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冠」命名的事物為何被建議改名?告訴你這背後的心理現象

2021-01-08 風輕聽

因為新冠肺炎,人們對「新冠」這兩個字,非常的敏感,這不,就這些天發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成都用「新冠」命名的某食品企業,青島用「新冠」命名的高架橋被網友建議改名。

一、兩個被網友熱議的建議改名事件

1.網友建議成都「新冠」食品改名

近日,一家有著三十年歷史,名為「成都市新都區冠生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被網友建議改名,只因為這家公司的商標為「新冠」。

公司負責人劉期春表示「不考慮更名,不可能更名」。劉期春說,畢竟品牌已經有了三十年時間,不會輕易更名。

2網友提議青島「新冠高架」改名

無獨有偶,近日,山東青島「新冠高架路」因為「新冠」兩個字,有網友通過政府信箱提議改名「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調侃新冠高架……」認為名字不吉利。官方回應,新冠高架橋2011年已命名,為保持地名穩定性,一般不予改名。

全國用「新冠」二字命名的事物有許多,可能以後會出現更多被建議改名的事件。

其實,我們都清楚,「新冠」這兩個字,不是代表疫情,它只是我們眾多漢字當中非常普通的一個詞,它不會攻擊我們任何一個人,人們之所以對「新冠」這個詞都如此排斥,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陰影,下面我來說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心理機制。

二、背後的心理機制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由來

有的人被蛇咬過後,對蛇會有一種害怕的情緒,導致看到跟蛇的體型有點相似的井繩都會感到害怕,會下意識的遠離,以免再被咬一口。

比喻經歷一次挫折以後就變得膽小怕事。同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後被引申為就是一旦受過傷害就對類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懼怕。

被蛇咬過之後,傷口總會癒合,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但是,被蛇咬過的這種可怕經歷會深深印在腦海裡,造成的心靈創傷可能不會消失。被蛇咬這件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件事造成的心理創傷。

為什麼我們會對「被蛇咬過」這類的事情心存餘悸呢?這是因為條件反射的作用。

2.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一種生理現象,在解剖生理學上又稱前饋控制系統。兩樣本來沒有任何聯繫的東西,因為長期一起出現,以後,當其中一樣東西出現的時候,便無可避免地聯想到另外一樣東西。

被蛇咬過的人,當他看到蛇或者跟蛇相似的事物時,會立馬想起被蛇咬過的經歷,這就是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都會有的一種生理本能反應,條件反射形成之後,很大概率會出現「泛化」的情況——也就是擴展到其他類似的情景或事物上。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對條件反射進行過研究:他讓一個喜歡動物的孩子用手去玩弄小白鼠,同時實驗者會在孩子的身後猛敲鐵棒,讓孩子感到恐懼。這樣進行幾次之後,每當小白鼠出現,孩子就會大聲哭鬧,形成了條件反射,之後這個孩子不僅怕小白鼠,連其它跟小白鼠相似的,或者帶毛的玩具他都會感到恐懼。

接下來,我對建議改名事件進行分析:

三、建議改名的背後是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懼

1.我們來分析這次的被建議改名事件

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國人民,幾千萬人口的武漢封城,全國延遲開工,延遲開學,到目前為止,只是部分工廠復工,學校轉移到網上授課,幾萬人被感染,接近三千人死亡。

全國人民都被這來勢洶洶的疫情嚇到,紛紛宅在家裡不敢出門,每天的活動範圍房間,廁所,廚房,出門扔個垃圾是走的最遠的距離,有網友調侃「全國人民開啟了坐月子模式」;在這期間,人們無聊到了極點,有給橙子接生的,有給草莓去黑頭的,有拿米出來數數的等等。

一提到新冠,大家想到的就是不斷攀升的感染數字、不斷增加的死亡人數,就是一些令人心痛的新聞,自己被打破規律的生活,久而久之,新冠一詞和死亡、痛苦、焦慮等負面情緒形成了某種聯結,在人們的心中成對出現,也就是形成了條件反射。

2.我們排斥的本質是恐懼

我們之所以排斥「新冠」並不是因為討厭這個詞,而是因為這個詞帶來的不好的聯想,觸及了人們內心的恐懼,這份恐懼才是人們排斥背後的本質。

到目前為止,引發新冠肺炎病毒的源頭尚且不是很明確,因為在蝙蝠身上檢測到與新冠肺炎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所以高度懷疑是蝙蝠,但是可能有中間宿主,科學家仍然在排查當中。

