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穴位——鶴頂穴

2021-03-04 中醫食療養生

【導讀】鶴頂穴屬於經外奇穴,鶴頂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按摩鶴頂穴具有祛風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緩解治療膝痛、腿痛、下肢麻痺、癱瘓等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鶴頂穴位位置圖、準確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鶴頂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奇穴。別名,膝頂穴。

【鶴頂穴位位置圖】

鶴頂穴屬於經外奇穴,鶴頂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


【按摩鶴頂穴位的作用】

按摩鶴頂穴緩解治療膝痛、腿痛、下肢麻痺、癱瘓等。

【按摩鶴頂穴位的功效】

按摩鶴頂穴具有祛風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

【按摩鶴頂穴的手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鐘,長期按摩,可以緩解治療膝痛,腿痛、腳氣等。

【艾灸鶴頂穴的方法】

用艾條溫和灸治鶴頂穴5~10分鐘,一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等

【拔罐鶴頂穴的方法】

用氣罐留罐15分鐘,隔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下肢痿痺、癱瘓等

【刮痧鶴頂穴的方法】

用角刮法刮拭鶴頂穴1~2分鐘,稍出痧即可,緩解治療膝關節病、鶴膝風。

【鶴頂穴的解剖】

淺層有隱神經分支和股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股神經關節支和膝關節動脈網分布。

【鶴頂穴的主治】

1、膝痛、腿痛、鶴膝風、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

2、腳氣;

3、各種膝關節病,腦血管病後遺症。

【鶴頂穴的配伍應用】

鶴膝風:配三陰交穴(《簡易普濟良方》)。

痺症:配梁丘穴、足三裡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針灸學簡編》)

【鶴頂穴的相關】

祛風除溼穴

凡具有祛風除溼、活絡止痛、強壯腰膝等作用,可用於治療因感受風寒溼或風溼熱邪氣閉阻於四肢,表現為關節冷痛麻木、腰痛膝腫、四肢拘攣等症狀的一類腧穴,稱為祛風除溼穴。此類人體腧穴包括:鶴頂穴、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陰市穴、髖骨穴、梁丘穴、膝眼穴、犢鼻穴、條口穴、陵後穴、膝關穴。其中,鶴頂穴為位於下肢大關節周圍的經外奇穴,故有通利關節、祛風除溼、活絡止痛、強壯腰膝的作用,可治療關節麻木、下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腳氣等各種膝關節病以及腦血管病後遺症。

總之,平常做適量的揉膝動作鍛鍊膝蓋,肌肉會更加強壯,膝關節可以承受更多壓力,避免膝蓋酸疼,腿膝無力的情形出現。經常揉膝會增強肝腎功能,能使關節液分泌增多,關節滑利,強健韌帶功能,起到矯正關節畸形、增寬關節間隙和增強關節周圍軟組織張力和彈性的作用,從而消除病症,恢復關節功能,且療效顯著。

