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我們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今年5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講到,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逼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
但在流量覺醒時代,除了宏大的數字,如何讓每個平凡的個體過得更好?
作為電商這個賽道殺出來的選手,愛庫存從2017年9月正式上線,到了2019年下半年,月GMV就突破10億元。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總共銷出了超2.5億件商品。
但刀哥還想說一個更有人情味的數字,一個關乎每個個體的數字:
成立三年,愛庫存給超過200萬人提供創業創收的機會,在疫情期間的2月至5月下旬,有超22萬人通過平臺實現靈活創業。
愛庫存強悍而獨特的打法,或許正藏著疫情後的崛起之道。
1
疫情之後,
誰能幫中國品牌輸血?
找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痛點夠不夠鋒利,是拷問產品的第一個難題。
騰訊內部有個方法,也是騰訊做產品的第一式,是一個拷問:你的用戶飢餓嗎?這種飢餓,也是用戶產生購買行為最重要一點。
最近,愛庫存做了非常關鍵的戰略調整,全新升級為夢集團,明確了兩個拳頭產品:餉店定位為去中心化特賣平臺,承載此前愛庫存通過超百萬店主將超過10000家品牌商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的定位,愛庫存則重新轉型為全球供應鏈交易平臺。
愛庫存這一步,欲意何為?
這次的疫情,便給出了答案。
線下原本是最關鍵的購物場景,面對實體門店客流量下降、需求下降與銷量下跌的現狀,許多行業弊端則再一次被放大。大到行業巨頭,小到每個個體,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挑戰。
從3月份開始,耐克在北美、歐洲、中東等地區超過750家自營門店,門店停擺,致使耐克第一收入來源的北美市場,在3-5月,營收同比下降高達46%。
營收下降的同時,批發客戶的產品出貨量腰斬,下降了近50%,截至5月底,公司囤積了整整100多億人民幣的庫存。
除此之外,另一個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也不得已關閉全球70%的門店,導致阿迪達斯庫存大增。更慘的是,在中國市場,阿迪達斯特意提前準備了一年多的產品庫存,而這些庫存,沒想到反倒成了拖累。
庫存積壓、成本上升、找不到轉型線上的流量入口,一系列問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成為了很多品牌的痛處。
再來說個體的痛點,店主們的畫像相當清晰,她們有相對空閒的時間,迫切想為家庭分擔壓力,她們渴望回歸職場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和調整。
問題就來了:
能不能有這樣一個專業的平臺,一手鍊接著商家,解決令他們最痛苦的流量和轉型問題;另一隻手鍊接著這些個體,讓他們不需要自己找貨源、自己發物流,就能擁有一家自己的店鋪,實現變現?
講到這裡,邏輯就很清晰了。
餉店實際上是把社群模式與特賣模式相結合,充分發揮社群人貨即時精準匹配和群體合作機制,同時也高度重視企業品牌推介和線上商品銷售轉化,二者相輔相成。
2
自我革命,
如何做到尖叫?
To B基因,講究精準和聚焦,在於銷售和服務,通過質量打動客戶。To C基因,追求概率和互動,在於引流和市場,是利用消費心理需求,進行獲客和銷售。
餉店上遊對接的是亟待解決商品快速高效銷售問題、尋求線上增長之道的品牌商,下遊則藉助電商的良好趨勢,匯聚了一群非常有連結能力的小b。
擁有愛庫存的基因,決定了它既有敏銳的用戶嗅覺,能準確提煉用戶真實需求,又有優秀服務能力和推動能力。
有了餉店,到底有什麼美好的事情開始發生了呢?
