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畢業要扔帽子? 壹讀知道

2022-01-01 壹讀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為什麼人民幣沒有三元,為什麼靈感經常在大腦放空時出現?為什麼彗星聞起來有臭雞蛋味?為什麼壹讀君(yiduiread)會成為萬千少女的偶像?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yiduiread),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

被帽子壓壞髮型的實習壹讀君 | 包子

上期ZX同學提問:「壹讀君,為什麼大多數人表白要點蠟燭,為神馬!這個風氣打哪來的?」

幾位經驗豐富(誤)的壹堆飯表達了他們的觀點,下面節選一位給大家參考:

吳昊:一般在獻耶穌於聖殿慶日禮儀中,會有祝福蠟燭的儀式;聖燭節,也就是耶穌誕生滿八日後,到聖殿受割禮時,有一正義人士名西默盎,蒙聖神啟示得知孩子是上主的受傳者,便抱過來,稱為「啟示異邦的光明,以色列的榮耀」(路二21-32),教會以聖燭節每年在二月二日慶祝聖母獻耶穌於聖殿之事跡,此時所說禱詞,可以表達出蠟燭的意義:「天主,你是一切光明的泉源……懇求你借著蠟燭讓我們蒙受耶穌基督的光照,踏上聖德的坦途,進入永存不滅的光明。」

此時,信徒在祭臺或聖像前所奉獻的蠟燭,表達自己的愛心和誠意。

所以,點蠟燭從歷史角度是這麼來的,但是從中國國情上來出發呢?第一就是你可以到處使用明火,沒人找你麻煩;第二呢,就是如果你去過什麼小商品市場你會發現幾十個蠟燭比幾十個玫瑰花比起來,簡直成本相差太多。第三,就是中國高校普遍夜裡熄燈或者照明不好,這樣求愛比較容易吸引飛蛾。

所以總的來說就是,容易、便宜、引起注意。

下面是今天の壹讀君知道的壹讀知道

Estelle:壹讀君,為啥拍畢業照片要扔帽子啊?

壹讀君:畢業典禮之後把畢業帽用力向空中扔,這種風俗來源於國外。跟過去的冰桶挑戰一樣,傳到中國來,經過中國畢業生們稀奇古怪的智慧改造後,已經被玩壞了。於是在新聞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當然這個是PS的,力學系的師兄師姐才不會不使用任何槓桿和滑輪結構就這麼直接扔帽子。

就在中國畢業生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美國卻有一些學校出臺了這樣的規定:


以及這樣的:


據說這樣的規定大多是出於安全考慮,畢業帽扔太高,掉下來硬硬的頂部會傷人。說不玩兒了的是美國,最早做這事兒的也是美國。

1912年,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的畢業生們在畢業典禮後出了拋帽子的招。至於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在記載上有一些小小的分歧,不過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學院準備在畢業時給這些學生發放軍官帽,因此在典禮後學生們就歡快地把自己上學時戴的海軍官校學生的帽子給扔了,然後儀式性地帶上了軍官帽。

這種辭舊迎新的風俗流傳開來,代表著學生們離開校園,走入社會,逐漸和穿學位服、撥帽穗、參加畢業晚會一樣成為了畢業的標配儀式之一。

你瞧,那根聰:一日三餐如何而來?從什麼時候開始才有一日三餐?一日三餐是否對現代人來說頓數較多,攝入過多無用肥膩,從而與導致越來越多的肥胖者有關?

壹讀君:現在可選擇的多了,各種風俗雜糅,吃也就變得隨意,早餐、午餐、早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人們想吃的可不止三頓,多少像壹讀君(yiduiread)這樣的吃貨大晚上看著《深夜食堂》,餓了就順手抄起桌上的零食開始啃。

而在過去,吃,一直都是正經事。一天吃幾頓是為了適應生活和工作節奏約定俗成的習慣,專業名詞叫「食制」。石器時代吃貨們就開始思考怎麼吃的問題了,到了農耕社會終於有了有記載的定論。

先回到先秦兩漢時期,一天被分為14個時段,不像現在為了世界通用,用阿拉伯數字一、二、三表示時間,當初每一個時段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有倆跟吃有關,一個叫「大食」,一個叫「小食」。

可以基本確定,當時採取的是一日兩餐的食制,早上7點~9點為「大食」,即吃早飯,要吃好吃飽,一天的工作基本就靠它補充體力了;下午3點~5點為「小食」,吃晚飯,那就少吃點,天一黑就沒法工作了,別鬧得晚上不消化睡不著。中午為啥不吃飯?(白一眼)忙著工作呢哪有空管這個!實在太餓就帶點熟食在田裡吃也成。

這是勞動人民的習慣,對於貴族就不一樣了,工作歸工作,享受生活還是必要的。於是同時代在上層社會出現了「三食」、「四食」。加餐都吃啥?無非是點心、次食罷了,也算不上正餐。


到了大唐朝、大宋朝,時代發生了變化,經濟繁榮,生活節奏加快,文化交流頻繁······然後!大家發現吃兩頓不夠了,於是最早的三餐制出現了。中午飯在唐詩中出現頻率略高,賈島就有詩云:「林下中餐後, 天涯欲去時。」變化要有一個過程,這個時候還是兩餐、三餐同時存在的。

元代,正式的三餐制形成了,明清時期最主流的也是三餐制,一直延續到現在。可見,生產力發展才帶來食制的變更。而對食物的要求也從「能吃飽」變成了「吃得好」、「有營養」、「味道好」等。

吃幾頓可能是固定了,然而是不是吃太多,吃了些啥,那就要問你自己咯。

=====壹讀君求支援=====

考驗廣大壹堆飯們的時刻到來了。以下這個問題超出了壹讀君的知識範圍,請各位電視劇愛好者踴躍支援:

多啦小夢:提問+壹讀君,為什麼影視劇中媒婆的形象總是在鼻子旁邊有顆痣?

請能破解這個問題的壹堆飯發送答案到:niuxb@ireadweekly.com。答案一經採納,可獲得壹讀君贈送的禮物一份。(壹讀君將會與你郵箱聯繫,禮物隨機)

壹讀知道,只談科學,不談感情。情感問題,請出門右轉找「壹讀君有後臺」,或者找「趣你的」→「人間指南」。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讚;如果你希望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後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