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一年級的小豆豆被學校退學了。
因為老師說她在學校上學,整個班級的學生都會受到幹擾:上課的時候,書桌的蓋子她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她站在窗子邊跟宣傳藝人打招呼,還招呼教室裡的同學一起擁向窗口;站在窗子邊跟教室屋簷下做窩的燕子說話……
她不是傳統的教育裡那種乖乖聽話的孩子,所以,她被勒令退學了。
這是《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繪本裡開篇的內容。一直聽說《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繪本,暑假的時候正好圖書館有,就借回來跟孩子一起看完了。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的是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黑柳徹子,日本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窗邊的小豆豆》是她的代表作,1981年首次出版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計銷量就達到了938萬冊。這本書被稱為影響20世紀的兒童文學傑作,入選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連續10年名列開卷全國暢銷書排行榜,2017年居少兒類榜單首位,曾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臺深度報導,這是特別適合親子共讀的一本書。
新學校是一所寬鬆的學校,有一個寬容的好校長
新學校跟原來的學校不一樣,原來的學校大門是氣派的混凝土柱子做成的,這個學校的大門卻是矮矮的樹。教室是電車。
校長先生和小豆豆見面後,校長就讓小豆豆自由的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
小豆豆就開心地說了幾個小時,直到實在找不到什麼可說的了。這其中,校長一直沒有打斷她、阻止她,邊聽邊笑著,點著頭,有時候還問「後來呢」。
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後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聽她說話呢。
敬佩小林校長,他是個偉大的人,不僅懂得尊重包容、富有創造力的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兒童的天性與人格獨立,不讓他們成為模子裡的產物;更能身體力行地做到,一如四小時的傾聽。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教育是一件偉大事業,保持最初的愛與美。一個不墨守成規、耐心聆聽孩子需求、有創造力的老師,令巴學園如此不同。
這所學校最特別的是上課的方式
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會把當天要上的所有的課,各個科目的所有問題點,寫在黑板上,然後孩子們各自從自己喜歡的課開始:喜歡作文的在寫作文的、喜歡物理的學生在做物理實驗……遇到不懂的,大家可以向老師請教,也可以請老師到自己的位子上來講解。而老師們也會講解到孩子們弄懂為止。
這樣的課堂多有趣啊,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不需要忍受那種填鴨式的教學。現在風靡全球的蒙氏教育也倡導這樣的學習氛圍,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老師只是一個協助者。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小豆豆能接受這麼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真的是很幸運的事情。
最珍愛的錢包掉進廁所,雖然沒有找回依然很滿足
還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對小豆豆的影響也很大。
小豆豆不小心把自己最珍愛的錢包,掉進了學校的廁所。雖然裡面沒有錢,但是小豆豆很寶貝這個錢包,緞子質地,有紅、黃、綠格子圖案,還縫了一個銀色的蘇格蘭小獵犬,那是一人非常漂亮的錢包,可是卻不小心掉進了便池。
小豆豆沒有哭,也沒有放棄,她去工具房找了長把舀子出來,伸到廁所的掏口裡舀,連上課了都沒有停止,繼續賣力地掏。
校長先生走過,問她在幹什麼,知道她是在找錢包,就走開了。
她掏出來的東西越來越高,校長先生又走過來,問她有沒有找到,並且提醒她弄完以後,要都放回去。
雖然小豆豆最終並沒有找到錢包,但是依然很滿足,因為幹了這麼多活,還有一點是因為校長先生對她做的事沒有生氣,信任她,當她是一位有人格的人來尊重。所以小豆豆按照和校長先生約好的,把那堆東西又放回了便池中。
「教育更多不應該是為受教育者找答案,而是給他們找自己答案的勇氣與能力。」 這句話說得多好呀。所以,校長在看到小豆豆挖糞池、撈錢包的時候,沒有去阻止她,校長沒有用成人世界的條條框框和精緻規矩做一隻籠子把她「關」起來,而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最後善意地提醒孩子。
最後:雖然《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童書,是一本很有趣又很感人的書。我一樣被這本小書真真切切的感動,仿佛從小豆豆身上看到童年時天真的自己。
這是一本充滿純真和愛的書,調皮可愛的小豆豆和令人尊敬的小林先生,巴學園的趣事和見聞折射出自然、進步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競爭愈發激烈的時代,所有的教育都已經屈服於考試分數下。《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所描繪的,簡直就是孩子們眼中的烏託邦。如果這個世界多一些像小林先生這樣懂得孩子的純真的教育工作者,那一定非常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