來路不明確的新冠肺炎病毒,我們不知道在哪裡會和它「相遇」,也許它就寄宿在我們的周圍,這種不知道該往哪躲的未知讓我們感到恐懼;

同時,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很長,可以在體內潛伏14天,我們肉眼無法分辨誰是病毒攜帶者,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這種無法分辨的未知讓我們感到恐懼。

3.恐懼的泛化

網友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排斥「新冠」二字,建議用「新冠」二字命名的事物改名,這種現象叫恐懼的泛化。

泛化是指當某一反應與某種刺激形成條件聯繫後,這一反應也會與其它類似的刺激形成某種程度的條件聯繫,這一過程稱為泛化。在心理學心理諮詢中所謂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類似、相關聯的事件(已經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類似、無關聯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這些心理和行為反應(症狀表現)。

提到新冠,你排斥,那本質是恐懼;但是連橋叫「新冠」,某食品名稱叫「新冠」你都排斥,那就是恐懼的泛化;

被蛇咬了,你害怕蛇,這就恐懼;被蛇咬了,你連長的像蛇的繩子都怕,這就叫泛化。

在這次疫情中,產生了很多泛化的事,比如,有的人不經意咳嗽兩句,或者肢體酸痛,還是體溫超過37°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被感染了;聽到附近有確診病例,立馬感覺渾身不對勁,連呼吸外面的空氣都怕怕的;

「搶米事件」:人們擔心封路影響運輸,會沒有大米供應,集體去各大超市搶購大米;

「雙黃連口服液」事件:剛發出「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已展開臨床研究」,的消息,這個口服液立馬被搶售一空。

四、如何解決?心理學「暗示效應」來幫你

對於恐懼的泛化,我們要怎樣化解呢?心理學「暗示效應」來幫你。

所謂的暗示是指: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看起來是不是覺得很小兒科,不太相信?事實上,暗示效應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

1.暗示效應的力量

使用暗示效應,監獄的普通犯人變成驍勇善戰的戰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決定組織關押在監獄裡的犯人到前線作戰,去之前,美國政府派遣心理專家對犯人進行三個月的心理輔導。

培訓期間,心理專家每天暗示犯人要改過自新,上場殺敵;到前線支援後,每天暗示犯人要服從紀律,英勇殺敵。

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正統軍人,他們在戰鬥中的表現都如心理專家的暗示:服從指揮,勇敢奮戰。

使用暗示效應,用維生素C克服失眠症

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患有嚴重的失眠症,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他的夫人每天用維生素C替換安眠藥給他服用。葉聖陶先生一直被蒙在鼓裡,服用維生素C安然入睡。

這兩個案例都是暗示效應發揮的作用,因為暗示效應,犯人才會爆發潛能,英勇殺敵;因為暗示效應,葉聖陶可以安心入睡

2.為什麼人會受心理暗示的影響?

心理學認為,人們都有一種傾向,即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自主的」地位,不願意受別人的幹涉或控制。從這個觀點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勸說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

因為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綜合了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做出的。這樣的決定和判斷,我們稱其為「主見」。有健康發達「自我」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有主見」的人。

但是,沒有萬能、完美的「自我」,「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給外來影響留了空間,給別人的暗示提供了機會,暗示分自暗示與他暗示兩種。

3.我們可以怎麼做?

a、用信念療法,幫助自己克服恐懼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很嚴峻,死亡率很高,但是我們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有那麼多可愛的白衣天使奔赴在疫情的最前線,守護我們的國家,捍衛我們的安全,我們要相信他們一定能抑制病毒,治好我們所有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應該堅信,新冠肺炎疫情是暫時的,它終將被醫學家們打敗,新冠肺炎病毒一定會成為過去,不再能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不用宅在家裡,想逛街就逛街,想擼串就擼串,想聚會就去聚會;不用戴著口罩,可以安心的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擁抱大自然;可以正常的上班,不用擔心生活沒有著落,孩子可以結束網課,正常返校,恢復有紀律,有規律的學習。

b、用暗示療法,幫助自己緩解焦慮

這次疫情席捲全國,在衣食住行多個方面都對我們造成了影響,恐懼的泛化已經延伸到了我們身邊的各個角落,可能碰到個沒有戴口罩的陌生人,我們都會下意識的感到恐懼,很多泛化的事物是我們避不開也躲不掉的,必須勇敢面對,化解恐懼。

