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企業,為什麼沒有一家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2020-12-13 智慧城市觀察

說到臺灣,你的腦海中第一印象是什麼?

富士康,臺積電,消失多年的HTC,還是?

沒錯,這個我國最大的島嶼,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曾擁有過昔日的輝煌,硬體製造、晶片製造、代工等產業享譽全球。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這些優勢產業為臺灣帶來了經濟快速騰飛的同時,也讓臺灣的經濟陷入了「單一」的怪圈,比如本文提到的,堂堂的「亞洲四小龍」,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竟然沒有一家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其中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

晶片製造獨步全球

臺積電,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2017年,其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為56%。2017年3月20日,臺積電市值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億美元。

富士康,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2013年富士康位居美國財富雜誌全球500強第30名。

可以說,臺積電和富士康是臺灣晶片製造和代工業的代表,更是臺灣的一個「名片」。

在網際網路沒有普及的時代,臺灣依靠晶片製造和電子產品代工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湧現出了富士康、臺積電、HTC這樣的知名企業。

創新、冒險精神的缺乏

正是由於代工、晶片製造業的高度發達,在島內形成了固定的經濟思維——製造業帶來的定勢思維。

有專家曾經這樣評論說,在臺灣,很多創業者都用做硬體的思維去創業,哪怕一件產品有5個點的毛利,都願意去做。

比如,作為臺灣的典型企業,富士康和HTC都是靠巨大的規模優勢賺取利潤。

這是這樣的思維,導致了臺灣的創業者對網際網路產業望而卻步,畢竟對於網際網路來說,前期需要巨額的投入,而這種投入並不能對後期的盈利負責。

更為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是規模經濟,而島內有限的人口,並不足與支撐起這樣的用戶規模。

此外,製造業的高度發達,吸納了島內大量的優秀人才,留給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也就捉襟見肘了。

不僅如此,在矽谷和中國內地等網際網路行業頻繁可見的風投,在臺灣缺並不多見。長久以來形成的製造業思維對於風投的需求並不旺盛,這也影響了網際網路在臺灣的發展。

未來前景可期

儘管如此,作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臺灣遲早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內地和臺灣共同的血脈根基和語言文化,決定了臺灣市場將會成為成為中國最後一片網際網路窪地。

尤其是臺灣教育發達,臺灣網際網路行業無論是在語言技能、人文底蘊還是文化習慣都有一定的國際化基礎,一旦臺灣創業者的網際網路思維被點燃,相信臺灣的網際網路產業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相關焦點

