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中俄堅定做國際抗疫合作的踐行者、大國和睦共處的示範者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12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俄中兩國在許多領域有共同利益,兩國領導人保持互信和務實的良好關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 資料圖

汪文斌表示,感謝你對中俄關係的關注。2020年身處世紀災疫和百年變局,中俄兩國始終堅定不移做國際抗疫合作的踐行者、大國和睦共處的示範者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兩國元首多次通話並共同出席了多場重要的多邊視頻峰會,得益於兩國元首的密切交往和戰略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提升,兩國務實合作呈現出巨大的韌性和內生動力。

汪文斌說,中國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地國,繼續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兩國跨境電商等合作新業態方興未艾,中俄科技創新年推出兩國國家級主題年的最長合作清單,新時代中俄關係的戰略內涵日益豐富,社會民意基礎更加牢固,兩國攜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在反幹涉、反汙名化鬥爭中,堅定相互支持,成為維護全球戰略格局穩定的重要力量。

汪文斌指出,明年同樣是對中俄兩國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雙方將共同慶祝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籤署20周年,繼承和弘揚世代友好理念,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擁有足夠的信心和定力,維護好中俄兩國關係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保持住兩國合作蓬勃向好的發展勢頭,為後疫情時期的全球治理髮揮更大建設性作用。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柳