當看到跟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聯的事物,引起我們的恐懼時,先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恐懼控制了自己的行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是可以用意志來控制的,喜怒不行於色就是控制的結果。然後暗示自己眼前看到的跟疫情沒有任何實際的關係,它們是互不相干且各自獨立的,沒有必要「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不用去害怕它;眼前看到的事物它不具備攻擊性,不會傷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不用去害怕它。

c、尋求他人或專業幫助

有的人親身體驗過疫情的威力,跟死亡做過抗爭,可能有一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特別恐懼的泛化,會讓自己鑽進死胡同裡,靠自己的暗示很難克服,那麼就要藉助他人的暗示來克服恐懼。

可以找身邊比較有正能量的朋友傾述,讓朋友幫自己想辦法和鼓勵,讓自己獲得力量去抵抗內心的恐懼;

主動去搜索一些別人成功克服恐懼的信息,看別人是如何一步步克服恐懼的,從別人成功的案例可以得到很好的暗示,可以堅定自己的信念,增強自信心,無形中在心裡築起可以抵抗恐懼的城牆;

如果恐懼特別嚴重的,用過多種方法都不能克服的,可以去那些比較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找資深的專家給自己進行心理暗示,面對權威人士,我們會產生「安全心理」,會比較相信他們說的話,而他們也會讓暗示效應發揮最大作用,幫助自己克服恐懼。

d.鍛鍊身體,增強信心,消除恐懼

當下的生活節奏很快,我們在工作之餘基本沒有時間去鍛鍊身體,即使有那麼點時間也被我們的懶惰所支配。我們很多人因為缺少鍛鍊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面對這次的病毒來臨,我們心底不夠自信,不確定自己能否扛得住。特別是疫情期間在家裡宅了一個多月,一點風吹草動都懷疑自己的身體出了毛病。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個健康的體魄從生理上,可以抵抗很多來自外界的病菌侵襲,從心理上能讓人充滿自信,不害怕病毒襲擊。

應該很多人通過這次的疫情也意識到了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只是都宅在家裡,沒能付諸行動。其實,在平臺上有很多的健身教練分享室內鍛鍊身體的方法和視頻指導資料,如開合跳、波比跳、徒手力量訓練、伏地挺身、卷腹、深蹲等,我們可以從中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現狀的方法來鍛鍊身體。

結語:建議用「新冠」二字的事物改名只是治標不治本,內心的恐懼依然存在,勇敢的面對,克服恐懼才是根本。

最後,向我們偉大的英雄——白衣天使們致敬,感恩他們的無私付出,希望他們都平安。

也祝願我們大家都平安!

