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預估臺灣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半導體二哥
SEMI預估臺灣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半導體二哥 9月23日消息,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最新報告指出,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地位愈來愈吃重,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
-
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馬太效應明顯,溼法清洗佔據市場90%份額
打開APP 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馬太效應明顯,溼法清洗佔據市場90%份額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8 14:37:34
-
全球和國內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
5、美國KLA-Tencor(科天) 排在第五位的KLA 2019年的銷售額為46.6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了10%,相比第一梯隊,KLA的銷售額為前四強的一半左右。不過在當今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格局中,KLA是全球絕對王者。
-
Q3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大增30%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Worldwid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Statistics Report,WWSEMS)中指出,2020年第三季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30%,與上季相較也增加了
-
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現狀:國產化仍不足10%!
根據SEMI數據,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中,近年來前段晶圓加工設備部分,光刻、刻蝕、薄膜沉積設備各佔約20%的市場;在檢測設備領域,包括工藝過程控制、CP測試、FT測試等,其佔整個半導體設備市場空間的大致在15%~20%,其中半導體測試設備(包括ATE、探針臺、分選機)大概佔比8%~10%。半導體測試設備主要包括三類:ATE、探針臺、分選機。
-
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
5、美國KLA-Tencor(科天) 排在第五位的KLA 2019年的銷售額為46.6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了10%,相比第一梯隊,KLA的銷售額為前四強的一半左右。不過在當今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格局中,KLA是全球絕對王者。
-
臺灣製造業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一是臺灣擁有世界最大的電子製造業企業群體,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最大的筆記本製造商廣達都來自臺灣,但是另一方面,這些企業的產品組裝基本都是在大陸地區完成,反而是臺灣本土陷入了製造空心化。二是臺灣擁有臺積電,聯電等世界著名的半導體製造商,不過同樣,這些企業只是專業的Fabless,沒有自己的品牌,與韓國的半導體製造規模相比始終稍遜一籌。
-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至於日本,雖說沒有這兩個國家厲害,不過在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上他是全球領先的地位。對比下來,我們中國就很「難堪」了。我們中國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都還處於落後階段,尤其是內地的企業,到現在還只在14nm的工藝製程上產生量產,連7nm的門檻都沒摸到。但要說起中國整體,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
-
剖析全球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隱形冠軍:日本Ferrotec
日本在半導體矽片及相關設備領域具有絕對優勢。2019 年前五大矽片供應商的全球市佔率合計為 89.7%,其中日本信越化學和 SUMCO 市場份額合計達 51.84%。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龍頭之一,公司在多個相關領域內具備優勢。在中國市場上,公司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洗淨業務的市佔率約為 60%,半導體精密石英業務的市佔率約 40%。
-
2020《Factbook》報告如期而至,美國半導體產業現狀如何?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2019年秋季半導體行業預測,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4330億美元,在2021年達到4600億美元。2、美國半導體產業佔全球市場份額近一半在1980年代,美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中遭受了重大損失。在1980年代初期,總部位於美國的生產商佔據了全球半導體銷售量的50%以上。
-
不僅是三星電子,韓國半導體產業到底有多強?
就整體而言,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規模依然穩居世界第一。不過在一些細分領域,美國已經逐漸失去優勢。在晶片製造方面,處於領先水平的是臺灣地區和韓國,這兩地都已經實現迄今最先進的5nm製程,而在存儲晶片領域,韓國更是遙遙領先。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從全球刻蝕設 備市場份額來看,三家企業的合計市場份額就佔到了全球刻蝕設備市場的 90%以 上。其中泛林半導體獨佔 52%的市場份額,東京電子與應用材料分別佔據 20%和 19%的市場份額國內的刻蝕設備企業主要有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和中電科。其 中,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和屹唐半導體均以生產幹法刻蝕設備為主,中電科除了 生產幹法刻蝕設備以外還生產溼法刻蝕設備。
-
臺灣,有全球第一的半導體企業,為什麼沒有一家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
說到臺灣,你的腦海中第一印象是什麼?富士康,臺積電,消失多年的HTC,還是?沒錯,這個我國最大的島嶼,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曾擁有過昔日的輝煌,硬體製造、晶片製造、代工等產業享譽全球。晶片製造獨步全球檯積電,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2017年,其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為56%。2017年3月20日,臺積電市值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億美元。
-
全球半導體工藝和材料的專利史分析
他還對日本針對三種半導體材料對韓國實施制裁事件,表示中國目前在半導體裝備和材料上還發展緩慢,要引起警示。因為都是同樣的標準,為何日本、韓國、美國和中國臺灣的企業在專利布局上要遠遠多於大陸企業?而且這些區域企業智慧財產權策略意識普遍要好於大陸企業。所以,我們要追趕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智慧財產權戰略。 日本之所以能在半導體材料上卡住「韓國」的脖子,與日本企業重視創新和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戰略有很大關係。
-
誰來為美國半導體設備三巨頭衝業績?
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此前就在一封致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信件中表示,如果將中芯國際「拉黑」,美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每年將損失50億美元,這直接影響到美國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中芯國際的12英寸晶片SN1項目是中國大陸第一條14nm及以下的先進工藝生產線。
-
你不一定知道的日本半導體設備實力
隨著東芝存儲被美國貝恩資本收購,松下宣布退出半導體業務,日本在半導體晶片領域可以說基本上全盤失敗。雖然日本半導體業市佔呈下滑趨勢,但其在設備領域對全球影響力仍不容小覷。你知道在2004年前,尼康曾佔據光刻機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被譽為「設備業界王者」嗎?在全球市佔超過50%的半導體設備種類當中,日本就有10種之多。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中微公司量產設備已進入全球最先進的7/5nm先進位程產線,全面覆蓋臺積電、SK海力士等海外及臺灣地區客戶,以及長江存儲、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大陸客戶;而北方華創ICP設備剛突破14nm技術,客戶主要為國內廠商。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中微公司量產設備已進入全球最先進的7/5nm先進位程產線,全面覆蓋臺積電、SK海力士等海外及臺灣地區客戶,以及長江存儲、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大陸客戶;而北方華創ICP設備剛突破14nm技術,客戶主要為國內廠商。
-
天準科技收購MueTec,加速進入半導體設備行業
作為一個大而精的行業,半導體設備行業也已經呈現出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應用材料、阿斯麥、東京電子、泛林半導體、科磊半導體2019年牢牢佔據了全球前五的位置。儘管市場的頭部效應明顯,在晶片製造、封測所涉及到的上千道加工工序中,包括晶圓檢測在內的多個細分領域仍存在新玩家入局的機會。
-
超越日本和韓國,中國又一領域拿下世界第一,獨佔全球46%的市場
在造船領域,我國便超越日本、韓國,拿下行業第一。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我國在造船領域的地位開始逐步提高。到1995年,我國第一次超越德國,同日本、韓國並居全球前三大造船大國。邁入21世紀之後,我國造船產業更是蓬勃發展,成為日韓企業強有力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