1. 愛庫存有TO B的基因,餉店也是 TO B的故事
餉店首先能跟商家形成聯動。
餉店擁有天然的電商基礎設施優勢,更直白的講,在供應鏈上有著很深的護城河優勢。
在上遊,餉店為品牌方搭建了線上商品銷售清理平臺,為合作品牌賦能,而相輔相成,餉店的殺手鐧,恰恰來自與這些品牌長期的深度合作關係,這也是為什麼餉店很多產品能做到1折這麼狠的原因。
要知道,沒有強大的供應鏈和穩固的品牌合作關係,很難支撐起新電商的模式運轉。
給供應商的回款速度,也幾乎稱得上業內第一了,單場銷售周期僅為1-2天,7天就能回款80%,效率遠遠高於其他電商平臺。
2. 解決信任危機,人人都是流量。
很明顯,餉店是認準了社群電商的痛點往裡衝的。
——彼此不信任。
品牌不信任店主,根本不放心把自己的品牌交給由小b端群體去轟炸朋友圈;用戶也不信任店主,因為這幾年,個體和代購出現了很多負面案例,這樣一來,劣幣驅除良幣,很多做正經生意的店主,錢沒賺到,還跟著一起遭殃。
只有正規化,才能保障品牌供應。
餉店為了解決這個行業對於商品品質的顧慮,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品控體系,而且引入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保證平臺上線產品的質量。在2019年的全球戰略發布會上,愛庫存提出了「全渠道」「全品類」「全開放」的多邊賦能計劃。
從最初店主在社群手動下單,到上線愛庫存APP實現店主線上交易,再到餉店H5店鋪以及最新餉店小程序的推出,每一次的迭代升級,都旨在提升交易中的信任與效率。
3. 針對C端:讓交易在最熟悉的地方發生
我們知道,最早起家的幾個電商平臺,都是典型的公域流量,泛流量廣場。
在這些平臺上,商家入駐,其實就是在藉助大平臺的流量,對於普通店面而言也是「公域流量」,並沒有經營出自己的粉絲。
相比之下,餉店則是獨特的私域流量+公域流量模式。
用戶除了通過店主分享的店鋪進行購物,也可以直接搜索餉店小程序找到平臺入口,這樣就充分保障了店主的服務品質,提升消費者復購比例,降低客戶流失。
跟其他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相比,餉店紮根微信的產品形態,恰恰解決了令人頭疼的流量問題。背靠12億日活的微信生態,餉店並不需要再培養用戶新習慣,平時微信小程序怎麼用,餉店就怎麼用。
從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戶的體驗,這是餉店小程序直播的天然優勢。
從愛庫存到餉店,平臺完成了一場從高效去庫存,到」極致性價比「的全品類商品的升級與進化。
3
創造億級銷售,
什麼是背後的核武器?
愛庫存這個平臺非常像一個電商實驗室,在大平臺難掉頭,屁股多意見多的時候,他們的決策速度飛快,基於對零售紮實的理解,不斷論證一些新玩法。
在大多數的行業虧損很嚴重的情況下,愛庫存盈利能力強韌,還得益於兩個關鍵詞:
第一,做線上7-Eleven。
消費是需要場景的,這一點已經被中國的零售行業所廣泛認知。
而電商在中國發展了20年,「場景」的內涵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最早的電商模式是阿里與京東的電商模式,兩者更像是超市,最大的賣點是海量的SKU。
而餉店和傳統電商完全不同的特性在於,人不動貨動。
打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和7-Eleven便利店的邏輯是一樣的,一家7-Eleven要服務方圓500米範圍之內的人,它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商品不斷地動起來,也就是品牌SKC要不斷地滾動。
隨便去一家7-Eleven看看,進門入口處的第一個或者第二個貨架,是7-Eleven變換貨品頻率最快的貨架,平均2-3周就會更新一次,這個貨架上總會有一些新潮的玩意兒。
餉店的邏輯也是如此,主打限時特賣,所以品牌每天要不斷地上新,只有商品的豐富度足夠,才有可能實現人不動貨動。
用優惠的價格,買到大牌好貨,永遠都是消費者的剛需。
第二,是放大魚群效應的優勢。
支撐餉店業務模式的靈魂和基本盤,是超過200萬的店主。
在內部,他們有個更有愛的稱呼——「愛豆」。
餉店平臺目前有超200萬店主,其中95.5%的店主為女性。女性店主中有25%曾是全職寶媽,30%是有兩個孩子的寶媽。除了寶媽,店主們還有老師、醫生、空姐、程式設計師、酒店服務人員等身份。
由於平臺的BaaS服務體系幫助店主接管了手中絕大部分工作,這些店主們可以專注於賣貨的環節,門檻的大幅降低。
這樣一來,讓每一條小魚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場景下發揮出自己私域流量的最高價值,最終形成龐大的魚群。
這是整個新電商體系中不可替代的私域流量。
同時,讓寶媽們把正品貨源通過自身流量分銷,解決了很多人就業問題,2020年2月餉店平臺新增用戶數量環比增長120%,2月至5月下旬有超22萬人通過平臺實現靈活創業。
結 語:
夢餉集團CEO冷靜在一次採訪中,非常坦誠的說道:
做電商做零售其實是一件特別苦的事情,因為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這些年來,愛庫存的許多嘗試其實都有一種自我革命的決心。電商下半場的較量,簡單的產品層面的競爭已經遠遠不夠,下半場拼的是戰略布局。
讓平臺價值成為紐帶,讓他們實現良性互動:幫助商家挖掘更多增長之道、讓多平凡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讓用戶擁有更具人情味的購物體驗。
這是餉店正在做的事,也是中國電商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