相關焦點

  • 新冠啤酒60天賠了20億!心理學家怎麼看這種現象?
    無獨有偶,中國也發生類似的事,青島有一條公路叫新冠高架路。疫情爆發後,很多網友都給政府寫信要求改名,原因是不吉利。當然都被駁回。成都一家名為「新冠」的食品公司也被網友要求改名,公司負責人果斷拒絕,30多年的老品牌不可能改名。這種撞名引起的悲劇,早已不是第一時間發生了。
  • 喝酒可以預防新冠?恐慌性搶購潮?背後都是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
    剛刷到一個俄羅斯人稱喝酒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視頻,初時是忍不住笑噴,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會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一方面酒精飲料在俄羅斯是重要的消費品,另一方面,人在疫情環境下心理會有恐慌、焦慮,這種心理下出現各種想法都很正常。
  • 為何性格測驗總能捕捉你的心理?掀開神秘面紗背後的心理現象
    近日,網際網路及社交平臺上以「神準/史上最準」自詡的性格測驗網頁風靡一時,只要你完成該網上測驗(如只輸入出生日期、回答一兩題簡單問題),繼而瀏覽自己的測驗報告時,你往往會因電腦「神機妙算」的分析而感到嘆為觀止,有一種「譁! 這就是我」的感覺,甚至乎轉發該測驗工具予身邊朋友。為何我們會對此類的心理分析工具趨之若鶩呢?
  • 聖經中的命名與改名
    猶太人在這方面與中國人雷同,認為改名可以帶來好運。根據猶太教法典記載,有四件事可使人逢兇化吉:施捨、祈禱、更名,以及改變行為。《聖經》中常見改名的例子,如神主動將「亞伯蘭」更名為「亞伯拉罕」。《聖經》中的名字有何意義?為何人要在承接重任時改名?以下擬探討此問題。
  • 青島有座「新冠高架」,網友建議改名吧,看著難受!官方回應了
    位於山東青島的新冠高架橋。近日,位於山東青島的「新冠高架橋」因名字引熱議。2月18日,一網友致信青島市政府信箱稱,「新冠疫情影響嚴重,老百姓對『新冠』非常厭惡,家住青島市北區新冠高架路附近,每天上下班都需要通行『新冠』高架路,心裡感覺總不得勁。我們堅信『武漢』必將戰勝『新冠』,為此建議青島市將『新冠』高架路更名為『武漢』高架路,以表示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的信心。」
  • 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都2020了,憑什麼還用地方命名
    3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個別媒體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極不負責任,我們對此堅決反對。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中,尚無定論。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現象,源頭尚不確定,此時應關注如何應對遏制病毒,應避免地域的汙名化語言。
  • 受新型冠狀病毒命名影響,科羅娜啤酒莫名躺槍,稱希望捐款改名
    近日,科羅娜啤酒表示願意捐1500萬美元,以希望病毒命名其他任何名稱。如果將病毒命名為「百威病毒」的話,願意加贈500萬美元。這一讓人看不懂的操作將科羅娜啤酒推上了熱搜。這一切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2020年1月12日,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即2019-nCoV,英文全稱Coronavirus。而科羅娜啤酒的英文全稱為Corona!所以此次新病毒的英文直譯,可以說是「科羅娜病毒」。新病毒居然和自己品牌撞車了,這可急壞了科羅娜啤酒的管理層,在他們看來,這會影響到啤酒的銷量,以及科羅娜股票價格!
  • 中國一座用偉人命名的城市,改名為前無人知,改名後家喻戶曉
    在中國,通常孩子的名字是父親給的,也使用父親的姓,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仍然有很多人選擇改變他們的名字,有些人可能會表達他們的新生活態度,甚至有人為了改變自己的運勢而更改自己的名字,總之改名的人不在少數。同時,我們也慢慢地發現,有些地方的名字已經變了一些,這些地方的名字也變了,有些為了紀念歷史事件,例如現在的赤壁市,為了紀念當時東漢最後一年赤壁戰的發源地,名字也變了,另外,有些地方的名字變得很奇怪,例如蘭陵這個地名,聽起來像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帶有古風,甚至讓人聯想到古代的美男蘭陵王,一聽就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但現在改名為棗莊,棗莊這個名字一下子把這裡變成了一個注重農業生產
  •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就如上述實驗中的九個月的嬰兒,一開始給孩子接觸這幾樣陌生的事物時,孩子是毫無排斥的,但是經過後天的一些刺激行為,會讓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極大的排斥情緒,這就是條件反射所致。 三、教育方法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故意講一些令孩子感到恐怖的故事,或者像「你再不睡覺就會被怪物吃掉」此類恐嚇,甚至是明知道孩子害怕什麼,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脅他們,讓他們聽話。