編輯:周經緯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慄戰書委員長出席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全國人大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副主席、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全國人大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副主席、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徐紹史,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學勇,全國人大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副主席、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業遂,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志軍,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胡曉犁、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宋銳,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謙
  • 2020年12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汪文斌:感謝你對中俄關係的關注。2020年,身處世紀災疫和百年變局,中俄兩國始終堅定不移做國際抗疫合作的踐行者、大國和睦共處的示範者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兩國元首多次通話並共同出席了多場重要多邊視頻峰會。得益於兩國元首的密切交往和戰略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提升,兩國務實合作呈現出巨大韌性和內生動力。
  • 中國日報網評:中俄在國際舞臺上演協作華章
    當中俄空軍戰略轟炸機隊再度升空編隊聯合飛行時,巨大的轟鳴聲消失後,中俄網民一片叫好。2020年,疫情與百年變局疊加,世界舞颱風雲詭譎。面對來自某些國家的壓城黑雲,中俄兩國堅定相互支持,兩國戰略協作行穩致遠。中俄兩國加強在全球和地區穩定問題上戰略協作,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努力穩定多極化的國際格局,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 攜手抗疫加強合作 構築國際傳播新格局 ——2020中俄網絡媒體雲...
    攜手抗疫加強合作 構築國際傳播新格局 ——2020中俄網絡媒體雲論壇在北京舉行 原標題: 論壇上,中俄兩國政府代表、網絡媒體領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圍繞疫情背景下的國際輿論格局、媒體技術創新、中俄新媒體合作等一系列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中俄兩國合力抗疫 樹立國際合作典範論壇主題為「疫情時期網絡媒體的作用」,這是兩國網絡媒體貫徹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的具體舉措,也充分展現了中俄網絡媒體人的時代擔當。
  • 關鍵時刻,中俄外長通電話
    王毅表示,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普京總統在年度大型記者會上強調同習近平主席建立了高度互信和深厚友誼,指出中俄在許多問題上擁有共同立場。中方對此深表贊同。今年,兩國在抗疫合作中守望相助,在務實合作中彼此支持,取得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成果。雙方還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引領國際抗疫合作,堅決同政治病毒作鬥爭,共同維護了世界和地區的安全穩定。
  • 俄外交部發言人吐露與中國的遺憾,中俄進一步走近會怎樣
    據俄羅斯《觀點報》12日報導,扎哈羅娃表示,她上大學時的計劃是,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從事亞洲方向的工作,尤其是中國方向。為此,她在大學期間做了5年準備,學習漢語、研究中國,還參加了許多關於中國的課外活動。然而在她進入外交部工作後,卻因為沒有相關的空缺崗位,「不得不自我調整,將夢想轉向」。
  • 王毅同俄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2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 王毅表示,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普京總統在年度大型記者會上強調同習近平主席建立了高度互信和深厚友誼,指出中俄在許多問題上擁有共同立場。中方對此深表贊同。今年,兩國在抗疫合作中守望相助,在務實合作中彼此支持,取得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成果。
  • 不排除建立中俄軍事同盟,普京表態引起全球譁然,外交部回應
    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比較密切,雙方在軍事貿易領域已經有了深層次的交流,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種種表態也表明俄羅斯有意同中國建立更為友好且更為堅固的同盟關係,中國也歡迎俄羅斯同中國進行交流。現在中俄兩國已經不僅僅進行單純的貿易往來,甚至在一些敏感技術或者是一些高精尖領域都在進行合作,不僅如此,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還突然表態,不排除建立新軍事聯盟的可能性。
  • 外交部:中俄為維護國際軍控體系注入了正能量
    在今天(1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媒體報導,中國同俄羅斯於12月15日籤署了議定書,同意將雙方於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這一舉措對中俄雙邊關係有何意義?對全球戰略穩定與軍控進程有何影響?
  •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接受新華社和中央...
    面對全球治理遭受的嚴峻衝擊,習主席站立時代潮頭,全面系統闡述了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旗幟鮮明表達了中國堅定奉行多邊主義的原則立場,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斷邁進。可以說,「雲外交」展現了中國外交的擔當、貢獻了中國外交的智慧,也拓展了中國外交的維度。記者:中國如何參與和支持國際抗疫合作,做了哪些工作?
  • 外交部:中國和加勒比建交國守望相助,開展抗疫合作
    今天(1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日前,第二次中國和加勒比建交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副外長級特別會議成功舉行,能否介紹一下會議成果?下階段中國同加勒比國家將採取哪些措施應對疫情?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王毅形象地將此稱為以電話、書信、視頻為主渠道的「雲外交」模式,並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中國外交聚焦五大任務:一是全力服務國內發展,二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三是不斷深化夥伴關係,四是堅定捍衛多邊主義,五是積極擴大國際合作。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百年一遇的大疫情,使得百年大變局下的大國關係陡增變數。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更加波瀾壯闊、成果豐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外交戰線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和平發展這條主線,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在國際變局中開創新局,成功開展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偉大實踐,堅定維護了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面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抗疫國際合作有聲有色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1日電據外交部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中國外交積極投身國內和全球抗疫,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疫情初期,我們在全球範圍協助籌集醫療物資,以解國內抗疫鬥爭之急。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們與海內外同胞齊心協力,嚴守疫情防控「國門關」,盡力維護國內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 中俄之間不需要軍事同盟?普京:中俄拓展合作沒有禁區
    同時普京還表示在原則上中俄之間並沒有結成軍事同盟的必要性,因為兩國現如今已經是全天候的戰略合作夥伴,並且在各種場合雙方都給予了對方高度的信任和互動,因此中俄雙方並不需要軍事同盟的關係。正如普京所言,在國際上兩個大國的關係如此親密是不常見的,尤其是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更是世界上頂尖的一批。
  • 王毅:總結中美互利合作經驗,重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框架
    習近平主席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密集開展元首外交。包括以「雲外交」的創新方式,同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會晤、通話84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動22場,為全球抗疫凝聚共識,為中國外交指引方向。外交戰線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團結抗疫為主線,迎難而上,主動應變,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同步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和國際政治病毒,為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全球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 中國的大國關係與大國戰略
    中俄高水平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一般結盟意義上的安全關係。形象地說,中俄關係是一種「背靠背」的關係。中俄兩國都可以把背不加防護地露給對方,使正面面向的注意力變得更集中,更有能力應對來自正面的問題。之所以不是傳統的結盟關係,是因為中俄戰略合作並不以特定的第三方為共同目標。如果設想所有的國家在安全上都可以把自己的背露給其他國家,那麼普遍的安全也就建立了。
  • 後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俄科技合作:現狀、特點、趨勢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俄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要順應時代大潮、把握髮展大勢,推動兩國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當下,新冠疫情對國際交流與合作施加了空前的負面影響,不僅幹擾了國際間正常的科技、人文、經濟交流,同時也激化了不同勢力間的既有矛盾。
  • 中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順利延期 銳評...
    兩國國防部長並為此於12月15日舉行視頻會議,強調兩軍願在此基礎上加強務實合作,進一步充實雙邊關係內涵。那麼,這是一份怎樣的協定?延長這份協定對中俄關係而言意味著什麼,又對維護國際軍控體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有哪些重要意義?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滕建群將為您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