州的不鏽鋼巨頭——青山控股集團(下稱:青山)在印尼設廠(下稱:印尼青山),成本較臺灣企業低100-200美元/噸。
  • 臺灣經濟的真實水平如何?說出來很多人不信!
    編輯:簡易財經近期,大家都非常關注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半導體企業的動向,很多人都在感嘆:沒想到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如此發達,為臺灣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那麼,臺灣經濟的真實水平如何?如今,臺灣經濟主要依靠IT、半導體、電子精密製造和通訊等產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臺灣上榜10家企業,排在北京(56家)、廣東(13家)之後,製造企業佔了很大部分。如今,臺灣半導體產業依舊很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