  • 高校命名,這些詞不能用了!最新規範公布……
    《暫行辦法》對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欄位、學科或行業欄位、英文譯名等提出明確規範:(一)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 零式戰鬥機為何被命名為「零式」?而後繼者卻被稱為「烈風」?
    可是關於它的名字你是否感到奇怪呢?它的前任是九六式艦載機,而繼任者的名字則變成了「烈風」艦載機,為何同一機型的命名方式差距這麼大呢?在戰爭期間日本戰機的命名可以用「紛繁複雜」來形容,既有以年限命名的,也有以自然現象命名的,還有各種神獸、山川等,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天馬行空」,讓人找不到任何的規律。
  • 張嘉譯為何改名?難道是受高人指點?改名後叫什麼名字呢?
    許多人改名了。他們要麼覺得名字不好,要麼覺得名字不符合自己的特點。有人認為這個名字也是風水。有些人甚至會花很高的代價要求別人命名或改名。如今當紅男星張嘉譯也改名了。他也在高人的指導下?《在一起》主演的張嘉譯發布了第一部電影。當大家還在網上議論張嘉譯的演技和容貌有多好的時候,一些眼尖的網友在演員的名字裡發現了一個小細節,節目組將張嘉譯寫成了張嘉益!
  • ...是新冠病毒感染後的一個自然現象,也就是說,每個人感染新冠病毒...
    2020-12-21 17:23:39來源:FX168 【為何入境人員結束隔離後會復陽吳尊友:原因有兩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吳尊友表示,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後的一個自然現象,也就是說,每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其臨床表現是不一樣的。有的輕、有的重,對於有些很嚴重的病例,其整個肺部都堵住了,即使肺裡面有很多病毒,但是在採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時往往還會採不到,所以會出現有時陰、有時陽的現象。
  • 《陰陽師》改名卡怎麼用不了 2020改名卡暫停使用說明
    ,那麼這次陰陽師改名卡無法使用為何呢,現在來告訴大家吧~ 因為系統調整... 之前騰訊的遊戲出現了改名卡下架的狀況,現在陰陽師也出現了改名卡無法更改暱稱的情況,看到幾個熱門火爆遊戲應該都出現了改名卡調整哦,那麼這次陰陽師改名卡無法使用為何呢,現在來告訴大家吧~
  • 桑梓、社稷、鴻雁為何各有所指?趣談漢語的指代現象
    桑梓、社稷、鴻雁為何各有所指?趣談漢語的指代現象01在古代,人們常用「桑樹」「梓樹」來指代故鄉。但其實,大自然的林木多不勝數,為何單獨用桑樹和梓樹來指代家鄉故土呢?這還得從古代的社會經濟結構開始說起。其實像桑梓那樣指代另一種事物的用法在漢語中很常見。比如古人還會用「社稷」來指代國家,用「鴻雁」來指代書信。02我們先來看看「社稷」這個詞。
  • 重慶新賽季中性化命名基本完成,這支老牌勁旅卻對改名委屈生氣
    據重慶媒體報導,在重慶當代隊發起的中性化名稱徵集活動中,「重慶一九九七」以絕對優勢當選,這樣重慶隊新賽季的名字將基本確定,重慶一九九七足球俱樂部將成為下賽季重慶徵戰中超聯賽的名稱。在今年11月25日在蘇州召開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中,明確加快推進職業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並且要求2021賽季前完成新俱樂部名稱的註冊。在短短的5天徵集時間中,徵集郵箱收到了超過500封徵名郵件,除了重慶本地球迷,還有來自北京、天津、廣東等其他省份球迷參與。最終,「重慶一九九七」以領先第二名「紅巖」接近3000多點讚數的絕對優勢當選,成為球迷心中最喜愛的名稱。
  • 重慶隊新賽季中性化命名已經完成,這支老牌勁旅卻對改名委屈生氣
    據重慶媒體報導,在重慶當代隊發起的中性化名稱徵集活動中,「重慶一九九七」以絕對優勢當選,這樣重慶隊新賽季的名字將基本確定,重慶一九九七足球俱樂部將成為下賽季重慶徵戰中超聯賽的名稱。
  • 改名如同「改命」?改過名字的首富,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名字,有的是父母命名的,有的是特地請人命名的。對於家人贈予的名字,很多人會沿用一輩子。而有些人則會在後續的生活中,選擇「改名字」,很多名人、演員都改過名字。比如說功夫巨星成龍,他的原名叫做房仕龍。
  • 唯一以世外桃源命名的中國小城,改名前默默無聞,改名後越來越富
    而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小城,改名前默默無聞,改名後世界聞名,成為了人人嚮往的一個世外桃源,且越來越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格裡拉」。香格裡拉跟世外桃源有啥關係?很簡單,最初香格裡拉壓根不叫這個名兒。改為「香格裡拉」是本世紀初的事,在此之前,香格裡拉的名字是:中甸縣。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2019-nCoV: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新病毒臨時名稱,「2019」代表首次出現的年份,「n」意為新發,「CoV」代表冠狀病毒;WHO還建議將該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命名「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