  • 厲害的不止臺積電、聯發科,臺灣還有這些實力強勁的半導體企業
    其中我們所熟知的兩家企業是臺積電和聯發科,它們是臺灣半導體工業的兩顆明珠,除此之外,臺灣還湧現出了諸如聯電、聯詠、瑞昱、日月光等一大批半導體企業,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吧!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臺積電臺積電的全稱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
  • 中國臺灣半導體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3063.45億美元 位居全球第一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臺積電成立於 1987 年,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其總部位於中國臺灣新竹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在二季度的財報中,臺積電是預計三季度營收 112 億美元到 115 億美元。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的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非常發達的,也擁有較為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從晶片設計、生產製造到封裝測試,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企業。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實力名列世界前列,而其中最強的板塊無疑就是晶片代工。從1996年的IC封裝製造,到1987年介入專業代工製造,如今在這一領域,能排進全球十強的中國臺灣企業就有4家之多,除了臺積電,還有聯電、力晶、世界先進等,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一極。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半導體產業鏈相關公司有長電科技、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上榜。聞泰科技主營通訊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此前收購了全球知名的半導體IDM公司,安世半導體。 長電科技以235.26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入榜2020《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389名。長電科技是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半導體封測廠商。 中芯國際以214.93億元的年營收排名第427位。
  • 全球半導體公司營收前10的排名
    三星2019年半導體銷售額為522億美元,同比減少29.1%。 由於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擴大等因素,2017~2018年出現了被稱為「超級周期」的行情繁榮期,但各公司的增產等導致市場行情惡化。銷售額排名第三位的韓國SK海力士、第四位的美光科技兩家公司的半導體銷售額也大幅下滑。 日本企業當中,大型存儲晶片企業KIOXIA排名第9。
  • 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年營收1.03萬億,也是一家臺灣企業
    說到中國臺灣的企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如今臺灣規模最大的一批企業集團,基本上都是專門做代工的。比如說如今的臺積電,在2018年實現營收1.031萬億新臺幣(約人民幣2280億元),總市值更是達到了2116億美元(約人民幣1.45萬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
  • ...半導體產業|德州儀器|張忠謀|臺灣|臺積電|新竹科學園區
    [新聞頁-臺海網]12月15日,臺灣新竹科學園區迎來建園40周年慶典,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頒40年「傑出成就貢獻獎」。在頒獎典禮上,曾被指有「瑜亮情結」的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上演了一場「世紀大破冰」,吸引了臺灣媒體輿論的焦點。臺積電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作為創辦人,張忠謀早已蜚聲半導體產業界,號稱臺灣「半導體教父」。那麼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
  • 2016年臺灣上市半導體公司營收TOP50
    近年,臺灣半導體一直被業界唱衰,儘管目前各半導體廠商的業績都不錯,但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業績波動幅度十分劇烈的行業,臺灣半導體稍有放鬆,就會被大陸半導體公司彎道超車。 今天小編整理了2016年臺灣上市半導體公司營收TOP 50榜單,此榜單按照2016年1-12月的合併收入(單位均為新臺幣)高低排名。
  • 又一家臺灣晶片巨頭誕生,市值緊追富士康,臺灣能摘掉代工標籤?
    近來最火的臺灣企業是哪一家?不是臺積電,而是晶片設計企業聯發科。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聯發科的股價已經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市值達到9151億元新臺幣,緊追臺灣市值排名第二的鴻海集團(富士康),鴻海集團的最新市值為1.09萬億。
  • 韓國超越臺灣 佔據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第一
    【觀察者網TMT報導】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此前發布的報告,第一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131億美元,打破了2000年第3季創下的歷史記錄,實現季增14%,年增58%。 2017年第1季矽晶圓出貨總面積2858百萬平方英尺,與前一季2764百萬平方英尺相比增加3.4%,打破傳統淡季現象,市場持續成長。
  •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至於日本,雖說沒有這兩個國家厲害,不過在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上他是全球領先的地位。對比下來,我們中國就很「難堪」了。我們中國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都還處於落後階段,尤其是內地的企業,到現在還只在14nm的工藝製程上產生量產,連7nm的門檻都沒摸到。但要說起中國整體,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
  • 大陸企業在臺設「秘密基地」,竊取半導體產業技術?
    近日,臺灣地區媒體《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更是在Facebook上指控稱,近兩年「大陸科技公司竊取全球尖端科技技術」。竹北充斥中資IC設計公司,就近挖角高手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於半導體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急劇的提升。而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中國臺灣地區的人才,自然也就成為的大陸半導體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
  • 中國臺灣地震將波及到全球半導體產能
    中國臺灣地震將波及到全球半導體產能 黃美婷 發表於 2020-12-14 16:14:13 根據中國地震網的消息,12月10日21時19分在中國臺灣地區宜蘭縣海域(
  • 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二):誰開啟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代工模式?
    此後,從哈佛到麻省理工再到斯坦福,從Sylva-nia公司到德州儀器再到通用器材,張忠謀接受的是世界一流的教育,在世界一流的公司工作,接觸的是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他空降臺灣,是受兩任臺灣「行政院長」的反覆熱情邀請而來,直接進入臺灣上流社會,地位高高在上、萬眾敬仰。與張忠謀相比,曹興誠的背景要寒酸得多。
  • 張忠謀的「半導體人生」
    12月15日,臺灣新竹科學園區迎來建園40周年慶典,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頒40年「傑出成就貢獻獎」。在頒獎典禮上,曾被指有「瑜亮情結」的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上演了一場「世紀大破冰」,吸引了臺灣媒體輿論的焦點。臺積電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作為創辦人,張忠謀早已蜚聲半導體產業界,號稱臺灣「半導體教父」。那麼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3期:禁令鬆動!傳多家晶片公司獲準向...
    紫光晶片設計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落戶上海 紫光晶片設計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近日落戶上海,該平臺以雲+AI為核心,聚集產業生態,面向晶片設計、仿真、驗證等場景。帶動晶片設計產業鏈上下遊集聚,推動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據悉,這也是上海目前唯一服務於晶片設計企業的公共算力創新平臺。
  • 臺積電,這家卡脖子企業如何起於臺灣?
    究其地位,彭博給它這樣一句評價——「鳥瞰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然而,成立30多年來,這家全名叫做「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的晶片廠,從不像一眾網際網路或軟體企業那樣,被普羅大眾視為高科技創富的風口代表。「很多東西大家一聽代工,就以為是低端的加工廠。
  • 2019年全球半導體公司10強排名:英特爾位居首位(附榜單)
    據全球半導體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營收為4121億美元,同比下滑12.1%。在2001年,隨著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暴跌了32%。
  • 全球半導體工藝和材料的專利史分析
    集微智慧財產權對「半導體工藝和材料」領域的全球專利分析結果顯示,在全球1.3億條專利數據中,半導體工藝和材料的專利記錄至少有390萬條(注1),近20年的專利數量佔到歷史總量的84%,近10年的專利數量佔到歷史總量的50%,而到了最近五年,每年都有至少有16萬以上的新專利申請提出。
  • 全球獨角獸10強:三家中國公司進前5,Wagmo第一
    在去年全球500強獨角獸排名之中,美國一共193家企業入選,中國則有217家入選位居世界第一,中美兩國的獨角獸佔比82%,那麼2020年全球獨角獸排名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