| 中醫食療養生|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相關焦點

  • 鶴頂穴:祛風除溼,通利關節
    【鶴頂穴位位置圖】鶴頂穴屬於經外奇穴
  • 穴位按摩瘦腿法 按走粗壯大象腿
    腿部的修長美麗可以這樣鑑定,兩腿互相緊貼站直,當出現小腿間中空就很有可能是o型腿了,這是一種扭曲的骨架,腿部骨骼已經變形,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要針對o型腿來做活動。  首先要了解腳踝上的兩個穴位:經常按壓該穴位能幫助血液循環,防止腳部冰冷。
  • 堅持按揉穴位,不花一分錢,可有效告別疼痛
    腿部是人體重要的部分,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影響正常的行走。由於腿關節每天需要承受較大的重量,沒有做好養護措施,則很容易出現疼痛的感覺。還有一些人一到寒冷天氣,腿關節疼痛會更加明顯,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困擾。這時候準確地按壓一些穴位,可以減輕疼痛感。
  • 腿部穴位按摩法
    大部分人坐著工作時間太長,運動少,不利於腿部健康。
  • 【每日一穴】鶴頂穴
    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主治膝痛、足脛無力、癱瘓、腳氣、膝關節炎、鶴膝風等。 【取穴方法】患者屈膝,於髕底中點上方之凹陷處取穴。【功能作用】:通利關節,袪風除溼,活絡止痛。【主治病症】鶴膝風,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腳氣等各種膝關節病以及腦血管病後遺症。
  • 做這三個動作,按這五個穴位!
    位於腿部中央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它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 作為身體的勞模,膝關節的磨損不可避免、無法逆轉,在過勞狀態下更可能因傷病而提前「退役」。 一、你的膝關節還好嗎?
  • 腿部穴位按摩讓你告別小粗腿
    今天通過專家的幫助和大家一起來驗證腿部穴位按摩來告別小粗腿。腿部穴位風市:兩邊手臂自然下垂中指處作用:針對大腿粗、鬆弛、背部肥厚,能起到收緊,消除肥胖鬆弛現象。環跳穴:兩邊臀部最凹陷處中點作用:環跳穴是足少陰膽經的經穴,穴近髖關節,按摩此穴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消耗下半身堆積的脂肪,消除下身肥胖。
  • 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
    在這個瘦身時代裡,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喜受,腿部較粗的女性朋友大多選擇採用腿部刮痧的方法達到瘦腿的目的。那麼腿部該如何刮痧這是好多人不知道的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腿部刮痧瘦腿法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腿部刮痧瘦腿療法使用刮痧瘦腿法可以先在雙腿上塗上瘦腿精油,坐在沙發或床上,腿部放鬆自然彎曲,之後使用刮痧板或你準備好的工具,接著從腳膝蓋開始到腳跟開始向上刮,每天都要刮20分鐘。
  • 膏藥的穴位貼敷方法總匯
    ①輕度:腎腧穴、腰陽關   ②中度:腎腧穴、腰陽關、環跳   ③重度:腎腧穴、腰陽關、環跳、委中   穴位按摩:穴位貼敷後,輕柔20次左右每天進行穴位按摩,不限制次數,舒服即可。  按穴位貼敷方法:①輕度:肩井穴、抬肩穴。②中度:肩井穴、抬肩穴、大椎穴。③重度:肩井穴、抬肩穴、大椎穴、肩貞穴。穴位按摩:穴位貼敷後,輕柔20次左右每天進行穴位按摩,不限制次數,舒服即可。頸椎:是脊椎中最靈活、活動頻率最高的椎體,同時它也是幹活最多、受累最多的部位。
  • 膝關節痛:鶴頂穴、犢鼻穴、內膝眼、外膝眼
    鶴頂穴是經外奇穴,隸屬下肢部奇穴,有祛風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緩解治療膝痛、腿痛、下肢麻痺、癱瘓等。【取穴位置】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部分穴位·示意圖說明: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一切為了公眾的健康,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儘快妥善處理。
  • 穴位知識 |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之犢鼻穴
    艾灸犢鼻穴治療膝關節炎:艾灸神闕穴、內膝眼、犢鼻穴、血海穴、梁丘穴;自然擺放患側下肢,將艾灸盒置於膝關節上,對準4個穴位,各垂直放入4釐米長點燃艾段於盒內,點燃端近皮膚,另放置艾灸盒於神闕穴,垂直放入4釐米長艾段,約30~40分鐘後,艾段燃盡,結束治療。每星期3次,連續治療3星期為一療程。
  • 冬季艾灸腿部穴位 就是再養命
    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 按摩腿部4穴位 緩解皮膚瘙癢
    其實,中醫認為,皮膚瘙癢大多因血虛生風所致,按摩腿部4個穴位,就可以有效緩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脾經:三陰交三陰交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它就像一個聚會點,腎、肝、脾都必須經過這裡才能行走。位於內踝尖上約四指寬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脾經:血海穴血海穴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於大腿內側,髕骨內上緣上兩寸。
  • 做這三個動作,按這五個穴位!!
    位於腿部中央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它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 作為身體的勞模,膝關節的磨損不可避免、無法逆轉,在過勞狀態下更可能因傷病而提前「退役」。 你的膝關節還好嗎?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咱們把腿部常見的幾個保健穴位,給大家說一說。咱們先說足三裡穴,足三裡穴,它在小腿外側,犢比一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這個足三裡穴的大家都知道是調理腸胃病證,下肢疾病包括體虛,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足三裡穴進行一個艾灸。
  • 在家按揉這4個穴位,幫你緩解
    其實這幾種中醫治療方法的核心都是疏通經絡、活血行氣、化瘀止痛,而發揮作用的關鍵就在於關節周圍的一些重要穴位。腿關節周邊也有幾處穴位,對於膝關節的疼痛和相關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比如血海、犢鼻、足三裡、懸鐘、梁丘、內膝眼、陰陵泉、陽陵泉等。
  • 養腿就是養命,必灸的10個腿部穴位.記得收藏!
    腿是陰血的大本營,腿部承載了人體最關鍵的三條陰經:腎經、肝經、脾經!
  • 3個動作、5個穴位,讓膝蓋「老」得慢一點
    位於腿部中央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它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作為身體的勞模,膝關節的磨損不可避免、無法逆轉,在過勞狀態下更可能因傷病而提前「退役」。鍛鍊腿部肌肉,減少膝蓋負擔,可緩解變形性膝關節病,減輕疼痛感。日本整形外科學會推薦了一套鍛鍊大腿肌肉的簡單動作,非常適合練習。1、抬腿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條腿水平伸直,堅持5~10秒後放下,再換腿做。
  • 腿部穴位——闌尾穴
    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闌尾穴位位置圖、準確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闌尾穴,經外穴名。在小腿前側上部,當犢鼻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部有腓深神經及脛前動、靜脈。主治急、慢性闌尾炎,急、慢性腸炎,下肢麻痺或癱瘓,足下垂等。直刺1.5-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